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兴大汉:从汉灵帝的侄子开始 >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十九章 得猛将兮

第一卷潜龙在渊第十九章得猛将兮(第1/2页)

中平三年,秋分时节,此时的秋风已经带上了关中平原特有的凛冽。

一支自冀州而来的队伍正向着西南方向的高陵城行进。

这支队伍约百余人,为首的年轻人星目剑眉,丰神俊朗,身披寻常皮甲,外罩半旧的白袍,一路的风尘仆仆都未能掩其眉宇间的勃勃英气。

而此时的高陵城郡守府内,刘珩在接到一封信后,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色。

随后他亲自迎出城外,在官道旁等待。

当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出现在视野中时,刘珩迅速起身眺望。

队伍到近前,为首的年轻人看到刘珩后迅速翻身下马,抱拳行礼:“常山国赵云,率郡国义从,拜见刘府君!”

“子龙快快请起!”

刘珩狠狠的压住嘴角,尽量让自己看着平静一些,随后亲自上前扶起赵云:“常山俊杰,远道来投,乃我左冯翊之幸!一路辛苦,先入城歇息。”

而后刘珩把着赵云手臂进入城中时问道:“我曾闻冀州豪杰大多投奔于刺史王芬,子龙为何舍近而求远?”

赵云诚恳地说道:“而今天下不定,百姓有倒悬之危。我等皆以为当追随施仁政者,曾听人言:若天下郡守皆如左冯翊刘侯,何愁天下不太平?故来投府君!”

“此谬赞也!”

刘珩有些汗颜,这些话是从哪儿传出来的?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吗?

……

刘珩并没有立刻给赵云显职,而是将他与一众义从编入徐晃所部,赵云则暂代屯长一职,参与清剿左冯翊境内残余的流寇盗匪。

对于刘珩的安排,赵云毫无怨言,只是认真地执行着每一次命令。

直到一个月后,一股盘踞山中时日已久的山贼,依仗地利将徐晃所部诱入狭窄山谷,并以滚木礌石堵死退路,居高临下放箭,形势危急。

就在徐晃欲不顾伤亡强行突围时,一声清越的叱咤响起:“公明将军莫慌!赵云来也!”

只见赵云率数十骑出现在谷口,赵云纵马冲向山贼头领,胯下马如离弦之箭,直奔那山贼头领,距离还有二十步时,赵云猛的掷出手中银枪!

“噗嗤!”

银枪精准地贯穿了那头领的身体,将其钉死在身后的树干上!势大力沉的一枪瞬间吓破了一众山贼的胆。

“好!”

徐晃看得热血沸腾,大吼一声:“儿郎们,援军来了,随我杀出去!”

他抡起贯石斧,当先向谷口冲杀。

赵云拔出银枪,与身后一众义从杀入敌群,随着枪影翻飞,群龙无首的山贼迅速溃败。

徐晃没了谷口箭矢滚木的压力,率领部下迅速杀出,随后便是攻守易形,徐晃与赵云在山中四处剿杀溃败的山贼。

此战之后,徐晃与赵云二人愈发惺惺相惜,情同莫逆。

而后赵云以其过人的武勇和沉稳的性情迅速在刘珩军中站稳脚跟。

中平三年九月十七,刘珩正式任命赵云为校尉,独掌刘珩麾下四百精锐骑兵,号“玄甲营”。

赵云则因其白马银枪,士卒皆敬称其为“白马校尉”。

中平三年冬月,寒风如刀子般刮过左冯翊北部的黄土塬。

一伙约仅有十余人的流寇直扑左冯翊北部的一处屯田村落,虽然人数不多却凶悍异常,为首的大汉尤其显眼:身高近九尺,膀大腰圆,手中一对短柄大铁戟。

而后在村口,这支流寇遇到了徐晃亲率的一支三十余人的精悍巡边小队,惨烈的遭遇战瞬间爆发。

徐晃的部曲皆是百战老兵,凭借着甲胄傍身结阵而战,悍勇无比。然而那匪首更是凶悍,硬生生撞入军阵。

一名持盾悍卒试图阻挡,被匪首一戟横扫,随后狠狠撞在盾上,士卒连人带盾都被撞飞出去,另一名挺矛刺来的士卒,被匪首左手戟格开长矛,随后一脚便踹得那士卒倒地抱腹,哀嚎不已。

徐晃看得眼角直跳,怒吼一声:“贼子休要张狂!徐晃在此!”

随后他弃马步战,挥动贯石斧,迎向匪首。

“铛!铛!铛!铛!”

徐晃的斧法大开大阖,势大力沉,那匪首的双戟则刚猛无比,招式简洁狠辣。

两人竟硬拼了十数回合不分胜负!但徐晃却越打越心惊,此人膂力之强实乃生平罕见,自己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

不过令他意外的是,这匪首虽然悍勇异常,冲杀在前,但是却似乎有意避开了村中哭嚎的老弱妇孺,其手下劫掠也多是抢夺粮食物资,并未在村中杀人。

混战中,匪首双戟翻飞,又连伤两名试图上前围攻他的悍卒,扭头看到自己手下几人不敌徐晃部下的悍卒,便猛地发出一声咆哮:“风紧!扯呼!”

徐晃心中瞬间闪过一个念头:此等猛士,沦为草寇着实可惜!若能收服……

“围住他!弓弩上弦!”

徐晃当机立断,格开匪首一戟后,抽身后退厉声下令,剩余官军迅速放弃追击其他流寇,长矛死死封住匪首退路,后排弓弩手张弓搭箭,箭簇齐齐对准了场中的大汉。

匪首环顾四周,同伙已趁乱四散奔逃,只余他一人被围。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双戟,又望了一眼村中那些惊恐窥探的妇孺,最终发出一声低沉长叹。

这叹息中,有不甘,有疲惫,或许还有一丝解脱。

徐晃见状,心中松了一口气,他走到匪首面前:“壮士如此武艺,奈何从贼?我观壮士抢粮却不杀人,并非十恶不赦之人?不如随我回高陵,我家侯爷求贤若渴,你或有一线生机。”

匪首问道:“你口中的侯爷,可是阳武侯刘府君?”

“正是!”

“好,某家随你去高陵!”

随后丢下手中双戟,任由兵士用粗大的绳索将他捆得结结实实。

……

“报——!主公,徐将军巡边归来,擒获一悍匪巨寇,已押入郡狱!”

亲兵的禀报声打断了刘珩与荀彧等人关于来年春耕的商议。

“哦?公明亲自擒获的?”

刘珩放下手中图册:“可知姓名来历?”

“回主公,听押送军士说,那匪首力大无穷,使一对大铁戟,与徐将军大战十余回合,徐将军竟有些不敌,凶悍异常!姓名暂且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潜龙在渊第十九章得猛将兮(第2/2页)

刘珩猛地站起身,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一股巨大的狂喜瞬间冲上头顶,几乎让他眩晕!

一对大铁戟?自从赵云来之后,可是一直在指点徐晃的武艺,徐晃自己也说武艺大有长进,这个使一对铁戟的人能让徐晃不敌?难不成是典韦?

他强自按捺住几乎要冲出胸膛的激动,深吸几口气,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知道了,备马,去郡狱,让公明也过去。”

……

高陵郡狱深处,那匪首盘膝坐在地上,闭着双眼。

脚步声由远及近,在寂静的牢狱过道中显得格外清晰。

匪首缓缓睁开眼看向牢门,当先一人身着玄色深衣,面容年轻却气度沉凝,目光正上下打量着他,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审视与灼热?

身后跟着的,正是那日生擒他的红脸虬髯大将徐晃。

当看到“悍匪”的那一瞬间,刘珩的内心激荡不已,先前他从徐晃那里确认了此人真是典韦的时候,那种心情很难形容,他怎么也没想到典韦会以这种方式来到左冯翊!

刘珩挥手屏退了狱卒,只带着徐晃一人走入牢房,径直走上前。

徐晃按刀侍立一侧,警惕地盯着典韦。

刘珩的目光落在典韦手上的铁枷上,眉头一皱。

随后蹲下身子,从腰间摸出他刚才从狱吏处要来的钥匙。

“咔哒……咔哒……”

在典韦惊愕的目光注视下,刘珩打开了手上的铁枷锁!枷锁“哐当”一声掉落在地。

“取酒肉来。”

刘珩头也不回地吩咐。门外的景伯早已备好,立刻端着一个大托盘进来,上面是一大坛酒和几大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熟肉。

刘珩亲自捧起酒坛,拍开泥封,醇厚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他倒了一碗酒递到典韦面前。

“壮士,受苦了。”

刘珩目光灼灼地看着那人:“方才来时,已听公明说了壮士的过往,快意恩仇,为友杀人,真豪杰也!然杀人亡命,东躲西藏,终非大丈夫立世之道。当今天下奸佞当道,黎民倒悬,正是英雄用武之时!我刘珩不才,忝为汉室宗亲,蒙天子信重,镇守左冯翊。志在扫除奸凶,匡扶社稷,使海内清平,百姓安泰!若壮士不弃,愿随我左右,他日青史留名,光耀门楣,岂不胜过做那朝不保夕的流寇百倍?”

他顿了顿:“至于你杀人之事,乃义愤所致,那陈留富户,仗势欺人,死有余辜!昔日恩怨,我刘伯玉一力担之!天下若有人因此事寻你麻烦,便让他来找我刘伯玉!”

这一番话,如同惊雷般炸响在典韦耳边。

他虽然心有侥幸,希冀着能在这高陵城凭借一身武勇寻一个出路,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位传闻中手段狠辣的年轻侯爷,竟亲自为他卸枷,奉上酒肉,更说出如此豪气干云的话语!

那“快意恩仇”四字,道尽了他心中的憋屈;而那“一力担之”的承诺,更让他这个漂泊无依的亡命徒,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他猛地抬头望向刘珩。

刘珩的目光坦荡、真诚,还有一种炽热。

典韦胸膛剧烈起伏,鼻头发酸,虎目之中竟泛起一层水光。

他猛地站起身,接过酒碗一饮而尽,随后将酒碗摔在地上,后退一步,轰然一声,双膝重重跪倒在地,头颅深深叩下:“典韦不过是粗鄙野人,侯爷不嫌典韦粗鄙,反而亲自解枷倒酒,从今往后,典韦这条贱命便是侯爷的!愿为侯爷执戟牵马,刀山火海,万死不辞!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好!好!好!”

刘珩连道三声好,上前用力扶起这尊铁塔般的巨汉:“我得典韦,如高祖得樊哙,光武得姚期!自今日起,汝便是我刘珩的亲卫统领!这身甲胄,便是你的新衣!”

他一挥手,徐晃早已捧过一套崭新的精铁鳞甲和一把阔刃环首刀。

……

转眼来到中平四年初。

两年的时间,左冯翊在刘珩的铁腕手段和一众文武幕僚的努力下,早已不见昔日的满目疮痍。

加固后的高陵城垣巍峨雄壮,城内市井喧嚣,人流如织,昔日的流民已在此安家落户。郡府吏治焕然一新,虽不敢说路不拾遗,但赋税相对公平,豪强收敛爪牙,再无人敢明目张胆侵吞官产、鱼肉乡里。

刘珩“贤明宗亲”的名声,早已如春风般吹遍了关中大地。

高陵城,演武场。

“喝!哈!”

场中,典韦只穿一件单衣,露出虬龙般盘结的肌肉,正挥动一对大铁戟,与手持贯石斧的徐晃激烈对练。

两人皆是力量型的顶尖猛将,每一次兵器碰撞都火星四溅,看得周围的亲卫们咋舌不已,直呼痛快!

“痛快!再来!”

典韦双目圆睁,双戟舞动如黑色旋风,势大力沉。

“怕你不成!”

徐晃虬髯贲张,巨斧翻飞,招式大开大阖,以攻对攻。

另一边,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赵云一身银甲白袍,身形挺拔,正指导着十几名玄甲营的精锐骑士练习骑枪突刺。

他声音清朗:“腰马合一,力贯枪尖!刺,要如白虹贯日!收,要如灵蛇归洞!记住,你们是骑兵,是疾风,是烈火!不是笨重的石碾子!再来!”

他策动胯下白马,银枪闪电般刺出,精准地挑飞了箭靶上绑着的红缨,动作行云流水,引来一片由衷的喝彩。

刘珩负手立于高台之上,看着麾下这风格迥异的三员大将,还有最早跟随自己的陈叔至,心中充满了踏实与豪情。

再加上长于庶务、为人刚直的郑浑;总揽农政、沉稳干练的杜畿;执掌刑狱、冷面无私的法衍;长于协调、嫉恶如仇的张既;以及运筹帷幄、王佐之才的荀彧……

这些在原本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名字,如今都汇聚于他刘珩的旗帜之下,让他对这个逐渐熟悉的陌生时空,不再感到疏离,反而充满了掌控与开创的渴望。

心中的野望也在无声中酝酿着破壳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