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你这个坏人!

天启大明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你这个坏人!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8 15:46:10 来源:源1

第127章你这个坏人!

朱由校缓缓说:「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收税的目的是什麽?」

众人没有开口,都静静地听着他的下文。

「首先是维持朝廷的运作。

各级官署官吏们的俸禄,边军和地方军警的粮,修路架桥,修城池,疏浚河道,维护堤坝种种支出,都是靠税收来支撑。

除此之外,税收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对财富进行再分配。这个比较深奥,朕要是往深处讲,你们会越听越糊涂。

那我们兜回来,税收最不应该做的一件事是什麽?」

朱由校扫了一圈众人,手指头点了点。

「你们来回答,不要让朕唱独角戏。好好想想,想到什麽答什麽,对错无所谓,关键是要去分析,去思考。」

「皇上,是不是横徵暴敛?」郭明振试探着说。

「太笼统了。在某些家产万贯丶日进斗金的人眼里,朝廷在他身上收一文钱的税都是横徵暴敛。」

朱由校摆了摆手。

郭明振嘿嘿一笑,不再作声。

我就是一气氛组,第一个开口,任务完成。

「皇上,是不是徵收中营私舞弊丶中饱私囊?」杨嗣昌答。

「这属于税政制度问题,不是税收不应该做的事。不过大概方向类似。」

「皇上,是不是竭泽而渔?」

「对!说得非常对!」朱由校指着坐在冷板凳上的两位生面孔的年轻之一说。

「朕介绍一下,这位是傅永淳,字悍涵,北直隶灵寿人,天启二年进士..:」朱由校指着刚才答话的那人,又指着坐在旁边的那人介绍。

「这位是黄道周,字幼玄,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今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人,也是天启二年进士。

他们两人同为节寰公(袁可立)门生,被举荐入报国讲习所进修,财政科,三个月进修,成绩优异,又去天津盐业公司和天津海运保险社实习,成绩也是优异。」

介绍完后朱由校继续说,「国朝此前设置钞关税卡,就是竭泽而渔。

为什麽?

此前朕说过,收税的原则是以物徵税丶获利纳税。在创造出足够多的新财富情况下徵税,才是合理的。

普通百姓,男耕女织,种出一点米一点菜,砍的一点柴,纺的一点麻,织的一点布,拿到集市去卖,换钱勉强糊口,税吏二话不说拿走一大半的钱当成税。

这就是竭泽而渔。

一条运河上,还有长江上,密密麻麻的钞关和税卡,比水里的鱼还要多。从松江运一船布到武昌,除去运费,被钞关和税卡收去的税银,是松江进货时的布价一两倍。

这就是竭泽而渔。

这样的税收,只会让工商流通越来越禁,流通禁,经济就不活,经济不活,能创造的新财富就会越少,那麽税收得就越少。

恶性循环!

朱由校声音洪亮,众人听得入神。

「撤除所有的钞关丶税卡,就是破除工商流通的禁,让经济活起来,让财富流动起来,创造出更多的新财富,进而才能徵收到更多的财富..:」

听完后,黄道周抢先开口:「皇上,撤除所有钞关和税卡,搞活经济,让财富流动起来,那怎麽收税呢?

总不能寄托在那些商贾,获取丰厚的盈利后,主动来纳税吧?」

朱由校哈哈大笑,「你们相信有这麽大公无私的人吗?」

众人纷纷摇头。

朱由校却意味深长地说:「在名士大儒的文笔里,却有这样的人。」

众人对视一眼,皇上此话有点诛心啊。

朱由校继续解释:「刚才撤除钞关和税卡,落实的是获利纳税;撤除后如何徵税,那就要采取新的徵税手段,落实的是以物徵税。

关键点就是盯着货物。」

气氛逐渐活跃起来,「皇上,如何盯?」

「比如棉布,盯着松江府最大的几家棉布厂。

它们规模大,每月出产的棉布占市场一半以上,由于规模效应,成本比其它小棉布厂要大的多,利润也比别人高,主要税收就从他们身上出。」

有人异。

「皇上,松江府有这麽大的棉布厂?」

「马上就有了。江南织造局下属的第一棉布厂,正在上海开建,利用水力和各种新式机器,工人正在招募培训,等到今年江北的棉花收获,就可以开工了。」

杨嗣昌眼晴一亮,「皇上,江南织造局的棉布厂,进行的是皇上所说的工业革命?」

『还没到那一步,关键的大杀器还没研制出来,还需要再等等。

不过它们用的新机器,用的新工艺,采用新的工业大生产方式,只是工业革命的第一步,但相比其它手工作坊一般的棉布厂,将会给予毁灭的打击。

这是新生产力对旧生产力的打击,『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这也是时代大势!」

听完朱由校的解释,傅永淳心里旧的疑惑消除了,却有了新的疑惑。

「皇上,臣听完圣训,豁然开朗。臣发现,皇上的徵税手段,主要盯着那些大工厂丶大商社。

只是臣不明白,盯住大的,就放掉小的吗?

大的缴税,小的不缴税,这公平吗?」

朱由校哈哈大笑,终于有人跳出时代来思考问题了。

「公平?

那朕问你,江南织造局的棉布厂采用大工业生产方式,一匹布的成本只需要七分钱,出厂售价一角钱。

流通到市面上卖一角五分钱,折一钱金花银一匹,质量却跟其它棉布厂两钱金花银一匹的棉布一样,这公平吗?」

傅永淳脑子也转得很快,「皇上,这为何不可?这难道不是自由竞争的精髓吗?

适者生存,强胜劣汰。」

朱由校更加欣慰了,这个时代终于有人在思想上能跟得上自己的脚步了。

「自由竞争的本质是弱肉强食,赢者通吃,在大明以外可以,在大明以内不可以。」

傅永淳和黄道周起身叉手长揖,「臣恳请皇上解惑。」

「朝廷要做的有两样,力推效率,坚守公平。

效率是生产力,自由竞争是效率最高的,但自由竞争对弱者不公平。

就目前江南情形而言,缙绅世家实力最强,占据最多的财富。

自由竞争,他们退可以保守,坚守旧有的生产力,新生产力会被他们压制得死死的。

进可以采用新生产力,获得更多的财富,其它中小棉布厂会被他们摧毁得乾乾净净,工人和百姓更会被他们敲骨吸髓。

永远不要相信资本家和巨富之类说的不会赚取最后一个铜板的鬼话。

他们说这样的话,只是因为你口袋里真的还有几枚铜板。

等你口袋里最后一个铜板被赚取走了,饿死丶冻死丶病死,他们连看都不会看一眼。他们只会讥讽你,自由竞争啊,人人都有机会的,你为什麽不努力?」

众人听着朱由校的话,不由地吞口水,被他描叙的场景所震撼。

这样为富不仁的人,为什麽没有被愤怒的百姓打死?

朱由校继续说:「所以朝廷在力推效率的同时,一定要坚守公平。

真正的公平。

傅悍涵(傅永淳)刚才问,为何不一视同仁对大小棉布厂徵税?

大棉布厂采用新生产力,成本低,征两成丶三成的税,还是要比小棉布厂要赚钱。如果我们一视同仁徵税,小棉布厂用不了几天就会被大棉布厂击垮。

松江每县都有数百家小棉布厂,他们往往是一家一户为单位,借钱买来几台织机,家里女人日夜赶工,织得些棉布,卖得些钱。

朝廷不管不顾,开闸放水,这些人怎麽办?

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吗?」

傅永淳又问:「皇上此前在讲课有说,新生产力替换旧生产力,这是必然趋势,为何还要留着旧生产力,不用自由竞争淘汰他们?」

朱由校心里越来越欣慰,这大半年自己一番苦心,化身为课堂狂魔讲师,终究没有白付出。

「这也是朕要成立滦州煤铁局,成立天津丶淮东盐业公司,成立江南织造局的原因。」

众人静静地听着,他们此前在课堂上多次听朱由校讲课,受益匪浅。他们知道,现在皇上又要给他们讲授前所未闻的新知识丶新见解。

「朕让朝廷出面,以官府的力量,建立新生产力的大工厂,吸收人数众多的工人,就是让普通百姓一起分享新生产力创造的新财富,让他们成为新生产力的利益获得者。

主持江南织造局的堵牧子,正在逐渐吸收和兼并松江府各县的小作坊,把他们变成江南织造局棉布厂的工人。

堵牧子在禀文中有提到,各县七成以上的棉布小作坊,愿意加入棉布厂,但是也有三成小作坊坚持己见,认为自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获胜,

我们不是金子银子,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抓住大部分就行了...」

一番讨论加额外讲课后,朱由校正式宣布,傅永淳任税政总局都事,黄道周任副都事,在制置司的领导下,主持这次税制改革..:

撤除一切钞关税卡的旨意下到南京,刘国华拿着这份明诏,急匆匆地走进镇守太监府。

「魏公公,这份明诏你看了吗?」

「看了。」魏忠贤最近沉心于昆曲钻研,听到刘国华来拜访,穿着戏服就出来了。

刘国华不以为然,只要不出去祸害百姓,有点兴趣爱好又如何?

魏忠贤一甩水袖,捏着兰花指,带着戏腔道:「皇上还是太仁德啊一一。

「皇上这份仁德,超出许多人的意料。」

「怎麽?你这个南京文化分局主事,又收到什麽风?」

「制置司财政厅接管户部课税之事,被京里有心人八百里加急传到江南。

地方沸腾,士绅们花了大钱,雇佣了大批秀才童生,到处散播消息,说皇上要派出大批税监到江南来,狼狠刮地皮。

南京丶扬州丶镇江丶常州丶苏州丶松江丶嘉兴丶湖州丶杭州丶宁波,各地人心惶惶,商贩走卒们惶恐不安。

士绅们雇佣的那些措大们,暗地里串联,准备等到税监一来,就在各地一起响应,闹出个大的!」

魏忠贤涂着粉丶画着眼的脸抽搐了几下,「这样混帐子,永昌先生,你的文化分局,怎麽不采取行动啊。」

「魏公公,你怎麽知道我们不采取行动?

「那你们采取了什麽行动?」

「以静制动。」

「切!」魏忠贤鄙视地鼻子一哼,翘起兰花指,端起茶杯,小心地喝着茶,不让茶杯边沿和茶水花了他的妆。

「魏公公,皇上从户部皆过课税之事,会用此前的税监之类的老法子吗?」

魏忠贤摇摇头,「不会用,皇上要是用了,就不会是天启皇帝了。」

「这就对了。所以在下以静制动,等着皇上的后招。现在明诏天下,那些士绅们全都傻眼了。」

魏忠贤哈哈大笑,「皇上神机妙算,岂是那些庸人能料想到的!

你这麽一说,咱家想到这些斯文败类,虚伪君子们,看到这明诏,不知所措的样子,就觉得开心啊!」

刘国华嘿嘿冷笑,「过几天《大明朝报》和《新闻报》运到,我们文化分局就要开始行动了。」

「刘先生早就布局了?」

「那些士绅们此前雇佣的秀才童生,很多都是拿着两份工钱。士绅那里拿着一份,暗地里文化分局拿一份。

现在局势明朗,他们要顺势在百姓中间宣扬皇上仁德圣明,告知天下,皇上的新税政是撤除一切钞关和税卡,以后百姓商贩们出行,不再受盘剥敲诈。

谁反对新税政,不仅是违背上谕丶性逆圣意,更是与千千万万百姓们作对,要承受上下夹击的万钧怒火!」

魏忠贤哈哈大笑,兰花指颤颤微微地指着刘国华:「你这个坏人,心眼真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