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建奴来了!

天启大明 第一百三十七章 建奴来了!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3 04:00:20 来源:源1

第137章建奴来了!

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黄尊素徐徐说:「要是以前,这样溢价收购羊毛,肯定是亏的,你们供销社就是赔钱赚吆喝。

但是一切问题在生产力面前都迎刃而解。

生产力升一个台阶,就生产效率就会翻着跟斗往上涨。以前羊毛不值钱,因为处理它几乎全靠手工。

效率最低的就是手工,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人工是最贵的。」

孙承宗故意问:「人工是最贵的?难道不是羊毛丶丝茧等原料之物吗?」

其他人也觉得不可思议。

人在大明是最贱的。

大明众多工场,还有修建营造,很多都是工役,就是徵发来的百姓,服役,不仅不用开工钱,还自带乾粮。

里面有开工钱的工匠,但那都是技术工,相当于工头或者技术指导,人数最多丶埋头干活的还是那些工役。

这些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值什麽钱,怎麽能说是最贵的?

黄宗羲解释道:「恺阳公,人工成本不能这麽算。朝廷把百姓青壮以役杂役徵发来,用来做工,那他们就不能去种田,田地会荒废。

对于朝廷来说,意味着部分田地收不上田赋。

这个算不算成本?」

孙承宗丶黄尊素和喻安性点点头,马世龙丶尤世禄等人面面相。

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黄宗羲继续说:「什麽叫生产力提升?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人一年只能种五亩水田,出产十石粮食。

又或者说,一个女工一天能织十尺布..

这叫生产力。

生产力提高,也一人一年可种五十亩水田,出产一百石;一个女工一天能织一百尺布...那麽其它成本,耕牛丶稻种丶肥料丶棉花都是固定,但是一个人的出产却十倍增加,成本相对下降到两成或一成半。

这也叫效率提高。

羊毛生产也是这个道理。以前羊毛不值钱,因为它靠手工制作,出产的羊毛呢绒质劣价高,一角钱收一百五十斤羊毛,肯定是亏了。

但是羊毛送到天津,那里的羊毛呢绒厂用的是水力机器,效率是以前的五倍,成本也跟着降低...出产的羊毛呢绒不仅质优,价格还不贵。

晚辈听说陆海军少校秋冬军装,用的就是羊毛呢绒,供不应求啊..:

听到这里,大部分人都听懂了。

简单就是以前不值钱的羊毛,海运到天津,用什麽机器制成羊毛呢绒,卖得火得很,光陆海军的军装需求就供不应求,自然就值钱了。

管事呵呵一笑,「那小的就放心了。我就说了,这世上就没有亏本的买卖。

亏本的买卖,撑得了一时,撑不了一世。」

继续逛。

看到卖羊毛的络绎不绝,卖牛羊的少。

军需局和燕山商社收购站的人解释。

「而今刚开春,草原上的牛羊等牲口,刚熬了一冬,正在拼命地吃草长。现在的牛羊等牲口,都很瘦。

且牛羊马匹,开春后母牲口多有怀身,等着春丶夏季吃草进补,初秋生下幼崽,繁衍畜群。

蒙古人部落,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在此时卖牛羊。

不仅不卖,还特别小心,不敢胡乱迁移,生怕怀身的母牲口流产。到了初秋,牛羊幼崽产少了,来年整个部落都有可能挨饿。」

黄尊素突然冒出一句,「原来如此,皇上定春季在滦河丶辽河举行操演,圣意高瞻远瞩!」

孙承宗和喻安性对视一眼,知道黄尊素话里的意思。

此时蒙古各部落都十分小心,不敢大动干戈。

皇上选在此时对林丹汗以及亲近建奴的巴岳特部用兵,真的花了一番心思。不管战果如何,滦河丶西辽河河套地区的喀喇沁丶内喀尔喀以及察哈尔部,都会被波及连累。

参与战事的部落不用说了,就算中立的部落,为了避开烽火,不得已赶着羊群牛群向远处迁移,怀孕的母羊和母牛可能流产的会增多,就会造成连锁反应...

继续逛了一圈,转到东市,看到这里人头涌动,来自喀喇沁丶内喀尔喀丶察哈尔等部的蒙古人,晃动着装有银圆的袋子,挥舞着通用商票,在一家家棚子里的商铺转悠,挑选着心仪的商品。

集市小吏介绍。

「东市是专卖东西的,三分之二是供销社的摊铺,三分之一是燕山商社的摊铺。

供销社主要卖棉布丶丝绸丶盐巴丶白糖丶茶叶,燕山商社主要卖药材丶陶器丶瓷器以及酒水..

「没有铁器和粮食?」黄宗羲突然冒出一句。

集市小吏连忙赔笑地说:「公子,现在边关谁也不敢卖这两样,会杀头的。」

「这里好像也没看到东珠丶人参丶貂皮等辽东特产。」

「没错,这些辽东特产现在严禁收购。建奴实在没法了,就只好低价转卖给蒙古人和朝鲜商人。

蒙古人和朝鲜人多半还是要卖给我大明。这些东西归供销社收购,价格压得极低,反正你爱卖不卖。

于是蒙古和朝鲜商人也不愿意收这几样.::」

众人点点头。

大家都参加平辽制置局的学习会议,都知道这是剪断建奴的经济来源,摧毁他们购买粮食和铁器的经济能力。

黄尊素把孙承宗拉到一边,轻声说:「恺阳公,锦衣卫都尉司以及镇抚司密报,大同等关口,

有大批的人参丶貂皮和东珠流入,跟晋商有关。」

孙承宗眉毛竖了起来,双目怒瞪。

这是建奴借道漠南蒙古,把人参丶貂皮丶东珠等辽东特产卖给晋商。

这些神通广大的晋商,足迹遍布漠南漠北,什麽都敢收,也什麽都敢卖!

「这些唯利是图,背国忘义的小人们!」

「恺阳公不要声张。皇上只是叫晚辈私下跟恺阳公说,心里有数,把蓟州丶山海关以及辽东海面管好就好。」

孙承宗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老夫体谅皇上的苦衷。

东线局势还发发可危,只有把察哈尔丶喀尔喀和喀喇沁等蒙古左翼部落收拾好了,我们才能腾出手去,解决蒙古右翼,解决大同山西。」

黄尊素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麽。

集市小吏继续解释:「来这里买东西的不仅有察哈尔丶喀尔喀和喀喇沁等蒙古左翼部落,还有漠北的外喀尔喀部落,据说科尔沁丶巴岳特等亲近建奴的蒙古部落,假装其它部落的人,前来购买。

他们没有腰牌,我们不好甄别,也就由他去。」

喻安性说:「八里铺集市,是皇上定下的羁置漠南蒙古各部的手段之一。科尔沁丶巴岳特等部,来就来呗。

现在东线卡得死死的,严禁粮食和铁器流入漠南,他们来买,也就是棉布丶丝绸等物。」

集市小吏嘿嘿一笑,「抚台英明。不过看也看得出。一般没有赶牛羊或羊毛,直接用金银买东西,买的还多是丝绸丶白糖和美酒的,多半是科尔沁和巴岳特部。」

众人心领神会地一笑。

科尔沁和巴岳特离大明远,离建奴近。路途遥远,肯定没办法赶牛羊来卖。

他们的金银,多半还是建奴那边给的。

来买一次不容易,肯定大量采购丝绸丶白糖和美酒等贵族们喜欢的东西。

黄宗羲问了一句:「他们的金银要置换吧?」

小吏答:「公子,那是必须的。国计银行在这里有个兑换点,噢,就是那里,围了几百兵的地方。

专门给蒙古人兑换金银。」

「这些蒙古人收通用商票吗?

「只有喀喇沁部收,其他蒙古部落只收银圆。」

「喀喇沁部肯收商票?」

「对,他们跟我们大明多有商贸。

内喀尔喀丶察哈尔等部,愿意千里迢迢赶来的人不多。喀喇沁部就有聪明人,从北边部落收了牛羊和羊毛,运到八里铺来卖。买了好东西再运到北边去卖。

来回两次,知道商票的好处。这玩意便于藏身,不像银圆或其它金银,死沉死沉,遇到马贼盗匪,跑都跑不快!」

众人哈哈一笑。

逛了半个时辰,遇到一群蒙古人,中间有两三位老者,见多识广,见孙承宗等人虽然穿着澜衫衫袍,但气度不凡,上前答话,

「尊敬的贵人们,我们是喀喇沁乌罗布达部落的老者,感谢你们剿除了马贼盗匪,让安宁又降临到我们部落..:」

说完还奉出他们自家酿造的马奶酒,献给孙承宗等人做谢礼。

客气了一番,转身离开后黄宗羲忍不住问:「恺阳公,这马贼盗匪是怎麽一回事?」

「马贼盗匪啊,是九边的顽疾。他们平日游弋在河套到山海关这广数千里的边关。平日里给出关商旅做护卫保镖,深入到漠南各部。

有时漠南蒙古各部互相争牧场抢牛羊,会邀请他们去助拳,没有金银,他们牛羊也收。办完事拿到牛羊报酬,转手卖给行商。

有时充任马贼,潜入漠南各部盗走良马,抢夺牛羊。他们骑射精湛,作战骁勇,往来如风..」

黄宗羲惊问道:「这些人都是蒙古人吗?」

「恰恰相反,他们大部分是汉人,只有少部分是蒙古人。有的是边军卫所逃兵,有的是边地汉民,有的是被蒙古人掳走的汉民子弟,从小弓马娴熟。

少则五六十人一夥,多则三五百人一群,以赚钱为目的。只要钱给得住,他们敢跟着建奴来攻打山海关。

皇上下了上谕,视这些马贼盗匪为边关不安定分子,悉数剿除。

去年七月开始,关宁各部屡屡出兵,剿除了辽西一带的马贼盗匪,斩杀一百七十人,俘四百九十人。

春季滦河操演,任务之一就是剿除蓟州以北到宣府的马贼盗匪。斩杀三百五十一人,俘七百六十一人...」

喻安性在一旁补充道:「剿除了这些马贼盗匪,地方靖平,道路畅通,来八里铺出售和采买的蒙古人也多了许多。」

黄宗羲不敢相信道:「这些马贼盗匪大多是汉人?

「是的。」

黄宗羲感叹道:「汉人还是有骁勇敢战之人,纵横草原..:」

「没错。只是这些人认钱不认人。只要给钱,敢踩蒙古人的王帐,也直冲建奴军阵,直取人头。当然了,也可以对大明反戈一击。」

孙承宗愤然道。

「所以这等背国弃祖之人,老夫的态度是抓一个杀一个。可皇上旨意,俘虏的人全部押解进关,分别安置,冥顽不化者服苦役。

教化悔悟者可适当使用...」

「学生觉得皇上此举英明。」黄宗羲答。

黄尊素看了一眼孙承宗,呵斥道:「你这个无知小儿,知道什麽?」

黄宗羲直着脖子道:「儿子曾听皇上说起,许多背国弃祖者,最根本原因就是『仓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活下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朝廷没有给百姓们提供这个最基本的保障,如何叫百姓们拥护你,愿意忘生舍死地去保护你?

苛政猛于虎,**重于天灾.:,

许多官员不想着改革积弊,只想着叫百姓们苦一苦,不仅敲骨吸髓地加饷征粮,还要叫青壮们舍身去成边御敌...无疑是痴心妄想。」

孙承宗丶喻安性等人都听呆了,皇上教黄宗羲等天子门生,教的都是这些?

有些大逆不道啊!

可这是皇上教的啊!

这时,有几个军官策马跑来,到了集市门口下马,匆匆跑到孙承宗跟前。

「督师,宁锦行司急报。」

「怎麽了?」

「巨流河(新民)一带发现大批建奴兵马渡过辽河,向西而来,可以看到老奴的旗号..:」

孙承宗等人脸色大变。

「马上回城。

八里铺集市通知蒙古人,建奴来了,集市明日起闭市,叫他们各自散去,不要受战火牵连。」

「遵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