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市口白剐了?

天启大明 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市口白剐了?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4 04:14:40 来源:源1

第156章西市口白剐了?

文渊阁,阁老兼礼部尚书魏广微走出自己的值房,在空地上站了一会,翘首倾听了一会远处隐约传来的欢呼声和鞭炮声,笑了笑,转身继续走,进到次辅顾秉谦的值房里。

「次辅,听到了吗?」

魏广微进门就问道。

顾秉谦点点头:「听到了。

京师五城军民百姓们在欢呼,在放鞭炮,庆祝开平大捷。

也好,十几年了,边关传来的都是吃败仗的消息,总算有两回打胜仗的消息,是得好好庆祝一番。」

魏广微在旁边的座椅上坐下,「顾公,这两场大捷下来,皇上的声望如日中天。」

顾秉谦看了魏广微一眼,淡淡地说:「打胜仗是一回事,如何打胜仗又是另一回事。

万历年间,我朝不是也有三大征的大捷吗?

可神宗先帝还不是在国本之争中,进退两难?」

「顾公说得对。

这两次大捷,都是皇上力排众议,执意发动的。从钱粮到调兵,从运筹到布阵,都是皇上带着制置司一手包办,跟内阁六部没有任何瓜葛。

关键..」

魏广微身子往前一探,「关键是两次大捷中间,还出了弑君谋逆和叛国通敌两起大案..:」

顾秉谦笑得风高云淡,但没有就这个话题再说下去,而是问起另外的事。

「魏阁老,你怎麽有空跑老夫这里来了?」

「扎鲁特部的敖顶,翁吉剌特部的宰赛,巴林部的囊努克,皇上的旨意,册封伯爵位,重新拟定封号,准备敕封仪式。

此事该我们礼部负责,在下就是为这件事来的。」

「区区封号之事,对于魏阁老来说,手到擒来。至于救封仪式,礼部常年操办,多的是现成例子,照着抄就好了。」

「顾公,你还是没听懂在下的话。

封号简单,提笔一挥的事,可如何让皇上满意,老夫就有些犯难了。」

「如何犯难了?」

「顾公,老夫不知道是按外戚取封号呢,还是按勋贵取,又或者按此前的外藩取?

广「外戚?老魏,你收到什麽风?」

「开平都司录事局有行文过来,说三人有带着自己的女儿丶妹妹或侄女进京。」

顾秉谦吸了一口凉气,「这三人倒是挺机灵的,抱大腿抱得十分乾脆坚决啊。」

魏广微继续说:「后宫纳蒙古嫔妃,似乎不合祖制,老夫怕被某些愣头青上疏弹劾。」

顾秉谦冷笑几声,「荒谬!太祖皇帝后宫难道没有蒙古嫔妃吗?

成祖皇帝后宫里难道也没有吗?不仅有,还有朝鲜等藩属国的!

祖制祖制,他们知道什麽叫祖制!」

魏广微呵呵一笑:「顾公说得对!

当今皇上英姿卓绝,雄心壮志,功绩当媲美二祖,自然可援二祖祖制。」

顾秉谦目光闪烁,盯着魏广微,「老魏,你实话实说,今日来,到底为了何事?」

魏广微见话都说到这份上,也不再藏着。

「顾公,老夫有几位门生故吏在江南做官,在给老夫的书信里提到了一些事。」

「江南?」顾秉谦脸色变幻不定,幽幽叹了一口气,「又是江南。」

「是啊,江南天宝物华,地杰人灵啊,就是离京师太远了。」

顾秉谦看着魏广微笑了,「说得对,他们离京师太远了,听不到这满城的欢呼声,听不到这振耳的鞭炮声,更听不到开平关宁数十万将士们三呼万岁的声音。」

魏广微也笑了。

两只老狐狸对视笑过后,顾秉谦文问。

「老魏,你的门生故吏,听到什麽风声?」

「上海市舶局。」

顾秉谦嘴角满是讥笑,「老夫就知道。这些人被国朝优待得太过了,坐拥良田无数,却田赋逃通累累。

把持丝绸茶叶瓷器等生意,却不想缴一文钱的税。

他们意欲对课税局如何?」

「有人在江南各地煽风点火,说市舶局就是皇上派下的税监,直隶南京镇守太监府,总头目就是罄竹难书的魏忠贤。

现在收出海的税,等收顺了就要成立课税局,收平民百姓的税...以后谁上街卖筐菜,卖担柴,都要抽三分之一的税.::」

「怎麽?他们准备又一出老戏码,煽动贩夫走卒,市井小民去冲击税监衙门,暴打驱逐税吏?」

「对,他们戏本都写好了,按部就班地上演着。」

「上海市舶局和天津市舶局,都直属制置司财政厅税政总局,他们不知道?还直隶南京镇守太监府!呵呵,他们可真敢编。」

「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不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吗?反正在他们眼里,他们自负天理,做什麽事都是替天行道,好像他们就是天一般。

除此之外,还有一事...」

「还有什麽事?」

「堵胤锡并三织造局为江南织造局,在松江上海建棉纺厂一事,你知道吗?」

「知道。老夫还知道,他的这个棉纺厂规模不小,有织机丶纺纱机数千台,雇工近万。好像等到今年棉花丰收就正式开工...」

「有人暗中策划,纠集地方地痞无赖,准备冲击江南织造局,目标就是堵胤锡耗费心血建立的上海第一棉纺厂。」

「数百人涌入棉厂,悉数打砸抢夺,狼藉一片后后地方官府来个法不责众?」

「对,就是这个戏本。」

顾秉谦抒着胡须,慢慢地思考着。

「苏州出丝绸,松江出棉布,江南织造局建上海棉纺厂,松江士绅商贾首当其冲,苏州缙绅世家担心下一步就是丝绸,两地会暗中勾连,同仇敌气。」

「顾公,断人财路,犹如掘人祖坟。」

顾秉谦继续说:「魏忠贤在南京,正在协助朝廷专案组彻查天启四年南闹舞弊案。此案非同小可,一旦查实,南直隶数万秀才童生会义愤填膺,群情激愤。朝廷再顺势而为,江南士林恐怕在劫难逃。

这个当口,有人筹划着名要对上海市舶局和棉纺厂下手,用意不得不让深思。」

「围魏救赵?」

顾秉谦冷笑两声,「老夫更觉得是孤注一掷。」

「如果是孤注一掷,那高景逸就太心急了。」

「高攀龙?」顾秉谦惊讶地看着魏广微,「老魏,你这几个门生故吏好生了得,老夫这个昆山人都没收到一点风,你这个北直隶的老,却像是长了一对顺风耳,什麽都知道了。」

「顾公,正因为你原籍昆山,那些人才千方百计地避着你。反倒老夫原籍北直隶,千山万水,

跟他们不搭界。

所以老夫的那几个不成器的门生故吏,才能知道些消息。」

不成器?

我看是要成精了!

这等大事高攀龙肯定不会敲锣打鼓地张罗,肯定是暗地里召集心腹,精心策划,小心行事。

你的门生故吏能探知到,多半是接到你这位恩师的暗中指使,有了些手段,接近高攀龙一党.,

顾秉谦看着笑得很得意的魏广微,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这个老魏,笑得很猥琐啊!

总觉得他的笑容里充满了对老夫的讥讽,幸灾乐祸四个字都快要贴在他的脑门上。

出了什麽事?

顾秉谦脑子飞速地转动着,突然脸色一变。

「高景逸有找到老夫的子侄,鼓惑生事?」

「顾公,你家老二三言两语就被鼓惑,现在是一员干将,立志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他在众同党面前信誓旦旦,来日冲击上海市舶局时,他要冲在最前面,还扬言要一把火烧了整个市舶局!」

「高攀龙,我入你八辈祖宗!你居然敢构陷我,要拖我下水!」顾秉谦猛地站起来,满脸通红,破口大骂。

顾秉谦在空地上转来转去,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一边转还一边问。

「老魏,他们开始动手吗?」

「这个我真不知道,可能是这几天,也可能还要段时间。」

「你说,这事皇上知道吗?」

「应该知道了。皇上特意把魏忠贤和刘国华派去南京,江南的事,皇上肯定放在心上。」

顾秉谦愣得定在那里,脸色更白,随即转得更快。

「皇上知道了,那可如何是好!

逆子!孽障啊!

老夫跟东林党人斗了半辈子心眼,结果一世英名被这个畜生给败坏了!」

魏广微看到顾秉谦转了二三十个圈,觉得时机差不多,开口道:「顾公,稍安勿躁。」

顾秉谦白了他一眼,「老魏,你这时就不要说风凉话了,你说,我怎麽安得下来!

你我都知道,江南织造局和上海第一棉纺厂在皇上心里占据多麽重要的位置。

冲击棉厂,打砸抢夺,大肆破坏,皇上知道了,能不大怒吗?

我家那个逆子掺和其中,老夫能全身而退吗?」

顾秉谦急得脸色发白,让魏广微看着觉得好笑又同情。

现在的天启皇帝,可不是以前的天启皇帝,手段狠辣可媲美太祖和成祖皇帝了。

你敢逆他龙鳞,他真会杀你一家。

「顾公,你是当局者迷,真要是让高攀龙这些人打砸了棉纺厂,那魏忠贤丶刘国华,还有锦衣卫的梁之挺,都不百去了江南。

他们可不是木头人。」

顾秉谦听到这话,马上停住了脚步,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慢慢在座椅上坐下。

「老魏,你说的没错。

光魏忠贤和刘国华这两个头顶长角的家伙,就不会坐视此事发生。否则的话,皇上第一个就会治他们俩的罪。

不行,老夫还是觉得不妥当..

不管如何,老夫马上写封急信,八百里加急寄到南京,请魏督公帮忙,就以老夫的二子顾台砥涉嫌天启四年南闹舞弊案为由,先把这个孽畜抓起来,关在大牢里,先关一段时间,等风平浪静再说!

然后老夫再写一封题本,向皇上请罪,说老夫教子无方,纵使逆子被人唆使鼓惑...」

魏广微淡淡一笑,心里佩服顾秉谦的当机立断,

他探出身又说道:「顾公,高景逸不知天威,意欲负隅顽抗,皇上的脾性你我都知道的。原本只有三分火,知道高景逸这些腌赞手段后,皇上恐怕会有七分火。

这场弥天大火,可能会烧死很多人,你我要早做决断。」

顾秉谦沉吟一会,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老魏你说的对。

两场大捷,辽东和辽西形势转缓,外患压力骤减。皇上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处置内忧。」

「顾公,谁是内忧,你我心里有数。

顾公诸多亲朋好友,都在江南。老夫也有些门生故吏在那边,多少会沾惹上关系。

我已经早早去信,再三警告他们了。」

顾秉谦长叹一口气,「老夫也早就去信警告过他们。只是风云激荡,变化难测,各有各的心思,该劝的我们好生劝过。

他们不听,我们也无可奈何,且由他们去吧,任由他们接受时代浪潮的洗礼!」

魏广微笑了,「顾公,你这内阁学习班还真是没白上。皇上的新词用得真是妙啊!」

此时西苑紫光阁,朱由校接到一封急报,看完后脸色大变,把急报狠狠地摔在桌面上。

「欺人太甚!

真当朕是念佛吃斋的!」

刘若愚等内侍吓得浑身一颤,连忙低头垂手,大气不敢出。

「去年冬月西市口,剐的腰斩的砍头的,没有被这些人看到,白剐了,白斩了!

这些人还真是要钱不要命了!

好,朕就让他们求仁得仁,求锤得锤!

刘若愚,去把真长先生丶郭明振和凌先生请回来。等会,还有王之案,现在大家叫他王判官阎王,把他也叫来。」

「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