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二十七章 就问你怕不怕!

天启大明 第二十七章 就问你怕不怕!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8 15:46:10 来源:源1

湖笔如一把匕首从王之寀脸边飞过,吓得他身子一软,噗通跪倒在地。

朱由校怒斥道:「朕还未说完,你就抢着说。

这就是你的为臣之道?

圣贤经义,道德礼仪,都被你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王之寀被怼得哑口无言。

身为富学五车的东林党人,王之寀跟其他名士大儒一样,看不起不识字丶不明国事的朱由校。

认为他不过是顽劣少年,心性轻浮,所以才被魏忠贤等人糊弄哄骗,进而祸乱朝堂。

上月二十八日,国害之一的客氏突然横死,而后又传出皇帝梦见二祖列宗,幡然醒悟的说法。

崔景宗丶王之寀等东林党人并不为然。

在这些大儒名士眼里,鬼神之说不足信。

他们更相信是回京的孙承宗,把皇上叫醒了。

孙承宗是皇上的老师,两人感情很好,皇上很尊重他。魏忠贤恨他恨得牙根直痒痒,屡次出毒计想陷害孙承宗,皆被皇上拒绝。

天下也只有孙承宗能叫醒皇上。

而叫醒皇上的孙承宗跟东林党人又十分亲近。

孙承宗离京出镇山海关时,跟崔景宗等东林党人说了几句话。

说杨涟丶左光斗性命无虞,只是皇上要打杀一下他们的傲气,叫诸公稍安勿躁!

接着魏忠贤被传出被皇上派出京巡盐。

这难道不是魏阉被皇上抛弃的迹象吗?

王之寀等东林党人暗地欢呼喜悦,幻想着万历末年和天启初年众正盈朝的盛况即将回来。

自信满满的王之寀对于追查梃击案非常抵触。

那可是东林党大获全胜,彻底抓住光宗先帝大腿的关键一局,谁要是有质疑此案的意思,王之寀会毫不犹豫地怼回去。

结果怼习惯了,连皇上都怼。

更想不到,朱由校根本不惯着他,直接丢东西大骂他有失臣礼。

王之寀被骂得无言以对,但是不回话不是东林党人的风格。

因为东林党人一向认为自己是正义和天理的化身,做的任何事,说的任何话都不可能错!

错的都是别人!

「回皇上的话,梃击案先后由神宗皇帝和光宗皇帝钦定,确实铁证如山。」

朱由校冷冷一笑:「就算是皇祖和皇考钦定,朕就不能过问了吗?」

王之寀抬头看着朱由校冷然的脸,沈骘的目光,心里不由打起鼓。

皇上不是愚钝弱懦吗?

怎麽心思如此机敏,一下子就找到我话里的毛病,迅速反击,堵得自己又无话可说。

皇上是无知小儿,只要魏忠贤丶客氏等妇寺奸人远离,忠良之辈多加教诲,就能很轻易君臣相得(忽悠),引入正道。

这些话到底是哪个王八蛋说的!

根本不对啊!

朱由校根本不给王之寀喘息的机会,指着他说:「你君前失臣礼,朕罚你跪着说话!」

天子威势,如泰山一般压下来,王之寀喉咙来回抖动几下,不敢再说话。

他不是杨涟和左光斗,为了天理和正义可以不惜生命。

委曲求全。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若非如此,早就或被驱走或被下狱,或愤而辞职。

朱由校继续问:「梁之挺,你看过梃击案卷宗吗?」

「回皇上的话,臣看过。」

梁之挺三十四五岁,面相普通,但身长八尺,萧萧肃肃,很有气度。

「那你细细说来。」

「遵旨。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傍晚,有个男子手持枣木棍棒,悄悄闯入慈庆宫。光宗先帝时为太子储君,居住此宫。

男子用木棍把守宫门的内侍李鉴打伤,闯入前殿檐下,被内侍韩本等人捉获,交予驻守东华门的守卫指挥使朱雄等人...

次日为端午,光宗先帝向神宗先帝禀明此事,神宗先帝下诏交近处法司先行审问。

巡皇城御史刘廷元初审后禀明案情,人犯名叫张差,蓟州人,自述为吃斋讨封之人,语无伦次,像是疯子。

但是观其相貌,似乎又很狡猾,建议由法司严讯...」

听到这里,朱由校差点笑出声来。

这个刘廷元做事真是玲珑两面,人犯既像是疯子,胡言乱语,又像是很狡猾,包有祸心。后面不管风往哪边吹,他都能开脱。

真是个机灵人,一眼就看出此案中的玄机,然后留个活套...

「此案被转至刑部,由郎中胡士相丶员外郎赵会桢丶劳永嘉三人会审。会审出的案情为,张差原是卖柴草之人。

由于柴草被人烧去,气得发疯,于四月入京诉冤。路上有两位不知姓名之人欺骗他,说诉冤没有状子,官府不受,但可以拿一根木棍代替。

于是张差被带到东华门前,手持木棍,一路无阻地来到慈庆宫前,犯下大案。

案情结报一出,朝中哗然。但案件依然扑朔迷离。

时任刑部主事的王侍郎...」

梁之挺看了一眼老实跪在地上的王之寀。

他身子一直,昂首挺胸,眼睛里满是得意之色。

挖出张差背后的幕后主使者,这可是他最为得意的政绩,够吹一世了!

「王侍郎自告奋勇,进牢狱里审问,略施小计,问出张差确实是蓟州人,小名张五儿,起源是乡里的马三舅和李外父,叫他跟着一位老公(内侍,民间叫法)进京,叮嘱一切听老公安排。

那位老公先是把张差带到京城里一处大院子里,给了他饭吃,塞给他一根棍子,叫张差去闯一下,届时只会有人救他。

于是张差被老公带进后宰门,一直带到慈庆宫...

王侍郎的揭帖上禀到禁内,神宗皇帝留中不发。但揭帖内容传遍朝野,群情汹涌,众臣上疏,要求彻查此案。」

朱由校看到王之寀嘴角边得意的笑容,连八十四斤的铁锤都压不住。

「神宗皇帝下诏法司重审。

五月二十一日,刑部汇集十三司司官,以及胡士相丶陆梦龙丶赵会桢丶劳永嘉丶王之寀等官员,再行会审张差。

这一次审出的案情为张差乡里的马三舅叫马三道,李外父名叫李守才,带他进京的不知名老公是去修铁瓦厂的内侍庞保。张差被带去的京城那座大院子,是内侍刘成的住所。

张差此次交代,是庞保和刘成叫他入宫打人。还叮嘱他,打了小爷,吃穿不愁。

不仅如此,张差还交代出同党五人,包括他的姐夫孔道。

结报一出,群情沸腾。时为太子的光宗先帝上疏,言张差是疯子,胡言乱语,意图挑拨他与神宗皇帝的父子君臣之情,请神宗皇帝下诏,尽快结案。

神宗皇帝应光宗皇帝所请,下诏结案。张差被斩,庞保丶刘成杖毙,马三道丶李守才丶孔道等同党判流刑。

此案就此结案。」

梁之挺说完,跪在地上的王之寀上身挺得更直,简直要像一根春笋,钻破屋顶,冲天而去。

朱由校轻轻一笑,问:「庞保丶刘成是郑贵妃的心腹内侍?」

梁之挺低着头,目光闪烁了一下,转头看了李养正一眼。

李养正答道:「回皇上的话,庞保和刘成是郑贵妃身边得用的内侍。」

「慈圣皇太后是哪一年仙逝?」

朱由校的这句话一问出来,众人脸色皆变。

王之寀更是脸色如彩虹,变幻不定。

张艮丶梁之挺和李养正眼睛里满是惊喜和欣慰。

唯独郭明振,似乎懂了,又似乎没懂。

李养正恭敬地答:「回皇上,慈圣皇太后是万历四十二年二月九日崩逝。」

「朕大致明白此案的真相。

张差等人,是被人利用的糊涂蛋。

他们可能到死都不明白,自己为何会惹上这样天大的官司。

至于庞保丶刘成,是被精心挑选的替死鬼,因为庞保奉命修铁瓦厂,时常出城在郊外活动,所以被选中。

刘成是因为在宫外有座宅院,位置比较好记,于是也被选中。

朕断定,梃击案不是庞保和刘成这两个蠢货乾的,是你们东林党人做的!」

「胡说八—!」

王之寀猛地跳起来,大声疾呼,可是随即又跪了回去,低着头把后面的话全咽了回去。

因为他看到朱由校右手一伸,摸到御案桌面上的一方镇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