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三十六章 银子,银子,还是银子!

天启大明 第三十六章 银子,银子,还是银子!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8 15:46:10 来源:源1

京师西苑紫光阁正阁里,刘良相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尤大富。

「皇爷,天津押运来的银子,二百一十七万两,悉数解入内承运库。除了司礼监会计司的人,还有制置司度支局何腾蛟带人在旁督查...」

伏在御案看文档的朱由校抬起头,放下手里的铅笔。

这是内廷御用监用石墨粉和木条赶制出来的。

「派忠勇营给朕看紧了,一分一毫都不能让人偷了去。」

「皇爷放心,杜敬那边给内承运库派了双哨,除了忠勇营,四卫营随机交叉入值。」

「嗯,对了,叫孙元化造的机器,从滦州运过来了吗?」

「回皇爷的话,昨晚急报,到夏河马驿,后天一准能到。」

「那制置司宝泉局那里准备好了吗?」

「回皇爷的话。制置司朱大典亲自去勘得地址,就在沙河边上,筑了一道堤坝,再修了一道引水渠,安装了一台水轮机...

只要滦州给宝泉局造的水力冲压机到位,马上就能开工。」

朱由校冷冷一笑:「朝堂上,有人盯着朕的这两百一十七万两银子,眼睛都要盯出血来。

这些日子,京城里暗潮涌动,全奔着朕的银子去的,想给朕来个釜底抽薪!

呵呵,这些家伙一肚子的聪明才智,全用在内斗上,对于外敌,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对了,滦州那边还有什麽急报?」

刘良相连忙禀告:「回皇爷的话。孙元化十分能干,已经接管了滦州丶遵化四座官办铁厂,一座铁矿,两处煤矿。

孙元化的禀文说,他一定会按照皇爷拟定的《煤铁工业新则》执行,争取在三月内改造出标准煤矿丶铁矿和铁厂各一处。」

朱由校点点头,以前做资深公务员,一直在工业口。你要我亲自挖煤炼铁,肯定不行。但是要我编写文件,指导煤铁工业,那很熟练。

刘良相继续说:「皇爷,孙元化还禀告说,卢龙水泥厂的第一批水泥烧制出来了,说是效果很好,比黏土要好用。

只是装运很麻烦。禀文说水泥见不得水丶受不得潮,最好用铁皮桶密封装。只是滦州铁厂还没有点火,没有铁皮可用。

孙制置使就想了法子,就地采办了一批陶缸,就是腌咸菜的那种,暂时用来装水泥,连夜运去宁远城。

说是那边的袁巡抚催要筑城材料催得急...」

朱由校十分满意,「孙元化是能臣干吏,大明需要这样的人才,越多越好。」

刘良相在旁边奉承着:「皇爷,大明不仅需要孙元化这样的能臣干吏,更需要皇爷这样的明君,信任放权,为他们撑起一片天,进而能各尽所才。」

朱由校哈哈大笑,指着刘良相说:「调皮!」

笑了一会,转回到正题:「制置司的事越来越繁剧,需要能臣干吏各司其职。朕徵召的人,孙传庭到任,卢象升到任,杨嗣昌呢?」

「回皇爷,杨嗣昌与他父亲杨鹤避居湖广常德。徵召旨意已经传过去,回复奏文应该在路上。」

「...傅宗龙在贵州。

对了,朕下给内阁,迁朱燮元为云贵总督丶提督云贵川军务丶兼理粮饷兼巡抚事的诏书,发出去了吗?」

刘良相老实回答:「回皇爷的话,顾先生和魏先生早就转给兵部和吏部。可工部给事中梁崮丶礼部给事中杨锺弹劾朱燮元擅权丶嗜杀...按例,有给事中弹劾,朱燮元的任命要被封驳。」

「弹,弹他爷的小**!」朱由校破口大骂,「工部和礼部的给事中跳出来弹劾兵事,他们懂吗?

离了这些只会弹叽叽的鸟人,就办不成国事了!

传旨,设制置司西南局,专司川丶贵丶云平叛军机事宜。以朱燮元为西南制置使,提督云贵川军务丶兼理粮饷及巡抚事。

傅宗龙为制置司西南局制置佥事,襄理云贵川军务,兼偏沅巡抚,提督永顺丶保靖丶酉阳等土司兵马...

奏章直禀制置司。

同时传谕四川丶云南丶贵州三省布政司丶各府州县,告知现在三省进入战时,必须听从制置司西南局调遣。

制置司廷寄视为圣谕即刻照办,布政司有事可直禀制置司,府州县直禀西南局。但有懈怠延误,朕要行军法斩了他们!」

六部要给老子扯皮牵制,好,正好给老子理由。

平叛不积极,你们想干什麽!

朕直接用制置司行战时军法,接管云贵川三省军政事务,专司平叛。至于平叛后要不要归还给六部,朕要看看情况。」

「遵旨。」

「再赐朱燮元尚方宝剑一把,王命旗牌一副,总兵丶副将丶布政使丶按察使以上可直奏制置司弹劾,参政丶知府丶参将以下,延误战机丶懈怠军务者,可便宜处置;赐傅宗龙王命旗牌一副...

都火烧眉毛了,还在那里瞎鸡儿扯皮!

在诏书里告诉朱燮元和傅宗龙,朕正在筹集粮饷,就算变卖宫里的宝贝,朕也会在十月之前到位。

不用户部的钱粮,撇开那些爱扯后腿的鸟人钳制,我们君臣协力,合力靖平西南。」

「遵旨。」

「钱来得不易啊。这两百一十七万两银子,是魏忠贤黑着脸皮敲来。估计不用多久就要花得乾乾净净。

毕自严来京了吗?」

「回皇爷的话,毕巡抚与登莱袁巡抚,以及曹公公同船北上,明日到通州。」

「朕就等着毕自严来管帐理财,一文钱当十文钱花。」

历史上万历皇帝攒下的内帑,花到崇祯初年就用完了,大明完全可以拔管子,可一直硬扛了十七年,重要原因之一是崇祯用了毕自严做户部尚书。

这位老先生的理财能力,在大明能排在前三。全靠他左右腾挪,硬生生把大明续命了十七年。

户部有李起元丶陈学礼维持着,足矣。

朕要把毕自严调到制置司,给朕当理财大管家,进行财税改革。

张居正看到了大明的弊病所在,也耗费心血进行了调整,可惜半途而废。

现在换到朕手里,局势更加危急,改革的手段就需要更加激烈。

这也是自己留魏忠贤的最大原因。

且看他在两淮的表现,看他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

不破不立啊!

...

晚上,崔景宗府邸书房,几位心腹聚集在这里,与崔景宗商议要事。

「崔公,两百一十七万两银子,已经入内库。」

「这两百万两银子,每一两都带着血啊!」

「魏阉凶残,万万没有想到居然如此凶嚣!不仅要钱,还要命,更是把长芦盐政一锅端了,收入内廷。

国家公器,居然据为私有!昭昭皇天!大明何曾出现过如此倒行逆施之事!」

「可惜诸多正人君子不是被驱离朝堂,就是在狱中。要不然我们定会团结一致,痛击阉人!」

几位心腹纷纷出声抱怨,声讨阉党!

崔景宗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不必说这些废话!说得再多,魏阉也不会少一块肉。

现在银子入内库,戏台也搭好了。」

他转头盯着一位心腹,目光阴鸷,幽然地问:「人选备好了吗?」

「崔公,选好了。此子是万历四十一年进士,人缘极好。」

「人缘好,那就是交友广泛,好。今晚下手!」

「今晚就下手?」心腹吓了一跳。

「事不宜迟。皇上的这两百万两银子,捂不了多久,早晚要运去关宁。到时银子运出去了,再闹就意义不大了。」

「学生明白。」

突然不知从哪里吹来一阵风,卷动烛光。

烛光摇曳,崔景宗等人的脸在忽明忽暗中,显得有些诡异。

...

这天下午,在通州弃船换马车赶路的曹化淳丶袁可立丶毕自严三人一行,来到了朝阳门。

三人下了车,看到巍峨的城楼,心绪澎湃。

京师,我们终于回来了。

此次回来,我们当趁东风,扶摇直上,救困定倾,再造大明!

过了关防,进到东城,迎面而来的就是震天的喊声,无数的百姓奔走相告,向一个地方涌去。

「出事了!」

曹化淳三人对视一眼,出了什麽大事,居然轰动了整个东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