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七十七章 纷乱复杂的局势

天启大明 第七十七章 纷乱复杂的局势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8 15:46:10 来源:源1

第77章纷乱复杂的局势

山海卫城,还是老张家饭馆,换了一间雅间,还是那三位御史。

清军杨御史丶钞关吴御史丶巡粮陈御史。

吴御史端起酒杯,志得意满地说:「某与觉华岛水师那边勾兑好了。」

「妥当吗?」

「十分妥当。

觉华岛水师游击金冠丶姚与贤,他俩奉命去三岔河接应。某跟他们十分相熟,这几年他们的生意做得如此红火,全靠某穿针引线。

所以某的话,他们是十二分放在心里。

拍着胸脯说了,绝不会按期去三岔河,只是在海上飘一圈,再打道回府。

督师府问起,就说是海风不对,难以扬帆。海上的事,谁说得清楚。」

杨御史和陈御史得意地哈哈大笑,「好,妙!

如此一来,鲁之申的兵马恐怕过不了三岔河。就算勉强过去了,也成了孤军,早晚被女真兵收拾。」

「他们在三岔河被女真人收拾,我们就可扬眉吐气。届时妙笔生花,上疏朝廷。再去书于师门好友,连枝同气,好好鼓噪一番!」

「定要叫皇帝和那些阉党好好看看,离开我们,军国之事,他们一样也办不成!」

得意了一番,杨御史又想起什麽来,「信送过去了吗?」

「送过去了。

觉华岛水师每月都有一两艘船,悄悄去盖套,与李永芳交易。这几日,正好是去船的日子。」

「与李永芳交易?那可就不只单单钱货交易了。」

「管它什麽交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丘八除了走私货品,还敢贩卖军情赚钱,钱囊里鼓得很!」

「看来以前还是厚待他们了,赚了那麽多,也不知道分润一些给我们!」

「哈哈,怕什麽!

国朝祖制,以文制武。笔在我们手里握着,话由我们说,他们赚多少钱,都绝不敢少了我们的。」

三人欢悦地笑了一会,吴御史为了表功,自得地说。

「为了以防万一,某还托锦州常员外家的船,给那边带去口信。」

「常员外?」

「锦州举人常谷山,做过南京户部主事,跟江南士林缙绅关系密切。

他侄儿常田闻,少有天赋,被送去江南读书,拜在闲适公(叶茂才)门下。

万历四十五年进土,做过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现在是兵科都给事中。」

杨御史眼睛一亮,「那常家可谓是关锦缙绅右族啊!」

吴御史摇头晃脑地说:「没错,在关锦一带,谁都要给常家面子。常谷山又长袖善舞,蒙古人丶女真人都有人脉。

还有此前的辽东诸家,辽西的吴丶祖家等军将世家,或姻亲丶或世交丶或故友常家或走私马匹盐粮于蒙古人,或走私铁器皮毛于女真人,还有两艘船堂而皇之地停在觉华岛水师水寨里,也时常与盖州的李永芳做生意。

觉华岛水师传信不及时,常家的船肯定能送到。

常员外在辽西是出了名的一诺千金丶诚信为本!」

杨御史高兴地连连鼓掌:「好,妙!就是多亏了诸位正义之士,我等驱除奸邪丶匡复正道的大事,才能如此顺利。」

三人兴奋地连干三杯酒,陈御史想起什麽,连忙说:「某昨日听督师府粮台旧识说起,秦皇岛那边的什麽海军,多有异动。

水寨里的船只纷纷出海,延误了粮草转运。」

吴御史和杨御史不以为然,「什麽狗屁海军,以为换个名学就能把他们身上海贼气息去掉?

那些江南调来的海耗子,还有辽东那些水师逃兵,一天到晚咋咋呼呼的,隔三差五出海。

一会说是出海训练,可除了炸死几条烂鱼臭虾,收获什麽了?

一会又说去解救被陷辽民,装了几船衣衫槛楼跟的叫花子回来,斩了几颗女真首级?」

「是啊,水师操船扬帆,动辄火炮,不要钱啊!那些火药炮子,值几十两银子,轰隆一声听个响。

早知道我当初就该谋个军器监丶火药局的差事,这钱也太好赚了!」

两人的话让陈御史放宽了心。

「两位仁兄说得对!

这些海贼逃兵,就是在换着法报损贪墨银子。我看啊,关键是海上赚钱的门路被觉华岛水师,还有常家等右族把持着,插不上手,只好动这些歪脑筋。」

吴御史呵呵地说:「赚钱嘛,不寒。就比如我们十年寒窗苦读,千里辛苦做官,为的什麽?」

三人异口同声道:「为了钱!」

哈哈!

三人笑得十分爽朗开心。

最后,杨御史催促着:「崔公那边比较急,我们这边卓见成效,就应该速速写信回京,把好消息禀于他,让他宽心。」

陈御史和吴御史眼晴一亮,「对,崔公是天官,执掌天下文武百官迁黜。我们做下这等大功,崔公一高兴,定会把我们迁任肥缺,远离关宁这苦寒穷僻之地。」

「某的要求不高,只求能在扬州丶苏州或杭州这三地做一任知府。」

靠!你这要求还不高!

杨御史和陈御史看着沉醉在幻想中的吴御史,十分鄙视。

你得了这肥缺,我去哪里?

京师,他们的恩主崔景荣在书房里愤然不已,当着众心腹亲信的面大骂。

「李原(李起元)在干什麽!居然答应这样的条件,他疯了吗?还是让猪油蒙了心!」

方选贤也是一脸愤然:「学生原本以为李尚书是士林前辈,定能知晓天理丶

秉承大义,想不到卑躬屈膝,图名求利,背弃忠义!

实在是叫人不齿!」

许澄阴沉着脸说:「魏阉在两淮倒行逆施丶残害忠良,李尚书不仗义执言,

秉公力谏,反而助纣为虐!

真是让天下志士心寒!」

张允善看了看众人,犹豫了一下才开口。

「瞻予公(李起元)也是迫不得已。而今国朝由赋越征越少,课税更是艰难。

尤其是课税,是国库银子最主要的来源处,要支应边军银,文武百官俸禄。

捉襟见肘,实在难以应对。

现在瞻予公与皇上商议,制置司负责一干课税,然后承担军队饷银,百官俸禄。户部以后专司田赋徵收,田地人口清丈,也算是各司其职。」

方选贤马上顶了回去,「这叫什麽话?

国库有困难就可以肆意妄为?就可以违坏祖制?

国库有困难可以加征银啊,一成不够就三成,五成。

朝廷有困难,百姓们苦一苦又如何?

只要纲常有序丶正贤秉政,自会政通人和丶四海晏清。」

许澄授着胡须丶眯着眼睛,就像一只大老鼠在盘算着地主家的粮仓。

「诸位,制置司接手课税,说不定还是件好事?」

崔景荣欣慰地点点头,阴沉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升良这话才切中要害!」

崔公此话是什麽意思?

许澄说是好事,什麽好事?

吴应祚机敏,很快就想到了。

「妙啊!升良说的没错!

制置司接手一干课税,必定如此前一般,向地方派出诸多税监矿监,横徵暴敛,敲骨吸髓,肯定会引起地方乡绅和百姓们季风。

届时民怨沸腾,如火如茶!」

方选贤一拍大腿,欣然道:「对啊,万历年间东林党为何能兴起?就是鼓动地方士绅百姓,驱逐神宗皇帝派遣的税监矿监,为民做主丶声张正义,进而引得天下敬仰!

现在皇帝又用制置司倒行逆施,届时地方沸腾,岂不又是我等扬名立万的大好时机!」

众人不由欣然大笑,得意的笑声就像一群老母鸡在开下蛋座谈会,咯咯的响个不停。

辽东海面上,一队海船船帆半开,船桨齐划,船头冲开波浪,向东行驶。

孙传庭站在船头,海风吹得他软甲外的罩袍衣角乱动。

他眺望远处好一会,转身对身后的孙应元丶周遇吉说:「两位将军,金州离我们不过数十里,还请做好准备。」

「孙军机放心,金州丶复州丶盖州一线的东虏八旗兵,因为林丹汗攻打科尔沁部,被老奴抽调北上,兵力虚弱。

正是光复的大好时刻!」

「好,让我们齐心协力,为大明丶为皇上打出一场胜仗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