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谌,三十天拯救炎汉 > 第五十章 平庸的炎汉勋贵二代

三国:我刘谌,三十天拯救炎汉 第五十章 平庸的炎汉勋贵二代

簡繁轉換
作者:萧三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8 15:53:14 来源:源1

第五十章平庸的炎汉勋贵二代(第1/2页)

张绍的府邸深处,暖阁内炭火噼啪,却驱不散众人眉宇间的凝重。不同于北地王府的温馨,这里的空气紧绷如弦,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不安。

关彝身材魁梧,面容依稀有其祖关羽的威仪,他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沉厚道:“秦王殿下此番归来,雷厉风行。宫禁悄无声息便已易主,向毅被褫夺兵权如拂尘埃。此等手段,岂是寻常武将所能为?”

“何止手段,”张遵略显得意之色,说道,“天策军将士,皆百战悍卒,是秦王从十万大军中精选出来的,军容鼎盛,号令严明,远非昔日羽林卫可比。殿下于军中威望,恐已臻极致。”

他跟随刘谌出征,见识了刘谌的厉害之处,心生敬仰。

张绍作为主人,张飞之子,如今辈分最高,他抚着短须,眼神复杂,叹息道:“秦王自幼刚毅,类父而更烈。先前在朝中,便常与黄皓等龃龉,不似太子……嗯,不似东宫那般隐忍。如今携灭国大功而返,锐气更盛,锋芒毕露啊。”他及时收住了对太子的比较,但众人皆明其意。

“哼,老夫早就看不惯黄皓那个阉宦了,殿下杀的好。”麋威双目如电,他刚刚接到消息,自己即将执掌宫廷禁卫。

“的确如此,秦王杀的好啊!可惜,我们不能为其效力。”说话的是黄鸣。

黄鸣是黄忠之子黄叙之后,黄叙早亡,黄忠从族中选了一个后人,继承黄叙的血脉。只可惜的是黄忠在征吴时战死,黄鸣没有得到黄忠的教导,空有爵位,但在朝中却没有什么地位。

这种情况在炎汉很寻常,随着荆州的丢失和老一辈的衰亡,元从派和荆州派活跃在朝堂上的很少,唯独关羽和张飞的后人。其他人或是空有爵位,或是小官。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都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连个姓名都没有留下来。

“黄贤弟莫急。我观变局就在近日了。”王训缓缓开口。他是王平之子,王平以谨慎沉稳著称,深得诸葛亮兵法真传,王训也继承了这份气质。

简书,作为简雍的孙子,家学渊源更偏向纵横与谋略,他沉吟道:“王兄所言甚是,殿下回成都之后,命令邓忠、诸葛冲先后掌握城防和宫禁,然后让麋老将军执掌羽林,掌握宫禁,这就是殿下的态度。”

“殿下这是要用我们啊!”孙乾之孙孙越喜道。

一直沉默的赵统道:“父辈皆随先帝、丞相浴血奋战,方有今日季汉。吾等所虑,当首先是社稷安稳,陛下周全。无论秦王、东宫,谁人能护佑大汉基业,延续先人遗志,吾等便该支持谁。”

孙越补充道:“然目前看来,秦王殿下雄才大略,武功赫赫,更能震慑内外之敌。东宫……唉。”他未尽之语,是对太子能力的失望。

张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思索良久,方道:“秦王控制大军,已成事实。陛下未发一言,态度莫测。今夜宴席,便是窥探天心,或许能让我们做出决定。”

他环视在场众人,语气变得严肃:“吾等家世,与国同体。值此巨变前夕,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当下之计,首要谨言慎行,约束族人部曲,不得妄动。其次,密切关注宫中动向。待今夜过后,局势明朗,再行定夺。”

关彝重重点头:“张伯父所言甚是。吾等皆汉臣,忠的是大汉天下。无论最终是何局面,能安社稷、强国家者,便是吾等效忠之主。至于私人好恶,暂且放下吧。”

众人纷纷点头。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这哪里有什么私人好恶,能安炎汉者唯有秦王刘谌,若非对方,恐怕成都都被邓艾拿下,自己等人不死,也会成为俘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章平庸的炎汉勋贵二代(第2/2页)

秦王府,刚刚沐浴完毕的刘谌就接到亲卫禀报,郤正求见。

刘谌略感意外,随即命人请入。郤正虽官阶不高,但以学识渊博、品行端正著称,且长期在宫中任职,对朝局人事有着细致的观察,是刘禅的心腹。

“臣郤正,参见秦王殿下。”郤正一丝不苟地行礼。

“秘书郎不必多礼,这个时候来见孤,必有要事。坐。”刘谌抬手示意,语气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势。

郤正谢座后,并未立刻寒暄,而是直接切入主题:“殿下初归成都,雷霆手段稳定局势,臣敬佩万分。然成都非比军中,错综复杂,殿下欲行大事,除军权之外,亦需朝臣支持。臣听闻殿下令麋威执掌宫廷禁卫。莫非将用朝中勋贵?”

郤正口中的朝中勋贵,就是指张绍等人。

刘谌微微颔首,并不隐瞒:“不错。彼等皆名臣之后,与国同体。值此用人之际,孤欲观其才具,或可引为臂助。令先久在宫中,熟知朝臣,对此辈有何看法?”

他目光炯炯,期待着郤正的评价。在他设想中,这些功臣之后,即便才能不及父祖,也当有几分家学渊源和报国之心,是可用的基础力量。

郤正闻言,沉吟片刻,脸上并无谄媚之色,反而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惋惜与坦诚。他深知刘谌的性情,不喜欢虚言搪塞,便决定直言相告。

“殿下垂询,臣不敢不尽言。若论看法……”郤正轻轻摇头,语气沉重,“恕臣直言,张绍、关彝、麋威、王训、简书、赵统、黄鸣、孙越等人,虽承先辈余烈,得享爵禄,然则大多才具平平,恐不复先辈之勇武,更乏治国之经纬才能。”

刘谌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哦?细细说来。”

“张绍,身为张将军之后,辈分虽高,然性格略显优柔,守成或可,开拓不足,多年来于朝中并无显赫建树,唯谨慎持重而已。”

“关彝,有关将军之风仪,却无其韬略与魄力,勇武或有一些,然仅止于匹夫之勇,难堪大任。”

“麋威,刚直有余,谋略不足,且年事已高,用于宿卫或可,参谋军政则非其所长。”

“王训,确有其父王平将军的几分沉稳,但也仅止于‘守’,且缺乏历练,未见奇谋。”

“简书,祖上简雍先生之长于纵横辩才,于他身上未见几分,或有些小聪明,难当大任。”

“赵统将军为人正直,忠于社稷,然……更为平庸,远不及父辈之万一。”

“至于黄鸣、孙越等,更是空有爵位名号,几无实才,于朝中如同隐形之人。”

他如数家珍,然后总结道:“此辈皆生于动乱之时,长于富贵之中,父辈的艰难创业、沙场喋血、运筹帷幄,对于这些人并没有机会认真教导,所以他们或安享尊荣,或欲进无门,早已失了锐气与棱角,更乏真正的历练。若论其价值……”

郤正顿了顿,摇摇头,看向刘谌,语气变得极为肯定:“唯一可称道,或可确保的,大抵便是一份对汉室的忠心了。”

“他们深知自身与国运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殿下若用之,可予闲职、虚位以示恩宠,凝聚人心,但若寄望于他们能如殿下军中俊杰般,冲锋陷阵、出谋划策、整顿乾坤,则必大失所望。他们,已非国之干城,仅是旧日勋荣的点缀罢了。”

一番话,冷静而残酷,彻底击碎了刘谌心中对这批“勋贵二代”存有的一丝幻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