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谌,三十天拯救炎汉 > 第六十一章 挟刘禅而令群臣

三国:我刘谌,三十天拯救炎汉 第六十一章 挟刘禅而令群臣

簡繁轉換
作者:萧三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8 15:53:14 来源:源1

第六十一章挟刘禅而令群臣(第1/2页)

大殿之内,气氛凝滞得如同结冰。

当刘谌在刘禅略微靠后的随同下步入时,所有幸存的目光都汇聚了过来。那不仅仅是敬畏,更多的是难以掩饰的恐惧和劫后余生的惶然。

宽阔的殿宇因为少了近三分之一的身影而显得异常空荡萧条,往日略显拥挤的朝堂此刻竟有了回音。那些空出来的位置,像是一个个无声的疮疤,昭示着昨夜发生的惨烈清洗。

太子刘璿站在文官队列的最前方,他垂着眼睑,努力维持着储君的镇定,但宽大袖袍下微微颤抖的手指,以及抬眼望向刘谌那一瞬间,眼底深处无法完全压抑的惊惧与那一丝灼热的嫉妒,却出卖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他知道,昨夜被连根拔起的,不仅仅是益州世家大族,还有许多都是或明或暗倾向于东宫的势力。

刘谌此举,不仅是肃清叛逆,更是对他这个太子地位的雷霆重击和**裸的削弱。而父皇竟然默许,甚至此刻与他一同出现!

老臣谯周站在不远处,他的腰背似乎比昨日更加佝偻,脸色是一种缺乏血色的灰败,仿佛一夜之间又被抽走了许多精气神,显得格外苍老。

他望着那许多空位,眼神悲悯而痛苦,嘴唇无声地嗫嚅了一下,最终化为一声几乎听不见的叹息,将更深的忧虑埋入了眼底。

眼前的一切,不仅是益州本土势力受到了打击,更有可能危及自己的性命。

刘禅一步步走向御座,他的步伐似乎比平时沉重少许。他在龙椅上坐下,目光缓缓扫过下方明显稀疏了许多的朝臣队列,每一个接触到皇帝目光的大臣都下意识地低下头,或屏住呼吸,或身体微僵。

刘谌则按剑立于御阶之下,身姿挺拔如松,玄色王袍上那抹暗红在殿内光线下愈发刺眼。他面无表情,目光锐利地平视前方,仿佛昨夜的一切与他无关,又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他所站的位置,他所散发出的无形气势,几乎与御座上的皇帝形成了某种微妙的抗衡与联合。

殿内静得可怕,连呼吸声都刻意放轻了。

刘禅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积蓄力量,又似乎是在最后权衡。终于,他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皇权威严,清晰地传入每个竖起的耳朵里:

“昨夜之事,朕已尽知。”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刘谌,又扫过群臣,十分平静的说道:“许游、令狐盛等人相互勾结,阴养死士、行刺亲王、图谋不轨此等乱臣贼子,其罪当诛。罪有应得。”

这是定调。将一场血腥的屠杀,定性为奉旨查案、镇压叛乱。

群臣的头垂得更低了,无人敢出声质疑。事实如何,大家心知肚明,但皇帝的话就是最终的真相。

刘禅继续道,语气加重:“然,逆党之所以能兴风作浪,皆因私兵部曲横行,世家大族隐匿人口,对抗朝廷,致使法度不行,纲纪废弛!此乃动摇国本之痼疾!”

他声音陡然拔高:“传朕旨意!自即日起,成都内外,乃至益州全境,所有世家豪族、文武臣工,凡有私蓄部曲、藏匿甲胄兵器者,限十日之内,尽数解散、上缴所在郡县官府!违令者,以谋逆论处,族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一章挟刘禅而令群臣(第2/2页)

“另,责令各家,重新核报所有依附人丁、门客、佃户之名册,由州郡派遣干吏,逐一核对查验。凡非律法所定之依附者,一概解放,编入朝廷户籍,不得隐匿阻挠!”

旨意一条条颁下,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一个幸存朝臣的心上。

这比昨夜的血洗更让他们感到彻骨的寒意!这是在掘他们的根!

私兵是护卫家族、彰显武力的根本,隐匿人口则是家族财富和影响力的源泉。皇帝这是要一举斩断所有世家大族的臂膀,将他们彻底纳入皇权的绝对控制之下!

殿内响起一阵极力压抑的、倒吸凉气的声音。不少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摇晃,几乎站立不稳。

就连太子刘璿,也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他本能地想要开口,但目光触及一旁面无表情、手按剑柄的刘谌,以及御座上那位虽然疲惫却目光决然的父皇,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谯周闭上了眼睛,脸上痛苦之色更浓。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如此酷烈的手段,固然能收一时之效,但必将引来巨大的反弹和暗中的仇恨,国之根基,恐将因此而更加动荡不安。可他深知,此刻任何劝谏都已无用。

“陛下圣明!”刘谌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死寂,他率先躬身领旨,道:“儿臣必竭尽全力,督办此事,肃清朝纲,以安社稷!谁敢违抗,天策军乃至大汉兵马都会将其剿灭、诛杀。”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

一些机敏的、或是早已被吓破胆的大臣,纷纷跟着跪伏下去,声音颤抖地附和:“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更多的人是麻木地、被动地跟着跪下,声音稀稀拉拉,充满了惶恐与不确定。

刘禅看着下方反应不一的群臣,看着身边锋芒毕露的儿子,看着那许多空置的位子,眼中闪过一丝极深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蜀汉的朝局,已经彻底改变。

他轻轻挥了挥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若无本奏,便……散朝吧。”

朝臣们如蒙大赦,又恍若梦游般,恭敬地、小心翼翼地行礼,然后低着头,尽可能地轻手轻脚、却又迫不及待地退出这座令人窒息的大殿。

圣旨来的突然,虽然是在众人意料之中,但更多的还是在意料之外,家族中的私兵多是百余年的豢养,现在一朝放弃,这些人心中还是十分不舍。

只是面对大势,这些人不敢反抗而已。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在暗中观望,平静的局面下,隐藏着波涛汹涌。

唯有谯周,面色苍白,整个人变的苍老了许多,精气神一夜之间散了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