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国之劲旅,从少将师长起 > 第二百九十一章 赣北作战

抗战之国之劲旅,从少将师长起 第二百九十一章 赣北作战

簡繁轉換
作者:云之荣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6 16:17:33 来源:源1

第二百九十一章赣北作战(第1/2页)

这次战斗,日军第33师团第213联队遭遇了一场惨烈的败仗,两千一百多头小鬼子命丧黄泉,其中超过一半都是在舰艇被击沉后,不幸淹死在波涛汹涌的长江之中。

当第33师团师团长甘粕重太郎中将得知213联队战败的噩耗时,他心急如焚,连忙追问:“可有消息知道支那军究竟是哪支部队?”

师团参谋长村田大佐面色凝重地回答道:“启禀师团长阁下,根据我们掌握的可靠情报,与213联队交战的正是支那部队的新一师。”

“纳尼?新一师!”甘粕重太郎中将闻言,满脸惊愕,失声叫道,“竟然是李振华的部队?”

“没错,阁下。”村田大佐确认道,“根据多方情报显示,李振华所部在整个颚南地区精心布下了一条长达一百多公里的战略防线,其目的显然是要阻止我军的进攻。”大日本蝗军向南面的湖南进军!”

甘粕重太郎中将一脸无奈地叹息道:“若是遇到的是李振华的部队,莫说是我们这区区一个33师团,即便是将整个第11军都调集过来一同围剿,恐怕也难以与之抗衡啊!村田君,看来我们必须得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作战目标了!”

眼看着甘粕重太郎中将开始犹豫不决,村田大佐连忙追问道:“那么,请问师团长阁下,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向园部和一郎司令官阁下禀报呢?”

甘粕重太郎中将在房间里来回踱了几步,稍稍沉思片刻后,果断地回答道:“就照我所说的去汇报吧:我师团之213联队在陆溪地区与支那军新一师不期而遇后,随即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然而,由于敌方兵力过于强大,寡不敌众,我军在遭受了惨重的伤亡之后,宫脇幸助大佐迫不得已只能下令部队撤出战斗。至于接下来的行动,还需等待司令官阁下的进一步指示!”

“是,师团长阁下,属下立刻就去向司令官阁下汇报。”村田大佐应道。

就在日军第33师团还在苦思冥想着该如何去应对接下来的猛烈进攻时,时间悄然来到了9月10号。

此时,在赣北地区,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悄然拉开帷幕。日军第106师团的主力部队以及佐枝支队的一千余名士兵,如饿狼一般,气势汹汹地向江西高安以北的奉新一带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中方第一集团军第60军的184师毫不畏惧,他们迅速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奋起抵抗。一时间,枪炮声响彻云霄,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在184师的顽强抵抗下,日军第106师团和佐枝支队的进攻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他们的每一次冲锋都被184师的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硬生生地挡了回去。尽管日军使出浑身解数,但始终未能在184师的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取得哪怕一丝一毫的战果。

日军见久攻不下,恼羞成怒,于是决定孤注一掷,增派大量兵力。不仅如此,他们还出动了炮兵和骑兵,企图以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突破华夏军队的防线。

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位于锦江北岸的高安城岌岌可危。日军的飞机在空中呼啸而过,不断投下炸弹,对高安城进行了连番轰炸。同时,他们还丧心病狂地使用了燃烧弹和毒气弹,给高安城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然而,华夏军队并没有被日军的残暴所吓倒。第58军新编第十师、第32军军139师、141师所部的战士们临危不惧,他们浴血奋战,多次击退了日军的进攻。在数天的激烈战斗中,双方在高安以北的战场上互有攻守,战况异常胶着。

至9月18日傍晚,华夏军队弃守高安。19日起,第九战区司令部做出新的部署,将第32军、49军、74军所部重新作了部署,与高安西犯之日军激战。至22日,受重创之日军被迫退回高安城,我军第32军乘胜反击,于当晚一鼓作气收复高安,并进占祥符观,日军则往东北方面败退,回到9月前之态势。

在颚南地区,除了第33师团,第6师团和第13师团也遭到了第51集团军的迎头重击,均是死了好几千头小鬼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百九十一章赣北作战(第2/2页)

在两个方向的部队进攻失利的情况下,同时为了防止华夏军队趁机发起反攻,园部和一郎只能命令部队撤回日军占领区,加强防御工事。

于是,在前世原本是经历了两个多月的长沙保卫战,现在因为有了李振华的出现,日军甚至都没有打进湖南地界,然后就这样草草收场。

现在的小鬼子已经被第51集团军打成了阴影,再加上日本关东军在诺门坎战役中的失败,迫使日军大本营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华战略方针。

原本在第一次武汉会战取得胜利后表现得很硬气的汪兆铭,在后面武汉沦陷后,再也没有了那份硬气,撤到重庆后,就开始与日军方面接触。

于是,1939年9月28号这一天,汪兆铭夫妇以及曾仲鸣﹑周佛海等人逃离到越南河内,然后再由日本特务秘密护送到上海,然后在上海公开发表臣服于日寇的声明。

日本方面为了能够尽快解决对华战略,原本历史上1940年3月30号才成立的汪伪政府,这一次居然提前到了1939年11月30号。

汪兆铭的叛逃,也造成大量滞留在敌后战场的**部队瞬间投降日军,成为了所谓的“和平建**”。

最高统帅得知消息之后,气得暴跳如雷,并且下达了最高通缉令,命令戴雨农想办法除掉这个大汉奸。

可惜日军方面对汪兆铭等人的保护太过于严密,军统局多次派出杀手均行动失败。

虽然在政治上,日本方面因为汪兆铭这个大汉奸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军事方面却再无进展。

为了能够进一步取得新的进展,日军决定以华南地区为突破口。

1939年12月9日,日本全部进攻部队在三亚港集结完毕。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亲自到三亚指挥。13日,舰队从三亚启航。14日先头舰只抵达北海,以10余舰发动佯攻。

当时驻守在北海的175师一个营,给予日军以回击。军事当局命令防卫部队彻底炸毁北海市,只是因为指挥北海保卫战的桂系第16集团军第46军175师第524团团长巢威感到日本军并非要在北海登陆,从而避免了北海的彻底破坏。

当晚,日舰停止对北海的进攻,转向钦州方向,钦州方向防守的是桂系第16集团军第46军新编第19师,新编19师大部分是由民团转成的新兵,战斗力不强。防城企沙、龙门两地各一个营抵抗一天后败阵,日军登陆。在钦县犁头嘴防守连连长报告第16集团军第46军新编第19师55团黄廷才团长,竟然认为这是敌惯常骚扰而已,不必认真。结果毫无战斗准备的新编第19师所属部队溃败,日军顺利登陆。

在汪伪政府成立后,全国人民陷入一片绝望和恐慌之中,为了提升民众的信心和军队的士气,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下达了反击日军的作战命令。

12月16号,最高统帅召见白建生长官,令其不必再参加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立即返桂林指挥作战。白要求以桂林行营主任资格全权指挥,不须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插手,各军须直接听从行营命令。蒋批准该项要求,并调其最精锐的第5军等中央军部队归白指挥。

白长官立即电令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立刻率部乘火车从衡阳赴桂南;又电令恢复桂系将领夏威第16集团军司令职务,原已任命的蔡廷锴待命。16集团军立即集结,副总司令韦云淞及指挥所人员19日抵达南宁,各部分别赶赴日军进军必经之地阻敌北进。

白长官本人于1939年12月19日由重庆飞桂林,21日率部抵达迁江,设立行营指挥所,经过筹备,桂林行营终于决定向南宁的日军发起反击,将桂南兵力分为东、西、北三路军,并于12月18日拂晓发起反攻。而此次作战的主力部队便是杜聿明的第5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