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游子的漂泊岁月 > 第九章 下乡坐村,战友重逢

游子的漂泊岁月 第九章 下乡坐村,战友重逢

簡繁轉換
作者:天涯寻芳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30 15:55:59 来源:源1

第九章下乡坐村,战友重逢(第1/2页)

坐村干部是扎在泥土里的

“传声筒”,把政策文件里的铅字化作田埂上的家常话,教老乡们看懂补贴明细,帮合作社算清收益账。

他们带着卷尺丈量宅基地纠纷,拎着药箱走访独居老人,把村民的诉求记在磨破的笔记本上,再变成向上反映的书面材料。

这些沾满泥水的身影,是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的桥。春播时协调农机,秋收后联系销路,暴雨天扛着沙袋堵堤坝,寒夜里守在防疫卡点。

他们让政策落地有了温度,让乡村难题有了解决路径,更在家长里短中焐热了民心,让基层治理的根系扎得更深更牢。

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坐村干部必须吃住在村,及时和上级沟通,结合村干部,调解和解决村里乡邻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稳定的社会大局。

使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肖何负责的村庄是南李庄村。村干部反映说,一名患有精神方面疾病的村民极力抗拒坐村干部入住村里。

他对于坐村干部,见一个打一个。吓得谁也不敢去那个村坐村。这个任务就落在肖何的头上。

他二话不说,就答应去南李庄坐村。因为他对南李庄村并不陌生。南李庄是当年邯西游击队的根据地。

那里群众基础好,为游击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邯西游击队的队长李文昌就是南李庄村人。

谁这么大胆,敢殴打坐村干部?我要马上会会他。走近村庄,就看到村口有一个蓬头垢面的大个子,站在那里,他一身脏兮兮的衣服,头发上还粘着几根草柈。

眼皮耷拉着,嘴角流着口水,一副疯疯癫癫的模样。当他看到走过来的肖何时,眼里立刻放射出精光。

一改刚才疯疯癫癫的模样,一把抓住肖何的手说,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章下乡坐村,战友重逢(第2/2页)

原来,这个疯疯癫癫的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邯西游击队李文昌队长。而肖何是跟随他多年的警卫员通信员。

他们一起从枪林弹雨中走出,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友情。他们之间何其信任,何其熟悉。

来到李队长家中,就看到满地狼藉,烟盒皮、垃圾随处可见。肖何问起李队长,这些年都到了那里,为什么现在在村里?

而且是现在这个模样?这下才知道,当时一起跟大部队走了以后,他就到了四川宜宾,在那里转到地方工作。

担任宜宾县的县长。因为一个别有用心的女人的陷害,他被处理回家,又怕有心人的迫害,才出此下策,装疯卖傻用以自保。

肖何听到这里,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又问及其他战友的情况,才得知,战友们很多都长眠在南下的途中。

活着的战友中,贾恩现在担任成安县县委书记。孔子诚在河南省民政厅任职。

还有几个在邯郸县乡镇部门担任主任。邯郸地委的张志新书记也是咱的战友。

肖何在南李庄坐村期间,一切顺顺利利。令人刮目相看。其后,又被派往黄窑村、店子、胡裕等村工作少有败绩。

1959年开始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粮食短缺、物资匮乏的状况,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很大影响。

面对困难,党和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整。逐步缓解了经济困难的局面。

到1962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1962年肖何已经不再当坐村干部。

为了维持生活,他又回到北李庄供销社工作。同时又摆地摊做起了小买卖,以此补贴家用。

一场灾难正悄悄的来临。肖何又会遭受什么磨难?且听下章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