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游子的漂泊岁月 > 第三十二章 小儿出生,职称评定

游子的漂泊岁月 第三十二章 小儿出生,职称评定

簡繁轉換
作者:天涯寻芳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6 04:04:25 来源:源1

第三十二章小儿出生,职称评定(第1/2页)

肖兴调到本乡小学任教后,心头最大的牵挂便是家里那栋摇摇欲坠的老房。墙皮早已斑驳脱落,房梁被岁月压得微微弯曲,一场大雨就能让屋顶漏得不成样子,盖新房的事,成了刻不容缓的急事。

为了凑齐盖房的材料,肖兴特意请了几个妻弟来北方帮忙。每天天不亮,他们就扛着撬棍、绳子,往村外的河沟赶。河沟里的石头大小不一,最大的有半人高,几个人憋着力气才能抬起来。“一、二、三,起!”肖兴喊着号子,额头上的青筋凸起,肩膀被绳子勒得通红,却不敢有丝毫松懈。妻弟们也卯足了劲,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脚下的泥水里,溅起小小的水花。他们把石头一块块抬到沟岸上,堆成小山,等攒得多了,再找拖拉机拉到宅基地。就这样日复一日,河沟边的石头少了一片,宅基地上的石料却渐渐多了起来。

家里的事,全靠飞云操持。她除了照顾孩子、洗衣做饭,还趁着闲暇时间,把家里的碎布都找了出来。这些碎布有旧衣服剪下来的,有供销社扯布剩下的边角料,颜色、材质五花八门。飞云坐在缝纫机前,把碎布剪成巴掌大小的多边形,再一块一块拼对起来,针脚细密地缝在一起。渐渐地,一块完整的“百家布”就成型了,既能当褥子面,又能做孩子的小衣服,省下了买布料的钱。

那时电视机刚在村里兴起,西院里的叔叔婶婶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每天晚上都挤满了看新闻的邻居。肖兴的儿子肖楠才三四岁,每次路过都扒着门缝往里瞅,回家后就吵着要“看小盒子里的人”。有天晚上,肖楠又闹着要去看电视,肖兴没办法,只好抱着他去西院。可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屋门“砰”的一声关上了——里面的人嫌孩子吵,不想让他们进去。肖兴抱着哭闹的肖楠往回走,心里又酸又涩。他咬了咬牙,心里打定主意:就算再难,也要让孩子看上电视。第二天,他从准备盖房的钱里抽出五百元,让二哥肖建骑着摩托,去县城买了一台黑白熊猫电视机。当电视机里传出声音时,肖楠高兴得拍手跳,肖兴看着儿子的笑脸,觉得这笔钱花得值。

三月末的一天,小儿子肖超出生了。肖兴抱着襁褓里的小儿子,看着他粉嘟嘟的脸蛋,心里满是欢喜——小儿子特别可爱,就算在睡梦里,也会咯咯地笑,仿佛不知道生活的忧愁。可欢喜过后,是更深的愁绪:老房的屋顶塌陷得更厉害了,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盖新房的材料才攒了一半,连地基都没开始挖。

没过多久,雨季就来了。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屋顶的塌陷处不停地往下漏水,肖兴把家里所有的盆盆罐罐都找了出来,放在漏水的地方,“叮叮咚咚”的滴水声整夜不停。他几乎整夜都不能睡,每隔一会儿就要起身,把接满水的盆倒空,再放回原位。屋地上没有一片干爽的地方,连炕沿边都湿漉漉的,铺的稻草都吸饱了水,散发出一股霉味。飞云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坐第二次月子,寒湿之气顺着骨头缝往里钻,却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后来,这落下的病根,让她整个后半生都药不离口,受尽了病痛的折磨。

有天晚上,肖兴坐在炕台边,怀里抱着刚喂过奶的肖超。小儿子睡得香甜,小嘴巴还时不时动一下,像在梦里吃奶。肖兴看着儿子,心里百感交集——自己身为丈夫和父亲,却连一个安稳的家都给不了妻儿,实在愧疚。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加倍努力,早点盖好新房,让妻儿老小过上舒心的日子。

就在这时,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响了起来,播音员的声音在村里回荡:“肖兴同志,听到广播后,请速到村部缴纳超生罚款,逾期不缴将按规定处理!”肖兴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当时政策严格,生二胎要缴罚款,可他手里的钱都用来买盖房材料和电视机了,哪里还有钱缴罚款?只能先拖着,再想办法凑。

幸好,肖兴的大姑姑住在程王庄村,看着侄子生活艰难,主动伸出了援手。她从家里找出表弟穿旧的衣服,虽然有些地方打了补丁,但洗得干干净净,给肖兴拿来穿;还让肖兴拉回去一口袋小麦、一口袋谷子,足够家里吃好几个月。在那个艰难的日子里,大姑姑的帮助就像雪中送炭,解了肖兴的燃眉之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二章小儿出生,职称评定(第2/2页)

更让肖兴感动的是他的学生们。他教的六年级学生都很懂事,听说老师在准备盖新房,需要抬石头,就偷偷商量着要帮忙。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十几个学生骑着摩托车自行车,有的还带着弟弟妹妹,浩浩荡荡地赶到肖兴的老庄,异口同声地说:“肖老师,我们来帮您抬石头!”肖兴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有的还带着孩子气的倔强,心里又暖又酸——孩子们年纪还小,哪里能抬得动沉重的石头?他连忙摆手:“不用不用,老师自己能行,你们快回去写作业吧!”可孩子们还是坚持要帮忙,最后肖兴没办法,只好让他们帮忙捡捡小石头,自己则和妻弟抬大石头。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肖兴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这份师生情谊,比金子还珍贵,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就在肖兴为盖房和罚款发愁时,中心校的陈会计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肖兴,你的小教一级教师职称评下来了!从元月份开始,每月工资上浮八块,这是你的职称证书。”肖兴接过红色的职称证书,心里一阵激动——每月多八块钱,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也能给家里多添点补贴。他紧紧攥着证书,觉得生活又多了一份希望。

转眼到了秋天,盖新房的准备工作终于就绪:石头、砖、石灰都攒够了,沙子是从西边的河里拉来的,金灿灿的,杂质很少。肖兴从村里找了个施工队,先帮着垒地基。匠人师傅们手艺娴熟,把石头和石灰混合着沙子砌在一起,地基垒得又平又结实。地基垒好后,肖兴又花了一天的拖拉机钱,让拖拉机拉着土,把宅基地里的坑坑洼洼都填满、压实,这样正式的建房工程才能顺利开展。

听说高村有个盖房建筑队,施工质量好,价格也公道,肖兴就托人联系,把建筑队请了过来。当时盖房有个规矩,主人家要管匠人师傅们的饭。于是肖兴和飞云分工合作:飞云负责做饭,每天要做十几个人的饭;肖兴则整天钉在施工现场,帮着递工具、搬材料,生怕哪里出问题。

施工刚开始,就遇到了难题。匠人师傅问肖兴:“柱头要留多高?是按三间房的标准,还是按两间半的?”肖兴一辈子都在教书,哪里懂这些盖房的门道?他只好去请大哥肖顾帮忙——肖顾在家乡待的时间长,见过不少盖房的事。可没想到,大嫂却极力反对:“家里的活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帮他?他盖房跟咱们有啥关系?”肖顾没办法,只好偷偷跑过去帮肖兴量了柱头高度。可等他回到家,刚打开炉火准备做饭,大嫂竟然端起一盆水,“哗啦”一声泼灭了炉火,还指着肖顾的鼻子骂:“让你多管闲事!今天谁也别想吃饭!”那嚣张的样子,让肖兴又气又无奈。

幸好,肖兴的大叔和小叔帮了大忙。当时肖何还在南方工作,没法回来帮忙,两个叔叔就主动担起了责任。小叔叔把自家带水包的拖拉机开到施工现场,专门给匠人师傅们供水——和水泥、和石灰都需要大量的水,小叔叔的拖拉机帮了很大的忙。两个叔叔还在现场盯着施工,怕匠人师傅们偷工减料,从早上一直待到晚上,连一口水都没喝肖兴家的,更别说吃饭了。肖兴心里过意不去,想留他们吃饭,可叔叔们总是说:“不用不用,家里还有事,你忙你的就行。”

匠人师傅们工作了两天,飞云也整整做了两天饭。每天天不亮,她就起来和面、蒸馒头,还要炒一大锅菜——土豆、白菜、粉条,有时候会加一点肉,尽量让匠人师傅们吃好。可小儿子肖超才刚刚学会站立,还走不稳,家里没人帮忙照看,飞云只好把他放在院落的梯子旁边,让他扶着梯子站着。孩子见不到妈妈,又没人陪他玩,就扶着梯子哭,整整哭了两天,嗓子都哭哑了,眼睛也肿得像核桃。飞云听到儿子的哭声,心里像针扎一样疼,可手里的活根本停不下来,只能一边炒菜,一边偷偷抹眼泪。

看着地基一点点成型,墙上的砖块越垒越高,肖兴心里满是期待——再过不久,他就能带着妻儿住进新房,再也不用怕漏雨,再也不用住危房了。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但只要想到未来的好日子,所有的苦和累,仿佛都值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