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 第60章 谢礼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第60章 谢礼

簡繁轉換
作者:Diki粑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31 15:50:08 来源:源1

第60章谢礼(第1/2页)

次日下午,王明远刚喝完药,正裹着被子靠在床头看书,因为他被大哥严厉禁止下床,这几天除了上厕所,其他时间都被“圈-禁”了在床上。

这时候,院门被敲响了。

王大牛开门一看,是柳教谕,老人家手里还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和一个布包。

“柳教谕!您怎么亲自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王大牛之前在府学接王明远的时候见过这个教谕几次,王明远也特地给他讲过,这个教谕姓柳,对他很是关照。

王大牛连忙把人让进来后,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在他眼里,府学的教谕,那可是顶有学问、顶体面的人物。

柳教谕摆摆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不必多礼。我来看看明远。他怎么样了?”

说着,目光已经关切地投向里屋。

王明远听到外面的动静,连忙掀开被子想下床。

柳教谕已经快步走了进来:“躺着!快躺着!不必起身。”

他走到床边,仔细看了看王明远的脸色,见他虽然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尚可,才放下心来。

“感觉如何?可还有哪里不适?”柳教谕温声问道。

“回-教谕,喝了药,发了汗,感觉好多了,就是还有些乏力。”王明远老实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病去如抽丝,尤其是寒气,最是缠绵,万不可大意。”

柳教谕说着,将手里的食盒递给王大牛,“这是家里炖的一点燕窝粥,最是温补,给明远垫垫肚子。”

又把布包放在床边,“这里是一些温补的药材,你按方子吃完了,若觉得气力还未恢复,可以酌情再煎服。”

王明远和王大牛连声道谢。

柳教谕摆摆手,在王大牛搬来的椅子上坐下,看着王明远,正色道:

“明远,救命之恩,重于泰山。老夫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今日前来,一是探望,二是……兑现承诺,为你补课。

你身体虚弱,不宜劳神,今日我们便只讲些要点,不做深究,如何?”

王明远心中感动,知道柳教谕是真心实意。

柳教谕也知道他平时最是努力,院试将近,担心他落下复习要点。

王明远便也不再推辞:“有劳教谕费心,学生感激不尽。”

于是,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府学的教谕开始了一对一的授课。

柳教谕讲得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将院试可能涉及的一些难点和要点娓娓道来。

王大牛则在一旁小心伺候着,添茶倒水,安静得像个影子,生怕打扰了两人。

接下来的两日,柳教谕每日下午都准时前来,风雨无阻。

他不仅为王明远补课,讲解经义策论,有时还会带来一些府学里最新的课业资料和同窗们的讨论要点,确保王明远虽不在学堂,却也不至于完全脱节。

王大牛每次都热情招待,把家里最好的茶叶,虽然也只是普通的粗茶拿出来泡上,有时还会笨拙地切点水果。

在柳教谕的悉心指导和大哥的精心照料下,王明远恢复得很快。

到了第四天下午,他已经感觉身上松快多了,除了偶尔还有几声轻微的咳嗽,基本已无大碍。

他盘算着,明日无论如何也该回府学上课了,院试在即,时间耽误不起。

就在这时,院门再次被敲响。

王大牛开门一看,门外站着的不止柳教谕,还有他的孙子——那天救起来的孩童。

小家伙今天收拾得干干净净,穿着一身崭新的湖蓝色绸缎小袄,衬得小脸粉嘟嘟的,看起来已基本恢复完全。

柳教谕牵着孙子走进院子,对迎出来的王明远温和地笑了笑:“明远,今日感觉可大好了?”

“多谢教谕挂念,学生已无大碍了,明日就可回府学。”王明远连忙行礼。

柳教谕点点头,低头对孙子温声道:

“暻儿,还记得祖父在家怎么教你的吗?这位就是救了你性命的王恩公。

快,给恩公磕头,谢谢恩公的救命之恩。”

小家伙仰起头,怯生生地看了王明远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0章谢礼(第2/2页)

他似乎对眼前这个有些清瘦,但是能看出很是俊朗的大哥哥还有点印象,又似乎没有。

但在祖父温和却不容置疑的目光下,他还是松开了祖父的手,走到王明远面前,规规矩矩地跪下,奶声奶气,却又无比认真地磕了一个头:“柳暻多谢恩公救命之恩。”

王明远哪里受得起这个,连忙上前一步将小家伙扶起来:“快起来,快起来!举手之劳,当不得如此大礼。”

笑着说道:“以后可要小心些,别再靠近水边玩了,知道吗?”

小家伙用力地点点头,小声说:“暻儿……暻儿记住了。”

柳教谕看着孙子乖巧的样子,眼中满是慈爱和感慨。

他示意王大牛搬来凳子,就在院子里坐下,让孙子挨着自己。

“明远,”柳教谕看向王明远,语气变得郑重起来,

“暻儿能捡回这条命,全赖你奋不顾身。

这份恩情,我柳家铭记于心。

暻儿的父亲,也就是我的长子,如今在湘江府的岳麓书院,忝为经义科的副山长。”

王明远心中微动。

岳麓书院!那可是天下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能担任副山长,其学问地位可想而知。

柳教谕继续道:“这孩子自幼顽劣,其母……其母早亡,父亲忙于书院事务,疏于管教。

今年开春,才将他送至我处,本意是让我这做祖父的好生约束,磨磨他的性子。

谁曾想……唉,才来不久就遭此大难。

幸得你相救,否则老夫……真不知该如何交代。”

他顿了顿,看着王明远,目光真诚:

“老夫知道你的志向,也知你家中境况。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些许金银俗物,想必你也未必看重。

老夫思来想去,唯有在学问一途上,或许能略尽绵薄之力。”

柳教谕从袖中取出一个用蓝布包得整整齐齐的包裹,递给王明远。

“此乃犬子当年考取进士之前,亲手整理批注的经义、策论心得,以及他搜罗的一些珍贵时文范本和考官点评。

虽是他一家之言,未必全然适用,但其中对经义的理解深度,对时政的把握,以及应试的技巧心得,或可为你日后备考乡试、乃至日后再进一步,提供些许借鉴。”

王明远心头剧震!进士的备考心得和资料!

这对于一个寒门学子而言,简直是千金难买的珍宝!其价值远超金银!

他双手微微有些颤抖地接过那沉甸甸的包裹,只觉得重逾千斤。

柳教谕看着他,语气更加恳切:“老夫并非以此俗物来论价救命之恩,恩情是恩情,这些不过是身为师长,对你这般勤勉向学的后辈,一点力所能及的提携。

他日你若有意去岳麓书院游学或交流,只需持老夫书信前往,犬子定当扫榻相迎,倾力相助。”

王明远捧着那包裹,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心底涌遍全身。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情绪,对着柳教谕深深一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却依旧保持着沉稳:“教谕厚赐,学生……感激涕零!

此非俗物,乃是无价之宝!学生定当珍之重之,勤加研习,不负教谕厚望!

至于救命之事,实乃学生本分,教谕厚爱,学生愧不敢当!”

柳教谕欣慰地笑了,他扶起王明远,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孩子,不必多礼。你安心备考,若在学问上有何疑难,随时可来寻我。

明日起……你就继续如这几日一般散学后来找我辅导。”

”好了,暻儿,我们该回去了,别打扰恩公休息。”

没等王明远开口再说什么,柳教谕便起身拉住了孙子的手准备走了。

小家伙乖巧地牵住祖父的手,又回头看了王明远一眼,小声说了句:“恩公再见。”

送走了柳教谕祖孙,王明远回到屋里,轻轻抚摸着桌上那个蓝布包裹,再回想柳教谕破例散学后给他单独辅导,他的心潮一时难以平静。

这份“谢礼”,其份量之重,远超他的想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