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 第64章 院试相送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第64章 院试相送

簡繁轉換
作者:Diki粑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31 15:50:08 来源:源1

第64章院试相送(第1/2页)

昨日渭水河畔那一通鬼哭狼嚎,效果着实不错。

今日迈进府学大门,王明远就觉着空气都不一样了。

往日里那股子沉甸甸、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紧张劲儿,像是被渭水的河风吹散了不少。

就连讲堂上柳教谕那张常板着的脸,今日看着也松快了几分。

散学的钟声敲响后,柳教谕依旧如往日一般,和王明远来到了往日辅导他的课舍。

进了课舍,柳教谕示意他坐下,自己则慢条斯理地倒了杯茶,呷了一口,才抬眼看他。

那眼神里没了往日辅导和批注文章时的严肃,多了几分长者的审视和……斟酌?

“你近来的文章,老夫都看了。”柳教谕开口,声音不高,“经义根基扎实,破题立意清晰,尤其策论,条理分明,切中时弊。这份务实,在你这年纪,实属难得。”

王明远心里刚松了半口气,就听柳教谕话锋一转:

“至于诗赋……嗯,比之先前,确有进步。

那些生硬堆砌、词不达意的毛病,改了不少。

虽说离‘灵动天成’尚有距离,但至少是‘登堂入室’,规整得体,应试足矣。”

王明远连忙起身,恭敬道:“多谢教谕指点,学生愚钝,让教谕费心了。”

柳教谕摆摆手,示意他坐下,眉头却微微蹙起,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茶杯壁,似乎在斟酌词句。

课舍里一时只剩下窗外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过了片刻,柳教谕才像是下定了决心,抬眼直视王明远,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罕见的郑重:

“明远,此次院试,关乎你能否晋身秀才,至关重要。

以你如今的水准,老夫断言,榜上有名,绝无问题!

甚至,名列前茅,亦在情理之中!”

王明远心头一热,刚想说话,柳教谕却抬手止住了他,话锋再次一转,语气变得凝重:

“只是……这案首之位……”

他顿了顿,看着王明远瞬间绷紧的神情,叹了口气,

“主持此次院试的学政大人,姓刘,乃江南人士,出身富贵又是书香门第,当年亦是二甲进士出身,学问精深,文名颇盛。”

王明远屏住呼吸,仔细听着。

“这位刘大人,老夫虽未深交,但对其文风喜好,略有耳闻。”柳教谕的声音更沉了些,

“江南文风,素来绮丽华美,崇尚辞藻。刘大人浸淫其中,耳濡目染,自身文章亦是辞采斐然,华丽非常。

他……恐更偏爱那些辞藻华丽、锦绣铺陈之作。”

王明远的心猛地一沉。

他瞬间明白了柳教谕的未尽之言——他那走务实路子的文章,逻辑再强,见解再深,若在辞藻上不够“漂亮”,怕是难入这位刘学政的法眼,更遑论摘取案首桂冠了!

柳教谕看着他微变的脸色,放缓了语气,带着安抚:

“你也不必过于忧心。

好文章,终究是好文章!

刘大人身为学政,自有其眼光与胸襟。你这份切中时弊、言之有物的功底,他未必不欣赏。

老夫方才所言,只是让你心中有个数,对名次……莫要太过执着。”

他顿了顿,目光带着深意:

“之前未与你明言,是怕你年轻气盛,强行去改自己的文风。

文章之道,贵在‘遵从本心’。

若为了迎合考官喜好,硬生生把自己改的面目全非,反倒落了下乘,得不偿失!

你只需记住,按你平日所学,按你心中所想,稳扎稳打地去写!

前三甲之位,老夫看你十拿九稳!”

这番话,首先让他看清了现实可能的阻碍;接着又让他感受到教谕深切的关怀与信任——教谕不是打击他,而是在保护他,怕他钻了牛角尖,因小失大!

王明远站起身,对着柳教谕深深一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动:“学生……学生明白!多谢教谕教诲!教谕拳拳爱护之心,学生……铭记于心!”

柳教谕看着他真挚的眼神,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淡笑,挥挥手:“去吧,安心备考。记住,平常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4章院试相送(第2/2页)

——————

六月院试的日子,转眼就到了眼前。

这天,天还没透亮,梧桐里小院门口就热闹开了。

除了王大牛,门口还站着好几个人。

李明澜依旧和上次一样,准时相送。

他旁边站着的是张文涛和张伯父、张伯母。

张文涛今天特意穿了身新做的绸衫,圆滚滚的身子绷得有点紧,小胖脸上满是紧张,比王明远这个正主儿还像要去考试的。

张伯父还是那副豪爽模样,拍着王明远的肩膀:“三郎,放宽心!凭你的本事,秀才功名手到擒来!等你考中了,伯父在福星酒楼给你摆宴!”

张伯母则温婉地笑着,递过来一个小巧的荷包:“明远,这里面是些提神醒脑的薄荷油和仁丹,还有你张伯父从南边带回来的清凉药膏,天热,带着以防万一。”

王明远看着门口这一大群为他忙碌、为他担忧的人,心里暖烘烘的,又有点哭笑不得。

这阵仗,比上次府试可大多了,他连忙一一谢过。

“东西都收拾好了?那就走吧!”张伯父大手一挥。

一行人上了张家安排好的马车,在朦胧的晨光中,朝着府衙方向驶去。

车厢里,张文涛紧挨着王明远坐着,屁-股底下像长了钉子,扭来扭去。

他一会儿摸摸王明远的考篮带子,一会儿又掀开车帘看看外面,嘴里就没停过:

“明远兄,东西都带齐了吧?笔墨砚台?各种文书?都检查三遍没?”

“哎呦,这天看着还行,不算太热,可考场里闷啊!那号舍跟蒸笼似的!你带的水够不够?”

“对了,那薄荷油你放哪儿了?待会儿进去前记得抹点在太阳穴上,提神!我娘特意交代的!”

“你饿不饿?我这还有芝麻糖饼和豆干,你先吃两块垫垫?空腹考试可不行……”

他絮絮叨叨,问题一个接一个,眼神里的紧张都快溢出来了,仿佛要去上战场的是他自己。

王明远被他念得有点头大,无奈地笑了笑:“文涛兄,我东西都带齐了,水也够,考场也有衙役送水,薄荷油在考篮里放着呢……

你就别操心了,我看你比我还紧张。”

“我能不紧张吗!”张文涛声音都拔高了,“那可是院试啊!考过了就是秀才老爷了!我爹说了,秀才见官都不跪的!多威风!万一……我是说万一啊……呸呸呸!没有万一!你肯定能中!”

他像是要给自己打气,又狠狠咬了一口自己带的芝麻糖饼,腮帮子鼓鼓囊囊地嚼着,含糊不清地说:“吃!吃点好吃的压压惊!明远兄你也来一口?甜的东西能让人心情变好!”

王明远看着他那副比自己还焦虑的样子,小心接过张文涛递来的芝麻糖饼,咬了一口,香甜酥脆,确实让人心情好了些。

马车晃晃悠悠,离府衙越来越近。

天色也渐渐亮了起来,街道两旁的灯笼还没熄,橘黄的光晕连成一条长龙,一直延伸到远处府衙那巍峨的轮廓下。

这次的院试在府衙旁边的考棚举行,此刻府衙门前那条宽阔的大街,早已被黑压压的人群堵得水泄不通。

车马、轿子、挑担的、步行的……全部混杂在一起,汇成一股缓慢移动的洪流。

王明远他们的马车被堵在了外围,寸步难行。

几人只得下车,随着人流慢慢往前挪。

王大牛自然而然地走在了最前面,他一手护着王明远,一手拨开挡路的人群,嘴里不住地说着“劳驾”、“借过”,其他人则紧随其后。

越靠近府衙大门,人群越密集。

王明远目光扫过周围一张张面孔:有像他这般年纪、眼神里带着紧张和希冀的少年;有胡子花白、脊背佝偻、却依旧执着地挤在人群中的老童生;有穿着粗布短打、面色黝黑、一看就是寒门出身的学子;也有衣着光鲜、被仆从簇拥着的富家子弟……

众生百态,皆汇于此。

这便是大雍朝的院试,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