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 第102章 献救灾策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第102章 献救灾策

簡繁轉換
作者:Diki粑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8 04:19:12 来源:源1

第102章献救灾策(第1/2页)

很快,王明远被带到了张家的书房。

书房布置得颇为雅致,但王明远无心欣赏,径直走到书案前,铺开纸张,深吸一口气,提起笔。

他此刻要做一件事,他将前世亲身经历过的那场灾难换来的经验和教训,结合这个时代的特点,快速梳理。

把他能想到的,关于震后救灾的一切要点,都写下来!

哪怕只有一丝可能帮到师父,帮到那些受苦的百姓,他都得试试!

笔尖落在纸上,墨迹迅速晕开。王明远眼神专注,手腕沉稳,一条条清晰、务实的策略在他笔下飞快流淌:

《救灾策》

一、安民告示,稳定人心。

除张贴外,组织衙役、里正等沿街宣讲,确保信息通达底层……

二、设立集中安置点。

提出分区管理,如生活区、诊疗隔离区、厕所区、物资发放区等,入区者发放登记凭条……

三、开仓放粮,施粥济民。

凭登记凭条按人头定时定量领取,专人监督,防止冒领、重复领取及哄抢……

四、水源管控与防疫。

在安置点设“疾疫观察哨”,发现发热、腹泻、呕吐者立即隔离上报……

五、以工代赈,恢复秩序。

凭登记凭条“做工”,领额外发放的生活物资,帮助府城尽快恢复秩序……

六、医患救治,分级处置。

分轻伤、重伤等不同等级病患,调用不同等级的大夫分级诊治,提高大夫利用率……

七、严查治安,震慑宵小。

设立举报点,对提供作奸犯科有效线索者给予奖励……

八、信息畅通,快速响应。

在各安置点、重要衙门、城门之间,设立固定或流动信使,确保政令畅通,灾情及时上报……

九、灾情上报,请求支援。

明确统计受灾情况,所需物资,用确切数据说话,禀报上官早日尽快拨粮……

十、二次灾害预防。

派人巡查各处山体、桥梁等险要地段,预防余震或降雨引发二次塌方、泥石流、洪水。危桥区域,立牌警示或暂时封闭……

笔走龙蛇,墨迹淋漓。

王明远写得飞快,几乎是不假思索。

这些策略并非他凭空想象,而是融合了前世无数经验教训,结合本朝实际,力求最直接、最有效地应对眼前的危机。

写完最后一条,王明远放下笔,长长吁了一口气。

他拿起纸张,墨迹尚未干透。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条目,他心中依旧沉甸甸的。

这些纸上谈兵的东西,能否真正帮到师父,或者有些师父已经做了,他所写能否让师父查缺补漏这都是未知数。

但他必须去试试。

他小心地吹了吹墨迹,待墨迹干后,将纸张卷起,紧紧握在手中。

回到堂屋,大夫已经来了,此刻正在给父亲诊治。

从大夫口中得到问题不大,只需静养半月的消息,他也松了口气。

那么,接下来,他要去府衙!现在就去!

给家人说了声后,王明远来到府衙后,往日里还算清静的衙门,此刻简直像炸了锅的蚂蚁窝。

胥吏们抱着成捆的文书,脚步带风地穿梭在廊下,个个脸上绷得死紧,眼神里透着焦灼。

王明远报了名号,门房的小吏认得他这位知府新收的弟子,不敢怠慢,立刻引着他往里走。

到了内堂后,见到崔知府这位师父,王明远差点没认出来。

这才两天不见!

书案后头坐着的崔知府,哪里还是两天前那个红光满面、富态圆润的师父?

眼下的崔知府,两个眼窝子底下是浓得化不开的青黑,像被人狠狠揍了两拳,脸颊也有明显的凹陷,嘴唇干裂起皮,要不是还穿着官服,此刻看起来真像路上的难民。

他正埋首在一堆公文里,眉头拧成一个死疙瘩,听见动静才抬起头。

“仲默?”崔知府的声音嘶哑得厉害,带着浓浓的疲惫,看清是他,那疲惫里又透出点微弱的亮光,

“你……你没事?路上可曾遇险?华县突发地龙翻身,波及甚广,为师这几日焦头烂额,实在分不出人手去寻你……”他语速很快,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歉疚。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王明远懂。

王明远心头一热,连忙上前几步,躬身行礼,“学生没事!老师!”,看着师父这副模样,心里又酸又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2章献救灾策(第2/2页)

“师父您……您保重身体啊!”他本想问怎么憔悴成这样,但想也不用想也知道原因,于是话到嘴边变成了关切。

他顿了顿,没有再啰嗦或者去叙说他一家被困山坳又脱险的惊险,直接切入正题,

“师父,学生此来,并非只为报平安。学生……学生听闻灾情惨重,心中难安,斗胆……斗胆写了些关于救灾的浅见,或许……或许能帮师父查缺补漏,万望师父不弃,看上一眼!”

他话说得有些急,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赤诚和忐忑。说完后,赶紧从怀里掏出那份还带着体温、卷得紧紧的纸张,双手递过去。

崔知府显然没料到他是来献策的,疲惫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接过那卷纸,没多言,直接展开看了起来。

起初,他的目光只是快速扫过,带着一丝例行公事的审视。

但很快,那目光就凝住了。

他看得越来越慢,越来越仔细,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纸面,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安民告示……稳定人心……集中管理?分区?……”他低声念着条目,声音越来越沉,眼神却越来越亮。

突然,他猛地一拍桌子,“啪”一声脆响在压抑的书房里格外清晰!

崔知府“噌”地站了起来,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王明远,里面是毫不掩饰的震惊和狂喜:“仲默!这……这都是你想出来的?!”

王明远被他吓了一跳,连忙道:“学生……学生只是有感而发,结合路上所见所想,以及……以及一些杂书所载的前人经验,胡乱写写,不知是否……”

“好!好一个‘有感而发’!好一个‘前人经验’!”崔知府打断他,激动地在书案后踱了两步,拿着那份《救灾策》的手都在微微发颤,

“这哪里是胡乱写写!条理清晰,切中要害!尤其是这隔离、分级处置、以工代赈几条,简直……简直是神来之笔!

为师这几日只觉千头万绪,处处漏风,你这册子,如同给为师递来了一盏明灯!

将许多模糊不清、想抓又抓不住的关键,条分缕析地摆在了眼前!

这有些防疫手段……虽闻所未闻,但细想之下,直指瘟疫根源!妙!妙啊!”

他看向王明远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赏和一种发现璞玉的惊喜:

“为师一直知你策论见解不凡,却没想到……没想到你于这实务一道,竟也有如此天赋!

更难得是这份心思缜密,虑事周全!灾情如火,你这册子,来得太及时了!堪称救命之策!”

王明远被师父夸得脸上发烫,心里却踏实了不少:“师父过誉了!能帮上一点忙,学生就心安了。”

“帮上大忙了!是帮了大忙!”崔知府重重坐回椅子上,将那份《救灾策》珍而重之地放在案头最显眼处,“来,仲默,坐下!你给为师细细说说,这几条……”

他指着其中几处不甚明了的地方,与王明远一一核对。

师徒二人一个问得急切,一个答得认真。

王明远结合前世所知,尽量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解释。

崔知府听得连连点头,不时提笔记下要点,或是提出更符合本地实际的修改意见。

书房里只剩下师徒二人低沉的交谈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时间在专注中飞快流逝。

窗外天色早已黑透,书房里点起了数盏油灯,将两人的身影拉长投在墙壁上。

直到打更声响起,崔知府才长舒一口气,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脸上却带着一种拨云见日的振奋。

“好!太好了!仲默,经你这一番解说,为师心中豁然开朗!此策完善后,不仅我长安府,便是周边几府受灾之地,若能参照施行,必能大大遏制灾情蔓延,减少百姓伤亡!

待灾情稍定,为师定要为你请功!此策之功,当有你一份!”崔知府语气斩钉截铁。

王明远连忙起身:“师父!学生献策,只为救灾,不为功劳!此策能有用,便是学生最大的心愿!”

崔知府看着他年轻却坚定的脸庞,眼中欣慰更甚。

他摆摆手,示意王明远坐下,自己也靠向椅背,显露出深深的疲惫,但精神头还在:“你的心意,为师明白。不过,该是你的,跑不了。”

崔知府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几分沉重,“救灾千头万绪,眼下最棘手的,除了人命,便是这粮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