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 第103章 惩治粮商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第103章 惩治粮商

簡繁轉換
作者:Diki粑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8 04:19:12 来源:源1

第103章惩治粮商(第1/2页)

崔知府捏了捏眉心,声音里透着一股压抑的怒火:

“城中那些粮商,闻风而动!粮价一日三涨!比灾前翻了几番不止!百姓本就遭灾,家宅损毁,如今连口吃的都买不起!

衙门里已经接到好几起为抢粮斗殴,甚至伤人见血的案子了!再这样下去,不等瘟疫来,城里就要先乱了!”

王明远一听,心头火起,脱口而出:

“师父!此等奸商,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罪不容诛!

何不速派衙役,查封粮店,开仓放粮,以安民心?

雷霆手段之下,看谁还敢作乱!”

他想起前世看过的那些影视剧里,对付这种奸商,不都是这么干的吗?快刀斩乱麻,最是解气!

崔知府闻言,却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看着王明远,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甚至勾起一丝苦涩到极点的弧度:

“傻小子啊,傻小子,为师刚夸你实务上有天赋,你这想法,可就又落到那戏文话本里去了。”

他端起旁边早已凉透的茶,灌了一大口,润了润干哑得冒烟的嗓子,才缓缓道,声音低沉却字字千钧:

“杀商?放粮?听着痛快,可那是取死之道!你当那些粮商背后站着的是谁?是城里的富户?

不!他们背后,是整个行省里的豪族,甚至是京里的勋贵!

再或者……是朝堂上某些大人物家的家奴!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崔知府的眼神变得锐利如刀,那是一种在官场沉浮多年磨砺出的老辣:

“你以为为师不想快刀斩乱麻?

今日查封一家,明日就有人敢在布政使司参我一本‘苛待商贾,扰乱民生’!后日,京里的弹劾奏章就能飞到御前!

到时候,别说救灾,我的官帽子,甚至脑袋,都得搬家!

更要紧的是,那些真正握有大量存粮、能解燃眉之急的大粮商,会立刻捂紧粮仓,甚至暗中串联,彻底断了粮路!

那时,满城百姓吃什么?饿殍遍野,民变四起,谁来收拾?

是我崔显正!

第一个被推出去平息众怒,砍头谢罪的,还是我崔显正!”

王明远愣住了,他确实没想那么深。

前世的知识告诉他该怎么做,却忽略了这时代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和官场倾轧的残酷。

师父的话像一盆冰水,浇灭了他心头的怒火,也让他背脊生寒。

崔知府看着他懵懂的样子,叹了口气,眼神却变得更加深邃,仿佛在传授某种保命的心法:

“仲默,你记住,官场之上,尤其是涉及这些世家豪族、利益勾连之事,最忌讳的就是凭着一腔热血,动什么‘真情实感’,喊打喊杀。那只会让你死得最快,还连累无数人。”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传授心法的郑重:

“为师今日教你以后步入官场的正式为官的第一课,也是保命、成事的关键——消息灵通为根基,罪证在握方为刀!分化瓦解,借力打力!”

“你以为为师这几年长安知府是白当的?”崔知府眼神冰冷,

“那些粮商,哪家背后站着谁,哪家铺子账目不清,哪家行过贿赂,哪家偷逃税赋,甚至哪家掌柜在外面养了外室,生了私生子……

只要我想知道,他们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十之七八,都在我这边存着底!

平日里,大家相安无事,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如今,他们想趁火打劫,逼我放血?哼,打错了算盘!”

崔知府冷笑一声,那圆润富态的脸上此刻竟显出一丝令人心悸的狠厉与算计:

“他们现在敢坐地起价,无非是看准了灾情紧急,以为我不敢动他们,想逼我低头,或是让出些好处,比如减免些税赋,或是允诺些未来的便利。

甚至,想试探我的底线,看看能从中捞多少!可惜,他们算错了人!

想让我崔显正放血?也得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么大的胃口,有没有那么硬的牙口!”

他看向王明远,目光灼灼:

“仲默,你记住,为官之道,不在于你有多清高,有多痛恨这些污秽。

而在于,你要懂得在污泥里行走,却不让污泥真正沾身。

要懂得和他们周旋,虚与委蛇,让他们放松警惕,甚至觉得你‘上道’。

在这个过程中,你要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把他们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一点一滴,不动声色地收集起来!留存好证据!

这不是教你同流合污,而是让你在关键时刻,手里有筹码,腰杆子能硬起来!这筹码,就是你的刀!”

“就像现在!”崔知府猛地一拍那份《救灾策》,眼中闪烁着老狐狸般的光芒,

“对付他们,不能一棍子打死,那会逼得他们狗急跳墙。

要分化!要逐个击破!要让他们互相猜忌,互相攀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3章惩治粮商(第2/2页)

“明日,为师就会‘私下’召见城中几个根基相对浅、胆子也相对小的粮商。

我不会提粮价,我只会在闲聊时,无意间提起,府衙税吏最近在复核往年账目时,发现某几家的账目有些‘小出入’,数额不大,但性质……呵呵。

再顺便提一句,灾情当前,若能主动‘捐’粮济民,以表共度时艰之心,府衙感念其义举,过往些许‘疏漏’,自然可以‘酌情考量’,甚至为其在布政使司那里美言几句。”

崔知府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你放心,这话一出,这些根基浅的,为了自保,为了戴罪立功,甚至为了攀附,会立刻主动‘捐’一些粮,并且会把粮价给我压下来!

因为他们怕!

怕我手里的东西,更怕被背后的主子当成弃子!”

“等这几家带头‘捐’了粮,压了价,我再公开召集所有大粮商议事。

在议会上,我会先表彰那几家‘深明大义’的粮商,给他们戴上高-帽子。

然后,我会诚恳地对其他大粮商说:‘诸位都是长安府的栋梁,值此危难之际,本府相信诸位必不会落于人后。

府衙已开仓放粮,但杯水车薪。

若诸位能体恤民艰,将粮价恢复至灾前水平,并酌情‘捐’部分存粮以解燃眉之急,本府定当上奏朝廷,为诸位请功!

此等义举,必将青史留名!’”

崔知府顿了顿,眼神锐利如鹰:

“同时,我会让师爷不经意地提到,府衙近日收到一些关于粮市‘异常波动’的密报,已着人详查。

若查实有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民生……

哼,国法无情!届时,莫怪本府未曾提醒!”

他看向王明远,语气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自信:

“仲默,你猜猜,那些大粮商会如何?

他们敢不跟吗?

不跟,就是众矢之的!就是对抗官府!就是不顾大义!

他们背后的主子,也不会允许他们在这个时候当出头鸟!更何况,我手里还捏着他们各自的把柄!

他们互相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

我只需暗示,谁‘捐’得多,谁‘配合’得好,过往的某些‘旧账’,或许就能一笔勾销……

甚至,未来官仓采买,也能优先考虑……”

“如此一来,不用我动手查封一家,粮价自会回落!赈灾粮源也会源源不断!

他们还得求着我,主动‘捐’粮赈灾,以表‘忠心’!

这,才叫手段!

这,才叫借力打力!

这,才叫用规则去对付规则!”

崔知府最后语重心长地说:

“记住,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敲打要狠,但台阶也要给。

让他们知道疼,知道怕,但也看到‘改过自新’、‘有利可图’的路。

这样,他们才会乖乖听话,甚至为我所用,这才是长久之道。”

王明远听得目瞪口呆,后背却已被冷汗浸透。

崔知府耐着性子将这其中的道理、手段、算计掰碎了,逐一细细的讲给他听。

让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官场水面下的暗流汹涌,看到师父那张和善圆脸下隐藏的锋芒、手腕和深不见底的心机。

这远比戏文里和前世看到的那些电视剧里的打打杀杀更真实,也更让人心惊。

师父这一套组合拳,分化瓦解、恩威并施、借力打力、利益捆绑……

简直是现代官场博弈的古代翻版!

老辣!太老辣了!

崔知府看着徒弟震撼的表情,知道这番话对他冲击不小。

他放缓了语气,带着一丝疲惫,却语重心长:

“仲默,你还年轻,路还长。

记住为师今日的话。

在这官场上,光有才华和热血不够,你得学会用脑子,学会审时度势,学会在规则内起舞,更要学会如何利用规则去达成目的。

这其中的分寸、火候,你要慢慢体会。”

他挥了挥手,像是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好了,夜深了,你先回去吧。你这份《救灾策》,为师会连夜斟酌完善,明日便着手施行。

你应当也累了一天了,回去好好歇着。救灾之事,千头万绪,后面……还有得忙。”

王明远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翻腾巨浪,郑重地向师父行了一礼:

“学生……谨记师父教诲!

字字句句,铭记于心!

师父……您也千万保重身体!”他看着崔知府那憔悴不堪的样子,忍不住再次提醒。

崔知府扯出一个疲惫却欣慰的笑容,点了点头:“去吧。”

王明远退出书房,轻轻带上门。

他抬头望向深邃的夜空,心中百味杂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