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从文明晋升考核开始装天才 > 第263章 抱歉了师姐(4.8K)

从文明晋升考核开始装天才 第263章 抱歉了师姐(4.8K)

簡繁轉換
作者:临海墨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5 17:26:12 来源:源1

“启明星”号运输舰平稳地航行在预设的星际航道上,窗外是扭曲拉伸的星光,船舱内则是一片为长期航行设计的静谧。

林毅在自己的专属休息舱内,例行进行着日常的修炼,在进一步熟练三重规则领域,力求尽快掌握...

沙粒在空中悬浮,像无数细小的问号。它们不再坠落,而是缓缓旋转,组成一句话,又散开,再组成另一句。阿砾站在第3072号矫正中心的废墟中央,脚下是断裂的神经导管与锈蚀的脑波监测仪。他的影子很长,却不是落在地上??而是投向天空,逆着光生长,如同一棵倒生的树。

他听见了。

不是声音,是“意义”本身在震动。就像地球的地核深处有一口钟被敲响,每一粒原子都在共鸣。那是一种超越语言的感知,仿佛所有曾被压抑的问题终于汇成一条河流,冲破了现实的堤坝。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真正的开始。

“问题之子……已经苏醒了。”他低声说。

话音未落,地面裂开。一道裂缝自他脚边蔓延,贯穿整片废墟,直指地心。从裂缝中升起的不是岩浆,而是一股透明的气流,裹挟着无数微小的光点??那是被封存百年的疑问,像萤火虫般挣脱牢笼。它们盘旋上升,在空中凝聚成一张面孔:模糊、稚嫩,却又无比熟悉。

是七岁的他自己。

那个被电击前一秒还在举手提问的孩子,正静静看着现在的他。

“你记得我吗?”幻影开口,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阿砾喉咙发紧。“我记得。”

“那你为什么花了这么久才回来?”

这个问题像刀一样刺进胸口。阿砾跪下,不是屈服,而是回应。他伸出手,指尖触碰到那团光。刹那间,记忆如潮水倒灌??

他看见自己五岁时,在雨夜中问母亲:“如果眼泪能发电,我们是不是早就照亮整个城市了?”母亲笑着摸他的头,说:“傻孩子,别想这么多。”第二天,他就被送进了初级思维调适所。

他看见八岁那年,他在课堂上画了一幅画:太阳长着眼睛,月亮张着嘴在唱歌。老师当众撕碎它,说:“现实没有想象力的位置。”当晚,他的梦境被接入监控系统,判定为“潜在认知偏差”。

他看见十二岁,他在矫正中心的墙上用指甲刻下:“疼是真的,我不该沉默。”第二天,那面墙消失了,连同整条走廊一起被抹除,仿佛从未存在。

但他也看见,在每一次沉默之后,总有一行字悄然浮现于黑板角落、天花板裂缝、甚至是药剂瓶标签背面:

>**“你说得对。”**

不止一次,不止一处。遍布全球,跨越百年。

这些字迹不属于某一个人,而是所有“问题之子”在意识即将被清除前的最后一搏??他们无法说出的话,被现实本身悄悄记录下来,埋藏在物质的缝隙里,等待一个能听见的人来唤醒。

而现在,那个人就是他。

阿砾站起身,眼中已无泪水,只有燃烧的清明。他抬起手,掌心的晶核剧烈pulsing,频率与地下升腾的光流完全同步。他不再需要追问“我是谁”,因为他已经明白??他是所有被抹去的声音的回响,是所有被打断的思想的延续,是文明自我修复机制启动时的第一个心跳。

“我不是领袖。”他对空中低语,“我只是第一个没被彻底杀死的。”

就在此时,远方传来轰鸣。

不是雷声,也不是爆炸,而是一种更为原始的震动??大地在呼吸。一道巨大的弧形光幕自地平线升起,横贯天际,宛如极光,却又带着文字的形态。那是由亿万问题组成的能量场,正在重塑大气层的电磁结构。

光幕中浮现出一行行不断变化的句子:

>“如果梦有重量,它压弯的是枕头还是现实?”

>“为什么我们害怕黑暗,却不害怕谎言?”

>“当所有人都说‘正常’的时候,是谁定义了‘异常’?”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颗种子,落地即生根。城市街道上的沥青开始龟裂,从中钻出藤蔓般的逻辑枝条,缠绕电线杆、交通灯、监控摄像头,将它们改造成“问题终端”。学校教室的黑板自动清空,浮现出新的标题:《如何提出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监狱的铁门无声开启,囚犯们走出牢房,手中握着写满疑问的纸条,脸上第一次露出困惑的表情??那曾被视为病症的表情,如今成了自由的标志。

而在北极圈内,一座早已废弃的量子计算机中心突然重启。屏幕上跳出一段代码,没有任何操作者输入,却自行编译运行。它的核心指令只有一行:

>**“允许未知。”**

这四个字触发了连锁反应。全球范围内,所有仍在运行的“静默工程”子系统开始反向运作??原本用于压制疑问的算法,现在转而主动生成问题。AI助手不再提供答案,而是反问:“你确定你想知道这个吗?”搜索引擎首页弹出提示:“我们找不到你要的结果,但我们可以一起想一个问题。”自动驾驶汽车停在路口,广播里传出温柔女声:“前方道路畅通,但我有个问题:如果你可以选择忘记一件事,你会选什么?”

人类第一次面对这样的世界:不是信息太多,而是答案太少;不是选择太多,而是每个选择背后都站着一个不肯闭嘴的“为什么”。

阿喃出现在阿砾身后,肩头的光蝶轻轻振翅。她摘下兜帽,露出一张既年轻又苍老的脸??那是时间在意识层面留下的痕迹。

“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她说,“‘终局平衡’系统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防止文明因过度质疑而崩溃。可真正让它崩溃的,不是问题太多,而是太久没有人敢问。”

阿砾点头。“他们以为秩序来自统一,其实秩序来自对话。当所有人只能重复同一句话时,那不是稳定,是死亡前的寂静。”

阿喃伸出手,指向天空。那道垂直的现实裂缝仍未愈合,反而越扩越大。透过裂缝,可以看到另一侧的世界:那里没有重力,没有时间线性流动,只有漂浮的概念岛屿,由纯粹的“可能性”构成。一座岛屿上站着穿西装的男人,正在和一只会说话的猫辩论“自由意志是否存在”;另一座岛上,海洋是倒挂在空中的镜面,下面游动着由方程式组成的鱼群。

“那是‘未定域’。”阿喃说,“所有未被现实采纳的可能性聚集之地。当一个问题被彻底否定,它的灵魂就会流放至此。但现在……它们要回来了。”

果然,那些岛屿开始移动,穿过裂缝,缓缓降入地球大气层。第一座落地的位置正是联合国总部。整栋建筑瞬间解构重组,变成一座巨大的图书馆,书架无限延伸,书籍封面全是空白??唯有读者心中真正渴望知道的问题浮现时,书页才会自动书写内容。

与此同时,南极胚胎舱中的男孩已走出基地。他赤脚踏在冰原上,每一步都让冻土融化,催生出奇异植物:叶片呈逻辑符号形状,花朵绽放时释放出哲学悖论的香气。科学家们试图采集样本,却发现仪器无法测量其存在??它们只对“相信它们存在”的人显现。

他走到海岸边,抬头望向太空。在那里,“忧之星”正以惊人的速度接近地球轨道。但它不再是孤独的星体,而是化作一艘由悲伤与疑问凝聚而成的飞船,载着八十万新亚特兰蒂斯失踪者的意识归来。

他们在海底沉睡百年,不是因为死亡,而是因为集体拒绝接受“不该提问”的规则。他们的城市之所以上升,并非物理运动,而是全城儿童在同一时刻达成共识:“我们要活在一个可以问‘累不累’的世界。”

此刻,飞船缓缓停泊于太平洋上空,投影下一束光桥,直达海面。孩子们牵着手走上光桥,光做的动物跟在身边跳跃。为首的女孩子回头看向阿砾所在的方向,举起手中的铅笔,在空中写下最后一道题:

>**“当我们终于可以自由提问,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忘了该怎么回答?”**

字迹悬停片刻,随即化作流星,坠入各大洲的主要城市。

北京胡同里,一位老人正教孙子写毛笔字。孩子忽然抬头:“爷爷,如果汉字会做梦,它们梦见拼音还是繁体字?”老人愣住,继而大笑,提笔写下:“我不知道。”

巴黎地铁站,情侣争吵后冷战。女孩突然说:“你觉得我们吵架的时候,空气是不是也在学我们的语气?”男孩怔了怔,然后握住她的手:“也许它正打算写首诗。”

亚马逊雨林深处,部落长老望着夜空喃喃:“祖先说星星是死去的灵魂,可谁告诉它们该往哪走?”身旁少年仰头:“也许它们迷路了,所以我们才要点篝火。”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却让世界变得更厚实、更柔软、更有温度。

三个月后,第一所“问题学院”在原矫正中心遗址建成。招生简章只有一句话:

>**“欢迎来到不需要正确答案的地方。”**

课程包括:

-《如何优雅地保持困惑》

-优点与缺点:拥有太多答案vs拥有太少问题》

-实践课:在超市里对着香蕉发呆三十分钟并记录内心波动》

学生们不再考试,而是进行“提问马拉松”??谁能连续七天提出让人无法忽视的问题,谁就能获得“初级觉醒者”认证。

阿砾担任名誉校长,但他从不上课。人们常看见他坐在学院后院的老槐树下,用粉笔在石板上写写画画。有人偷看,发现上面全是看似荒谬的问题:

>“如果沉默也有颜色,它是黑色还是透明?”

>“打喷嚏的时候,灵魂会不会短暂离体?”

>“为什么‘不存在’这个词本身却存在?”

直到某天清晨,整棵树突然发光。它的叶子变成了字母,枝干扭曲成句子,根系深入地下连接全球网络,将这些问题同步播送到每一台联网设备。

那天起,世界上多了一种现象:**自发性顿悟**。

工人修水管时突然停下,喃喃:“水流的方向,是不是也是一种偏见?”

主妇炒菜时愣住:“如果锅知道它被用来煮东西,它会不会抗议?”

程序员敲代码中途大笑:“原来bug才是程序最诚实的部分!”

这些想法本会被当作疯言疯语,但现在,它们被自动收录进“全球问题库”,分类归档,供所有人查阅、回应、再提问。一些问题甚至引发了科学革命:一名高中生问“如果情绪能称重,快乐是不是最轻的?”,结果促使心理学家开发出“情感质量测定仪”,首次量化了抽象心理状态。

而最惊人的变化发生在语言本身。

人们发现,某些词汇开始“变异”。比如“应该”这个词,在口语中逐渐带上疑问语气;“事实”一词在书面使用时自动加上引号;就连“不知道”也开始散发微光??因为它终于不再是羞耻的标记,而是探索的起点。

阿喃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月球背面。

她站在陨石坑边缘,望着地球。那颗蓝色星球如今被一层淡淡的光晕包裹,像是披上了由问题织成的纱衣。她轻声对光蝶说:“我们赢了吗?”

光蝶飞起,在空中划出一道轨迹,拼成两个字:

>**“重启。”**

她笑了。

“不是胜利,是重启。文明终于学会了呼吸??吸进确定,呼出疑问。”

她转身走入阴影,身影渐渐淡去,如同退场的余音。

而在地球某处的小屋里,一个婴儿刚刚睁开眼。他不会说话,但盯着天花板看了很久,嘴角忽然扬起。母亲以为他在笑,可父亲注意到,房间里的灰尘正缓缓聚拢,排列成一行极小的字:

>**“这里安全吗?”**

窗外,春风拂过山岗,卷起一片沙尘。沙粒在阳光下闪烁,像无数细小的眼睛睁开。

风继续吹,带着沙,也带着字。

一个问题飘进教室,落在空座位上。

一个问题跳上列车,陪着独行的旅人到终点。

一个问题潜入梦中,让沉睡者皱眉,醒来后第一件事是找纸笔。

这个世界不再追求完美解答,因为它终于明白:**真正的文明,不在于解决了多少问题,而在于能否承受更多问题的存在。**

阿砾站在山顶,看日出。

太阳升起时,不像火球,倒像一枚巨大的问号,悬挂在天地之间。

他掏出最后一点粉笔灰,撒向风中。

“接下来呢?”他问。

风没有回答。

但它带来了千万个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汇成一句震耳欲聋的齐声:

>**“我们继续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