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朝做买办 > 外滩风云 第24章 洋泾遇袭,铁良出击

回到清朝做买办 外滩风云 第24章 洋泾遇袭,铁良出击

簡繁轉換
作者:司马拆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8 04:19:32 来源:源1

外滩风云第24章洋泾遇袭,铁良出击(第1/2页)

怡和洋行的会议室里,红木长桌擦得锃亮,鎏金烛台的火苗“噼啪”跳动,映得杯中的正山小种泛着琥珀色的光。

威廉渣甸与詹姆士马地尘相对而坐,指尖捏着精致的骨瓷杯,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洋人偏爱红茶的浓郁,马地尘抿了一口,茶水的淳厚在舌尖散开,他放下杯子,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渣甸,我猜颠地这会儿,准在对着手下发火。”

渣甸没笑,脸色沉得像黄浦江上的乌云,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最近颠地洋行太嚣张了。得敲打敲打,不然他们要坏了咱们的商业秩序。”

他说这话时,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作为东印度公司扶持的远东第一财团掌舵人,怡和洋行正是满清鸦片贸易的始作俑者。

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他亲自去伦敦游说议会,最终促成大英帝国出兵,打响第一次鸦片战争,酿成庚子之败。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就是这场战争的“发起人”,正因为如此,渣甸眼里从不容许有人撼动怡和的地位。

马地尘把玩着杯耳,笑意更浓:“我估摸着,颠地这会儿该找生丝货源了。要么去别处挖,要么出高价,逼那些丝商跟咱们违约。”

他说得笃定——他们早布好了局,算准了颠地的所有后手。

论资金,没哪家洋行比怡和雄厚;论人脉,他们还联合了旗昌等几家洋行,就是要把颠地逼到绝路。

“等他发现所有路都走不通,就会彻底绝望。”渣甸端起茶杯,热气模糊了他的眼神,“到时候,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渣甸先生。”一名穿着西装的高级管事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躬身汇报,“颠地洋行那个华人小子,查清楚了。就是租界里的普通孩子,现在是孤儿,除了领事大人特许他留在租界,没什么特别。”

“没特别?”渣甸皱起眉,放下茶杯,声音冷了几分,“那水泥促凝剂是谁做的?这东西能提高水泥性能,搞不好要变了未来的建筑模式。”

管事赶紧补充:“没确切证据,但颠地洋行有人透话,说这孩子跟着传教士学过几年时间。”

“传教士?”马地尘突然笑出声,打断了管事的话,语气里满是轻蔑,“渣甸先生,不过是个华人孩子。说不定是偷来的配方,有什么稀奇?这些华人只懂啃书本,哪会研究化学?”

渣甸沉默了片刻,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

茶水的温度顺着喉咙往下滑,他点了点头,觉得自己确实太过在意:“也是。一个华人孩子而已,翻不起什么浪。”

他们不知道,这个被他们轻视的“华人孩子”,很快会用实际行动,打碎他们的傲慢。

黄浦江上的渡船摇摇晃晃,像一片被风吹得打转的树叶。

陈林坐在船头,脊背挺得笔直,像老僧入定般盯着江岸。

江风带着水汽吹过来,掀起他的衣角,远处的芦苇荡在暮色里晃成一片灰黄。

左前方的江岸呈鱼嘴状,光秃秃的田埂上散落着几座茅草屋,坟头的纸钱在风里飘得老远——那是陆家嘴。

明代大学士陆深曾在这里辟过祖茔,可如今只剩农田和荒坟,连个人影都少见。

陈林望着那片荒滩,心里盘算着:颠地的水泥厂和促凝剂厂建起来后,租界的地就不够用了。

他要建自己的工业帝国,得找个合适的地方。只是陆家嘴三面环水,江上的威胁难防,显然不是最佳选择。

渡船靠岸时,夕阳已经沉到了屋顶后面,天色渐渐暗下来。

洋泾镇的码头却热闹,挑着担子的小贩、扛着货物的脚夫、穿着长衫的商人,来来往往,吆喝声、脚步声混在一起,格外嘈杂。

陈林率先跳上岸,胡三背着包袱跟在后面,两人顺着石板路往刘家客栈走。

路过街角的小笼包摊时,蒸笼里冒着热气,肉香飘了老远。

摊主还是那个圆脸汉子,见陈林过来,赶紧擦了擦手,脸上堆着歉意:“小少爷,对不住,我这几天打听了,没找着您弟弟的消息。”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凑近了些:“就一个线索有点用——最近街上丢孩子的多,像是一伙人干的。可我实在不知道,这伙人藏在哪儿。”

陈林心里沉了沉,点了点头,买了两笼小笼包,拎在手里继续走。

暮色越来越浓,街边的灯笼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映着石板路,投下长短不一的影子。

走了没几步,陈林突然觉得头皮发麻,像有针在刺。

胡三也停下脚步,警惕地环顾四周,声音发紧:“少爷,有两个壮汉跟着咱们。看那身板,我对付不了。”

他咽了口唾沫,眼神却坚定起来:“等下我去挡他们,您先跑。跑到刘家客栈就安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外滩风云第24章洋泾遇袭,铁良出击(第2/2页)

胡三平时看着憨厚,关键时刻倒靠谱。

陈林没矫情——真要动手,他和胡三都不是对手,只能靠刘家的人帮忙。

见陈林加快脚步,胡三故意放慢,等那两个壮汉走近,他突然“哎呦”一声,故意撞向其中一人。

“对不住对不住!”胡三踉跄着站稳,一边掸身上的灰,一边赔笑道歉,试图挡住对方的路。

两个壮汉对视一眼,其中一人没理胡三,继续追向陈林;另一人则伸手推开胡三,动作粗鲁,胡三踉跄着撞到墙上,疼得龇牙咧嘴。

他咬住牙,转身抱住那人的脚踝,不过迎接他的却是一顿拳打脚踢。

陈林回头看了一眼,见对方越追越近,迈开腿跑了起来。石板路上的脚步声变得急促,周围的行人不知发生了什么,纷纷往旁边躲,没人敢上前。

突然,身后传来“唰”的一声——陈林回头,看见追来的壮汉掏出了一把匕首,寒光在灯笼下闪了一下。

“要当街行凶?”陈林心里一慌,拼命往前跑。

他最近一直在颠地洋行忙活,没得罪谁,到底是谁要对付他?

正跑着,前方突然又冒出两个壮汉,一左一右拦住他的路。没等陈林反应,两人已经抓住他的肩膀,力气大得像铁钳,把他往旁边的小巷里拖。

街道上有人看见,却只是远远看着,没人敢上前。

这年头,小民的生存之道,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谁也不想惹麻烦。

“放开我!你们干什么!救命啊!”陈林挣扎着大喊,声音因紧张而变调。

一只粗糙的手突然捂住他的嘴,湿热的气息喷在他脸上,那人恶狠狠地威胁:“小赤佬,再叫,老子送你上西天!”

“轻点!”陈林的胳膊被抓得生疼,他喘着气,试图拖延时间,“几位是求财?还是……”

没人回答他。

几个壮汉把他拖到小巷深处,这里没灯,只有月光从墙缝里漏进来,映得地面坑坑洼洼。

之前追来的那个壮汉也跟了进来,陈林瞥见他的拳头上沾着血迹——是胡三的?

“你就是陈林?”领头的壮汉开口,声音沙哑,像砂纸磨过木头。

陈林心里一动,赶紧摇头,故意装出慌乱的样子:“几位认错人了!我叫刘迁,家兄是刘丽川,在洋泾镇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他把混帮会的刘丽川搬出来,想吓退对方。

可话音刚落,那壮汉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在空荡的小巷里回荡,格外刺耳:“小赤佬,还挺聪明。等下有你哭的!”

说完,他掏出一块黑布,堵住陈林的嘴;又拿出麻袋,猛地套在陈林头上。

黑暗瞬间笼罩下来,陈林的心跳得飞快——他们是要绑架!到底哪里出了错?

就在他陷入绝望时,小巷入口突然传来一声暴喝,像洪钟般震得人耳膜发疼:“贼人!住手!”

麻袋外传来慌乱的脚步声,接着是重物落地的声响。没一会儿,抓着陈林胳膊的手松了,他听见有人跑远的声音。

陈林说不出话,只能发出“呜呜”的声响。很快,一只粗糙却有力的大手扯掉了麻袋,又解开了他嘴上的黑布。

月光下,陈林看清了来人——是个穿着褪色衙差皂服的壮汉,身材粗壮,腰间挂着铁腰牌和腰刀,脸上的胡茬透着几分威严。

“小伙子,没事儿吧?”壮汉的声音很沉,带着关切,“你认识那伙贼人吗?”

陈林摇了摇头,嗓子干得发疼:“多谢差爷,我不认识。”

“你叫什么?家住哪儿?”壮汉蹲下身,目光落在陈林的锦袍上——这料子很好,显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他定了定神,回答:“我叫陈林,在租界颠地洋行做事。”

铁良点了点头。

这两天他正带人在洋泾镇查拐卖少年案——已经丢了十几个有家的大男孩,那些没家人的孤儿,还不知道丢了多少。

他蹲守了两天,贼人一直没露面,没想到今天碰巧撞上了。

“你有没有受伤?丢东西了吗?”铁良又问,伸手想扶陈林起来。

陈林刚要摇头,就听见巷口传来踉跄的脚步声。胡三鼻青脸肿地跑进来,脸上还沾着泥土,看见陈林,赶紧扑过来:“少爷!您没事儿吧?”

“我没事儿。”陈林看着他脸上的伤,心里一暖——刚才是胡三看见铁捕头,拼命喊人,才救了他。

胡三见到铁良,赶紧躬身道谢:“多谢铁捕头!小的胡三,您上次还帮过小的,可还记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