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朝做买办 > 外滩风云 第16章 大楼一出,众人皆服

回到清朝做买办 外滩风云 第16章 大楼一出,众人皆服

簡繁轉換
作者:司马拆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8 04:19:32 来源:源1

外滩风云第16章大楼一出,众人皆服(第1/2页)

五天时间,像江面上的流水,一晃就过。

洋泾镇的小院里,晨雾还没散尽,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光点。

两个刚起床的女孩正在院里练武,露水打湿了院角的青苔,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苗苗穿着件簇新的花棉袄,红底黄花的布料在晨光里发亮,头顶扎着一对冲天辫,辫梢的红绳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原本瘦削的小脸长出了点婴儿肥,脸颊透着健康的粉,像熟透的苹果。

小孩子的适应力总是惊人,不过几天功夫,她就褪去了之前的怯生生,眼神亮得像晨露。

就像是即将枯萎的花朵被甘露重新滋润过一般。

陈林送刘丽华走时,把身上所有银子都塞给了她。

刘丽华本不要,陈林硬说“是给妹妹买肉吃的”。

这几天,苗苗几乎顿顿有肉,早上还能吃上两个白胖的鸡蛋,刘丽华又给她做了好几身新衣服。

小姑娘从没过上这么舒坦的日子,可脸上总挂着点闷闷不乐,今早打拳更是手脚发飘,心思压根不在招式上。

“左右开弓,挥拳收腿……停!”

刘丽华双手压在腹前,做了个利落的收式,额角沁着细汗,练功服的袖子卷到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

她皱着眉看向苗苗,语气里带着点严肃:“苗苗,你今天怎么了?跟你说过,练功最忌讳一心二用。”

苗苗停下动作,小拳头攥着衣角,大眼睛里渐渐蒙上一层水汽。

短短几日相处,她早把刘丽华当成亲姐姐,委屈藏不住,低着头小声说:“姐姐,我想阿哥了……”

声音细细的,带着哭腔。

刘丽华的心软了下来,走过去蹲下身,轻轻擦掉她眼角的泪:“回头我带你去找他。真是的,这么久也不来看咱们苗苗。”

她嘴上愤愤不平,心里却也犯嘀咕——陈林那家伙到底在忙什么?这几天他的身影总在脑子里晃,甩都甩不掉,让她有些烦躁。

苗苗却赶紧拉着她的衣角,仰着小脸辩解:“阿哥肯定很忙,他要赚钱买肉肉给苗苗吃。”

“哼,小妮子就知道帮你阿哥说话。”刘丽华捏了捏她的脸颊,故意板起的脸绷不住,露出点笑意。

晨风吹过,院子里的白玉兰轻轻摇晃,把两个女孩的笑声送得老远。

外滩的风比洋泾镇烈,卷着江水的腥气,吹得工地旁的帆布猎猎作响。

颠地洋行的工地上,四层楼房的框架已经立了起来,外面还裹着厚厚的木板,像个裹着布的巨人。

框架前挤满了人,脚步声、说话声、工具碰撞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像集市。

颠地先生亲自来了,穿着笔挺的西装,胸前的怀表链闪闪发亮。

他身边站着几个穿燕尾服的绅士,个个皮鞋锃亮,一看就是洋行的大佬。

怡和洋行的大班威廉渣甸捻着胡子,眼神在框架上扫来扫去,语气带着点揶揄:“颠地先生,赶紧让你的人拆板吧!我们可是来见证奇迹的——五天建起大楼框架,就算在伦敦,这也是件风光事。”

“是啊,”他身边一个满头金卷发的米国佬跟着开口,是旗昌洋行的塞缪尔罗素,蓝眼睛里闪着探究,“让我们瞧瞧这‘奇迹’到底长什么样。”

颠地嘴角挂着笑,手却不自觉地攥紧了手杖。

谁知道这框架靠不靠谱?木板后面藏着不少圆木支撑,一旦拆了板,所有重量都压在水泥柱子上,这些新玩意儿能撑住吗?

他心里打鼓,脸上却不能露怯,只能朝詹姆斯使了个眼色。

詹姆斯赶紧上前,手心全是汗:“老板,都准备好了!”

颠地把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问:“有把握吗?”

“应……应该没问题吧?”詹姆斯的声音发飘,“我问过陈林,他说肯定行。”

这话说得没底气,反倒让颠地心里更慌了——这小子要是搞砸了,自己今天可就成租界的笑柄了。

陈林站在楼下,仰头望着框架。

四层楼在现在的上海滩不算矮,阳光照在木板上,反射出刺眼的光。

他身边站着木匠工头孙宝山,山羊胡子翘得老高;石匠工头李云山膀大腰圆,双手叉腰盯着框架;瓦匠头目韩忠信看似淡定,手指却在不停地搓着衣角。

数百人忙了五天五夜,眼下就看这最后一步了,没人不紧张。

陈林表面上镇定,手心却攥得发白。

他回头看了一眼颠地,正好对上对方鹰隼般的目光,里面满是期待。

陈林轻轻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对身边的工头们说:“拆板。”

早等在框架边的工匠们立刻动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外滩风云第16章大楼一出,众人皆服(第2/2页)

他们握着撬棍,喊着号子,先从最顶上的夹板下手。

“嘿哟!”一声发力,撬棍插进木板缝,“咔哒”一声脆响,第一块木板被撬开,露出里面青灰色的水泥柱子,表面还带着点粗糙的纹路。

“先卸支撑圆木!”孙宝山扯着嗓子喊。

工匠们手脚麻利地拆下圆木,木板失去支撑,被小心地抬下来,堆在一旁。顶层的楼板渐渐露了出来,平整的水泥面上还能看到淡淡的钢筋印记。

站在顶楼的工匠试探着跺了跺脚,楼板发出沉闷的响声,却纹丝不动。

“好!没问题!”有人兴奋地大喊,声音在工地上传开。

韩忠信拍着大腿笑:“成了!顶层稳着呢!”

看热闹的人群炸开了锅,议论声嗡嗡响:

“这房子,一根木头都不用。”

“听说这叫钢筋混凝土,全部用水泥建造。”

“厉害,太厉害了,这样的房子岂不是不怕水火?”

“洋人牛啊。”

“你看那些工匠哪一个不是咱大清国的,怎么叫洋人厉害。”

“就是,分明是咱大清国的工匠厉害。”

“看到那个小伙子了吧,咱们沪上人,听说就是监造房子的帮办,不仅会说洋文,还会建房子。那才是厉害人。”

“神童啊!这么年轻就有这本事!”

不管懂不懂,大家都伸长脖子看着,眼睛里闪着好奇。

颠地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嘴角的笑意真切了些,朝工匠们挥手:“继续拆!”

渣甸和罗素脸上的笑容却淡了。

他们本想看笑话,没想到顶层真稳得住。

现在想走又不行,只能硬着头皮站着,心里盼着下面几层出问题。

陈林的心却没放下。

顶层承受的压力最小,真正的考验在下面。

他盯着工匠们拆第二层的板,每一块木板落地,都像敲在他心上。

撬棍的“咔咔”声、木板落地的“砰砰”声、人群的惊呼声,在他耳边交织,让他呼吸都有些急促。

第二层拆完了,柱子立得笔直,没一点晃动。

第三层拆完了,楼板依旧稳稳当当。

终于到了最底层。

最后一块木板被撬开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工地上静地能听到风吹过的声音。

阳光照在裸露的框架上,青灰色的水泥柱子支撑着楼板,钢筋在柱子里若隐若现,虽然看着没什么美感,却透着一股结实的力量。

这是上海滩第一栋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史上的一小步,此刻却让所有人都看呆了。

“承重实验!”陈林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数十名工匠立刻爬上四楼,站成整齐的一排。随着陈林一声令下,他们一起用力跺脚,“咚咚咚”的响声从楼顶传来,像闷雷滚过。

所有人都盯着框架,心提到了嗓子眼——框架稳稳地立在那里,连一丝晃动都没有!

“成了!真成了!”工匠们欢呼起来,互相拍着肩膀,眼里闪着激动的光。

颠地的手杖“咚”地戳在地上,脸上的笑容再也藏不住,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现在,有请颠地先生为大楼效果图揭幕!”陈林走到一块蒙着红绸的巨大画板前,声音清亮。

这是他特意安排的环节,老板都爱这种风光时刻。

颠地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大步走到画板前,右手高高扬起。

红绸被扯下,飘向空中,露出画板上的图案——一栋七层大楼!下面四层是英伦哥特式风格,巨大的落地窗镶着彩色玻璃,阳光照上去肯定流光溢彩;四层之上是三层中式建筑,飞檐翘角,木窗雕花,中西合璧,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这是陈林和设计师们改的方案:钢混框架加石头承重墙,上面再建三层木质结构,既结实又不浪费材料。

“七层……竟然是七层!”渣甸忍不住惊呼,手里的手杖差点掉在地上。他们怡和洋行在建的三层楼,跟这个比起来,顿时不香了。

罗素的蓝眼睛瞪得溜圆,半天说不出话。谁也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工地里,竟然藏着这样一栋楼。

人群里爆发出更响的欢呼,工匠们拍着手,洋行职员们笑着拥抱,连看热闹的华工都咧着嘴,脸上透着股自豪——这楼,是他们一砖一瓦建起来的!

陈林站在人群中,望着欢呼的人们,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

风拂过他的脸颊,带着水泥和木头的味道,这味道里,藏着他穿越后的第一个胜利。

五天五夜的忙碌没白费,接下来,该让这栋楼真正立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