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哈哈哈,大周 > 第25章 亲叩城门

哈哈哈,大周 第25章 亲叩城门

簡繁轉換
作者:没心态的大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31 15:57:16 来源:源1

第25章亲叩城门(第1/2页)

郭宗训当然知道该怎么办!

自从上次在老爹郭荣面前说完那个故事后,他就知道:

只靠他自己,很难动摇父皇对那条忠犬八公的信任!

所以,想要除掉赵匡胤,就必须掌握赵匡胤结义的铁证。

这正是他“三路齐发”中的一路!

而另外两路,自然就是继续严防死守老爹患病,与以最快的速度发展扶植心腹!

但此时他不会主动说,作为“领导”,他得让这三个人有参与感!

这样,他们日后做起事来才更有劲儿……

最佳辅助王著却突然开口反驳道:“就这么直接断定是赵指挥使,恐怕有些武断,不太妥……

武断?

武什么断?

那忠犬八公做了什么,可都是白纸黑字在那么多史料上面明确写着的!

郭宗训点点头:“嗯,王大人说得在理!”

“赵指挥使是父皇的心腹爱将,直接认定是他肯定不行。”

“但既然二位大人如此说,本王自然更相信二位大人,那就先把他当做我们首要筛查目标!”

闻言,杨徽之、郑起二人面露感动,他们此时也意识到了直接说一个高高在上的都指挥使的确不妥。

但郭宗训的这番言论却反而愈发让他们感受到了信任。

这才刚见面,梁王不仅与他们推心置腹,还直接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此时甚至还如此信任他们,他们又怎能不感动?

殊不知,这也是郭宗训更加认定王著绝对是个最佳辅助的原因:

因为他知道,王著之所以说那句话,就是要帮自己立人设,更加拉拢那二人。

他深深看了眼王著,随即问道:

“可赵指挥使如今正跟随父皇出征,该从何查起呢?”

郑起道:“殿下,我们可以从赵指挥使身边的人查起,直接秘密审讯他身边的人,比如他身边的掌书记赵普和他的二弟……”

王著看了眼郭宗训,随即摇头道:“不妥!”

“这二人可是赵指挥使最亲近的人,不能随便动!”

“如果事情闹大,还拿不到证据,那必然会影响北伐,甚至会被认为是在挑拨君臣关系,于我们不利!”

“而就算拿到证据,赵指挥使为了那二人,说不定会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甚至威胁陛下的安全,别忘了,赵指挥使现在就在陛下身边……”

郭宗训点头如捣蒜:“没错,没错……”

王著果然有宰辅之姿啊!

至于这郑起,能想出这么“刚直”的办法,只能说不愧是用火烧自己脚的狠人!

嗯,也是人才,哈哈……

此时,杨徽之皱眉思忖片刻后,拱手道:“既然如此,那便只能暗中查,要不找人潜伏他身边搜集证据,待北伐结束后,再揭发此事?”

王著再次摇头:“此计也不太稳妥,首先是人选,到哪里去找能顺利潜伏在他身边的合适人选呢?”

“其次,就算我们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可赵指挥使毕竟不是普通人,谁能保证不会被发现,发现后又不会叛变?”

“而一旦此人叛变,那后果也是不可估量的……”

郭宗训再次点头如捣蒜!

此时在他眼里,王著简直就是他的红颜知己,哦,不,只是知己!

毕竟王著考虑到的这些因素,他之前早就考虑到了!

原本,他是想让曹彬潜伏到赵匡胤身边,但后来想想,曹彬这种正人君子,保持沉默还可以,潜伏这种事他不太合适。

特别是在赵匡胤身边,没有余则成那般玲珑细致的心思,去了就是找死,甚至会害了他!

这也是为何,他这十多天的水路完全没有推进这件事,只能等到王著三人赶来才抓紧时间推进!

“那王大人有何想法?”郭宗训挑了挑眉,他知道,王著等的就是自己这句话。

好了,舞台给你了,开始你的表演吧!

果然,王著先是朝着郭宗训拱了拱手:“且容下官思索片刻……”

说着,他故作思忖之态踱了两步,甚至还把腰间挂着的精致小酒壶打开,当着众人的面满饮一口……

郭宗训暗自感慨:

如此严肃的场合喝酒?

你这是放浪形骸,还是故作风流?

唉,这大概就是历史上老爹为什么到临死时才愿重用你的原因吧!

只可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范质才阻止你当宰相……

在众人的注视下来回踱了好几趟,王著这才捋着胡须,缓缓道:

“殿下,赵指挥使地位斐然,能力出众,而且威望人缘都极好,关键是陛下十分信任他。”

“因此,微臣窃以为,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请君入瓮……”

闻言,杨徽之与郑起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请君入瓮?”

“这是何意,还请王大人明言……”

郭宗训挑了挑眉:这家伙的心眼子还真是一点都不比我少啊!

他知道,王著是在等自己开口询问,于是故作疑惑道:“请王大人赐教!”

“赐教不敢……”

王著恭敬行礼,竟再次当着众人的面大饮一口,一副将一切了然于心,成竹在握的神态,捋着胡须边踱步边说道:

“其实殿下心中早有定计,否则当初也不会特意让曹彬曹大人负责保护您!”

此言一出,杨、郑二人都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纷纷震惊地看向郭宗训:

原来梁王早就在怀疑赵匡胤!

不然按道理讲,保护梁王的怎么都应该是赵匡胤,怎么可能是他曹彬?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城府,当真让人惊叹……

郭宗训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是王著在自证才华的同时,还在帮自己树立“天纵奇才”的形象!

换句话说,就是在拍自己马屁……

王著继续道:“依臣看,其实完全可以继续沿用这个思路,殿下可以故意释放一些对赵匡胤的敌意,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以赵匡胤的性格与结交能力,他定会主动探查殿下为何会对他有敌意,然后自然会主动结交我们这三个刚进入皇子行营的人,到时我们只需顺势而为,不动声色地与他交好,然后暗中搜集证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章亲叩城门(第2/2页)

“如此,既不会太刻意,也不至于太冒险!”

“虽然进展肯定会慢一些,但如今正北伐期间,不管怎样,一切都必须等北伐结束才能让此事浮出水面……”

郭宗训眉头挑了挑:知我者王著也!

……

在这一大一小加起来两百个心眼子的默契配合下,事情很快就定了下来。

走出营帐,杨徽之与郑起互相对视了一眼,又纷纷看向踌躇满志的王著。

只是他们的目光中都多了一丝复杂:“恭喜王大人,这么快就荣升正督监了……”

王著笑了笑,竟直接紧紧抓着二人的手:

“二位就莫要揶揄在下了,梁王只是口头承诺,正式任命还得等陛下!”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正如梁王所说,今日起,我们便都是同袍手足了!”

“走,晚上一起喝一杯……”

二人愣了愣,郑起忍不住又问道:

“王大人,你实话告诉我们,你真的相信皇后托梦一事吗?”

王著笑了笑:“重要吗?”

“二位切记,我们已经都在一条船上了,而掌舵的就是梁王!”

“遇到这样一个天纵奇才的明主,咱们死也得死在他的船上……”

主力大军终于在下午整顿完毕,开始启程赶往乾宁军。

即便是赶路,郭宗训也并没有闲着,不是在马车内与三位宰相一同票拟奏章,就是与王著三人泡在一起。

次日清晨,也就是四月十七。

郭宗训痛苦地在马车内苏醒,坐起来掀开窗帘,看着窗外乌泱泱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大军,莫名地皱起了眉头。

昨晚睡在马车上,一路的颠簸让他难以入眠,后来好不容易睡着了,可他又做了一个噩梦!

梦里,老爹郭荣北伐归来,蹲在不远处,张快双臂,微笑着等着他热情相拥!

他兴奋地跑了过去,紧紧抱着老爹:“太好了,北伐结束了,老爹你竟然真的完好无伤地回来了!”

“太好了,五代第一明君终于不用英年早逝了!”

“我也终于可以不用担心赵大陈桥兵变,可以躺平当个皇二代了……”

可下一秒,父皇原本充满温暖笑意的脸,却突然七窍流血!

口中不断地重复着:“训儿,爹悔不该不听你的,那赵匡胤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啊……”

收敛思绪,郭宗训不禁喃喃道:“老爹应该快要拿下宁州了吧……”

此时的郭荣,经过一天一夜的疯狂赶路后,正在战马上远远看着宁州的那座主城若有所思:

训儿借曹彬的名义说宁州刺史会主动投降,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臭小子,难道连军事都懂?

不管了……

郭荣下意识地揉了揉腚,临出发前,那臭小子特意给他换了一个改良版的马鞍,当真舒适不少……

而于此同时,韩通心中也在胡思乱想:

昨日问曹彬时,曹彬那反应明显是不知道献策的事情,那梁王为何会说是曹彬的建议呢?

难道是梁王自己的建议,可他为什么要借曹彬的名义说出来呢?

算了,脑袋疼,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陛下,斥候回报,宁州城内外并无异常,此次隐蔽行军效果奇佳……”

赵匡胤的声音响起,郭荣下意识地笑道:“很好,多亏了训儿的提议,哦,不,是曹彬的建议……”

赵匡胤皱了皱眉,又道:“陛下,末将愿为先锋,攻打宁州……”

郭荣收敛笑意,正色道:“不用,朕要亲叩城门,且看他王洪降也不降!”

说罢,竟大喝一声,一马当先地冲向远处的宁州主城!

宁州城,刺史府内。

“啪”的一声,刺史王洪猛地将奏报狠狠砸在桌上,凶狠地看向面前的将领。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王洪震怒不已,可奏报上白纸黑字写着:大周大军正往乾宁军奔袭,预计次日到达!

“你们这群废物,本官要你们有何用?”

“周军都快打过来了,你们才送来情报!”

“还愣着干嘛!”

“快组织人手防御,另外立刻派人去向南京留守萧思温请求援兵……”

若能请来援兵,坚守数日或许还有救!

不料,他话音未落,一道身影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像丢了魂儿一般,大喊着:

“不好了,刺史大人,不好了……”

“大周皇帝郭荣此刻正在城外……”

闻言,王洪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大周皇帝郭荣?

这、这怎么可能?

奏报刚说周军正向乾宁军奔袭,大周皇帝郭荣不应该跟随大军吗?

怎么可能会突然出现宁州城外,还亲叩城门?

……………………………………

说明:

1、萧思温:(?—970年),字德降,契丹字思温,小字寅古,是辽朝外戚大臣。

萧思温出身契丹“二审密”中的拔里氏,为北府宰相萧敌鲁的族弟忽没里之子。辽太宗时入仕,历任奚秃里太尉、群牧都林牙等职,并迎娶辽太宗之女燕国公主,拜为驸马都尉。

柴荣北伐时任南京留守,其家族是大辽顶级权贵阶层。

辽穆宗得知柴荣北伐后,又任命萧思温为兵马都总管,率领大军阻截后周军。

可笑的是这对君臣一个“睡王”,一个“废柴”!

《辽史》评价萧思温“僚佐皆言非将帅才”、“思温以密戚预政,无所匡辅,士论不与”、“思温处位优重,耽禄取容,真鄙夫矣”,认为他不擅长军事,作为外戚参与政事却未能起到匡辅作用,贪图禄位,被士大夫所非议。

2、“南京留守”的“南京”,并非现在的南京。

辽朝时期的“南京”,是其五京之一,即今天的北京市一带,当时称为“幽州”(后改称析津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