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哈哈哈,大周 > 第21章 互为腰胆

哈哈哈,大周 第21章 互为腰胆

簡繁轉換
作者:没心态的大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31 15:57:16 来源:源1

第21章互为腰胆(第1/2页)

“放肆!”

突然,赵大猛地拍案而起,国字脸上眉头紧蹙,怒意极盛!

吓得赵匡义一哆嗦,连忙闭嘴!

将舱内随之陷入了一片死寂。

片刻后,赵大似乎平静了下来,再次恢复到面无表情。

他坐了下来,直勾勾地看向赵匡义,沉声道:

“你想干什么?”

“想死吗?”

赵匡义愣了愣,颇有些委屈:“我也没说什么啊,大哥何必如此激动……”

赵大冷哼一声:“不,你说了!”

“你的眼睛已经说了!”

“我警告你,万不可有那种想法,否则别怪我大义灭亲!”

赵匡义知道大哥是能做出这种事的,于是找补道:

“大哥,你想多了,我只是说要不要用点手段讨好梁王,改变他对你的偏见……”

赵大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见气氛冷到了极点,赵普捋了捋胡须,缓缓道:“明公,我们的确该做点什么呢,千万不能让梁王挑拨陛下与你的关系……”

赵大沉吟了片刻,缓缓道:“北伐才是正事,我等尽心做好分内之事,助陛下北伐即可。”

“我累了,你们也早些回去休息吧……”

说罢,便转往卧榻走去。

赵普与赵匡义互相看了一眼,纷纷朝着赵大行礼,然后一同离开了将舱。

刚走出房间,赵匡义便忍不住抱怨道:“大哥这是怎么了?”

“我也是替他着急啊……”

赵普看了眼左右,这才压低声音附在其耳边轻声道:“明公动心了……”

赵匡义愣了愣:“动心?动什么心……”

赵普意味深长地笑道:“衙内不是要想办法讨好梁王吗……”

……

正所谓虎毒不食子!

更何况还是个“天纵奇才”、“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而且郭荣的确并非真的生郭宗训的气!

他只是想利用这次事情,好好让好大儿长长记性,日后莫要再针对他的心腹爱将,特别是在北伐的关键时期,千万不能被有心人利用。

至于符家,虽然故意编造那个故事,但为了大局考虑,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可他并不知道,他的这些想法,都丝毫不差地被他的好大儿郭宗训拿捏了……

不过,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接下来的日子郭荣并没有一丝丝的疏远好大儿。

反而几乎随时都泡在一起。

每日准时陪伴郭宗训吃饭、睡觉、洗澡!

每日午休半个时辰以上、接受好大儿的“马杀爹”,哦不,是“马杀鸡”!

还时不时的被好大儿拉着一起练练拳脚。

虽然多数都是好大儿主动找上门,但郭荣自己都没意识到,他答应郭宗训的速度越来越快,陪伴郭宗训时的笑容也越来越多,甚至一会儿不在一起,他就会想起好大儿……

但该说不说,这段时间虽然在急行军,但因为是走水路,本就轻松一些。

更重要的是有了好大儿对他的悉心照料,政务方面也基本都交给了内阁票拟,多数还是好大儿在主持。

他真的轻松舒服了不少,和原来相比,颇有点“甩手掌柜”的意思。

半个月的急行军下来,他不仅没瘦,反而看上去还胖了些,脸上的气色也好了不少,每天醒来都神清气爽的!

就连三位宰相以及赵匡胤等武将也都能感觉到他的变化……

可没人知道郭宗训有多累!

他何曾不想一觉睡到自然醒,该吃吃、该玩玩,可没办法啊,离历史上郭荣病逝的日子越来越近,而他要做的事也越多。

每日除了与内阁一同处理奏折,他还要紧盯老郭的饮食作息、个人卫生,防止老郭像历史上那样生病!

除此之外他要不断思考如何为到达沧州之后做准备。

可即便身心俱疲,也还得在老郭面前装出一副没心没肺、天真烂漫的模样。

撒娇、顽皮、耍宝、乖巧等等,只要能让老郭身心愉悦,十八般武器他能用的都得用上。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没有……

啊呸!

谁说不付出就一定没回报了?

只怪自己没那个命罢了!

但好歹老爹胖了,气色也变好了,而且他也能感觉到老爹对他越来越宠爱了!

但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一件事情,赵匡胤每次见到自己时,都不再像以前那么面无表情,总是笑意盈盈的。

有一次和柴荣在甲板上练拳时,他还主动要陪着自己练,甚至还想教自己拳法。

太祖长拳很厉害,赵匡胤舞得虎虎生风!

可小爷我是能吃练拳之苦的人吗?

于是他灵机一动:“赵将军的拳法当真了得,我实在很想拜赵将军为师,好好练习拳法!”

“可眼看就要到沧州了,大战在即,只怕赵将军没有时间教我,要不劳烦赵将军将拳法制成拳谱赠与我。”

“这样我就随时能练习,也不耽搁赵将军在前方建功立业,赵将军觉得如何?”

赵匡胤当时就愣在了原地,犹豫了好一会儿。

毕竟他也能感觉到这梁王这段时间似乎对他已改之前的阴阳怪气,每次都还很热情,在陛下面前更是毫不吝啬对自己的夸赞。

这让他有种错觉:

之前的判断难道是错的?

梁王根本就没有敌视自己?

可那消息不会有假啊!

难道是陛下做了什么,改变了梁王对我态度……

郭荣现在对郭宗训是愈发的有求必应了,见赵匡胤在犹豫,也笑着打辅助:“怎么,赵指挥使舍不得?”

赵匡胤连忙跪倒在地:“末将这就去取拳谱!”

不管怎样,这也算是拉近关系的一个好开端。

没过多久他就将拳谱交到了郭宗训手中。

郭宗训当然“感激不已”,他其实也想过要不要直接拜赵匡胤为师,以此来向老爹郭荣表示自己真的没有在针对他、真的知错就改了。

也可以迷惑赵匡胤,让他觉得自己很喜欢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章互为腰胆(第2/2页)

说不定还能利用师徒关系感化赵匡胤,把他变成诸葛亮那样的忠臣……

但想了想,他还是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毕竟他一旦成为自己的老师,那以他的“魅魔”的能力,很有可能会把手伸进自己好不容易确保干净的皇子行营里!

而且想感化赵匡胤,只怕是白日做梦,老爹郭荣那么信任他都没能感化他,还是被他偷了塔……

于是,当天下午,郭宗训就将拳谱交给了曹彬,让他带领手底下的甲士好好练习!

白嫖还是很香的!

次日凌晨,也就是四月十六日,水师终于抵达沧州,与早已在此的张永德、韩通大军汇师。

郭宗训知道,战争真的要开始了!

离老爹郭荣病逝也越来越近了!

而接下来的战场,又将变成他赵匡胤建功立业的舞台……

整顿大军的间隙,郭宗训终于找到了机会单独约见韩通。

“末将拜见梁王殿下,不知梁王殿下召见末将所为何事?”

声如洪钟!

郭宗训挑了挑眉,看着面前身形魁梧,面色沉肃,双目微凸,似是不幸得了甲亢一般的韩通,心中暗道:

难怪会叫韩瞪眼!

这双眼睛的确像是随时都在瞪人……

心里想着,他连忙跑了过去,亲手将韩通扶了起来,紧紧抓着韩通那双粗糙的大手,神情激动地说道:

“太好了,韩叔叔,训儿终于见到您了……”

“您不知道啊,训儿无时无刻不在想早点见到你啊!”

韩通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懵了:

梁王为何对我如此热情?

还喊我叔叔?

我不记得有什么交集啊,甚至见都没见过几次……

他虽然已经听到了梁王神童的事迹,但是在没搞懂这小家伙到底要干什么?

而且时间紧迫,陛下马上就要进行新的部署。

“不知殿下找我所为何事,陛下马上就要召开军议大会,部署重要事宜……”

郭宗训暗自叹了口气:果然是个耿直的家伙!

连曹彬那样的君子听到我喊他叔叔都跪下称不敢,你这家伙,明知我是谁,竟一点讨好的意思都没有!

“训儿常听父王说,韩叔叔乃父皇的心腹爱将,对父皇、对大周忠心耿耿,今日见到韩叔叔,训儿实在激动不已。”

“韩叔叔应该听说了我娘亲托梦一事,今日特意约见韩叔叔,就是为了转达娘亲的一句话!”

韩通愣了愣,眼睛瞪得更圆了:“转达皇后娘娘的话?”

什么情况?

已故皇后托梦给梁王也就算了,毕竟是亲生母子,可转达我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娘娘生前和我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接触啊?

但他还是恭敬地说道:“末将洗耳恭听!”

郭宗训收敛笑意,神情严肃地看着韩通的那双大眼睛,正色道:

“娘亲在梦里嘱咐过我,这世上除了父皇,唯有韩叔叔能为本王腰胆!”

“娘亲让我转告韩叔叔,她会在天上为韩叔叔祈福的!”

韩通的眼睛不由得瞪大到了极限,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了!

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已故皇后托梦说除了陛下,只有我才是梁王的腰胆?

这、这怎么可能?

我、我何德何能……

“真、真的吗?”

“这、这……”

见韩通一脸的难以置信,郭宗训挑了挑眉,正色道:“我知道韩叔叔很难相信,但本王以性命担保,若有半句不实,天打五雷轰,教本王不得好死……”

还是那句话,反正真正的郭宗训已经无了,誓言这东西,不随便发吗?

但主要还是因为时间紧迫,父皇已经下令少佐修整就立刻准备出发,而且父皇马上就要开军议大会。

他只能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尽量争取韩通的信任。

果然!

话音未落,外面便传来了曹彬的禀报声:

“启禀梁王殿下,陛下派人来召您与韩将军立刻去中军营长军议……”

郭宗训皱了皱眉,看向仍旧震惊地呆若木鸡的韩通,压低声音说道:

“事关重大,长话短说!”

“如果我没料错的话,父皇会立刻率军北上乾宁军(今河北青县)。”

“随后便会马上进攻宁州,宁州一旦拿下,父皇稍作修整,必定会水路并进继续北上!”

“到时候父皇很有可能会任命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任命韩叔叔你为陆路都部署!”

“我希望韩叔叔能利用这段时间,尽可能想办法取代赵匡胤,争取到水路都部署的位置!”

“到时候,我也会尽力帮韩叔叔你争取的!”

“相信我,只要能拿到这个位置,韩叔叔你必定会屡建奇功!”

说到此,他又从怀中掏出了三个锦囊,塞到韩通手中:

“这个锦囊上面有标注,到时候韩叔叔只需根据顺序打开看即可……”

“拜托了,韩叔叔!”

说到此,他又将一条精心准备的腰带放在韩通手中,又拍了拍韩通的手:

“切记,互为腰胆,绝不相负……”

说罢,便头也不回地往外走去。

看着逐渐远去的瘦小背影,又看了看手中的锦囊与腰带,韩瞪眼眨了眨眼睛,仍旧一脸懵:

这、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

说明:

1、关于柴荣抵达沧州的时间,《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记载:“显德六年四月辛卯,柴荣至沧州,即日帅步骑数万发沧州,直趋契丹之境。”这里的“辛卯”对应的是四月十六日。

《册府元龟》卷四百五十七也提到“周世宗显德六年,车驾幸沧州。四月辛卯,以前左谏议大夫薛居正为刑部侍郎”。

2、关于北伐过程中赵匡胤与韩通的任命,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记载,显德六年“夏,四月,乙未,大治水军,分命诸将水陆俱下,以韩通为陆路都部署,太祖皇帝为水路都部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