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哈哈哈,大周 > 第23章 掉下馅饼

哈哈哈,大周 第23章 掉下馅饼

簡繁轉換
作者:没心态的大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31 15:57:16 来源:源1

第23章掉下馅饼(第1/2页)

曹彬看向那人,笑道:“王大人,你说笑了,我还能有什么好事发生啊?”

这王大人不是别人,正是郭宗训心心念念的王著!

而其余二人也正是杨徽之与郑起。

只见王著意味深长地看向曹彬,微笑道:“勿谓言之不预啊!”

“曹都监是最早跟着梁王的人,绝对的心腹是也,今后定然前途无量……”

杨徽之与郑起也纷纷笑着附和。

曹彬挑了挑眉,这段时间因为郭宗训的命令,他从未与任何其他官员说过话。

说实在的,他虽不结党,但不让与其他官员交流着实憋得慌!

如今这三人加入皇子行营,用郭宗训的话说,那就是自己人,自然能无所顾忌地好好交流!

他也终于有可以说话的人了。

而且王著与他的私人关系本就不错……

于是,曹彬笑着说道:

“三位大人就莫要取笑我了!”

“倒是你们三人,如今都成了皇子行营的人,咱们今后可要齐心协力,好好辅佐梁王啊!”

“你们可不知道,三位宰相大人可都是抢着要当梁王的老师,可梁王偏偏指名要你们三人来……”

杨徽之与郑起都不由地愣了愣,眼里闪过强烈的震惊!

当初,他们二人接到这个命令时都有些不明所以。

他们一个是右拾遗,一个是御史,虽然一直恪守本分、勤勉做事。

但放在偌大的大周朝堂内,他们终究是渺小的。

更何况这本就是个乱世,文官的地位本就不高,而且三位宰相又正值壮年。

他们都很清楚,这辈子很难再有攀登文官顶峰的机会了。

现实也正是如此!

酸枣门前送行时,他们都只能站在最后。

根本就没机会接触梁王,更不可能得到陛下的重用。

可运气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突然就砸在了他们头上,把他们砸得晕头转向。

以至于他们怎么都想不通,陛下为何会突然想起他们?

甚至还让他们去教导梁王!

他们可都不傻,梁王何许人也?

那可是陛下在酸枣门前亲自证明过的神童,只要不出意外,将来的太子之位必定是他的!

而让他们进入皇子行营,还负责教导梁王,这不就是对他们这些文官最大的信任与重用吗?

但此时此刻,他们终于明白了:

原来不是陛下突然想起了他们,而是梁王指名道姓要的他们。

换句话说,这天大的馅饼,是梁王挑着喂到他们嘴里的。

更重要的是,这馅饼可是连三位宰相都抢着要的……

一时间,他们内心感激不已!

更有种终遇明主的感动!

如果梁王在场,他们恨不得给他磕一百个响头……

可他们仍旧纳闷:梁王为何会指名道姓地要自己呢?

明明没什么交集……

与他们不同,王著似乎一点也不关心这个问题。

他与那二人是一起接到这个命令的,也是一起没日没夜,终于在刚刚赶到了沧州,赶到了中军大营这里。

整个过程中,他似乎一点关于这方面的疑惑也没有!

二人曾问过他,他也只是“说去了就知道了”……

而此时,二人在既感动又疑惑的时候,王著却已经拉着曹彬走到一旁,在其耳边轻声问道:

“曹都监,可否如实告诉我,刚刚你说的那句话,是否是梁王故意让你这么说的?”

曹彬愣了愣,震惊地看向王著,但很快他又恢复了平静,笑着说道:“不重要,不重要……”

王著也跟着笑了起来,意味深长地说道:“看来咱们这位明主是有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啊……”

曹彬仍旧没有说话,因为这个他是真的不知道。

就在此时,内班太监突然走了过来,清了清嗓子,大声问道:

“曹彬何在?”

“陛下口谕……”

曹彬愣了愣,连忙跪下行礼:

“末将在,恭听圣上口谕!”

其余三人也都连忙跪倒在地。

“奉陛下口谕,曹彬献策有功,今日起晋升为皇子行营都部署,同三品……”

曹彬彻底懵了!

晋升为都部署?

还同三品?

可我什么都没做啊!

又何来的献策有功?

献什么策?

有什么功?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扭头看向王著,却发现王著正对自己露出愈发意味深长的微笑。

他不由得心中暗道:

王大人果然厉害,竟然又被他说中了!

难怪梁王会指名要他来……

正想着,那内班太监突然说道:“还不领命谢恩?”

曹彬这才猛然反应过来:“微臣领命,谢陛下圣恩!”

见内班太监直接转身离去,曹彬长舒一口气!

刚刚杨徽之、郑起听闻是梁王指名要他们时,那脸上流露出的感激、激动之情,他还历历在目。

此时此刻,他竟同样有种天上突然掉馅饼,正砸在他嘴里的感觉!

而且,这还是第二次……

他再次看向王著:“王大人,又被你猜到了,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又是梁王……”

正说着,却突然听到了一道粗犷的声音:

“曹都监!”

“过来一下,本将军有话要问你!”

曹彬回头看去,正是行色匆匆的“韩瞪眼”韩通,他的语气算不得客气,也并没有多无礼。

因为谁都知道,此人就是这么个语气,急躁起来甚至在陛下面前也控制不好语气。

所以没人会因此介意。

本就官职比他低,曹彬自然小跑着迎了上去,而且之前郭宗训有交代过,遇到韩通,务必要保持好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章掉下馅饼(第2/2页)

“不知韩将军找下官所谓何事?”曹彬拱手行礼。

韩通看了看左右,大大咧咧地一把揽住曹彬的肩膀,往无人的地方走去。

边走边轻声说道:

“我时间不多,我马上就要随陛下出征!”

“你务必实话相告,刚刚梁王在中军大营的建议,真的是你想出来的?”

曹彬愣了愣:“什、什么建议?”

韩通皱了皱眉,刚要开口,不料远处突然响起了一道呼喊声:

“韩将军,陛下马上就要出征了……”

韩通回头看了眼那人,又回转头深深看向不知如何开口的曹彬,耐着性子等了片刻,突然没好气地说道:

“算逑了,你个闷葫芦,问了也白问,我走了……”

说罢,便扔下曹彬一溜烟狂奔而去。

看着韩通离去的背影,曹彬似乎终于明白了,不禁自言自语道:“果然又是殿下的手笔!”

“唉,殿下如此厚恩,让我何以为报啊……”

话音刚落,背后突然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既然自己人,何言回报?”

曹彬猛地一怔,连忙转身看去,当即跪倒在地:“末将参见梁王殿下!”

此时,王著三人也连忙走了过来跪倒参拜:“微臣参见梁王殿下!”

郭宗训微笑着点了点头:“终于等到三位爱卿了,走,回帐内细聊……”

郭宗训并没有随郭荣一起率领骑兵先行出发。

他当然想与郭荣一起,毕竟他还要随时盯着老爹郭荣,免得老爹受伤或者出现任何意外,真的像历史上那样骤然病逝。

而且随老爹一起上战场,他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可以装比……

啊呸!

是找到更多人前显圣的机会!

将自己的神童的形象发扬光大……

可理智告诉他,这种事情就别想了。

首先老爹郭荣对自己已经是越来越疼爱了,自己在他心中神童的形象也越来越牢固。

这种情况下,老爹是绝不可能让自己这个六岁的儿子跟着他到战场上冒险的!

试问哪个父亲会让年仅六岁的宝贝儿子上战场?

打死都不可能!

六岁能跟随老爹北伐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就别指望上战场这种无脑的事了。

其次,据史书记载,此次攻打宁州,宁州刺史王洪本就是不战而降。

那投降速度,简直是滑跪!

都不用打仗,老爹自然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而且老爹郭荣近来的身体和气色明显好了很多,只分别两三天左右应该问题不大。

另外,此次最大的功劳自己已经抢到手了,赵匡胤只是跟着跑跑路,能抢到什么功劳?

虽然不是自己人前显圣,但功劳给在曹彬身上恰到好处!

毕竟自己是需要扶植曹彬的,往后自己还得继续帮曹彬、韩通等心腹武将抢过功劳,让他们快速发展实力。

只有这样,在老爹郭荣万一还是像历史上那样突然病逝时,自己才有力量尝试对抗赵大!

刚刚韩通与曹彬勾肩搭背的那一幕他也正好看到了。

不出意外的话,韩通肯定是在询问曹彬献策的事情。

只要他问了,那韩通就一定会开始动摇,然后后面的事情定会让他完全相信自己之前说的话。

这正是将功劳安在曹彬身上的另一个好处。

接下来,自己只要跟随张永德的主力大军一起稳步进发,在宁州与老爹汇合就行了!

想到此,他不禁勾起了嘴角:

这就是有剧本的好处啊……

好了!

王著三人已经赶来了,我也终于可以开始推行下面的计划了……

看着面前的三人,郭宗训的嘴角愈发地上扬了起来!

不久后。

曹彬带领行营的甲士们正笔直地守在皇子营帐外,不许任何人靠近!

而皇子营帐内,王著、杨徽之、郑起三人纷纷端坐在座椅上,不约而同的看向主位上年仅六岁的郭宗训,等待着他说话。

郭宗训扫视了一眼众人,虽然脸上依旧稚嫩,但神态气质却已然颇有皇家威严:

“你们是不是都很好奇,本王为何放着三位宰相不要,偏偏让父皇把你们三人召来?”

——————————————

说明:

1、关于宁州刺史王洪投降,《资治通鉴》中关于此事的原文为:“壬辰,郭荣到达乾宁军,契丹宁州刺史王洪率城投降”。

《旧五代史》中的原文是:“(显德六年)壬辰,至乾宁军,伪宁州刺史王洪以城降”。

其他史料也有记载,四月辛卯(四月十六日),柴荣抵达沧州,壬辰(四月十七日),柴荣抵达乾宁军,契丹宁州刺史王洪举城投降。

这投降速度的确是滑跪!

2、关于六岁上战场的事情,中国古代几乎没有这样的事情。

三国时期的夏侯荣13岁随军战死:

夏侯荣是曹魏名将夏侯渊的幼子,自幼聪慧,《三国志》注引《世语》记载其“字幼权,幼聪惠,七岁能属文,诵书日千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被黄忠斩杀,时年13岁的夏侯荣随军在侧。

北朝时期的萧摩诃也是13岁从军上战场,之前有过介绍,就不赘述了。

宋朝的岳云是12岁从军:

岳云是鼎鼎大名的岳飞之子,《宋史岳云传》记载,他“年十二,从张宪战,多得其力,军中呼曰‘赢官人’”。他12岁就参与对金作战,多次冲锋陷阵,甚至因功被授予“保义郎”等职。

但古代六岁上战场的例子的确没有查到,也有可能是笔者资料没查全。

不过近代肯定是有的!

苏联时期的谢尔盖阿列什科夫就是6岁上战场。

而国内抗战时期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向小小英雄们致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