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小寡妇与糙汉 > 第33章 针线封口,不如刀割舌

小寡妇与糙汉 第33章 针线封口,不如刀割舌

簡繁轉換
作者:雾漫小石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1 15:51:10 来源:源1

第33章针线封口,不如刀割舌(第1/2页)

第三日清晨,天刚亮。

祠堂那扇厚木门被慢慢推开,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一股血腥味混着臭气和药味冲了出来,围观的人忍不住往后退了半步。

沈永志被人架着从里面拖出来。

他脸色惨白,嘴唇干裂,眼神发直,像丢了魂。

膝盖上的裤子和皮肉粘在一起,血痂和脓水糊成一团,每走一步都疼得发抖,嘴里闷哼一声,身子抖得厉害。

“我的儿啊!”章氏突然尖叫起来。

她像疯了一样扑过去,却不敢碰儿子的腿,只能抱着他的胳膊大哭:“你们睁眼看看!他才多大,你们就这么往死里整!腿要是废了,他一辈子就完了!沈桂兰,你这个狠心的娘,为了几个钱,连自己儿子都不放过?”

她边哭边瞪着周围的人,眼神像刀子,仿佛在说:你们都是帮凶。

一些心软的女人已经开始抹眼泪。

章氏看到有人动容,哭得更凶了,还偷偷朝人群后的赵三使了个狠眼神。

赵三立刻明白,悄悄溜走。

不到一炷香时间,村子里就传开了新流言。

“听说没?沈桂兰罚儿子跪,就是做给外人看的!”

“可不是嘛!我听说她早就找好人牙子,要把沈永志卖去黑煤窑换钱还债!”

“天哪!亲妈都能卖儿子,这孩子还有活路吗?”

这些话像刀子,一刀刀扎进沈桂兰心里。

可她听见了,脸上一点反应都没有,冷冷静静的。

中午,村里人最多的时候,她在村口打谷场支起了一个新绣架。

阳光下,她坐着不动,手稳稳地穿针引线,快得看不清动作。

大家围上来,只见白布上绣出一幅吓人的画——一个女人脸扭曲,嘴被一只手用针线缝死,血流满面。

右上角四个大字慢慢成形:舌、祸、图!

最后一针落下,她放下针,声音清清楚楚:“请李童生念一段《沈氏家规》。”

那书生一愣,赶紧翻开旧族谱,大声念道:“《沈氏家规》第十三条:族中子弟,不孝不悌,偷拿家财,败坏门风者,罚跪祠堂三日,以儆效尤!注:罚跪不是赶出家门,削权不是断亲!这是警告,不是绝情!”

念完,沈桂兰接过话:“族规写得明明白白,罚跪是教训,不是杀人!我沈桂兰再穷,也不会卖儿子换钱!从今天起,谁再传‘卖子还债’这种话,就是污蔑族规,败坏村子风气!”

说完,她拿起那幅《舌祸图》,亲自走到祠堂门口,把它正正地挂在大门上。

“嘴能杀人,针能封嘴;我用针线,还我清白。”

这十六个字,重重砸在每一个嚼舌根的人心上。

更让人震惊的是,她从怀里拿出四枚亮闪闪的铜钱,用钉子,“叮、叮、叮、叮”,钉在绣图四角。

“这不是沈永志偷走的一钱银子吗?”有人喊了出来。

沈桂兰冷冷说:“正是。他偷了五钱,我追回一钱。这四枚铜板,今天钉在这儿当罚金,交给族学,给孩子们买笔墨。希望我沈家后代,个个懂规矩,守本分,别再出这种败类!”

这一招,彻底堵住了谣言,还把家丑变成全村的教训。

刚才还在议论的女人,现在脸上火辣辣的,低头不敢抬头。

章氏在屋里听说这事,气得发抖,一脚踢翻水桶,冲赵三大吼:“烧了它!今晚就去!我看她没了这图,还能拿什么堵嘴!”

夜里,天黑得不见五指。

赵三揣着火折子和一捆油草,偷偷摸到祠堂前。

他左右看看没人,狞笑着把草堆到《舌祸图》下面,刚要点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章针线封口,不如刀割舌(第2/2页)

“咻!”

一支箭破空而来,精准射中他手里的引火绳,火星立刻灭了。

赵三吓得魂飞魄散,转身要跑——

第二支箭贴着他头皮飞过,“咄”一声,钉穿了他的鞋底,把他的一只脚死死钉在地上!

他惨叫一声,瘫在地上。

树林里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手里提着弓。

顾长山站在月光下,脸冷得像铁,眼睛亮得吓人。

他没看赵三,而是盯着远处几个躲藏的人影。

“再敢动沈家,箭穿喉咙。”

声音不大,却像冰刀一样扎进每个人骨头里。

这时,刘铁匠冲了出来,看了看地上的赵三和完好的绣图,举起手喊:“好!射得好!山叔护的不是沈家,护的是咱们青溪村的理!”

“对!护的是公道!”

“不能让这种人坏了村风!”

几十个村民自发围上来,像一堵墙,把《舌祸图》和祠堂护在身后。

第二天,沈桂兰亲手取下绣图,托人送去县学,附了一句话:“民女手艺粗浅,绣此图不是为了显本事,而是想让后辈知道,嘴伤人比刀还狠。愿此图挂在学堂,天天提醒孩子们,说话要负责任,做人要有品行。”

县学的李教谕看了图,摸着针脚和字迹,久久不语,最后拍案叫好:“奇女子!有骨气,有担当!”

他不仅把图挂在学堂最显眼的地方,还破例将这件事写进了记录地方风俗的《青河风教录》。

消息传回村里,章氏正在院子里骂人,一听之下两眼一翻,直接倒地昏死过去。

柴房里,沈永志紧紧攥着一双旧布鞋——那是他扔掉又被母亲悄悄捡回来的。

鞋面上歪歪扭扭的针脚硌得他手心疼。

他第一次,低声问自己:“我……我真是个畜生吗?”

风波终于平息。

当晚,大雪悄然落下。

沈桂兰在灯下翻看绣坊账本,盘算着以后的生意。

忽然,院门传来轻轻两声敲击。

她开门,看见风雪中站着顾长山。

他肩上牵着一头驮满山货的矮脚驴,驴背上绑着一卷油布,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南岭粮道图。

他眉毛和肩上落了雪,看着她,低声说:“我要走一趟。”

她没问去哪儿,也没问多久回来,转身进屋,拿出一双新做的护膝和绑腿,里面塞满了棉花,塞进他包袱里。

“山路难走,雪天滑,别让旧伤发作。”

他看着她冻红的手指,喉咙动了动,重重点头。

转身要走,又停下。

犹豫了一下,从胸口最里面掏出一样东西,塞进她手里。

是一块烧得变形的黄铜牌,冰冷沉重。

借着灯笼光,她看清上面模糊的字——“巡夜卫·七队”。

“如果……我不回来,”他声音沙哑,“替我问一句:当年,为什么把我们丢在山里。”

雪静静地下,把整个世界染成白色。

沈桂兰紧紧握住那块带着他体温的铜牌,抬头望着他身后那一片被风雪吞没的远山,声音很轻,却坚定无比:

“你去查你的过去,我守你的回来——这回,换我等你。”

顾长山的身影最终消失在风雪中,再没出现。

沈桂兰在雪地里站了很久,直到手脚僵硬,才回屋关门。

她没回房,而是走进堂屋,把驴留下的沉甸甸油布包放在八仙桌上。

手指轻轻划过“南岭粮道图”五个字,目光深远。

夜,还很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