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小寡妇与糙汉 > 第42章 针锋相对,她把羞辱织进宗族谱

小寡妇与糙汉 第42章 针锋相对,她把羞辱织进宗族谱

簡繁轉換
作者:雾漫小石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2 15:59:10 来源:源1

第42章针锋相对,她把羞辱织进宗族谱(第1/2页)

她们靠的,不是什么规矩道理,而是敢豁出去拼命的狠劲。

三日后,天刚亮,沈家村的安静被几声尖叫声打破。

李翠花黑着脸,身后跟着五个平时最爱说闲话的妇人,气势汹汹地堵在孙族老家门口。

“族老!您得给我们做主啊!”李翠花一开口就带着哭音,装出一副受尽委屈的样子,“沈家那个寡妇,沈桂兰!她胡说八道,勾搭外村的男人,天天往后山跑,败坏我们村子的名声!这种不守本分的女人,就该浸猪笼!最轻也得赶出宗族!”

她身后那几个女人立刻跟着嚷:“对啊族老,我们都看见了!她给那猎户送饭送衣,眉来眼去的,真不要脸!”

“村里别的寡妇都被她带坏了,一个个心都不安分了,这还得了?”

孙族老听得脑袋发胀。

他本来就不想管这些女人之间的破事,正想着怎么把人打发走,门外却传来一个冷静的声音。

“族老,桂兰求见。”

众人回头,只见沈桂兰穿着一身素净衣服,独自站在晨光里。

她脸上没有一点慌张,眼神平静得像深水。

不等族老开口,她已走进院子,把手里一卷用布包着的东西轻轻放在八仙桌上。

“李翠花说我勾结外男,败坏村风。这里,就是我的‘罪证’。”

她慢慢解开布包,动作不急不慢。

第一样,是一本册子。

“这是猎户顾长山这半个月的巡夜记录,从半夜到凌晨,后山哪里有动静、哪里有野兽出没,都写得清清楚楚。要不是他们守着,前几天那场大火烧的就不只是柴堆,而是半个村子。”

第二样,是一张画。

画上是个贼眉鼠眼的男人,正是小六子凭记忆画下的纵火犯。

“这是纵火人的画像,早就交给了里正查案。李翠花,你敢说你不认识这个给你传话的赵大牙?”

李翠花脸色发白,尖叫起来:“你胡说!我怎么会认识这种人!”

沈桂兰看都没看她一眼,拿出第三样东西。

那是一张长麻纸,上面密密麻麻按满了红手印。

“柳氏、张家嫂子、王家妹子……一共七户寡妇联名按下的‘护村见证书’。我们请猎户守村,送点吃的、做双鞋袜表示感谢,是大家商量好的。要说勾连,我勾连的是保护村子的义士;要说败坏,有些人挑拨离间,毁的是全村的安宁!”

她每说一句,声音就沉一分,最后一句像砸在地上,震得那几个告状的女人不由往后退了半步。

孙族老看着眼前这些东西,额头青筋直跳。

祠堂开审那天,沈家村能走动的人都来了。

祠堂里香火缭绕,气氛沉重。

沈桂兰还是那身素衣,没戴孝布,头发上只插了一支磨得发亮的银簪——那是她死去丈夫留下的。

这支簪子,无声地告诉所有人:我没改嫁,也不会低头。

她走到祠堂中间,在所有人注视下,从袖子里拿出一本手抄的《沈氏家规》,当众翻开“妇人守节”那一页,声音清晰地响彻整个大厅:

“《沈氏家规》第三章第七条写着:‘妇人守节在心,不在闭门’。还说:‘凡为宗族存续、护佑乡里者,无论男女,皆为有功,当荣’。”

她目光如刀扫过李翠花:“我沈桂兰,请猎户护村,保全村平安,符合‘护族者荣’的规矩;我和姐妹们一起送些吃穿,鼓励守村的人,这是人之常情。请问族老,我错在哪?”

她不等回答,话锋一转,直指脸色发白的李翠花:

“反观李翠花,背后煽动,想烧我绣坊,破坏公物,挑拨村民,陷害护村的好人。按《家规》第十九条,‘构陷同族,动摇村基者’,该罚扫祠堂三个月,罚银一钱!”

“你血口喷人!我没干!”李翠花尖叫起来,拼命抵赖,“你有证据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章针锋相对,她把羞辱织进宗族谱(第2/2页)

话音刚落,一个瘦小的身影从人群里挤出来,是赵大牙。

他手里捏着一张皱纸,甩在地上,声音里满是怨恨:“证据?这就是!李翠花,你还欠我八钱赌债没还!当初你说:‘沈家那个小寡妇要倒了,你帮我传个话,点把火烧她吓唬吓唬,事成之后,她赔的钱分你三成’!现在想赖账?”

一张欠条,一句话,像雷一样炸开!

人群哗然!

原来纵火是因为嫉妒和赌债!

原来这一切都是李翠花设的局!

孙族老冷汗直流,村民的怒火已经烧起来,再不处理,怕要出乱子。

他一拍惊堂木,厉声宣布:“够了!真相已明!李翠花造谣陷害,用心险恶,罚扫祠堂三个月,禁止进布市一个月,以示警告!沈氏护村有功,记入族档,公开表彰!”

判决一出,李翠花瘫在地上。

众人以为事情结束,沈桂兰却没有退下。

她上前一步,从袖中又拿出一样东西。

那是一幅新绣的布,缓缓展开,足有三尺长。

大家定睛一看,全都倒吸一口气。

这是一幅《百女耕织图》,绣得精细,颜色鲜艳。

画上二十个村妇,有的纺纱,有的织布,有的在田里干活,每个人神情认真,充满力气。

画中央,一个女子背对着众人坐在绣架前,虽然只看得见背影,但那份坚定和专注,谁都看得出来——那就是沈桂兰自己。

“这幅图,我献给宗族。”沈桂兰的声音在安静的祠堂里回荡,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题名‘妇力亦承祖德’。我们沈家村的女人,不只是家长里短,也能织布种地,撑起半边天。我在此立誓:今后凡是我绣坊的女子,靠手艺吃饭、为宗族出力的,名字都将由我亲手绣在这图边上!”

这话一出,全场震惊!

把女人的名字和画像挂进只供男人牌位的祠堂?

这是从来没人敢想的事!

“不行!荒唐!”孙族老脱口而出,“祠堂是供祖宗的地方,怎么能挂女人的图!”

他话没说完,人群中突然一声大吼。

村里的刘铁匠脸涨得通红,大手一挥,声音像打雷:“挂!为啥不能挂!沈老板说得对!我们男人在外打铁打猎,我们婆娘在家织布养家,哪点比我们差?这图今天必须挂!谁不让挂,我们这些靠老婆手艺过日子的汉子,就凑钱在村东头另建一座女祠!”

“对!建女祠!”几个男人跟着喊。

孙族老愣住了。

他看着那幅精致的绣图,看着沈桂兰毫不退让的眼神,又看看激动的村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当夜,月光清冷。

顾长山站在后山高崖上,身后的篝火噼啪作响。

他望着山下沈家院子那盏温暖的灯,窗纸上,一个瘦弱的身影还在低头描画,不知疲倦。

他紧了紧肩上的兽皮,喉咙动了动,低声说:“你绣的不是图,是路。”

忽然,身后传来脚步声。

他回头,是邻村的马猎户带着两个壮实的猎户走来,手里都拿着武器。

“顾哥,”马猎户抱拳一笑,“听说你这边人手不够,兄弟们来帮忙,一起守夜。”

顾长山看了他们一眼,目光最终又落回山下那盏灯。

那灯光,比天上任何一颗星星都亮。

他沉默片刻,缓缓抬起手,朝着那扇窗的方向,郑重地、轻轻地抱了抱拳。

灯下,沈桂兰手中的针线微微一顿,仿佛心有所感。

她抬头望向窗外漆黑的山影,嘴角极轻、极缓地扬了一下。

这一夜,风平浪静,万籁俱寂。

黎明的第一缕光刺破黑暗,为沈家小院镀上金边,村庄还在沉睡,只有几声鸡鸣划破晨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