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草芥称王 > 第29章 藏拙

草芥称王 第29章 藏拙

簡繁轉換
作者:月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4 16:27:27 来源:源1

第29章藏拙(第1/2页)

杨灿这套小院儿和李大执事的院子只一墙之隔,两套院子的建筑格局一模一样。

杨灿回到自己住处时,旺财正伏在桌上打盹。

一见杨灿回来,旺财忙揉揉眼睛站起来:“杨老爷,李老爷说,小的以后就侍候您了。”

杨灿点点头,他知道,旺财是个奴生子儿。

这年代,身份低于良人(平民)的,还有隶户和奴婢两种人。

隶户比奴婢的身份略高,一般是些有特殊技能的杂户,比如乐工、工匠。

至于奴婢,那就更加低人一等,属于私人财产,可以随意买卖了。

如果要馈赠给他人,自然也随主人心意。

所以,李有才把旺财赠送给杨灿,也就只是一句话的事儿。

杨灿道:“知道了,旺财啊,这么晚了,无需侍候,你去睡吧。”

旺财答应一声,便退出了正房。

这建筑格局和李执事的相同,而且旺财下午时还跟着潘小晚一块儿拾掇过。

他自然知道自己该睡哪里,就径自去了厢房。

他的铺盖,傍晚时已经搬过来了。

杨灿有了酒意也有些乏意,回到卧室见铺盖齐全,都是新的,也就此睡下了。

次日一早,旺财洒扫好了院子,给主人打来了井水备着他醒来洗漱。

然后他就在廊下眼巴巴地等着杨灿带自己去吃早餐。

他们的一日三餐都是集中供应。

当然,做到执事这种地位,如果有了家室,愿意自己开伙,那也成。

集中用餐之地,在内宅叫“女厨院”,外宅则叫“下灶房”。

下灶房里也分“大食堂”和“小食堂”,杨灿当然是去小食堂用餐的。

昨日接风宴上见过的那些管事大多都在用早餐了。

因为昨晚的一顿酒,他们已经拉近了距离。

一见杨灿进来,这些管事便纷纷向他打招呼,倒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杨灿扫了一眼,没看见李有才,便道:“大管事平素不来‘下灶房’用餐吗?”

李账房笑答道:“大执事娶了小娇妻,自是不舍得她早起调羹汤,平素也是在这里吃的。

不过,咱们大执事无酒不欢,逢酒必醉,酒后的第二天早上,大抵是赶不上就食时间的。”

“原来如此。”

杨灿做幕客的时候,也常来这里用餐。

不过那时候他没有特意关注过李有才的动向,倒是不清楚这一点。

这时见杨灿到了,厨下就给杨灿把饭菜端了上来。

杨灿的早餐是点心两道、小菜两碟、馄饨一碗。

那点心是金丝枣泥的山药糕,雪白的山药糕切成拇指大小的方块,上面粘着蜜饯金丝枣儿。

一口下去,山药泥的绵密细腻,枣泥馅的甜而不腻,还隐隐透着桂花的香气。

另有还有上好面粉做的荷叶蒸饼两张,也算是一道点心。

至于两碟小菜,一碟是五香酱熏鱼块儿,用的是肉质肥厚的龙河鲶鱼。

先腌后炸再酱,酱色红亮,泛着油光,咬一口外酥里嫩,五香味深入肌理。

另一碟小菜则是蔓菁腌的咸菜,切成细细的丝儿,拌点小磨香油。

此外就是荠菜猪肉馄饨一碗,用开春的新鲜荠菜,配跑山猪的后腿肉。

再加点虾米,汤底则是用老母鸡和菌子、竹笋丁吊鲜的汤汁。

杨灿这小灶标准,在外宅里头只有李有才和他是一样的档次,比那些管事们要高的多。

因为他们俩做为执事,吃的膳食和主人家是一样。

也就是说,都是小灶师傅的手艺,只不过膳食标准比主家的规格要低一些。

杨灿一边用餐,一边与李账房等管事们闲聊。

大家有说有笑的用罢早餐,杨灿便回了自己住处。

杨灿先熟悉了自己这幢小院内外,及至日上二竿,就见李有才脚步虚浮地走来。

他的额头淤青一片,在他身后跟着来喜,使一根扁担,挑着两口箱子。

李有才一见杨灿便笑道:“阀主果然召见为兄,交代了些事情。

这箱子里就是六大田庄、三大牧场的各种薄册。

你且接收了去,好好看一看,如果有什么不甚明白的地方,可以找李账房帮忙。”

杨灿连忙称谢,看看他额头的“耐克”标志,旁敲侧击地道:

“兄长昨夜休息的可还好么?还没醒酒呢?”

李有才笑道:“昨夜为兄喝的是有点多了,你看我这脑门儿磕的,倒叫兄弟你见笑了。

亏得你嫂子贤惠,先是不厌其烦地给为兄擦洗身子,又调了醒酒汤一口口地喂我,要不此时只怕会更加难受。”

说着,他还动了动脖子,轻轻摸了摸额头,对杨灿笑着解释道:“你嫂子怕我酒后呕吐,让我枕的高了些,你看,这就‘落枕了’,哈哈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章藏拙(第2/2页)

杨灿听得很是无语,大哥,你有枕吗?

哦,如果那床沿儿下边的脚踏也算枕头的话……

罢了,夫纲不振,也就只能如此“自强”了。

大家都是男人,看破不说破,也就是最大的善意了。

两人这边说着话,来喜和旺财就把两口箱子抬进了书房。

李有才跟杨灿吹嘘了一通小娇妻对他是如何的体贴备至,便得意洋洋地带着来喜告辞了。

杨灿叫旺财沏了壶茶送到书房,把两口箱子打开,里边的账簿资料全都拿了出来。

按照不同的田庄、不同的类别和封皮上的时间顺序,那些账簿码放有序。

杨灿初时还担心自己看不明白,不料把那簿册打开细细一看,却发现非常简单。

这个年代的账簿大多都是单式记账,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录的收支,俗称“流水账”。

稍微复杂一些的账簿,也就是采用了“三柱式”记录,收入减支出等于结余的方式。

至于复式记账,就连其雏形,比如龙门账、四脚帐,在这个年代也还没有发明呢。

因此,以杨灿所拥有的现代学识,稍稍适应一下这个时代的账簿计算单位、特殊术语和书写习惯,不用什么人教,他也能一看就懂。

比如帐上写着“天字五号,腊月初三,收陈员外丝价银叁两捌钱。付,伙计工食银五钱。”

换成白话就是“5号凭证,12月3号,收入丝绸销售3.8两,支出工资0.5两。”

杨灿只花了一刻钟的功夫,就基本搞懂了这些账簿的记帐方法以及上面各种专用术语的含意。

随后,他便扯过一张纸来,用戒尺画出表格,然后一边看一边逐项填写统计起来。

做为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普通人,虽说各方面都谈不上精通,但各方面都有所涉猎。

这么简单原始的账簿,哪怕他不是会计,也比古人整理统计的方式来的高明。

于家二脉交出来的这些田庄土地和蓄牧场,经营形式单一,做表记账一目了然,统计起来也十分迅速。

不过一个多时辰,杨灿就已经整理出了几大本子账簿,通过这些统计,对于自己将要掌握的产业渐渐有了了解。

这一来,杨灿心里就有了谱儿,这些账,难不住他。

杨灿轻轻叩着桌面思索了一阵儿,既然知道这些帐簿难不住他,那就不急了。

眼下,他可不想把账很快拢个明白,因为他未来怎么走,往哪个方向走,现在还要等一件事尘埃落定,那就是……

索缠枝是否有孕。

在这件事确定之前,杨灿宁愿苟着,再等等看。

况且,他拢账的办法也不打算张扬出去。

这法子传出去,他顶天也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账房、书计、钱谷师爷。

可他现在的起点就已经比这更高了,没必要。

不让人知道他有这样一种本领,反而会更显得他高深莫测。

而且,在他那位好兄长李有才心里,他光是把这些账目拢算明白、弄个清楚,没有一两个月的功夫怕也办不到。

那就让李大执事误判好了,这样他就能掌握更多主动。

想到这里,杨灿脸上露出一丝黠笑。

他把自己那张超越时代的“统计表”锁进了柜子,钥匙挂在腰间,其他账簿往案上随意一散,便走了出去。

他打算去找李账房,请李大目帮忙整理账目,坐实了他不会理账的情况。

李大目对杨灿的要求自在是满口答应,更不要说是请求帮忙了。

杨灿是二执事,本就是他的上司,安排他去整理这些账目,他也无话可说。

李大目道:“杨执事尽管放心就是了,这本就是在下份内之事嘛。

不过,少夫人眼下正梳理内外账目呢,在下也不敢怠慢了。

等把少夫人交代下来的事情办好了,在下马上就去梳理那些账目。”

杨灿一听,便笑道:“六大田庄、三大牧场,倒也不必一下子都拢的清楚。

丰安庄离咱们天水城最近,就劳烦李先生先把丰安庄的账目拢出来就好。”

李大目满口答应,笑容可掬地把杨灿送出账房。

他回到房中坐下,便拉开了自己书案下的抽屉。

里边有两枚金饼子,每枚金饼子重约半斤。

李大目拿出一块,用拇指肚摩挲着金饼子,喃喃自语道:

“杨二执事,不是李某不想帮你,只是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呀……”

李大目口中这个“他”,正是丰安庄庄主张云翊。

张庄主今日拜山来了,就比杨灿早了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