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酥心蜜意(美食) > 5 入住洒扫

酥心蜜意(美食) 5 入住洒扫

簡繁轉換
作者:莲子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6 16:04:50 来源:源1

5入住洒扫(第1/2页)

这话来自一旁的熟食铺子。

妇人梳着包髻,穿一身青色襦裙,袖口用攀膊挽起,露出圆润的小臂,肩处还搭着块帕子。她腰间系着围裙,其上溅了不少油点子。

临近正午,梅雨季好不容易挤出来的日头一蒸,再配上未干的地面,四下又潮又闷,引了她一身汗,手中蒲扇直摇。

“瞧着这位阿婆眼生得很,是这铺子的主家?这都空了多少年了,眼下又潮又破的,听说......”

她将蒲扇贴着脸,凑到王秋兰面前,小声道,“还闹鬼。”

声音不大,却还是让卫锦云身旁的俩姐妹一哆嗦,双双往她怀里钻。

鬼怪之说小孩子向来是最惧的,就连一向平静的卫芙蕖,这会子挎着竹篮的胳膊也微微发颤。

“不怕。”

卫锦云轻拍她们的背,“婶子在与你们说笑呢。瞧婶子红光满面的,生得富态又是个美人胚子,这周遭哪里像是会闹鬼的样子。”

“说笑呢,说笑呢。”

赵香萍见这两个小娃娃怯得脸都黑了,又听得这姑娘满口子蜜言,登时有些不好意思,忙连忙满脸堆笑,“叫我赵婶就好了,这日后啊都要做邻居的......这鬼天气,热得很!”

她摇起蒲扇猛扇。

“老身姓王,日后我们祖孙就住这儿,费心了。”

王秋兰的面色显然并不好看,毕竟两个孙女还在怀里正发抖,她并未与赵香萍多说话,便领着三人进房去了。

祖孙四人未详细介绍,眼瞧着卫锦云一副瘦弱的模样,赵香萍已经脑补出无数场景。

这老太口音是平江府人氏,却像是从哪里奔波来的。

或是被家里头赶出来,或是闹了洪灾房子没了......不然谁会来住这间听闻闹鬼的霉屋子,得有四十年往上没修缮过。

瞧着几个都瘦干干的,不像是会做生意的料,倒不如将这铺子卖了换笔现钱。

“也挺不容易的。”

她自言自语感叹着,忽听得身后传来咂嘴声,扭头见七岁的胖儿子孟哥儿正扒着门框,油渍顺着手心往下淌。

他手里拿着一只被咬了一大半的爊鸭腿,脸蛋红扑扑。

“怎的我一个转身,你又开始吃上了。”

赵香萍佯怒瞪他,手里蒲扇却转了个圈,轻轻替他扇了扇风。

“阿娘,有客人来了。”

孟哥儿立刻咧嘴笑开,露出豁了的门牙,油汪汪的手指还不忘指着街口,学着赵香萍的口吻,“新出炉的爊鸭爊鹅嘞,肥而不腻,十里飘香!”

卫锦云本以为外头的门面已经够破烂,没想到内里更甚。

几十年未开门的屋子,她特意叮嘱几人进来时用手巾捂着屏些气,却还是被里头一股霉味熏得皱眉。

铺内空荡得令人心慌。

也不知房顶的瓦片是何时破的,又趁着梅雨季漏了一地的水。

借着门口透进来的微光,可见地面坑洼处积着浑浊的污水。墙角堆着些腐烂的草席和一些泡坏的家具。

蜘蛛网层层叠叠,挂满房梁。

再往后走,有个还算开阔的院子,连接着一间坍塌了小半的灶间。院子角落一口石井,井沿爬满了厚厚的青苔,井水幽深不见底。

顺着木楼梯上了二楼,虽没什么陈设,那也是霉臭味一片。

卫锦云检查完整间铺子的全貌,轻叹了口气。

当真是破破烂烂,就连耗子来了连夜都会回去写一篇《陋室铭》。

“姐姐,这里好黑。”

卫芙菱紧紧抓着卫锦云的衣角,尤其上踩在楼梯上“咚咚”的声音,与方才外头赵婶那句“这里闹鬼”,让她心里更加胆怯。

“有什么好怕的。”

卫芙蕖站在一旁环着双臂,清清嗓子强装镇定,“你要是怕,你让祖母给你坐船钱,你一人再回高淳镇去。”

卫芙菱想到那些亲戚伯姨们张牙舞爪的模样,又想起姐姐身子不好的那日,他们连挽郎孝女都早早喊来。那时,姐姐还拉着她的手与她说话,院里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哭起来了。

害的邻里家里们以为姐姐真的没了。

姐姐这不还好好地在这儿吗!

她忍住恐惧,吸了吸鼻子,从卫锦云的怀中钻出来,叉起腰,“我才不怕,日后我要跟着祖母姐姐,我就住这儿了!”

四人才吃个肚饱,在船里整整想了好几日的铺子的模样,如今它出现在面前,即便是满目疮痍,心底里都隐隐透出几分干劲。

可毕竟是放了几十年的老屋子,收拾起来极为麻烦。

陈列倒塌的东西都是重物,地上又泥泞易滑倒,卫锦云可不能为了省几个子让祖母闪了腰。

她将带来的行李都放到后院里,叮嘱祖孙三人不要总呆在那霉屋里,她自己则出门绕到了街口。

天庆观前街口的几座拱桥下坐满了人,都是扎堆侯活的。这有些像是后世的劳务市场,搬家洒扫,扛货送货样样俱全。

卫锦云方才一路走来就已经注意到他们。

几个精瘦的男人蹲在石阶上,瞥见卫锦云问东问西比划价钱的身影,斜眼扫了扫,“听说是收拾旧屋的小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5入住洒扫(第2/2页)

一旁立刻有人嗤笑一声,“就那点灰头土脸的营生?不够磨鞋底的。”

另一个也跟着摆手,“不去不去,我等个搬货的大活,挣得多。”

有两位正嚼着黄豆的妇人,见卫锦云生得小家碧玉,也看着面生,想来她不懂这雇人的价钱,便上前与她攀谈。

“婶子们瞧瞧,我那破屋放了几十年,蛛网结得能当被子盖,本想自己拾掇,奈何实在扛不动那些桌椅板凳。可我这光景你也知晓,祖母年老,妹妹年幼,手里又实在紧巴。”

卫锦云掏出手巾,搭在手心里,像模像样地抬手指了指铺子的位置。

一个脸盘子圆圆的婶子顺着卫锦云的方向瞧了一眼,先接话,“小娘子你不会说的是李记熟食行旁的那家吧。”

“正是正是。”

卫锦云忙跟着一脸附和。

“这是你家的铺子?”

她再次打量了卫锦云一眼,有些不可思议,“那都不知多少年没有动过了,清理出来得一整天,怎么也得一人四十文。”

卫锦云立刻蹙起两道细眉,拿手巾抹了把并不存在的眼泪,“四十文?我方才打听到前儿个东边张大户请人清院子,比我那铺子大两倍,也才一人三十五文。再说婶子瞧着就是手脚麻利的,半天准能弄完,我管晚上那顿饭,三十文,成不?”

另个瘦些的婶子撇了撇嘴,“三十文太少。你那屋子都放多久了。灰尘呛得人咳嗽,还得收拾那些发霉的旧柜子,累断腰呢!”

卫锦云赶紧往她们跟前凑了凑,声音压低些,“婶子们都是实在人,我也不瞒你们。这屋拾掇出来是想给祖母开个小铺子,往后你们来买东西,我多给半两称。我此番与祖母回平江府,就是遂了她回故乡的心愿。唉......就三十文,要是嫌少,我只能自己慢慢磨了,大不了多耗些日子,与妹妹们一起搬。”

她轻咳几声,再抹了抹泪,作势要起身。

圆脸婶子叹了口气,赶紧拉住她,“罢了罢了,看你也是个苦命人,三十文就三十文,可饭得管够。”

卫锦云立刻眉开眼笑,顺势应承,“管够,管够。保准让婶子们吃舒坦。”

汉子们见她们争得热闹,啐了口唾沫,“娘们家就爱抢这仨瓜俩枣的活计。”

这时也没人再搭他的话,他只继续眯着眼瞅着往来的行人,盼着能等来个像模像样的雇主。

婶子们却不管这些,带了自己的家伙,跟着卫锦云一道回铺子。

卫锦云顺道在街口买了笤帚簸箕、脸盆木桶,又添了泥炉瓦罐和一筐炭火,一路杀价,一路叫店中伙计帮忙送回。

婶子们听得目瞪口呆,本想着多挣些这小娘子的钱,没想到她年纪轻轻的,竟是个砍价好手。

二人不愧是专门做洒扫的,干起过来就是麻利。搬起柜子娴熟,又自带了草木灰水与皂角做的擦洗剂,一擦一抹,倒是能剐去不少霉斑,引得卫锦云直夸赞。

婶子们被她夸得心里也得意,“那是自然,没有些好的家伙,我和你周婶哪里能挣得一批老主顾。回头卫小娘子要是再想收拾,我们给你折扣。”

这么一来二去,大家也熟络了不少。卫锦云小鸡啄米般点头直回应。

妹妹们坐在院子里收拾出来垫了块小布的凳子上,探着脑袋张望,嚷嚷着也想动手。

自己当然争是争不过她们的,卫锦云用手巾往二人脑袋后一系,做了两只简易的口罩,“霉味闻多了要生病,我瞧几个椅子都露了钉子,可千万要小心搬,不能将手割了......开干!”

“好嘞!”

二人似是使不完的劲,一股脑钻进了屋里。

“蕖姐儿开朗了不少。”

王秋兰用新买的笤帚扫完院里腐烂的叶子,坐在椅子上休息,“锦云你病才好,也该注意些身子。”

“好。”

卫锦云笑着站在身旁,替她锤背。

今日天公作美,直至酉初时分也未下雨。

灶台半塌,显然做不了饭,好在卫锦云事先买了个新的泥炉。

待收拾完铺子,她明日还得去寻泥瓦匠修修屋顶与灶台,还得找木匠打些桌椅,这泡了几十年水的木头,实在是不能用了。

这么一来,钱实在是不经花。原主的父母本在外头做生意,每月都会寄钱回来,但看病吃药也花了不少。

如今父母走了,她更是想办法多挣些钱,毕竟修缮起来日子还久,铺子开张也不是一蹴而就。

妹妹们伶俐,日后可以送去上学;祖母回来平江府,总归要去王家看看;她自己的身体,得补补,确实不太好;再有日后的吃穿......

哪哪都要钱。

没有灶台炒菜不便,晚上仍是吃面。

水乡人家河虾多。

卫锦云挑出方才顺道秤的虾,麻利地挑虾线,开背,再用下头熬个醇香的汤底。

“刺啦刺啦”,金黄的虾头慢慢被煸出虾油,整个屋子弥漫着虾的鲜香。

“饿死啦。”

卫芙菱率先蹦出来,一张小脸不知从哪里沾了灰尘,像是只钻了灶台的黑猫。

“姐姐,我今日一定能吃下一整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