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60章 趁敌懵逼,疯狂进攻(明天上架)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第60章 趁敌懵逼,疯狂进攻(明天上架)

簡繁轉換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7 16:06:29 来源:源1

第60章趁敌懵逼,疯狂进攻(明天上架)(第1/2页)

在改良增稠了燃料后的新式喷火器协助下,原本还在拉锯绞肉的斯滕福德城攻坚战,终于呈现出了一边倒的崩盘局面。

新式喷火器投入后的第一天,原本犬牙交错的拉锯战街区就被彻底肃清了。

第二天,原本还稳固控制在布军手中的那些街区,也被烧得非常凄惨,数百名士兵毫无还手之力地被烧死在隐蔽藏身之地。

也有少数意识到情况不对,提前放弃了隐蔽潜伏的战术,往后方抱头鼠窜。

这些逃兵为后方的布军带去了恐怖的谣言,连带着整个师都出现了动摇。

大家都意识到,在敌人有了新式“近距离作战神器”的情况下,再死守城市、巷战绞肉,已经不可能赢了。

在士气崩盘的那一刻,布军终于出现了溃退。

途中还被德军追击、炮击,着实伤亡了相当一部分,才后撤到更东边、更靠近伊普尔的波珀灵厄。算是彻底放弃了“直接卡住德军的铁路线,让德军也没法使用铁路补给”的战略目标。

而德军方面,在发现新式喷火器近距离攻坚那么好用之后,也是大喜过望。

集团军司令鲁普雷希特公爵临时决定扩大这种武器的使用范围,加快进攻速度。趁着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多攻坚一些适合这类作战场景的敌军据点。

因为他很清楚,虽然有了鲁路修的改良、靠着作战前临时往燃油里加点增稠剂,就可以在几乎不改造喷火器本身的情况下,让喷射射程从10几米提升到40米!

尤其他用到的增稠剂,技术上其实也不难搞,无非就是加点白糖,或者废胶皮,或者别的杂七杂八辅料,配方很灵活,只要能增稠就行。

这东西唯一的缺点,就是用久了喷头和喷管会比原先更容易堵塞,要经常清理或者更换。这次是因为战役时间太紧急了,鲁路修只来得及改造燃料本身,先用了再说。

等打完这场战役,肯定得让DWM公司的工程师们再好好琢磨琢磨,弄一款专业适配增稠后燃料的喷嘴和喷管,降低持续使用后的堵塞率和故障率。

与此同时,鲁路修所做的喷火器射程改良,在野战和堑壕战中其实并没有多大影响。在那些环境里,想冲到距离敌人10米远还是40米远的地方,难度没有差距。

但是在城市攻坚战和要塞坑道战里,10米和40米的差距就很明显了,所以鲁普雷希特公爵当然要趁着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尽快打时间差多捞一点好处。

于是德军在拿下斯滕福德之后,几乎是同时就反向分兵、朝着铁路另一头的布军控制小镇卡塞勒发动了进攻——

在前几天的作战中,德军本就楔入了卡塞勒和斯滕福德之间,切断了布军的铁路,也逼近了卡塞勒镇。

只是因为卡塞勒镇战略价值当时还不大,德军兵力有限,自身又有后勤困难。从阿尔芒蒂耶尔再往西北,德军自己也没铁路可用,最后几十公里的后勤都靠骡马化解决,所以一开始才没有扩大进攻。

原本鲁普雷希特公爵也怕再多玩几次绕过城镇的穿插战,会导致己方穿插部队过于深入、后勤过于困难短缺,反而玩脱。

但现在有了刚投入实战的喷火器,再加上冲锋枪和霰弹枪。这些新武器三管齐下,短时间内就不用担心中小型城镇的攻坚战了,也不用怕在市区跟敌人绞肉。

布军也好,法军也好,至少需要好几天才能适应这种新战法变化带来的震撼、并做出反应。

说不定十天八天之后,布军和法军将士们就都会收到高层将领的普遍宣传:“以后战场上凡是看到背着油罐的敌人,一定要不惜代价全力集火射杀!不能让背着油罐的敌人冲到你们面前!”

一旦敌人形成这样的共识,再想仗着喷火器的突然性优势大捞好处,可就不容易了。毕竟这玩意儿的射程终究是个大短板,以鲁路修的能力,也只能将其从10几米提升到40米。

赶紧趁乱捞吧!

鲁普雷希特公爵临时拨出第6集团军第2师、第3师,发起了新的攻势。

同时,因为战役持续期间,后方的伯格曼公司也有一直在生产新的冲锋枪和轻机枪。过去半个月里新增的产量,也足够又装备两个营的部队了。

同时伯格曼公司还优化了产线,正式把很多原本试产时需要切削加工的零件,都优化成了直接冲压成型,后续的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生产速度和产量也会成倍暴涨。

新一批的冲锋枪,根据之前原型款的实战经验教训反馈,再次优化了枪机重量,并且正式定型。枪机块的重量从470克增加到了530多克,确保依然可以绝对稳定抽壳,但枪机后座的启动速度不至于过快。

如此一来,射速虽然微有下降,从大约每分钟500发降低到了450发,但枪弹激发时的火药燃气泄漏和浪费问题,却得到了极大缓解。枪管尾部再也不会明显漏火漏烟了,膛压也稍有提升,让有效射程从150米提升到了200米,精度也有所提高。为此降低一成左右的射速,也是完全划算的。

因为有了足够的新装备,鲁普雷希特公爵火线决定,先把原本的第1突击营、第2突击营缺额的武器都补足。比如原本每个班的突击组,应该发5把冲锋枪的,但当初不够只发了3把,另外多出来的2人只能改拿步枪。

这次补齐装备后,终于能确保每个班的突击组都是足额发满5把冲锋枪。

补满装备后,还有多余的,仍然够再组建一个新的突击营,于是公爵就从巴里亚第1军的第2师、第3师挑选精锐士兵,火线组建了第6集团军的第3突击营,配属给第2师使用。

这个第3突击营刚刚组建,都来不及进行专门的训练,就被直接投入了新一轮的进攻。幸亏士兵们本就是精锐老兵,稍微讲解一下战术也就懂了,其他都可以在实战中慢慢磨合。

而新的突击营组建起来,自然也需要配一名营长,其他人都不懂突击队战术,博克少校和伦德施泰特少校也都有各自的营要带。

于是最终的决定也就顺理成章了:鲁路修上尉的军衔虽然还不太够,但他最近又立功了。

之前强攻巴约勒时,他所在的部队就是首功。当然那个功劳是博克少校和他还有其他人分润的,并不能完全只感谢他一人,但他至少是功劳最明显的。

而这次强攻拿下斯滕福德,又是鲁路修改良的增稠燃料火焰喷射器立了头功。这个功劳可是实打实归属他个人的,连新战术指导都是他亲自做出的。

所以,鲁普雷希特公爵下令鲁路修暂调第3突击营,先担任代理营长,立刻投入战斗,等这一波攻势结束后,再正式调整他的职务和军衔。

当然,为了确保第3突击营立刻形成战斗力,肯定也要从原本的突击营里抽调一些骨干人手,以老带新。

所以就从博克少校的那个营里,把鲁路修原本带的那个连抽了大部分人手过来。只留下一小部分人、继续在第1突击营A连担任军官。

比如之前被鲁路修卡位了的巴拉克上尉,终于熬到了鲁路修升官调走,他也顺利当上了原A连连长,留下的几十个人,也都各自升了一级半级。

而跟着鲁路修走的,主要有隆美尔上尉,平调后到第3突击营当教导连连长,负责以老带新。

还有前几天刚刚挨了刺刀和手枪(被防弹衣防住了)、这两天才伤愈归队的莫德尔中尉,也被破格带到第3突击营,在其中一个连当代理连长——莫德尔受伤并立功晋升后,也才是中尉,原本还是不够格当连长,所以只能是火线代理。

迪特尔还在住院,暂时无法调动。原第1营C连连长李斯特上尉,则继续留在原部队。

就连鲁路修穿越之初的铁杆心腹克洛泽军士长,都终于升了尉官,以少尉军衔跟着长官、到了新部队当营警卫排排长。

……

鲁路修火线临危受命、草草建立起第3突击营后,很快就跟随着巴里亚第2师、第3师,参加了最新一轮的快速进攻,并且扮演了尖刀角色。

他不但要指挥突击营,还要对参加战斗的火焰喷射器分队进行重点战术指导,好让这些特殊的友军尽量发挥出其战斗潜力。

在鲁路修的帮衬下,德军进展很快,喷火兵的威力也彻底发挥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0章趁敌懵逼,疯狂进攻(明天上架)(第2/2页)

1月7日,德军才刚攻克斯滕福德城全城,次日8号,德军就反手拿下了卡塞勒。

此后数日,德军西路继续沿着铁路线一路往前推进,打出了一波“见到沿着铁路线的城镇就巷战强攻,不再迂回穿插绕后”的强硬攻势。

而布军在卡塞勒被攻破后,在更后方的阿尔贝克和沃尔穆等两处小镇其实并没有驻军——此前布军就因为斯滕福德和巴约勒的惨败,导致部队损失严重,兵力不足,不得不把这两座小镇交给友军法军协防。

法军倒是派人来接防了,但兵力并不算充足,而且法军也是第一次见到火焰喷射器,

加上完全没适应德军突然变招的进攻节奏,这一带的防线在短暂的抵抗后,就突发了崩溃。被德军的蓄力攻击打得直接败退数十公里。

1月10日,德军拿下阿尔贝克。阿尔贝克城内,原本有一个师的法军打算死守的,可是在德军炮击覆盖城市、随后又派出喷火兵进城对着抵抗据点放火后,法军很快就恐慌崩溃了。

上千名法军士兵被烧死烧伤,其余全都乱了,甚至有4000多名城内法军被分割包围后士气崩溃投降。

12日,德军继续前进拿下沃尔穆。又有上千法军被打死烧死,2000多人投降,其他士兵则是比两天前跑得更快,直接溜了。

15日,德军居然就推进到了敦刻尔克南郊的卫星城镇贝尔格,而那里距离敦刻尔克市区只剩最后20公里了。

也正是推进到这里之后,德军的进攻势头才算是彻底衰竭——

因为敦刻尔克城内还有重兵把守,又背靠大海,不是靠着一口气猛打猛冲就能拿得下来的。有喷火器和冲锋枪也没用,德军的重炮部队也完全跟不上,炮弹也运不上来。

敦刻尔克是法兰克全国第三大海港,也是法兰克北部第一大港。这里的海防要塞一大堆,重炮和坚固碉堡也不少,与之前沿途那些小地方,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而另一方面,德军的突然推进也导致前线又往前推进了整整40公里!而在南边伊普尔高地南侧边缘的凯默尔山155高地没拿下之前,布军部署在山顶的重炮始终可以轰炸铁路、让这条铁路处在“我用不了敌人也用不了”的状态下。

所以德军打到现在,依然是处在一种“从阿尔芒蒂耶尔往西北,一直到沃尔穆,整整80公里全靠骡马车拖运武器弹药”的状态。

以1915年初的战争环境和后勤条件,德军打到这里,确实是暂时力竭了,敦刻尔克方向只能先稍稍停手。

或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不能直接玩大范围穿插、绕后,天马行空包大饺子。

但那些想法,都是因为不了解一战初期的德军后勤困难,才会敢这么想——事实上,一战时德军打仗是极度依赖铁路运兵和补给的,比法军还严重得多。

马恩河战役中,法军好歹还能临时凑1200辆出租车,从巴黎市区运兵到前线。后来凡尔登战役时,德军以为重炮封锁通往凡尔登的铁路线,凡尔登法军就会崩,但结果霞飞凑了3700辆卡车,把20万援军运上去了。

这些都是德军想都不敢想的。因为一战前期德军的摩托化程度几乎等于零,卡车的装备数量极少。哪怕到了1916年,“一个国家能凑出3700辆卡车”,都是远超德军总参谋部想象空间上限的巨大数字。

德军在战争爆发前,就意识到“布法联盟有海洋优势,可以从其他大洲源源不断运来石油,所以敌人可以摩托化,多装备卡车”。而德军自己只要一开战,就会被布国海军封锁石油进口渠道,所以德军战前就自觉尽量避免一切要用到汽油柴油的作战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鲁路修不能一上来就造坦克的原因之一,他连燃油供给都没搞定,摩托化后勤也完全为零,光搞一个坦克有什么用?就算搞出来,油不够也没法大规模用。

等一开始的突然性和新鲜劲过去了,反而被敌人模仿。而他的敌人有充足的油,只要敌人学会坦克技术,一上来就能毫无顾忌暴产量,那鲁路修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么?

所以不是鲁路修不想搞坦克,而是他很清楚,德军搞坦克的基础下限和前置条件,就是至少先去东线南段,帮盟友奥利奥击退露沙人,最好再顺势反推罗马尼亚,拿下罗马尼亚油田(一战中罗马尼亚是协约国一方的,和德军为敌)

等有了至少一个稳定的石油供给来源后,鲁路修才能搞摩托化后勤,然后开始暴兵坦克。这个顺序不能错,否则就是白白浪费了坦克这张牌的突然性,还资敌了。

不过,这些扯得都有些远了。

反正现在的情况就是,靠着火焰喷射器这一奇兵,以及突击营和两个主力师的坚决进攻,德军在西线北段终于推到敦刻尔克家门口了。

另一边,必须先强攻拿下凯默尔山这一伊普尔高地南侧的制高点,把布军炮兵对铁路的封锁解除掉。

然后,后勤全靠铁路的德军,才能彻底解开封印,铁流滚滚给前线已经几乎耗尽补给的突击部队回一大口血。

等物资补充充分之后,无论是强攻敦刻尔克,还是穿插分割包围伊普尔高地,就都可以谈了。

而在凯默尔山这个铁路堵点打通之前,德军前线刚刚占领了铁路沿线卡塞勒、阿尔贝克、沃尔穆这三座城镇的部队,就得先暂时转入就地防守,

以消耗物资最少的姿态,顶住侧翼法军的反扑,杀伤法军的有生力量,耗到后方打通为止。

好在,有鲁路修的布局,打通凯默尔山这个最后的铁路堵点的办法,也已经准备好了。

在1月5日回前线之前,鲁路修已经了解过友军强攻凯默尔山为什么会受挫、主要难点在哪里。

他也找DWM公司订货了另外一件装备,专门就是为了克制布军的守山战法的。只是那东西生产比较慢,所以到货时间比新式火焰喷射器要晚几天。

加上鲁路修搞来的新东西,需要等一些特殊天气才能大显神威。所以前几天哪怕东西送到了,但因为天上没有下大雪,暂时也没法用。

而就在1月15日这天,也就是德军拿下铁路下游三城后没多久,刚刚晴朗了十天左右的天气,终于又转入了一场大雪。

一月中旬,下大雪很合理,总能等到的。

而随着大雪的再次降临,双方的空中侦查都被废了,飞机根本不能起飞。

而原本占据山顶高地的布军,也因为大雪阻挡视野,能见度急剧降低,被废掉了视野范围的优势。

在大雪天,攻山和守山的军队,现在差不多只能看一样远。

——

PS:今天又是一口气八千字,这第二更已经五千字了。

虽然有几百字是在解释战略布局原理,但反正还没上架,也不收钱,多写点军事理论分析也不算水。

另外,本书很可惜,编辑说追更数据大约距离三江下限差了15%,也就没有后续资源了。

所以,明天中午12点,就直接果奔上架了。

所以我今天才再次爆更八千字,同时中间一些小目标的推进,我也略写了。

因为我原本设计还要好几天,才能写到**部分。现在没有推广直接上,剧情确实还没到伊普尔-敦刻尔克战役的最**。

所以,我准备明天早上再给大家一大更免费的,然后中午12点过后,再上架爆更。

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我争取尽量一口气写到伊普尔战役的最**,让大家一口气看一个大战役看到爽。具体字数就没法说了,我尽力。

因为存稿确实是没有,我这几天都八千字八千字爆了,哪有攒稿?都是免费就白送给大家看了。这种推广竞争落败突然临时上架,我是没准备的,所以只能说是尽力。

已经果奔上架了,还是求大家明天12点过后(保险一点也可以12点半以后)过来支持一下首订,冲一冲数据。

明天我会持续更新,写多少更多少,大家有时间也可以回来看看,说不定又有更新了。明天的最后一更,如果实在写不动了,我会明确在章节末尾告诉大家“这是今天最后一更,别等了”,免得大家浪费时间。

就这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