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两宋英雄传 > 笫廿四回 小君文搦战水泊 绝天宝初攻梁山

两宋英雄传 笫廿四回 小君文搦战水泊 绝天宝初攻梁山

簡繁轉換
作者:萧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9 16:08:40 来源:源1

笫廿四回小君文搦战水泊绝天宝初攻梁山(第1/2页)

《鹧鸪天·江湖旧梦》

十载青衫染客尘,西楼残月照离人。曾携剑影惊吴楚,空剩箫声咽暮云。

春水渡,柳枝门,当年醉墨尚温存。今宵欲买扁舟去,恐有桃溪未了因。

诗曰:

层峦叠翠接苍穹,野径深藏古寺钟。

月照松间千鹤影,泉流石上万年踪。

登高始觉星辰近,入定方知色相空。

欲问真如何处是,山门不语落花风。

上回说到,小辽王谢云策点起三军,收伏了嵫阳岭三条好汉:头一个唤作灵焰麒杨成瑞,第二个乃是烈虎痴雷寿晖,第三位是震天斧牛世魁。这三个都是万夫不当的勇将,云策得了这般臂助,军威大振。当下整顿了枪刀器械,催动人马,星夜兼程杀奔梁山泊来,要与韩孝义率领的官军决个雌雄。

原来正是莱州军马大败亏输,消息早传遍江淮地面,百姓们个个嗟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无不咬牙切齿。张叔夜此时已得胜班师,押着王庆、段三娘夫妻二人,要解往东京献俘。不期河北田虎作乱日久,气焰嚣张如虎,连破了五州五十六县,官军抵挡不得,告急文书似雪片般飞入京师。朝廷震怒,张叔夜只得权将王庆、段三娘发付刑部大牢收监,随即会同陈希真、云天彪二将,点起三路精兵,浩浩荡荡杀奔河北,定要剿灭田虎。正是:才擒淮西草头王,又讨河北啸聚狼。

却说张叔夜等人临行之际,众将聚于帐中商议。云天彪与陈希真对坐,张叔夜抚须叹道:“这梁山泊水寨险恶,端的天下闻名。倘再生出个宋江这般奢遮的人物,聚得一百单八条好汉,再竖起替天行道杏黄旗,与那河北田虎两下里厮呼应,却不坏了朝廷大事?”云天彪拍案道:“前番征讨,皆是地方厢军,武备废弛。那鲁增又是个莽撞的,轻敌冒进,以致身首异处。如今家师种师道统领西军镇守边关,轻易调动不得。若要进剿,除非调遣御林军营精锐。”话音未落,只见韦扬隐朗声笑道:“张公何必忧虑?末将在御营中有个结义兄弟,现任御营枪棒教头之职。若遣他统领禁军征讨梁山,管教那伙草寇片甲不留!”

张叔夜闻言,双目一亮,忙问道:“敢问教头,此人姓甚名谁?现居何职?”韦扬隐抱拳道:“回禀恩相,此人姓韩名为孝义。表字公烈,前些年小弟与成英兄弟征剿流寇时,在沂州地界遇着此人。那韩孝义使一杆凤翅镏金镋,端的了得,与末将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后来还是成英兄弟与我联手,方才将他收服。”韦扬隐略顿一顿,又道:“此人归顺后,在武科场上一举夺得榜眼,如今在御营军中任枪棒教头与御前带刀侍卫。”

杨腾蛟也接口道:“末将前日去御营观操,见那韩孝义排兵布阵,端的了得。御营将士都说他‘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是个难得的文武全才,更难得的是此人忠心耿耿,最是可靠。前番童贯那厮要收他做义子,竟被他婉言谢绝了。”邓宗弼却道:“这韩孝义我亦有所耳闻,我闻此人生性古怪,最是忠直。金银珠宝视如粪土,美色当前不动分毫,可当大事。”

又说这韩孝义,表字公烈,乃是前番姬怀衢所收的关门弟子,祖贯乃陇右都护府人氏。自幼迁至中原,生得八尺五六身材,面如赤铜,须黄戟竖,发赤披焰,腮胡钢针。年方二十八岁,端的威风凛凛,有万夫不当之勇。最善使一条八十一斤重的凤翅镏金镋,舞动时寒光闪闪,恰似那天宝将军宇文成都再世。马上步下,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更兼箭无虚发,能开三石硬弓。平生最好结交天下豪杰,御营三军上下,无不知晓“绝天宝”韩公烈。

次日五更时分,张叔夜并三十六员雷部神将,齐至文德殿启奏。天子闻奏大喜,即传圣旨宣韩孝义上殿面君。不移时,只见殿外龙骧虎步走进一条好汉。怎生模样?但见身高八尺,腰阔十围。面如赤金,须似钢针。眉分八彩,目若朗星。威风凛凛,恰似天神下界;相貌堂堂,犹如灵官临凡。端的是擎天白金柱,架海紫玉梁。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绝天宝韩孝义。

有诗赞孝义道:

金面虬髯气轩昂,天宝威名动紫宸。

八尺身躯真太岁,三军胆魄赛天神。

凤翅金镋翻血浪,千军阵里取头功。

四方魍魉再作乱,孝义出马定太平。

又有小诗赞曰:

金玉面庞艳,赤发映朝霞。

黄须络缌髯,英姿冠中华。

凤翅镏金镋,霸气宇文家。

善骑射武精,结交四海侠。

韩孝义上前纳头便拜,口称:“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天子见韩孝义生得堂堂一表,凛凛一躯,心下甚喜,便道:“韩爱卿平身。朕闻张郡王等众卿家保举卿家征剿梁山泊草寇,不知卿意下如何?”韩孝义起身叉手禀道:“微臣蒙圣上错爱,又得张郡王抬举,愿往梁山走一遭,收伏那伙强人。”天子听罢大喜道:“韩爱卿真乃忠勇之士,朕心甚慰。”孝义又道:“水泊梁山之中多有能征惯战之辈,非一人之力可破。臣乞陛下再选几员上将,同往剿捕。”

韩孝义叉手禀道:“微臣保举两员上将,俱是御营中拔尖的好汉。头一个姓高名嘉康,祖贯冀州人氏,使两柄月牙铜刘,各重七十余斤,又善打玄铁飞镖,百步取人,如探囊取物。现今做着御营马军教头,人都唤他做‘天圣将军’,若教他押后阵,万无一失。”天子听罢,龙颜大悦,问道:“这高嘉康,莫非是那年与鲁国公府上丽卿小姐比试弓马的那位豪杰?”韩孝义道:“陛下明鉴,正是此人。”

原来这里头有个讲究。看官不知,原来徽宗皇帝本是五月初五端午佳节降生,这日子却犯了民间忌讳。怎地?自古道“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何况两个“五”字相叠,更是不祥。因此神宗皇帝在位时,便不许提这端王生辰之事。后来有个川蜀来的测字先生谢石,在东京城里颇有名声。那时还是端王的徽宗写了个“朝”字与他测。谢石端详良久,忽然拜倒在地:“此字拆开,乃是‘十月十日’,合该是圣主诞辰!”端王闻言大喜,从此便将天宁节改在十月十日庆贺。

看官要知,这改生日的事,在帝王家也是常有的。比如唐玄宗李隆基,本是八月初五生辰,因避“五”字之忌,改作八月五日;宋仁宗亦是四月十四日生辰,因避“四”字谐音,改作四月十日。可见帝王家最重这些忌讳,不比寻常百姓。

当夜天子设宴,百官依序入席。未几,只听得御前太监高声唱道:“饮!”众官齐齐举盏,满饮一口琼浆润喉,山呼万岁。及至第一、二盏御酒时,教坊司歌板色一人启朱唇、发皓齿,唱起中腔妙曲,笙箫笛管相和。宰执重臣率先进酒,三台舞旋如飞。到第三盏御酒时分,方有下酒肴馔呈上:咸豉、爆肉、双下驼峰、角子等物。第四盏时,炙子、骨头索粉、白肉胡饼陆续传膳。第五盏更添群仙炙、天花饼、太平毕罗诸般珍味。第六盏上假鼋鱼、蜜浮酥捺花。第七盏排炊羊、胡饼、炙金肠。第八盏假鲨鱼、独下馒头、肚羹。第九盏终以水饭、簇钉下饭收席。

原来大宋天宁节旧制,群臣必得饮尽九盏御酒,方可谢恩告退。当夜君臣同乐,歌舞升平,真个是:九重宫阙开盛宴,万盏琉璃映玉颜。教坊新翻羽衣曲,百官齐祝圣寿筵。

昔年有词人作《鹧鸪天》一阕,单道这御宴盛况:

宝炬金莲照夜明,御香烟袅瑞云生。九重天上开宫宴,万寿杯中祝圣龄。

歌宛转,舞轻盈,仙韶一派奏新声。君臣共乐升平日,四海同瞻日月清。

且说那日御宴之上,御营众将皆在席间。酒过三巡,陈丽卿借着酒兴,忽然离席向天子奏道:“微臣久闻御营多善射之士,今日愿求赐教,今日天宁佳节,愿与比试射术,以助陛下酒兴。”说罢,连发三箭,箭箭正中百步外柳叶,赢得满堂喝彩。那高嘉康本在末座饮酒,见状冷笑一声:“闺阁中的把戏,也敢称射艺?”陈丽卿闻言大怒道:“高教头既出此言,何不一展身手?”高嘉康将酒盏一掷,起身道:“某家不惯射那死靶。若要较量,不如活射!”

只见嘉康命人取来三枚铜钱,叫小校骑马驰过校场。但听得马蹄声急,高嘉康挽弓如满月,箭去似流星,三箭连发,竟将那三枚铜钱一一射穿。最后一箭更是在铜钱飞起时射中钱眼,钉在百步外的箭垛上。陈丽卿看得目瞪口呆,羞得面红耳赤。高嘉康却抱拳道:“小姐闺中习武已属难得,只是战场厮杀,终究与闺阁游戏不同。”说罢径自归座,满座武将无不叹服。

且说书外闲话休提,单表韩孝义再拜奏道:“第二位好汉姓潘名森,表字仁备,建康府人氏,年方二十有二。使一杆雪花镔铁戟,有万夫不当之勇。现今在御营中做步军教头,人都唤他做‘小君文’,这潘森最是骁勇,临阵争先,可做正先锋。”天子听罢,龙颜大悦,击掌道:“天赐朕这般虎将,何愁梁山草寇不灭!”即时传旨,着殿前太监速宣高嘉康、潘森二将上殿面君。

不一时,左右军士引将二人来。左边那人生得面如镔铁,身披虎头掩心甲,手持一对日月铜刘,正是那天圣将军高嘉康。

有诗赞嘉康曰:

性强刚烈奋勇武,龙凤双眼定日月。

铜刘斗力破敌将,飞镖百步取人命。

两条银蟒递飞腾,跨下一匹大宛马。

不下张清当年勇,御营都头高嘉康。

又有小诗赞曰:

面如镔铁硬,嘉康志气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笫廿四回小君文搦战水泊绝天宝初攻梁山(第2/2页)

凤目穿秋水,偃月铜刘响。

破敌势如虹,夺命枪锋扬。

大宛马蹄疾,天圣将嘉康。

右边那人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剑眉星目,头戴一顶耀日白龙冠,身披素白团花战袍,腰系狮蛮宝带,足蹬卷云月明靴,手中紧握着一条雪花镔铁飞龙戟,端的是威风凛凛,好似薛仁贵再世,君文重生,正是那建康府好汉潘仁备。

有诗赞潘森曰:

潘森英姿飒爽姿,剑眉星目气宇昂。

雪花飞龙戟在手,白袍小将显神威。

建康少年英雄出,仁贵风姿再世来。

御营步军都头职,小君文号震四方。

又有小诗赞曰:

傅粉面如玉,潘森气轩昂。

剑眉星目炯,飞龙戟闪光。

白袍素裹身,龙冠耀日光。

勇冠三军士,小君文名扬。

天子听罢龙颜大悦,击节赞叹道:“天赐良将,助朕剿贼!有三位爱卿出马,何愁梁山草寇不灭!”当下传下圣旨:着闻达之弟闻凯总督粮草,点选御营精兵二万;以潘森为前部开路先锋,韩孝义挂帅统领三军,高嘉康押后接应。限次日五更造饭,平明启程,直取水泊梁山。那张叔夜等人在京休整五六日后,亦奉旨率领本部人马,往河北征讨田虎去了。正是:虎将出京征草寇,龙旗指日定梁山。

却说小辽王谢云策率领兵马,早韩孝义一日到了梁山泊下。殷浩正聚众头领商议破敌之策,谢云策问道:“不知官军主将姓甚名谁?”殷浩答道:“领军大将姓韩名孝义,乃是御营兵马统领。”云策听罢,陡然变色,拍案道:“哥哥不知,这韩孝义与小弟系出同门!当年在青玄门学艺时,师父姬怀衢常言,此人天赋异禀,使得一杆凤翅镏金镋,有万夫不当之勇。今日对阵,须要小心提防!”众头领闻言,俱各心惊。正是:同门师兄弟,沙场见高低。

且听那前关小校飞马急报:“哥哥,祸事了!那韩孝义引着大队官军,杀奔梁山泊来也!”殷浩听罢,眉头紧蹙,问道:“二位军师可有妙计破敌?”陆丹婷摇着羽扇沉吟道:“这厮端的了得,须要仔细提防。”殷浩点头称是,当下便点起三军,排开阵势,准备厮杀。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服恶人磨。

且说那筱孝烈顾怡筠打头一阵;彼威宁党梦晗打二阵;筱金花谢熙涵接应三阵;白张飞王综打四阵;智麟儿钱芸汐断后压住五阵。谋士载顾范则与银枪游侠郁澜涛,各引一彪人马,暗伏于小路左侧林间;凶太岁党景言并小真君谭胜志,亦率精兵隐于右侧草丛。那殷浩与众头领,自在高阜处观敌瞭阵,只待号炮响时,便催动三军掩杀。正是:旌旗暗藏龙虎势,刀枪隐作风雷声。

且说那筱孝烈顾怡筠拍马出阵,横刀立马,凝神看时,只见官军队里旌旗招展,当中一面绣金大纛,上书斗大一个“潘”字,旗下立着一员骁将。怎生打扮?但见: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身长七尺,威风凛凛。头戴烂银盔,身披锁子连环甲;手执一杆雪花飞龙戟,寒光闪闪,冷气森森。端的是:一杆画戟鬼神惊,万种威风不可当!

却说那小君文潘森一马当先,手中雪花飞龙戟,寒光凛凛,耀武扬威,对阵顾怡筠厉声喝道:“呔!尔等草寇不识好歹,竟遣一女流之辈前来送死!岂不闻‘男儿血战沙场,妇人当守闺阁’?速速退去,换条好汉来战!”那筱孝烈顾怡筠听罢,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娇叱一声道:“无知匹夫,安敢轻视女子?今日便教你领教姑奶奶的手段!”言罢,纤腕一翻,雌雄虎头刀寒光迸射,纵马如飞,直取潘森。两马相交,刀戟并举,但见:刀光如雪卷狂风,戟影似龙翻巨浪。

有诗赞顾怡筠曰:

玉面英姿裹红袍,梁山女将显威风。

双刀舞动寒光闪,套索飞旋捉敌兵。

今朝对阵仁贵后,巾帼不让须眉名。

熙涵齐名传四方,女中豪杰顾怡筠。

且说那顾怡筠见潘森如此猖狂,全无惧色,拍马舞刀,一招“玉带围腰”,直取潘森腰胁。潘森眼疾手快,伏鞍一闪,顺势挥动飞龙戟,“横扫千军”,寒光如电,直逼怡筠面门。这厢怡筠刀法精妙,如高祖斩白蟒,变化莫测;那厢潘森戟法凌厉,似仁贵战突厥,神出鬼没。两将刀来戟往,马走龙蛇,斗了二三十合,不分胜负。阵前军士看得眼花缭乱,擂鼓呐喊之声震天动地。

怡筠不由暗忖道:“此人武艺不凡,久战恐难取胜,不如使计擒他!”遂虚晃一刀,拨马诈败,口中却喝道:“敌将厉害,暂避锋芒!”潘森见状大笑:“女流终究力怯!”纵马紧追,喝道:“哪里走!”怡筠听得马蹄声近,忽地从袍底掣出套索,手腕一抖,那索如灵蛇出洞,“唰”地缠住潘森脖颈。潘森大惊,待要挣扎,怡筠猛力一拽,只听“扑通”一声跌下马来,被众军一拥而上,捆缚如粽子。正是:骄兵必败古来训,巾帼智擒玉面龙!

韩孝义见势不妙,急引中军拍马赶来,大喝一声:“贼子休得猖狂!”手中凤翅镏金镋舞得如风车也似,但见寒光一闪,早将那绳索拦腰截断。潘森方才脱得困来,气喘如牛,慌忙整鞍上马。恰在此时,第二阵彼威宁党梦晗已飞马赶到,左手挺枪,右手抽刀直取孝义,口中叫道:“怡筠贤妹且去会那厮,这个撮鸟交与姐姐!”顾怡筠闻言,便将双刀一摆,泼风也似杀向潘森。正是:方才脱得金钩去,又遇追魂索命人。

却说党梦晗拍马挺枪,直取韩孝义。两将交锋,各逞威风。一个镏金镋舞动如泰山压顶,一个点钢枪刺出似银蛇吐信。但见镋来枪往卷狂风,马踏尘沙蔽日红。两人斗至三十回合,难分高低,英雄相惜在心边。那边厢顾怡筠双刀并举,早与潘森战作一团。正斗到紧处,第三阵谢熙涵飞马赶到。三骑马转灯儿般厮杀。怡筠觑得亲切,卖个破绽,潘森急架画戟相迎。却不防熙涵枪杆横扫,早将潘森坐下战马打翻。但听“扑通”一声,潘森倒撞下马,被众军汉一拥而上,捆缚个结实。

正是:

双刀诱敌施巧计,暗枪扫马建奇功。

饶你英雄能盖世,也教失陷罗网中。

孝义闻知潘森遭擒,登时心慌意乱,急急虚劈一镋,撇了党梦晗,拨转马头来救潘森。只见第四阵上杀出白张飞王综,手挺一条丈八蛇矛飞枪,胯下乌骓海龙驹,如飞也似抢到阵前,截住孝义厮杀。两员猛将斗到三四十合,这边枪似骤雨狂风,那边镋如泰山压顶,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战得难分高下。后军天圣将军高嘉康拍马赶到,闻听前军先锋报说潘森遭擒,不由大怒,舞动两柄月牙铜刘,直取敌阵。恰遇第五阵智麟儿钱芸汐,骑上金毛狮子兽,挺一条九股托天叉,飞马迎战。两将交锋,铜刘劈砍如电,钢叉刺搠似风,各逞手段,战有三四十合。芸汐见一时难胜,虚晃一叉,调转狮子兽回阵。嘉康亦不追赶,收兵归营,韩孝义见潘森被擒,心头火起,虚晃一镋,拨马回阵,厉声喝道:“三军听令,与我杀将过去!”御营军马闻令,登时喊声震天,铁蹄翻飞,卷起滚滚黄尘。

却说梁山军早有准备,左侧小路上顾范则、郁澜涛引一支伏兵杀出,右侧小路上党景言、谭胜志亦率军突袭。两下里刀枪并举,箭矢交加,混战多时,各自折损些人马。韩孝义见难以取胜,只得鸣金收兵,悻悻退去。梁山军擒了潘森,得胜回山,大吹大擂,犒赏三军。话分两头,这边且按下官军不表,单说梁山泊内如何庆贺。

且说梁山寨内,众头领见擒了潘森,纷纷击掌喝彩。裴智俊扯着嗓门嚷道:“怡筠妹子这手功夫,端的不输当年一丈青!”众好汉齐声附和。怡筠抱拳笑道:“全仗哥哥们抬爱。”正说笑间,殷浩命小喽啰将潘森押上聚义厅。殷浩亲自为潘森松绑,温言劝道:“将军武艺超群,何不共聚大义?”潘森默然不语。潘森却瞪眼叫道:“要俺归顺?除非这婆娘堂堂正正胜了俺!方才以多欺少,暗箭伤人,算甚好汉!”怡筠闻言柳眉倒竖,掣出双刀喝道:“好个不知死的撮鸟!今日便叫你见识姑奶奶的真本事!”

顾怡筠说罢,将套索递与谢熙涵,舞着雌雄虎头双刀。那潘森舞动银戟,拍马直取怡筠,恰似君文大战赤眉军。怡筠亦娇叱一声,双刀并举,好似三娘恶斗霹雳火。两员猛将正是棋逢对手:一个似梁山女将重生,一个如御营勇将再世。但见刀来戟往寒光闪,马踏尘飞杀气腾。这一个双刀舞处,似雪片纷飞;那一个银戟起时,如蛟龙出海。两下里斗到四五十合,潘森忽地卖个破绽,挺戟直取怡筠心窝。那戟来得凶猛,恰似银蛇吐信。

怡筠眼疾手快,侧身让过戟锋,就势反手一刀,直劈潘森左腿。潘森措手不及,但听“咔嚓”一声,护腿甲裂,登时血染征袍。那潘森吃痛不住,翻身落马,恰如泰山崩倒,惊得两边军士尽皆骇然。

潘森见怡筠如此武艺,心下大惊,暗道:“不想这娘子恁般了得!”当下跳出战圈,抱拳高声道:“今日方知姐姐真手段,潘森往日狂妄,实乃井底之蛙!情愿归顺梁山,共聚大义!”言罢,推玉山倒金柱,纳头便拜。怡筠慌忙扶起,道:“贤弟休行大礼,既上梁山,便是兄弟!”殷浩见状大喜,即令喽啰杀牛宰马,大排筵席,与众头领庆贺。正饮酒间,忽听得山崩地裂一声响,震得厅上碗盏乱跳,地皮颤动。这一下,有分教:震天炮夜袭梁山泊,女子房巧设连环计。众好汉俱各失色,究竟是何方人马作怪?官军又请了哪路凶神来犯梁山?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