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道非身外 > 14.建文旧部

道非身外 14.建文旧部

簡繁轉換
作者:惭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9-09 15:20:42 来源:源1

14.建文旧部(第1/2页)

官差吃了个亏,非但不知收敛,反而像被踩了尾巴的野狗,梗着脖子踏步上前,在酒客胸前猛推一把——这力道之大,竟让酒客踉跄了两步,后背差点撞到桌腿。他从腰间掏出块亮闪闪的腰牌,往众人眼前一晃,阳光反射在腰牌上,刺得邻桌客人赶紧眯眼,他声音嚣张得像刚下蛋的公鸡,扯着嗓子喊:“锦衣卫办案!谁敢阻挠?不想活了是不是?知道锦衣卫的厉害吗?抓你们跟抓小鸡似的!”

腰牌上“锦衣卫”三个大字红得刺眼,像沾了血,酒肆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筷子掉在地上的“叮当”声都听得清清楚楚,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苏震握着酒杯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杯沿都快被他捏变形了——他这辈子最恨的就是锦衣卫,李铭坤师叔就是被锦衣卫害死的,这官差的嘴脸,跟王国钢那老狗一模一样,都是仗着权势欺压百姓的败类!他刚要拔剑,指尖都碰到照胆剑的剑柄了,却见那酒客突然换了副模样,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像朵盛开的菊花,凑到官差跟前,语气软得像块棉花:“原来是锦衣卫大人!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刚才多有冒犯,您大人有大量,别跟这草民动怒,气坏了身子不值当。实不相瞒,小的有机密要事相告,就是找不到大人,今日真是缘分!您可有兴趣听小的说说?保准是天大的好事!”

这锦衣卫本是随王国钢来江阳打探建文帝消息的小喽啰,名叫赵三,因武功平庸,只会耍耍官威,只能在城里瞎转悠,连正经差事都轮不上。这一个多月来,他跟上司断了联系,像只没头苍蝇,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怕被纪纲追责砍头。刚才见店小二嘴碎,本想借着“诽谤朝廷”的由头显显官威,顺便敲诈点银子买酒喝,没想到竟有人送上门来“献机密”,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他立马松开店小二的衣领,还踹了对方一脚,骂道“还不快滚”,转头对酒客道:“你真有机密?赶紧说!要是真有用,少不了你的好处,赏你两锭银子都不是问题,够你喝半个月的酒!”

酒客却压低声音,往四周扫了一眼,眼神里满是“谨慎”,故作神秘地说:“大人,此处人多眼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我怕隔墙有耳,万一被奸人听了去,误了大人的大事可就不好了。大人可否移步一叙?是关于……”他说着,用手指蘸了点酒,在桌上飞快写了个“建”字,写完赶紧用袖子擦掉,只留下一片湿痕,像怕被人看见似的,动作夸张得像在演皮影戏。

赵三眼睛瞬间亮了,像饿狼看见肉,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连连点头:“懂!懂!我懂!那我们找个僻静地方说,别被人偷听了!”说着就跟着酒客下楼,脚步都轻快了不少,连地上的腰刀都忘了捡,活像个被糖骗走的小孩。店小二趴在地上,看着两人的背影,偷偷吐了口唾沫,骂了句“狗仗人势的东西,早晚遭报应”,才捂着被打肿的脸,一瘸一拐地爬起来。

苏震在楼上看得真切,那“建”字虽写得快,却被他看得明明白白——十有**是关于建文帝的!他心里又惊又疑,惊的是竟能这么快遇到知情人,疑的是这酒客来历不明,怕不是锦衣卫的圈套。他赶紧在桌上丢了几钱银子,动作麻利得像怕被人拦着,起身跟了上去。他运起刘铁嘴教的“轻云步”,脚步轻得像猫踩棉花,跟在两人身后,连衣角都没晃一下,赵三那蠢货和酒客竟丝毫没察觉,还在前面有说有笑,像一对“忘年交”。

跟了没多远,就到了郊外的树林。这里荒无人烟,只有几棵光秃秃的老树,树枝歪歪扭扭的,像张牙舞爪的鬼爪,风一吹,树枝“呜呜”响,像鬼哭似的,听得人头皮发麻。两人在一棵老槐树下站定,树干上还有个树洞,像只睁着的眼睛。苏震赶紧闪身躲到树后,屏住呼吸,竖起耳朵听,连心跳都放轻了,生怕被发现。

只听赵三急不可耐地问,声音都在抖,满是期待:“这里没人了,你快说!建文帝在哪?藏在哪个山洞里?还是哪个寺庙里?要是真能找到他,我升官发财了,少不了你的好处,赏你十锭银子,再给你个小官当当!”

酒客却突然变了脸,佯装诧异,挠了挠头,一脸无辜:“大人,您说什么呢?小的不知道什么建文帝啊!您是不是听错了?”

“你耍我?”赵三勃然大怒,像被戳破的气球,指着酒客的鼻子骂,唾沫星子喷了对方一脸,“那你说有机密相告,还在桌上写‘建’字,是什么意思?当我是傻子是不是?信不信我现在就砍了你!”

酒客“哦”了一声,恍然大悟似的,拍了下大腿,声音里满是“原来如此”:“您说那啊!小的会相面,看相看得可准了!见大人印堂发黑,眼带血丝,是‘短命之相’,活不过三天!本想提醒您早做准备,买口好棺材,这难道不是机密?至于‘建’字,是让您早日建坟,免得暴尸荒野,没人收尸,多可怜啊!”

“你这不长眼的混账东西,竟敢消遣你赵三大爷!我看你是活腻了!”赵三气得脸都绿了,像被染了色的黄瓜,“唰”地抽出霄汉剑,剑尖直刺酒客咽喉,动作又快又狠,带着股杀意,可惜准头太差,剑风都歪了。

酒客却不退反进,像片落叶似的往侧后方一飘,轻飘飘地避开剑锋,连衣角都没被碰到。他跨步上前,手掌带着劲风,“啪”地拍在赵三胸前——这一掌又快又准,力道大得惊人,像拍在棉花上却带着铁劲。只听“咔嚓”一声脆响,赵三的肋骨当场塌陷,像被踩扁的饼干,他“啊”地惨叫一声,声音尖利得能刺破耳膜,像滩烂泥似的倒在地上,口中鲜血狂喷,溅得雪地都红了,没挣扎两下就不动了,眼睛还睁着,满是不甘。

酒客对着尸体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惋惜”:“希望你来世做个好人,别再为虎作伥,欺负老百姓了。要是再当锦衣卫,可就没这么好运了。”说罢转身就要走,却见苏震从树后走出来,双手抱拳,语气恭敬:“前辈好雄浑的掌力!您本可在酒楼就毙了这走狗,却怕连累店家,特意引他到郊外,此等侠义心肠,晚辈佩服之至!只是晚辈心中有惑,还望前辈不吝赐教,您到底是谁?为何对建文帝的事如此清楚?”

酒客见出来的是刚才酒楼里的少年,自己被跟踪竟丝毫没察觉,心里顿时警铃大作——这少年年纪不大,轻功却如此厉害,绝非普通人,怕不是纪纲派来的高手!他往后退了半步,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手指都泛白了,语气警惕:“小友有话直说,别绕圈子!只要我知道的,定不隐瞒;要是想试探我,就别怪我不客气!”

苏震笑了笑,指了指地上的尸体,眼神里满是“我看穿你了”:“前辈在酒桌上写‘建’字,说是让他‘建坟’,可晚辈看您刚才转身就走,毫无为他建坟的意思,连土都没挖一下,这‘建’字,怕不是还有别的含义吧?比如……建文帝的下落?”

酒客也笑了,摸了摸下巴的胡茬,眼神里的警惕少了些:“就是建坟之意!只是我手上没工具,又没石料,总不能用手刨土吧?那得多累!正想去镇上买把铲子,再找块木板当墓碑,写上‘赵三之墓’,小友倒是细心,连这都注意到了。”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暗暗佩服这少年的观察力,比赵三那蠢货强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4.建文旧部(第2/2页)

苏震知道这种秘事对方不会轻易透露,只好坦诚道:“前辈,晚辈并非有意试探,实在是事关重大。我乃青城门下弟子苏震,师叔李铭坤,毕生心愿就是刺杀燕贼朱棣,辅佐建文帝重新登基。可惜上月师叔不幸遭锦衣卫暗算,殁于奸人之手,连尸体都差点没保住。晚辈发誓要为师叔完成遗愿,寻找他生前的故友,共商反燕大计。方才见前辈行事,不像普通人,猜测是师叔的同道,故冒昧询问,求前辈成全!”他说着,眼睛都红了,声音里带着点哽咽,怕对方不信。

酒客脸色一正,往前走了两步,眼神锐利得像刀,上下打量着苏震:“胡说八道!李铭坤武功高强,江湖经验老到,行事谨慎得像只老狐狸,何人能暗算他?你说你是青城门下,师从何人?拿什么证明你的身份?别是锦衣卫的探子,故意来套我的话,想把我引出来!”他手还按在刀柄上,随时准备动手。

苏震赶紧解释,语气急切:“师叔是不慎中了王国钢的‘幽兰散’,被锦衣卫包围,寡不敌众,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家师近年隐居丹山,不问世事,他老人家吩咐过,名讳不便告知,还望前辈见谅。若是前辈不信,晚辈愿将青城剑法的最后三招演示给您看——这三招是青城不传之秘,非门下弟子,绝不可能学会,就算偷学,也只会形似神不似!”

他说得没错——青城派的“松风剑法”虽名动天下,江湖上不少人见过招式,却只知其形,不知其神。特别是最后三招“道分阴阳”“降魔卫道”“天地归一”,不仅需要将剑法练到一定火候,还得品行端正,师父才会传授,外人根本学不会,就算学会了,也发挥不出威力。

苏震抽出照胆剑,剑身在阳光下泛着寒光,像条银色的龙。他深吸一口气,略一运气,体内的白虎之力缓缓运转,将剑往空中虚劈——只听“嗡”的一声轻响,空气都被劈开,形成一道无形的气浪,三丈开外一棵一抱多粗的老槐树,应声从中分为两半!更奇的是,一半树干完整无损,连树皮都没掉,另一半却被剑风搅成了碎屑,像被粉碎机碾过似的,飘得满地都是,正是青城不传之秘“道分阴阳”!

接着,苏震剑往上挑,手腕飞快转动,剑花挽得像朵绽放的花,随即急速刺出,大喝一声“降魔卫道”!照胆剑瞬间化为一片光影,密密麻麻的,像张剑网,剑气所到之处,面前一块半人高的巨石,瞬间变得百孔千疮,最深的剑痕竟有三尺多深,碎石簌簌往下掉,像下了场石头雨。

他正要使出第三招“天地归一”,准备将旁边的小土坡劈成两半,酒客突然喊道:“少侠住手!我信了!不用再演了!想不到青城门下,竟有如此年轻的高手,李铭坤有你这样的师侄,也该瞑目了!”他语气里满是惊叹,手也从刀柄上移开,显然是彻底相信了苏震的身份。

苏震收剑入鞘,动作行云流水,拱手道:“前辈肯信晚辈,多谢!晚辈不是有意炫耀,实在是事关重大,不得不证明身份。”

酒客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歉意,拱了拱手:“方才多有得罪,还望少侠莫怪。我叫罗滨,江阳人氏,本在建文朝为官,任兵部主事,朱棣篡位后,我心中不平,便辞官离去,在山东定居,暗中联络仁人志士,伺机反燕,一住就是十余年。虽与李铭坤未曾见面,却时常书信往来,是神交好友,此番回来,一是为了侄儿罗浩大婚,二是想去川黔交界拜会李铭坤,共商反燕大计,没想到……”他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惋惜,“竟得知他遇害的消息,真是天妒英才!”

苏震心里一喜,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师叔的故友,像在黑暗中找到了光,赶紧道:“罗前辈,能遇您,真是太好了!师叔生前曾说,让我去江阳方山云峰寺找一位故人,说那位故人知道罗盘的秘密,不知您可知晓此人?”

罗滨摇了摇头,眉头皱了起来:“云峰寺的故人我倒不清楚,不过李铭坤曾在信中提过,他有个好友藏在寺中,负责保管一些重要之物,可能就是你说的故人。等我参加完侄儿的婚礼,陪你一起去看看便是,正好我也想拜访一下这位朋友。”他顿了顿,又道,“对了,方才在酒桌上写‘建’字,确实是关于建文帝的。我知道皇上的下落,他老人家现在隐居在云南的一座寺庙里,身边有几个忠心的老臣陪着,只是他老人家不愿意见外人,怕给身边的人带来危险,故不能告知你具体地址,还望你体谅。”

苏震连忙点头,语气诚恳:“前辈放心,晚辈明白!只要皇上安好,总有机会再见。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云峰寺的故人,解开罗盘的秘密,为反燕做准备。”

罗滨笑了笑,拍了拍苏震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三十余里外就是江阳城区,也是我的故居,那里有不少反燕的同道。我那侄儿罗浩,也是青城门下,跟你算是同门,拜在断虹子掌门门下,武功还不错,就是有点莽撞,跟你师叔年轻时很像。他大婚在即,你要是没别的事,跟我一起去喝杯喜酒?也认识认识其他同门,以后反燕,多个人多份力,还能尝尝我家酿的米酒,比酒楼的泸州老窖还好喝!”

苏震眼睛一亮——既能参加同门的婚礼,认识更多反燕志士,又能喝到好酒,简直是两全其美!他赶紧点头,像小鸡啄米:“多谢前辈!晚辈愿意同往!能认识同门,还能喝到前辈家酿的酒,是晚辈的福气!”

两人一起往江阳城区走,罗滨边走边给苏震讲李铭坤的往事——比如李铭坤当年在贵州智斗土司,用“流云指”点了十几个卫兵的穴位,还抢了他们的酒喝,最后把土司的酒窖都搬空了;又比如李铭坤写的诗,比铁砺还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能改成“床前有月光,像块白冰糖”,却总爱到处炫耀,让朋友点评,点评不好还不高兴。苏震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笑出声,心里对师叔的敬佩又多了几分,也更坚定了反燕的决心——一定要完成师叔的遗愿,让朱棣付出代价,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路上,苏震摸了摸怀里的黄龙珠,宝珠还带着体温,温润如玉,又看了看腰间的照胆剑,剑穗子轻轻晃动,像在鼓励他。他心里暗暗想:“师叔,您放心,我一定会找到云峰寺的故人,解开罗盘的秘密,联合更多同道,推翻朱棣的暴政,为您报仇,也为所有被他害死的人报仇!”风一吹,树叶“沙沙”响,像在回应他的誓言,阳光透过树枝洒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