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道非身外 > 15.月下笛声

道非身外 15.月下笛声

簡繁轉換
作者:惭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9-09 15:20:42 来源:源1

15.月下笛声(第1/2页)

小苏听罗滨说起侄儿罗浩,脑子里“嗡”的一声,像被敲了记闷锣——这不就是王国钢咬牙切齿说的“抢夺民女、被夺剑”的青城弟子吗?他心里顿时来了劲,既想会会这位“问题同门”,问清夺剑的来龙去脉(毕竟剑是青城派的,总不能真让它落外人手里),又能跟着去江阳城区,顺便打探云峰寺的消息,简直是“一举两得”。他当即点头应下,眼睛都亮了:“好!正好我也想认识认识同门,听听师兄的江湖故事,说不定还能学两招青城新剑法!”

两人结伴而行,先随罗滨去客栈取包裹。那客栈简陋得很,门板上的漆掉了大半,露出里面的木头纹路,柜台后的掌柜还在打盹,口水都快流到账本上。罗滨的包裹也寒酸,就一件洗得发白的换洗衣物,外加一本卷边的《易经》,书页都快散架了,显然翻了无数遍。小苏瞅着包裹,心里嘀咕:“罗前辈看着像个当过官的大人物,怎么包裹比我还简单?比铁砺的行李还少——铁砺上次下山,至少还偷偷带了块腊肉,藏在包裹最底下,怕被方师兄发现。”

路上,罗滨听小苏细说了李铭坤惨死的过程——从竹屋遇伏、中幽兰散,到断臂殉道,连李铭坤最后递罗盘的细节都没落下。罗滨气得直拍大腿,道袍上的灰尘都被震得乱飞,骂道:“王国钢这老狗!用迷药暗算,算什么英雄好汉!要是光明正大比试,铭坤一只手都能打赢他!以后我要是见到他,定要拧断他的脖子,用他的人头祭拜铭坤,让他给铭坤赔罪!”骂完又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惋惜,声音都低了:“铭坤是个好人啊,当年在信里还跟我说,等反燕成功了,要一起去江南喝最好的酒,看最美的景,现在……这约定怕是实现不了了。”

说话间,两人不知不觉已到江阳地界。刚入城,小苏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一条青石铺就的街道宽约两丈,从西向东延伸,一眼望不到头,像条卧在地上的青色巨龙。街道两边,茶楼、酒肆、作坊、当铺、旅店鳞次栉比,幌子在风里飘得悠悠的,有写“正宗泸州老窖,喝了不上头”的,有画“剃头刮脸,一文钱一次”的,还有挂“专治疑难杂症,无效不要钱”的,热闹得像过年时的丹山木屋,只是人更多、声更杂。

周遭的空地上,一字排开撑着不少大伞,伞面五颜六色的,像朵大花。伞下的小商贩扯着嗓子吆喝,声音此起彼伏:“糖人!糖人!一文钱一个,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糖葫芦!甜掉牙的糖葫芦!山楂裹糖,越吃越香!”“跌打损伤药!祖传秘方,抹上就好,不好你来找我!”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往来不绝——有摇着扇子闲游的公子哥,扇子上还画着美人图;有挑着担子赶路的货郎,担子上的拨浪鼓“咚咚”响;还有驾着牛车运货的农夫,牛脖子上的铃铛“叮铃”响,五行八作,应有尽有,看得小苏眼花缭乱。

此刻已是申时时分,太阳从初春厚厚的云层里探出半张脸,柔和的阳光洒在行人肩头,为这些终日忙碌的人送去一丝暖意。小苏看得眼睛都直了,心里想:“这江阳比丹山热闹多了!要是铁砺来了,肯定要吵着买糖人,还得要孙悟空造型的,说不定还会跟小贩砍价;方师兄则会盯着那些草药摊不放,拿着草药问东问西,能跟摊主聊半个时辰,最后还不一定买。”

走了没多久,两人就见到一座气派宅院。院外粉墙高耸,墙上爬着些嫩绿的藤蔓,像给墙穿了件绿衣裳,院内隐约可见飞檐斗拱和茂林修竹,不知有多深。大门正上方悬着块匾额,上书“罗府”两个泥金大字,金光闪闪的,一看就知道罗家是不缺钱的主。

“就是这儿了,到家了。”罗滨上前,拿起黄铜门环,轻轻扣了三下,“咚、咚、咚”的声音在安静的巷子里格外清晰,像在敲鼓。

不多时,大门“吱嘎”一声打开一条缝隙,有人从里面探出头来,声音沙哑得像老树皮摩擦:“谁呀?这么晚了还来敲门。”随即,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家奴走了出来,穿着件半旧的青布衫,袖口还打了个补丁,眯着眼睛打量着门前二人,眼神里满是警惕。

“你是二老爷?”老奴突然眼睛一亮,惊喜地叫道,声音都颤了,手里的门闩“啪嗒”掉在地上,“老爷和夫人说这几天二老爷可能要回来,老奴还不信!二老爷您这几年还好吧?老奴想死您了!快进来,我带您去见老爷,他肯定高兴坏了!”说着就拉着罗滨往里走,连小苏都忘了问,直接把两人领进了院,像生怕罗滨跑了似的。

院内更是气派——迎面就是一堵高大的影壁,粉刷得光可鉴人,上面画着“松鹤延年”的图案,仙鹤的羽毛都画得根根分明,连眼睛都透着灵气;松树的年轮都清晰可见,像真的一样。绕过影壁,是三进三出的楼宇,木头都是上好的红木,透着股贵气。堂前栽着一棵老松,树身苍劲,枝干像飞龙似的盘旋而上,至少有几十年树龄了。穿堂而过,又见一座优雅小苑,苑里到处是假山奇石,峥嵘挺拔,假山下一条碎石小径蜿蜒曲折,似能通幽。苑中房屋的屋檐下,都挂着大红灯笼,红得像一团团火,显然是要办喜事,喜气洋洋的。

老奴领二人到厅中坐下,吩咐下人看茶后,对罗滨道:“二老爷您稍坐,我这就去请大老爷出来,他要是知道您回来了,肯定要亲自来接。”说完就一溜烟跑了,脚步快得不像个老人。

两人刚坐下,一杯热茶还没喝完(茶水是上好的龙井,香气扑鼻),就见一位身着绫罗长袍的老者匆匆赶来。这老者面貌和罗滨有七分相似,只是头发更白,皱纹更多,眼角的鱼尾纹都堆在了一起。他一见罗滨,就一把拉住他的双手,眼泪“唰”地下来了,像断了线的珠子,哽咽道:“二弟!十年了!你音信全无,跟失踪了似的!若不是这次浩儿大婚,托人四处打听你的消息,你是不是永远不回这个家了?大哥知道你在忙反燕的大事,可再忙也得给家里捎个信啊,我和你嫂子天天担心你,怕你出什么事,夜里都睡不好觉。”

突然,他瞥见坐在一旁的小苏,才发觉自己失态,赶紧用袖子擦了擦眼泪,袖子都湿了一大片,尴尬地笑道:“这位朋友是?看着面生得很,是二弟你在外面认识的江湖同道吗?”

罗滨赶紧介绍,语气里满是自豪:“这位是苏震苏少侠,是我在途中结识的朋友,身手高强,还是青城派门下,和浩儿师出同门,算起来是浩儿的师兄。对了,浩儿呢?快叫他出来,让他们师兄弟见见,也好切磋切磋武功。”

罗滨大哥(罗家长子罗海)叹了口气,摇着头说:“休要提这小畜生!气死我了!去年年末,我见他年满十八,该成家立业了,就给他说了门亲事,是城中王老爷家的千金王婉儿。那王小姐可是江阳有名的大家闺秀,书香门第,品貌出众,还会女工,绣的鸳鸯跟活的似的,多少人想求都求不来!我选好了良辰吉日,就定在大后天,谁知这小子竟看不上人家,说什么‘想闯荡江湖,不想被婚姻束缚’,逃婚跑了!幸好离得不远,前几日在纳溪县找到了,他还想接着跑,被我派人看得严严实实,接回家后,我和他母亲苦劝了好几天,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他才勉强回心转意,同意成婚。”

罗滨忍不住笑了,拍了拍罗海的肩膀:“难道是王小姐样貌粗陋,浩儿才不乐意?要是长得不好看,逃婚也情有可原。”

“哪能啊!”罗海急了,声音都提高了,“王小姐我见过,柳叶眉,杏核眼,皮肤白得像雪,一笑还有两个小酒窝,比画里的仙女还好看!我也不知道这小子怎么想的,放着这么好的姑娘不要,非要逃婚,真是猪油蒙了心!”

正说着,一名少年从厅外走了进来,脚步轻快得像阵风。小苏抬眼一看,顿时愣住了——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一个多月前在酒楼吟诗嘲讽刘铁嘴,被老道士打了一巴掌的那个“刺头”!他心里恍然大悟:“原来罗浩就是他!世界真小,这都能遇上!难怪觉得眼熟,当时还觉得他挺有骨气,没想到是个逃婚的主儿。”

罗浩进了厅,见了罗滨,赶紧行跪拜大礼,动作标准得很:“侄儿罗浩,拜见二叔!二叔一路辛苦,路途遥远,您受累了!”

罗滨连忙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力气不小:“起来吧!几年不见,你都长这么高了,比二叔还高半头,都快认不出来了。”

罗浩起身,目光落在小苏身上,眼神里带着点好奇,抱拳躬身,语气客气:“小可罗浩,不知这位兄台如何称呼?看着面生,是二叔您的朋友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5.月下笛声(第2/2页)

“在下苏震。”小苏连忙回礼,心里还在想“要不要提酒楼的事?提了会不会尴尬?”最后还是决定先不说,免得刚见面就闹不愉快。

罗滨哈哈大笑,拍着两人的肩膀,笑得胡子都翘了:“你们师兄弟还这么生分?都是青城派的,以后要多亲近亲近,互相学习,浩儿你要多向苏少侠请教,他的武功可比你厉害多了。”

罗浩微微一惊,看着小苏,眼神里满是疑惑:“不知师兄拜在哪位先辈门下?是掌门师伯,还是其他师叔?”

小苏不好隐瞒,如实答道:“家师名讳魏离,隐居在丹山玉皇观,平日不怎么下山。”

“原来是魏离师伯门下!”罗浩眼睛一亮,连忙改口,语气更恭敬了,“那您就是我师兄了!按辈分,您比我高半辈呢!”说话间,他的目光落在小苏腰间的照胆剑上,眼神里满是讶异,像发现了宝贝:“我依稀记得,十年前曾见师伯将此剑佩在腰间,视若珍宝,连碰都不让人碰,说这剑是他的命根子,今日竟将此剑赠予师兄,可见师兄是师伯的得意门生。不知师伯他老人家现在在哪座名山隐居?近来身体可好?还像以前那样爱喝酒吗?”

小苏连忙摆手,谦虚道:“我拜入师门较晚,才八年,论入门时间,你比我早两年,你才是师兄。”随后,他把魏离在丹山隐居、身体安好的事说了,还故意提了提铁砺和方宪,说他们“一个爱练拳,经常摔进菜窖;一个爱读书,连走路都捧着书,差点撞树上”,听得罗浩直笑,眼泪都快出来了,说“这两位师兄倒有趣,有空真想见见”。

罗滨兄弟见两人聊得投机,像认识多年的好友,也不打扰,罗海笑着说:“你们师兄弟好好叙叙,偏厅已备下饭菜,我去让厨房再加两个菜,都是江阳的特色,让苏少侠尝尝鲜。”说完就和罗滨一起转身离开了,留下两人在厅里聊天。

两人聊起师门趣事,越聊越投缘——小苏说铁砺练拳摔进菜窖,爬出来时满身是泥,还嘴硬说“是在练‘泥地拳’”;罗浩说自己小时候偷喝掌门的酒,被发现后罚抄《道德经》一百遍,抄得手都酸了,还把“道可道,非常道”抄成了“酒可酒,非常酒”,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连逃婚的事都忘了提。

用完晚膳罗浩对家里招呼一声:“我领师兄去城中逛逛,看看江阳的夜景,去去就回!”不等家人答应,就拉着小苏出门了,动作快得像怕被拉住。小苏哭笑不得,心里想:“这罗浩,倒和铁砺一样,都是急性子,风风火火的,一点都不稳重。”

两人在城区转了许久,从热闹的街道转到僻静的城郊。街道上的人渐渐少了,商贩也收摊了,只剩下几盏灯笼在风中摇曳。小苏突然想起佩剑的事,假装不经意地问:“我们习武之人,剑不离身,这样才能随时应对危险,不知师兄为何没带佩剑?难道是放在家里了?”

罗浩正欲作答,突然抬头看见一轮皓月高悬头顶,像个大银盘,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层银霜,美得不像话。他眼睛一亮,指着远处的远山,兴奋地说:“师弟,别聊剑了!不如我们比比脚力!那座山叫‘望月山’,离这约有十里,看谁先到山顶!赢的人,我请他喝江阳最好的米酒!”说罢不等小苏开口,已运起轻功,双脚在地上轻轻一点,像只轻捷的燕子,跃出丈余远,还回头朝小苏招手,笑得像个孩子:“师弟快来!别认输啊!要是输了,可别哭鼻子!”

小苏摇头苦笑,心里想:“这师兄,怎么说比就比?一点都不按常理出牌。”但还是纵身跟了上去,心里也有点跃跃欲试——想看看自己现在的轻功到底有多厉害。

只见两人你追我赶,像两道影子在月光下穿梭,顷刻间就奔出三里多。小苏此刻身负刘铁嘴传的五十年功力,还有白虎之力加持,轻功比罗浩高出不止一筹,但他不想显露太多,怕吓到罗浩,只跟在罗浩身后,亦步亦趋,始终保持着一丈的距离,像条灵活的影子。

罗浩的师父是青城掌门断虹子,轻功本就极高,在江湖上都有名气,又对罗浩偏爱有加,一身本领倾囊相授,连压箱底的“踏雪无痕”都教了他。罗浩天赋也高,聪慧过人,学东西快,是青城派年轻一辈里的佼佼者,连掌门都夸他“将来定能成大器”。他本以为这次比试能轻松获胜,在同门面前露一手,可不管他怎么加速,都甩不开小苏,小苏像块牛皮糖似的粘在他身后,心里顿时暗暗惊异:“这苏震师兄的轻功怎么这么好?比掌门师叔教我的‘踏雪无痕’还厉害!他到底练了多少年?难道是天赋异禀?”他咬了咬牙,又加快了脚步,衣襟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像面小旗子。

等两人到了山下,罗浩已是满头大汗,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地上的银霜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气喘吁吁,连说话都带着粗气:“师……师兄……你……你的轻功……怎么这么……这么厉害?”;小苏却气定神闲,连头发都没乱,呼吸也很平稳,还能笑着说:“师兄好轻功!‘踏雪无痕’练得很熟练,我也是拼尽全力才跟上。”

罗浩调匀气息,望着小苏,眼神里满是敬佩,语气诚恳:“师弟太谦虚了!你的内力、轻功如此高明,真是我辈中的翘楚!我自愧不如,甘拜下风!这米酒,我请定了!”

“师兄谬赞了,我只是运气好,得了点奇遇。”小苏谦虚道,没提刘铁嘴传功的事,怕解释起来麻烦。

正说着,突然听山腰传来一阵宛转悠扬的笛声,像清泉流过石缝,又像鸟儿在林间歌唱。两人寻声望去,只见一名女子身着白衣,站在月光下吹笛,身姿亭亭玉立,像棵挺拔的竹子。那女子长发披散在肩头,随风轻轻飘动,笛声清亮悠远,明澈如水,听得人心里一静,所有的烦躁都烟消云散。吹到激昂处,曲调又似万壑松涛,气势磅礴,优雅动听,让人如饮醇酒,如沐春风,连山间的鸟儿都停止了鸣叫,静静聆听。

两人听得如痴如醉,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打断这美妙的笛声,像怕惊扰了月下的精灵。小苏心里想:“这笛声比方师兄吹的笛子好听多了,方师兄只会我教他的‘两只老虎’,还总跑调。”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久久不散。女子轻声吟唱起来,声音像天籁:“星海星空昨夜尘,梦里梦外可寻痕?情深情浅终属份,缘来缘去不由人。”她的嗓音清脆柔和,宛如山间的清泉,沁人心脾,带着点淡淡的忧伤。

小苏听着歌词,想起自己穿越而来,与父母分离,再也见不到他们,再也吃不到妈妈做的红烧肉,再也听不到爸爸讲的故事,心里的思乡之情像潮水般涌来,再也忍不住,高声诵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他声音带着点哽咽,眼睛都红了。

白衣女子闻言,也不回头,长叹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责备,像被误解的委屈:“小女子的曲调、歌词中并无秋风之情,只是感叹缘分无常,不知何处惹得公子动了故园之思?难道是小女子的笛声不好听,让公子想起了家乡的不好?”

原来古人常将心事寓于乐声之中,寻觅知音,讲究“乐为心声,曲为心诉”。小苏不懂这规矩,只觉得笛声触动了自己的思乡之情,随口吟诵了李白的诗,却让女子误以为他曲解了自己的心意,还觉得她的笛声难听,心里有些不快,语气也冷了下来。

罗浩见状,赶紧打圆场,生怕两人闹僵,长声吟道:“冰雪佳人貌最奇,常将玉笛向人吹。曲中无限花心动,独许东君第一枝。”说罢便再无语言,暗合禅宗自悟之理。

女子心念一动,觉得这少年倒会说话,不像刚才那公子那样“不解风情”,缓缓转过身来。月光洒在她脸上,小苏和罗浩都看呆了——这女子眉如远黛,像画上去的一样;眼若秋水,清澈见底,能映出人的影子;皮肤白得像月光,没有一点瑕疵;嘴角还带着淡淡的笑意,两个小酒窝若隐若现,美得像画里走出来的人,连月光都仿佛为她镀上了层金边,让人不敢直视,生怕亵渎了这份美。小苏心里想:“难怪罗浩不想娶王小姐,要是我,见到这样的女子,也会心动吧?”罗浩则看得眼睛都直了,嘴里喃喃道:“这……这才是仙女吧……王小姐跟她比,差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