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道非身外 > 5.同门竞技

道非身外 5.同门竞技

簡繁轉換
作者:惭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9-09 15:20:42 来源:源1

5.同门竞技(第1/2页)

八年光阴像丹山春夜的细雨,悄无声息地润透了时光,连山间的老槐树都多了几圈年轮。当年攥着粗布衣裤、连坑都跳不出去的苏震,如今已长到肩宽腰窄,青布长衫穿在身上,风一吹就勾勒出挺拔身姿,只是笑起来时左边嘴角的梨涡还在,透着点未脱的少年气,像颗刚熟的甜杏,又甜又脆。铁砺还是那副火急火燎的性子,练拳时总爱把拳头攥得咯咯响,跟捏着把碎骨头似的;方宪倒愈发沉稳,连递茶都要先察言观色,看师父和师兄弟的脸色,活脱脱一副“小先生”模样,连走路都比以前慢了半拍,生怕踩疼了地上的草。

这日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没散,像层薄纱裹着丹山。三人练完吐纳,踩着露水往山顶大殿走,鞋底沾着的露水把裤脚都打湿了,凉丝丝的。途经雷劈石时,头顶突然炸起一片“吱吱喳喳”的喧闹,吵得人耳朵疼。抬头一看——七八只野猴吊在松树枝上,正抢一个青布包抢得不可开交,有只瘦猴还叼着包角荡秋千,布料被扯得“哗啦”响,像要被撕成碎片。

“吵死了!这群泼猴,大清早的不让人清净!”铁砺皱着眉弯腰,在地上抓了把土块,运起内力就往猴群掷去。谁料他手劲没控制好,土块没砸中猴子,倒“咚”地砸在树干上,震得松树叶子“簌簌”往下掉,惊得猴群更疯了——领头的老猴“嗷”地叫了一声,像是在发号施令,竟抓起个野山楂就往铁砺头上扔,山楂擦着他耳朵飞过,砸在石头上溅出汁儿,黏糊糊的,差点弄湿他的头发。

“嘿!你这泼猴还敢还手!真当我好欺负是吧!”铁砺气得撸袖子就要往上冲,眼睛瞪得溜圆,跟要吃人似的。方宪赶紧拉住他,力气不大,却把铁砺拽得停住了脚步:“别跟猴子置气,不值得。你看,布包挂在最高的树枝上了,先把布包拿下来再说。”苏震早就跃跃欲试,他深吸一口气,脚尖在地面轻轻一点,身形像片被风托起的竹叶,轻盈得很,“噌”地跃起丈余高。空中他微微拧腰,动作流畅得像只飞鸟,右脚在松树枝上轻轻一借力,又拔高丈余,猿臂一伸就攥住了布包,手指还不小心勾到了几根松针。

可还没等他落地,猴群就急了——几只小猴抓起野果、松针往他身上扔,跟下雨似的。有颗酸溜溜的野李子正好砸在苏震嘴里,他“嘶”地吸了口凉气,酸得直皱眉,落地时脚步微晃,差点摔个趔趄,还好他反应快,伸手扶了下旁边的石头,才稳住身形。

“哈哈哈!苏震,你也有今天!被猴子报复了吧!我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在猴子面前耍威风!”铁砺笑得直拍大腿,眼泪都快笑出来了,连腰都直不起来。方宪也忍不住勾了勾嘴角,从怀里掏出块帕子,递过让苏震擦头上的果渍,还小声叮嘱:“慢点擦,别把头发弄乱了。”苏震打开布包一看,里面是个铜壳风水罗盘——指针歪得像被掰过,跟条没骨头的虫子似的,边缘还沾着几根猴毛,不知道是哪只猴子掉的;还有三道黄符——边角被啃得坑坑洼洼,像是猴群当零食咬过,上面的字都看不清了。不用想也知道,这肯定是哪个倒霉风水先生上山看风水,被猴群抢了包,遭了“猴劫”。

“先带着吧,说不定人家会来寻。丢了罗盘,他看风水都没工具了,多不方便。”苏震把布包揣进怀里,刚走两步就觉得后颈痒——原来刚才被松针扎了,他伸手一摸,摸出根带着松脂的针叶,黏在手指上甩都甩不掉。铁砺见了,又笑了半天,还故意学猴子叫,惹得苏震追着他打,方宪在后面跟着,笑着劝他们“别闹了,快到大殿了”。

到了山顶大殿,三人扫完殿、添完香油,又帮着煮了锅稀粥当午膳。粥煮得稠稠的,冒着热气,可碗里只有咸菜,连点油星子都没有。铁砺扒拉着粥碗,脸拉得老长,忍不住抱怨:“早知道就带块腊肉来,光喝稀粥配咸菜,根本填不饱肚子,下午练拳都没力气。”方宪白了他一眼,语气带着点严肃:“师父说过午膳要清淡,对身体好。你少惦记肉,跟个馋猫似的。”苏震没说话,默默喝着粥,心里却也想着魏离做的腊肉,肥而不腻,咬一口满嘴油香,想得他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三人早早下山,刚拐进祖师殿的岔路,就见魏离正和个青衣人坐在石凳上说话。石桌上摆着一壶热茶,两个白瓷杯冒着热气,茶香飘得老远,闻着很提神。青衣人手里摇着把竹骨折扇,扇面上画着几竿墨竹,笔法苍劲,风一吹,扇穗子晃得悠悠的,跟荡秋千似的。

“快过来参见你李师叔!”魏离朝他们招手,语气里满是笑意,眼神里还有点自豪,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好友。三人赶紧躬身行礼,脑袋埋得低低的,心里却很好奇——这就是师父常说的“武功高强、策划刺燕”的李铭坤?听师父说,李师叔能一个打十个,还能在刀尖上走路,厉害得很。

苏震偷偷抬眼打量:这人年约五十,中等身材,不胖不瘦,青衣洗得发白却浆得平整,没有一点褶皱;鼻梁高挺,眉眼清俊,眼神温和,下巴上留着三缕细须,修剪得整整齐齐;说话时声音温和,跟春风拂过似的,倒像个在镇上教蒙童的先生,半点没有“江湖豪侠”的凶气,连腰间都没挂剑,只别了块玉佩,看着文质彬彬的。铁砺悄悄跟方宪咬耳朵,声音压得很低,却还是被苏震听见了:“我还以为师叔是背大刀、络腮胡的模样,跟戏台上的好汉似的,结果比账房先生还斯文,连扇子都带了,跟个酸秀才似的。”方宪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赶紧捂住嘴,却被魏离瞪了一眼,吓得他赶紧把脸埋得更深,连大气都不敢喘。

李铭坤倒不介意,笑着把折扇收起来,放在石桌上,语气亲切:“师侄们不用拘谨,都起来吧。我从贵州回青城,顺道来看看师兄,没想到师兄在这儿过得这么自在。”魏离心情大好,拍着石桌吩咐:“震儿,你去山下打壶好酒,要最烈的那种;砺儿,你去厨房切块腊肉,记得挑肥点的;宪儿,你去后院摘把青菜,要新鲜的。今晚我跟你师叔好好喝两杯,聊聊天。”三人赶紧应下,分头行动,心里都很期待晚上的腊肉,铁砺还特意多切了一块,藏在怀里,想着等会儿偷偷吃。

傍晚时分,木屋院里的石桌上摆开了酒菜:腊肉蒸得油光锃亮,切片时还冒着热气,油珠顺着肉片往下滴,闻着就让人流口水;清炒青菜翠绿爽口,撒了点盐粒和蒜末,鲜得很;还有一碟炒花生米,是魏离特意用柴火炒的,喷香扑鼻,颗颗饱满;酒壶里的白酒倒出来,冒着热气,酒香四溢。魏离和李铭坤坐主位,酒杯刚满,铁砺就端着碗凑了过来,眼神里满是崇拜:“师叔!我敬您!您当年单枪匹马闯黑风寨,是不是一掌就把寨主的大刀劈成两段了?还有,您是不是一个人打跑了一百多个山贼?”

李铭坤笑着抿了口酒,放下酒杯,摇了摇头:“哪有那么玄乎。那寨主的刀是铁皮糊的,看着吓人,其实一劈就裂了,连砍柴刀都不如;我也没打跑一百多个山贼,也就二三十个,还都是些没练过武功的小喽啰,不堪一击。”铁砺眼睛更亮了,又给李铭坤满上酒,自己也端起碗,一口干了,喝得脸红脖子粗,舌头都有点打结:“我、我现在武功也成了!能一拳打死一只野猪!等我练好,就去北京——取那朱棣狗贼的狗头,为我爹报仇!为方师弟的爹娘报仇!”

魏离脸一沉,刚要开口训斥他“不知天高地厚”,李铭坤却摆了摆手,拦住了魏离,笑着问铁砺,语气里带着点考验:“哦?贤侄有这般本事?可知道朱棣身边有个姚广孝?那老和尚会奇门遁甲,能呼风唤雨,厉害得很;还有他徒弟郑和,一手‘江海潮生掌’,在船上站三天三夜都不落地,稳得像扎根在船上似的,你打得过他们吗?”

“我、我才不怕!他们再厉害,也没我师父厉害!我跟着师父好好学,肯定能打过他们!”铁砺梗着脖子,酒劲上来了,更不服气,还撸起袖子,露出胳膊上的肌肉,“师叔你就是怕了!有本事跟我比一场!我让你三招,要是我输了,我就罚自己三天不吃饭!”他说着就要往院中央冲,结果动作太急,差点把桌上的花生米碟碰翻,苏震眼疾手快,伸手扶住了碟子,才没让花生米撒一地,不然魏离肯定要罚他们扫院子。

“逆徒!酒后胡言!还不赶紧给我坐下!”魏离气得拍桌子,酒杯都晃了晃,酒洒出来一点,滴在石桌上。李铭坤却站起身,活动了下手腕,关节发出“咔咔”的轻响,笑着说:“师兄别急,我也想看看贤侄的功夫,点到即止,权当切磋,正好让我也指点指点他。”魏离瞪了铁砺一眼,心里却也想让这毛躁徒弟吃点教训,知道人外有人,便默许了,只是小声叮嘱李铭坤“下手轻点,别伤了他”。

两人走到院中央,铁砺被晚风一吹,脑子清醒了些——他也知道李师叔武功高强,自己可能打不过,可转念一想,平时只跟师父、师弟对练,难得跟“江湖前辈”交手,正好试试自己的斤两,就算输了,也能学到东西。他躬身行了个礼,态度恭敬了些:“师叔,小侄无状,刚才说了大话,还请师叔手下留情,别把我打疼了。”

李铭坤背负双手,双脚不丁不八站着,像棵扎根多年的老松,稳得很,语气温和:“贤侄不用客气,先出招吧,我让你三招。”铁砺也不客气,双手合十,上身微微前倾,使出青城派晚辈对长辈的起手式“紫气东来”——这招源自《列仙传》里“尹喜见紫气迎老子”的典故,既是行礼,掌势里还藏着“请教”的意味,袖口带起的风把院角的蒲公英吹得飞了起来,像一个个小伞兵。

“不必多礼。”李铭坤颔首,指尖轻轻拂过衣摆,动作优雅得很。铁砺应声“有僭了”,双掌猛地分开,右掌带着风声斜劈向李铭坤面门,掌风扫过地面,卷起细小的尘土,迷得人眼睛都快睁不开;左掌却后发先至,直拍对方胸口——这是青城派的“执经问道”,看似刚猛,实则藏着变招,就等对手闪避时再攻下路,打他个措手不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5.同门竞技(第2/2页)

李铭坤眼神一亮,赞了声“好掌法,有模有样”,脚下踏出七星步,身形像风似的侧身避开——他步法极轻,脚尖点地时连草叶都没压弯,倒带起几片落叶,绕着铁砺转了个圈,像在跳舞似的。铁砺早料到他会躲,当即屈肘成锤,旋身向前一撞,胳膊带起的风把晒在院里的粗布衫吹得晃了晃,差点掉在地上。

李铭坤来不及细想,伸掌在铁砺上臂轻轻一推——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卸去了铁砺大半力气,像四两拨千斤似的。他借力往后跃出两步,刚站稳,铁砺的拳掌就跟暴雨似的砸了过来:“断云残雨”“暮烟蔽日”“翠敛愁眉”,青城派的掌法被他耍得有模有样,拳掌相撞的“嘭嘭”声在院里回荡,连远处的山鸟都被惊飞了几只。

苏震和方宪站在一旁,看得很认真。方宪小声点评着,像个解说:“师兄掌法扎实,力气也大,就是太急了,旧力发尽不能立即演变出新招,腰上全是破绽,师叔一抓一个准。要是遇到厉害的对手,早就被打倒了。”苏震点头,眼睛紧紧盯着李铭坤的脚,语气里满是佩服:“师叔的步法好怪,像在画圈,每次都能刚好躲开师兄的拳,比方师兄的轻功还厉害,我都看不清楚他的脚是怎么动的。”

转眼间两人已过了二十多招。李铭坤渐渐发现,铁砺的拳掌虽凌厉,却少了点沉稳——比如这招“松涛穿云”,本该蓄力再发,打出最大的威力,他却急着出掌,指尖刚碰到李铭坤的衣角就收了力,跟挠痒痒似的。李铭坤心里暗叹:这孩子是块好料,力气大,肯吃苦,就是太狂傲,得好好挫挫他的锐气,不然以后容易吃亏。

见铁砺右拳又直冲过来,带着风声,李铭坤低喝一声“师侄小心,我要还手了”,双膝微沉,上身轻轻一转,像片叶子似的避开拳头,同时左手飞快勾住铁砺的手腕——拇指精准按在他的合谷穴上,力道不大,却让铁砺只觉得右臂一麻,力气瞬间泄了大半,拳头都握不紧了。李铭坤右手小臂往铁砺腋下一顶,腕、肘、臂、肩同时发力,本想把他推倒,让他知道厉害,谁料铁砺下盘练得极稳,硬生生受了这一撞,只退了三步就站稳了,脸憋得通红,像头不服输的小牛,眼睛里还满是倔强。

“师兄,认输吧!你打不过师叔的,别硬撑了!”方宪忍不住喊了一声,怕铁砺受伤。铁砺却像没听见,怒喝一声:“我还没倒下!师叔再来!这次我肯定能赢你!”左拳挥着就冲了上去,拳头带起的风把地上的花生米都吹得滚了几圈,有的还滚到了魏离脚边。苏震无奈地扶额,小声跟方宪说:“师兄这是喝糊涂了,跟师叔硬拼哪行?我看师叔的外家武功比师父也查不了多少,他怎么可能打得过。”

李铭坤无奈地笑了笑,觉得这孩子太执拗,却也欣赏他的韧劲。他右手飞快掠出——使出“袖里乾坤”的绝技,手指在袖中舒展变幻,快得只剩残影,“唰唰唰”几下,就拂中了铁砺脸上的攒竹、迎香、承浆三穴。铁砺只觉得头晕目眩,眼前的李铭坤突然变成了三个,重影晃得他眼睛疼,腿一软,“噗通”坐在地上,屁股摔得生疼,却还不忘嘴硬:“我、我只是脚滑了!不是打不过你!要是我没喝酒,肯定能赢!”

苏震和方宪笑得直不起腰,赶紧跑过去把他架起来。魏离端着酒杯笑道:“十年不见,师弟的‘流云指’越发精进了,我这徒弟还是太嫩,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李铭坤走过来,伸手在铁砺脸上轻轻一点,又在他合谷穴上揉了揉,动作很轻柔:“贤侄的根基不错,就是性子太急,跟当年的我一样,容易冲动。以后练拳要沉下心,别光顾着用蛮力,要讲究技巧,以柔克刚才是王道。”

铁砺这才缓过劲来,脸涨得通红,像熟透的苹果,抱拳躬身,态度诚恳:“师叔恕罪,小侄刚才太冲动了,还说了大话,您别往心里去。以后我一定听您的话,沉下心练拳,不那么急了。”李铭坤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进屋端起碗中残酒一饮而尽,眼角闪过一丝落寞,像是想起了往事,语气也低沉了些:“我们四川有句俗话叫做出龙来才现爪,你不要刚练第一套全就逢人就是为了刺杀当今皇帝。唉,说起来,我去年在贵州,也犯了跟你一样的错,太冲动,结果吃了大亏。”

众人围坐在石桌旁,听李铭坤讲起往事。原来他父兄都在建文朝做官,官还不小,深得建文帝信任。朱棣篡位后,父兄死在了南京城的乱军里,尸体都没找着。他一路逃到贵州,九死一生,才投了思州宣慰使田琛门下。田琛是个直肠子的土司,没什么心眼,见李铭坤懂兵法、会武功,把他当亲兄弟,连练兵的事都交给了他,对他言听计从。

“我本想劝他先稳住地盘,发展势力,等朝局不稳时再动手,那样胜算大些。”李铭坤苦笑道,喝了口酒,眼神里满是懊悔,“可去年听说朱棣亲征塞外,京城空虚,田琛急了,非要带兵打思南,想趁机扩大地盘,再联合其他土司反朱棣。我拦不住他,只好跟着去——刚开始倒顺利,把思南土司田宗鼎打得抱头鼠窜,还杀了他弟弟,缴获了不少粮草。谁知道那田宗鼎是个小人,跑到北京告状,说我们谋反。朱棣派了镇远侯顾成来征剿,那老狐狸太狡猾,用计断了我们的粮道,还收买了我们的副将,田琛一败涂地,战死沙场。我拼死才逃出来,连鞋都跑丢了一只,一路上靠吃野果、喝泉水才活下来。”

他说着,还抬起脚晃了晃——脚上的布鞋鞋面都磨破了,露出点棉絮,鞋底还沾着泥,看着很破旧:“这鞋还是后来在镇上买的,店家说这是最后一双,比我原来的小半码,穿得我脚后跟都磨起了泡,疼了好几天。”苏震好奇地问,眼睛里满是疑惑:“师叔,磨泡了为啥不换双鞋?再买一双合脚的不就行了?”李铭坤被逗笑了,摸了摸苏震的头:“逃亡路上哪有功夫挑鞋,能有双鞋穿就不错了,很多人逃亡连鞋都没有,光着脚跑,脚都被石头划破了,鲜血直流。”

魏离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心疼:“师弟,你这几年跑东跑西,也累了,不如在我这儿住些日子,养养精神,咱们师兄弟也好好聊聊。”李铭坤沉默了半晌,看着院里的老槐树,又看了看三个朝气蓬勃的师侄,终于点了点头:“也好,正好跟师兄切磋切磋武功,也教教这几个师侄,把我会的东西传给他们,也算没白来这一趟。”

接下来的日子,李铭坤就住在了祖师殿,跟魏离住一个屋。每天清晨,天还没亮,他就会和魏离一起练拳——魏离的“轻风入松掌”舒展大方,每一招都透着沉稳,掌风扫过,能把院中的落叶吹得漫天飞舞;李铭坤的“流云指”灵动迅捷,手指动得飞快,像只灵活的小鸟,指影密密麻麻,让人眼花缭乱。两人掌风指影交织,把院中的老槐树叶子都扫落了一地,每天都要扫一次,不然叶子能堆得没过脚踝。

白天教三个晚辈武功时,趣事就更多了,笑得人肚子都疼:

铁砺学“七星步”时太急,总想着快点学会,结果脚一滑,“扑通”一声摔进了院角的菜窖。菜窖里全是泥土,还有些没挖完的红薯,他爬出来时满身泥土,头发上还沾着草屑,活像只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土豆,连魏离见了都忍不住笑,罚他把菜窖里的红薯都挖出来,洗干净。

方宪练“执经问道”时太用力,想把掌法练得更厉害,结果一掌拍碎了魏离腌咸菜的坛子。坛子碎了一地,咸菜撒了出来,满院子都是酸臭味,熏得人直捂鼻子。魏离气得吹胡子瞪眼,罚他洗了三天碗,还让他把碎坛子片都捡起来,不许剩下一片,免得扎到人。

苏震最好奇李铭坤的“奇门遁甲”,总追着问:“师叔,奇门遁甲能变出钱吗?能变腊肉吗?变点腊肉出来,我们晚上就能吃腊肉了。”每次都把李铭坤问得哭笑不得,只好耐心解释:“奇门遁甲不是变戏法,不能变出钱和腊肉,它是一种兵法,能用来排兵布阵,打胜仗,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可苏震还是不明白,总觉得奇门遁甲是变戏法,还缠着李铭坤“变一个看看”,惹得大家都笑。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晒得人暖洋洋的。苏震想起那只被猴群抢来的罗盘,从房间内取出拿出来,掸了掸包裹上面的灰尘,给李铭坤看。李铭坤接过罗盘,翻来覆去看了看,指着被猴啃过的边缘笑道:“这罗盘废了,指针都歪了,转都转不动,要是拿它看风水,能把人埋到野猪窝里去,到时候野猪出来,还不得把人拱了。”苏震也笑了,把罗盘放在石桌上再次包好:“那我们明天就去山下酒馆,跟掌柜说一声,如果有人问询此物,叫他找来我们要回。”魏离倒是对包裹里的几张残符颇感兴趣,说是什么两仪护心符,可替人挡灾,叫苏震好好收着。

院外的夕阳把几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几根细长的柱子。老槐树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晃,发出“沙沙”的声音,很动听。铁砺在院里练拳,拳头砸在树干上“嘭嘭”响,震得树叶往下掉;方宪在整理草药,把晒干的草药分类放好,时不时提醒铁砺“别把树砸坏了,砸坏了我们就没地方乘凉了”;苏震坐在石凳上,听李铭坤讲江湖上的奇闻——有会飞檐走壁的小偷,有能治病救人的神医,还有专打抱不平的侠客。这样的日子,安稳得像丹山的清泉,平静又美好。只是他们都知道,等春风再吹过丹山,草木发芽时,总有一场仗,要等着他们去打,为了亲人,为了正义,也为了心中的信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