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数据织网者:文明暗码 > 第 57 章 方舟系统公开日

数据织网者:文明暗码 第 57 章 方舟系统公开日

簡繁轉換
作者:少火生气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0 16:03:23 来源:源1

第57章方舟系统公开日(第1/2页)

新海市数据中心的广场上,彩色气球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红、蓝、黄三色气球下面挂着写有“医疗为民”“文化传承”“生态守护”的飘带,“方舟系统公开日”的红色横幅被晨光染得格外鲜艳。广场上已经聚了不少人,有牵着孩子的家长,有拄着拐杖的老人,还有举着相机的学生,大家围着各个展台驻足,脸上满是好奇,偶尔传来阵阵惊叹声——这是方舟系统修复后首次向市民开放,每个人都想看看这个曾经被篡改的系统,如今如何守护城市的平衡。

周雨桐站在医疗展台前,手里拿着便携式检测仪,正在给围拢的市民演示操作。她将探头贴近展台旁的盆栽,屏幕上立刻显示“孢子活性0.1mg/m”,绿色的安全指示灯缓缓亮起。“大家看,这个数值就是现在新海市的平均孢子浓度,比去年降低了80%。”她指着检测仪上的实时曲线,“这些数据每小时都会同步到方舟系统,大家在手机上搜‘方舟民生服务’小程序,就能查到自己小区、学校的实时情况,要是有异常,系统会第一时间发提醒,还会显示最近的检测点位置。”

人群里的李婶举着手,声音带着些许激动:“周医生,那我们老人在家要是头晕,怎么知道是不是孢子的问题啊?”周雨桐笑着走到李婶身边,接过她的手腕,用检测仪的辅助探头轻轻贴了贴她的皮肤:“您看,检测仪能测皮肤表面的孢子残留,要是数值正常,就大概率不是孢子的问题。而且现在全市的社区医院都能免费检测,您要是担心,随时去就行——我昨天还跟临溪镇卫生院的小林说,要给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检测呢。”李婶点点头,掏出手机对着检测仪拍了张照:“我得发给我家老头子,让他也放心,之前他总担心自来水有问题。”

不远处的文化展台前,柳清月正用青铜音叉演奏“治水曲”的片段。她站在展台中央的古琴旁,叉身轻轻敲击琴身的水脉纹,悠扬的琴声像流水般漫过广场,吸引了一群孩子围过来。穿蓝色校服的小男孩仰着头,眼睛亮晶晶地问:“姐姐,这个叉子怎么能发出和琴一样的声音呀?”柳清月弯腰将音叉递给小男孩,手把手教他轻轻敲击:“这是青铜做的音叉,上面的纹路和古琴的韵律是对应的,你敲这个位置,听,是不是和刚才的琴声很像?”小男孩好奇地敲了敲,音叉发出清脆的“嗡鸣”,展台里的古琴果然跟着共鸣,引得周围的人都鼓起掌来。

“这首‘治水曲’不只是好听哦。”柳清月接过音叉,指着展台上的数字化古琴谱,“大家看,每个音符的频率都经过计算,能帮助稳定湿地的孢子。现在这些谱子都放在方舟系统的文化板块里,大家扫码就能免费下载,还有视频教程,就算没学过古琴,也能跟着弹简单的片段——弹的时候,你的琴声还能帮着保护湿地的候鸟呢。”她刚说完,就有不少人掏出手机扫码,人群里的中学民乐老师笑着说:“我们学校的民乐社正缺这种有意义的曲子,下周就教学生弹,还能组织大家去湿地做志愿活动。”

马超和上官宇在生态展台前忙碌着,展台中央的大屏幕上播放着湿地的实时画面:东方白鹳在水面上低飞,细长的喙精准地叼起水里的鱼虾;芦苇荡里的雏鸟探出毛茸茸的脑袋,等着成鸟喂食;远处的古河道波光粼粼,岸边的垂柳随风摆动,偶尔有小鱼跃出水面,溅起细小的水花。“我们在湿地设置了20个监测点,数据每小时更新一次。”马超指着屏幕上的绿色圆点,“这个点能实时监测水质,这个点能记录候鸟数量,大家要是去湿地玩,发现有异常情况,比如看到淡蓝色粉末,随时可以通过方舟系统的‘生态反馈’功能告诉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7章方舟系统公开日(第2/2页)

上官宇则调出上个月和现在的监测数据对比图,放在大屏幕左侧:“大家看,这是上个月的候鸟数量,东方白鹳只有32只,这是现在的,已经有55只了,还多了12只白鹭、8只野鸭。”他指着图上的水质曲线,“之前康泰篡改数据,让大家以为水质没问题,其实当时的孢子浓度已经超标了,现在校准后,水质达到了饮用水安全标准,下游的鱼虾都开始多起来了。”

孙蕊和陈默在旁边的桌子上发放孢子防护手册,手册封面印着湿地的风景图,里面详细写着如何辨别孢子污染、遇到异常该联系谁,还有简单的“家庭抑菌方法”——用艾草和薄荷煮水擦桌子、拖地,能减少表面的孢子残留。孙蕊递给路过的阿姨一本手册,耐心地解释:“阿姨,这里面写了社区医院的联系电话,您要是家里人不舒服,随时打就行,现在都能免费测孢子、打抗体。”陈默则拿着检测仪,给有需要的市民免费测皮肤残留,遇到数值稍高的,就递上一小瓶备用的抗孢子喷雾:“这个喷在衣服上就行,能暂时压制孢子活性,记得尽快去医院做详细检测。”

活动接近尾声时,周雨桐走上临时搭建的舞台,手里捧着柳振庭的旧日志。日志的封面已经磨损,边角用胶布粘过,里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还夹着几片干枯的艾草——是柳振庭当年在湿地采集的。“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话,是这本日志里柳振庭先生写的。”她翻开日志,指着其中一页的批注,用温和却坚定的声音念道:“‘方舟系统的核心不是冰冷的技术,是让技术帮着人好好生活,帮着自然好好呼吸。’”

台下安静下来,风吹过气球的飘带,发出轻微的声响。周雨桐继续说:“之前康泰想把技术变成控制世界的工具,他们篡改医疗数据,让AI误诊;破坏非遗档案,让老智慧失传;污染生态,让候鸟无家可归。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修复,去守护,不是为了争夺技术的控制权,而是想让大家知道,技术应该是桥梁,不是隔阂——它能让医生更精准地治病,能让古琴的韵律传得更远,能让我们看到湿地里每一只候鸟的成长。”

她的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热烈的掌声,有人举起写着“守护平衡”的牌子,有人喊着“谢谢你们”,李婶更是红了眼眶,对着舞台用力点头。周雨桐看着眼前的场景,掏出手机给柳清月发消息:“下周我们去临溪镇办古琴公益课吧,让更多人知道老智慧的用处。”消息刚发出去,就收到了柳清月的回复:“好啊,我已经和社区联系好了,他们说可以提供场地,还能组织老人和孩子来学。”

夕阳渐渐西斜,广场上的人群慢慢散去,彩色气球在暮色里显得格外温柔。周雨桐抬头望向数据中心的大楼,服务器的灯光在窗口亮起,像一双双守护的眼睛。她知道,方舟系统的公开日不是结束,而是“人类-技术-自然”共生的新开始——以后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用医疗的温度、文化的厚度、生态的广度,一起守护这片土地的平衡,守护每一个平凡又珍贵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