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百年争战 > 第七十四章 陈玉成旱地拔葱

百年争战 第七十四章 陈玉成旱地拔葱

簡繁轉換
作者:路人四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9 16:08:30 来源:源1

第七十四章陈玉成旱地拔葱(第1/2页)

福济、秦立三等围剿桐城,李秀成渐不能支。

石达开以桐城失,安庆亦失侧翼屏障。急饬陈仕章领兵三千,出京救援;又令陈玉成两万大军,由宁国北顾,飞驰桐城。

1857年1月6日,陈玉成兵至枞阳,李秀成疾抵会商。

李秀成道:“妖兵两万,皆布桐城周边,强打硬攻,甚难做为。”

陈玉成道:“清妖势大,即刻求援安庆。尔部坚守,托妖之主力;吾部攻无为、攻东关、攻巢县、攻庐州、攻庐江,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攻妖之必救,乱妖之部署,尔后回抄桐城,汇安庆援军,内外夹击,破此妖孽。”

陈玉成置疑兵于桐、枞沿途,自率主力,沿江东下,先攻无为,再占仓头、运漕二镇,抄黄落河,汇陈仕章部,兵锋直指东关、巢县。

福济惊诧,急分围桐城之兵,救无为、救东关、救巢县。

清援军未至,陈玉成已破东关、得巢县,进逼夏阁镇。

夏阁距庐州百里,庐州只三百清勇,庐州得失,攸关大局,福济亲率一千兵勇,由桐拔队,疾速驰援。又令总兵嵩瑞转赴三河镇,拱卫庐州。

孰料,陈玉成攻向再转,西指庐江。

福济无奈,再令副将鲍云翥增援,鲍派兵勇二百驻扎庐江;郑魁士亦令游击余成蛟率两千人援庐。

庐江居民苦于战乱,大多逃散,城内粒米俱无。清勇成群抢掠,民愤,群起而攻,格杀极多。

万余太平军合围庐江,不舍昼夜,连攻三日。守城清勇渐不能支。1月31日夜,太平军趁夜由东门缘城而上,攻破庐江。陈玉成忽又南下,突袭兜抄余成蛟部,斩守备洪钟、都司彭万镒,鲍云翥、余云蛟不支,遁退三十里铺。

庐江失,秦定三、郑魁士腹背受敌,已成孤军。秦、郑欲撤围分兵,北进庐江,应援鲍、余,拢靠庐州。

咸丰帝不许,谕曰:撤围有蔽无利,移营又似退守,分兵恐又力单。待郝光甲部兵至舒城,打通粮道,再定行止。

谕令下毕,咸丰帝又接两广总督叶名琛八百里急奏:英夷借口《南京条约》届满十二年,奢求修约,屡请不准;遂以“亚罗号”船事,骤攻广州。微臣恐发边衅,委曲求全,一味退让,竟致兵败。英夷入城,微臣以民勇阴拒,城厢内外,各榜长红,约剿杀夷人,同仇敌忾,夷不支,退。战、和事急,俯待圣意。然,今下之势,默念与夷人角力,必不敌,既恐挫衄以损威,或以首坏和局膺严谴,不如听彼所为,善藏吾短。又私揣夷人重通商,恋粤富贵,而未尝不惮粤民之悍。彼欲与粤民相安,或不敢纵其力之所至以自绝也,其始终意计殆如此。

咸丰帝观之,惘然长叹,复诫叶名琛:不胜固属可忧,亦伤国体,胜则该夷必来报复。当此中原未靖,岂可沿海再起风波。宽猛两难之间,总宜计深虑远,弭此衅端。既不可意存迁就,止顾目前,又不可绝之己甚,复开边衅。如其仍肆嚣张,断不可迁就议和,如耆英辈误国之谋。

安徽桐城。郝光甲兵未至,陈玉成已亲率三路大军,由吕亭进击桐城。李秀成亦由城内杀出。桐城以南,安庆援军疾拊秦、郑之背。。

秦定三、郑魁士三面被围,四呼不应,决议合军由山径退舒。秦、郑以进为退,齐扑乌石冈,收队半入鲁洪山。至日落又作出队之状,觅向导裹粮兼行。如此反复再三,方才退却。

陈玉成识破,率军追击,清兵饥饿不支,纷纷溃散。陈玉成追至三十里铺,连破四营,杀陕安镇总兵郝光甲以下千人。郑魁士遁逃庐州,秦定三退避中梅河。陈玉成乘胜攻占六安、舒城,前锋进抵寿州城下。

寿州知州金光筋负城力拒,饬令马队驻扎城外东津渡,以为犄角。

陈玉成督率两万大军,四面合围,更番攻城,彻夜冲突,间用云梯爬城,复又掘地炸墙。寿州岌岌可危。

金光筋旦夕难支,急禀福济,请兵星速援救;又令兵勇星夜倾出东门,孤注一掷,大肆反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四章陈玉成旱地拔葱(第2/2页)

陈玉成连战连捷,高枕而眠,猝然惊醒,仓猝应战,竟致溃败。

皖地尽失,福济无奈疏陈:皖省落歉之余,饥民遍野。该逆沿途煽惑,大肆鸱张。并勾结捻匪,纵横数十万众,飘忽糜常。我军各守要区,势难分拔。庐郡所有兵勇甫经收集,器械不齐。新挫之后,恐军威骤难复振。况探报,贼匪数万,定于日内由舒城、三河、巢县三处合攻庐州。无论以彼之锐,攻我之疲,勉强抵挡,万不足恃。即使士卒用命,而四路围逼,粮绝援孤,将韬桐营覆辙。且六安至临淮,一水可达,倘被乘虚盘踞,则淮河锁钥尽失,军火饷道无路可通。恐庐营困在垓心,不战自溃,即徐、杨、淮、泗亦必震惊。且捻匪正在颖霍之交,纷纷肆掖,互相勾结,势所必然。

福济疏毕,复请旨告病开缺。

咸丰帝严旨申饬:穷途末路乎?朕已谕令宁国、湖北即刻赴援尔地,饷银亦由户部叠次飞催。另,胜保业已飞驰入皖。

胜保官复副都统,喜。即刻率军挺进淮北剿捻,一月时间,连破方家集、乌龙集、柳沟集、三河尖、霍丘,于正阳关处,斩杀捻首魏蓝奇。

咸丰帝慰,加赏胜保头品顶戴。

和春耗时两月,屡攻句容、溧水,不克;自觉无趣,悻悻奏曰:溧、句贼势甚众,凶悍之徒多聚于此,且地面辽阔。探闻该逆时有他窜之信,亟应严密防范,上紧攻剿。

咸丰帝斥:句容、溧水不过蕞尔小县。该逆牵制我军,而分其党四出滋扰。安徽之省,巢、无、舒、六相继失陷,贼踪距庐州仅止数十里,情形万紧。池州、芜湖之贼窥伺徽宁,浙防又形吃重。尔五万大军,不能进逼金陵;石逆得以安居城中,从容布置。贼势裹胁愈多,官军几至应接不暇。日复一日,伊于胡底!尔前在安徽督师得力,张将国梁亦素称勇猛,何以区区二邑,旷日持久,不能攻克!本日据奏,溧水之战擒斩尚多,句容之战仍未见得力。着即督饬将士,谋勇兼施,先将两城攻下,以便移师金陵。毋得再事迁延,贻误大局。鄂抚林翼,亟宜挥师东进,应援皖地。

和春无奈,再疏:吾皇万岁,奴才无能,贻误军机,恕奴才斗胆实奏。句容、镇江、溧水各营,计官弁兵勇四万七千名,每月需银二十三万有奇,方敷支放。向由江西每月协济银四万两,浙江协济银六万两,广东协济银十万两。如广东饷银未至,即由江苏筹垫。嗣于五年四月,江西因被贼窜扰,未经拨解。而广东每月十万,本年仅于八月两次解银十三万。现只有上海关税,每月五万两,江苏藩司筹银四万两。浙江六万于七月内即已停止,是不敷为数尚多。至此月底,共需银七十万有零,必即源源解运。否则兵勇嗷嗷待哺,何以为继?衣物变尽,御寒无资,劳苦终朝,忍饥而卧。且现移营前行,攻剿正值吃紧,兵无一日之闲,饷顿三月之久。而时隆冬,风霜凛冽,致使冲锋御侮,又令啼饥号寒。强悍者鼓噪而言,本有词以借口;循谨者涕泣以道,非无由而痛心。用其死力,势有所不能;堵其景况,抑且所不忍。多方激励,枵腹何能荷戈;百计图维,点金亦属乏术。转瞬即值岁暮,似此饥寒交加,诚悲军心涣散,则呼吸即成事端。午夜愁思,寝食俱废!

咸丰帝愠:些许军饷,苏浙督抚臬司,意存推诿,一味固执,竟成牢不可破。怡良速即来京,两江总督着何桂清补授,江苏布政使何俊着原品休致。江北钦臣德兴阿,进攻之法,须会约舟师,同时并举,如此,攻克瓜洲有望;否即耗粮靡饷,再复一载,亦无进展。前有意旨,敕令鄂抚,应援皖地;今再旨饬,鄂勿辜负。

德兴阿攻瓜洲半载,虽水陆并进,亦寸土未得,无奈奏曰:官兵利在力战,贼逆惟知死守,我攻之愈猛,贼藏之愈深。瓜洲贼逆,踞穴已阅三载,沟堑墙垣,日加挑筑,而其近垒一濠,直成江汊。奴才屡次死攻,仍以濠宽贼匿未得扫穴擒渠殊以恨怨。扬营军饷缺乏已极,上月已放不足数,今月更丝粟全无。部拨各省饷银,俱已无款可动,十拨九空。虽经部文叠次严催,仍属迁延罔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