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百年争战 > 第二十五章 乌兰泰兵败昭平谷

百年争战 第二十五章 乌兰泰兵败昭平谷

簡繁轉換
作者:路人四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9 16:08:30 来源:源1

第二十五章乌兰泰兵败昭平谷(第1/2页)

咸丰帝接奏,谕令赛尚阿:务必根除贼逆,切勿四散蔓延成燎原之势!

工部左侍郎曾国藩奏曰:臣窃闻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自古莫富于隋文之季,而忽致乱亡,民心去也;莫贫于汉昭之初,而渐致乂安,能抚民也。我朝康熙元年至十六年,中间惟一年无河患,其余岁岁河决,而新庄高堰各案,为患极巨;其时又有三藩之变,骚动九省,用兵七载,天下财赋去其大半,府藏之空虚,殆有甚于今日。卒能金瓯无缺,寰宇清谧,盖圣祖爱民如伤,民心固结而不可解也。我皇上爱民之诚,足以远绍前徽。特外间守令,或玩视民瘼,致圣主之德意不能达于民,而民间之疾苦不能诉于上。臣敢一一缕陈之。

一曰银价太昂,钱粮难纳也。小民力田之所得者米也,持米以售钱,则米价苦贱而民怨;持钱以易银,则银价苦昂而民怨。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州县竭全力催科,犹恐不给,往往委员佐之,吏役四出,昼夜追比,鞭朴满堂,血肉狼藉,岂皆酷吏之为哉。银价太昂,不独官民交困,国家亦受其害也。

二曰盗贼太多,良民难安也。臣在刑部见疏防盗犯之稿,日或数十件,而行旅来京言被劫不报、报而不准者,尤不可胜计。南中会匪名目繁多,或十家之中,三家从贼,良民逼处其中,心知其非,亦姑且输金钱买旦夕之安。臣尝细询州县所以讳盗之故,彼亦有难焉者。盖初往踩缉,有拘捕之患。解犯晋省,有抢夺之患;层层勘转,道路数百里,有繁重之患;处处需索,解费数百金,有赔累之患;或报盗而不获,则按限而参之;或上司好粉饰,则目为多事而斥之。不如因循讳饰,反得晏然无事,以是愈酿愈多,盗贼横行,而良民更无安枕之日。

三曰冤狱太多,民气难伸也。臣自署理刑部以来,见京控、上控之件,大率皆坐原告以虚诬之罪,而被告者反得脱然无事。夫以部民而告官长,诚不可长其刁风矣。若夫告奸吏舞弊,告蠹役作赃,而谓案案皆诬,其谁信之乎?即平民相告,而谓原告皆曲,被告皆直,又谁信之乎?风气所趋,各省皆然。一家之久讼,十家破产,一人沉冤,百人含痛,往往有纤小之案,累年不结,颠倒黑白,老死囹圄,令人闻之发指。

此三者皆目前之急务。国以民为本,百姓之颠连困苦,苟有纤毫不得上达,皆臣等之咎也。区区微诚,伏乞圣鉴,谨奏。

曾国藩奏疏传至湘楚,士子争阅传抄,皆赞:曾公当世一凤凰也。

咸丰帝慨曾国藩之诤,道:曾国藩言语切切,着即兼署吏部左侍郎。皖吏上奏捻匪肆虐,这匪何以“捻”称?

首席军机大臣祁寯藻道:启禀万岁,豫皖苏交界地方,民人烧纸作法,祛病牟利,烧纸之人常被称作“捻子”。淮河南北居多,多系游荡之人,他们居者为民,出者为捻。

咸丰帝道:粤逆未灭,捻匪又起,速传朕令,豫皖官吏,遇有作奸犯科之捻子,务必一体查拿。粤逆被困永安半载,势已至疲,向荣、乌兰泰务必齐心合力,灭逆贼于永安城内。

1852年4月4日,太平军粮草殆尽,货药仅以毫数,洪秀全颁《永安突围诏》,敕令: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去杀妖。

杨秀清令罗大纲为先锋,东向出击,打通古苏冲至昭平之通道;秦日纲断后,即刻攻击乌兰泰部,以掩大军去向。

罗大纲得令,谓苏三娘道:“古苏冲以北不远,有一天险关口,名曰玉龙关,黔军参将王梦麟率三百兵丁把守,必夺此关,大军方得出路。”

苏三娘道:“此玉龙关,铜关铁闸,硬攻不得。”

罗大纲道:“吾率一百精兵,攀左侧悬崖,夜袭其后。你我里应外合。”

苏三娘道:“万事小心。”

罗大纲星夜偷袭,王梦麟尚在梦中,就已人头落地。玉龙关得手,通道打开,洪秀全、杨秀清率太平军直奔昭平而去。

事发突然,赛尚阿得知,已是次日日出,即刻下令:向荣率部,复加川军、滇军,沿山间小路,直插仙回、昭平,断贼军去路;乌兰泰扼古苏冲攻龙寮岭,截发逆归途。发逆携老带幼,窜逃缓慢,尔等精骑突进,懈怠者!遏必隆刀伺候!

向荣得令,率部疾驰,然小路曲折,巨石挡道,无路可行,只得折返。

乌兰泰督部猛攻玉龙关,激战半日,不克。

向荣率军至,道:“勿再纠缠此关,两面山崖,皆可攀爬;抢占龙寮岭,断其后路,灭之。”

向、乌联攻,秦日纲只身难敌,不敢再战,后退龙寮岭。乌兰泰急追,两军几乎同时攀上岭顶。乌兰泰侧眼观瞻,龙寮岭以东,平冲谷内,人头涌动,遍布七里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五章乌兰泰兵败昭平谷(第2/2页)

乌兰泰狂喝:“此天赐之机!邵鹤龄率军围歼秦日纲,其余各军,随吾攻占两侧高地,架炮轰毕,再行砍杀。”

清军从未得如此之战机,个个奋勇,两时辰不到,平冲谷内,尸填山峡,涧水皆赤,二千太平军民,皆被杀戮。

洪秀全闻后军被屠,嚎啕不前,誓灭乌妖。

杨秀清道:“吾后有三谷,平冲、旱冲、崩冲,三谷断续三十里,就于此灭妖。各军先堵后截,分段围杀。速告秦日纲,拖乌妖入谷。吾率一军沿北路占龙寮岭,断妖后路;韦昌辉、石达开,林凤祥、李开芳等埋伏两侧高地;冯云山于峡谷出口垒石聚木,截堵出路。胡以晃、曾天养,合二为一,牵制向荣妖孽。”

平冲谷大捷,乌兰泰心高气昂,冀乘胜进击。

向荣道:“兵困马乏,发逆狡诈,歇息两日吃饱喝足,再攻不迟。”

秦定三亦劝。

乌兰泰道:“两日之后,贼已奔天际。吾必灭此朝食,向军门、秦总兵如惧,可至昭平逍遥。”

乌兰泰引六千大军紧追秦日纲溃部。

河北镇总兵董光甲道:“吾总于谷底行军,两侧高地,理应关注。”

乌兰泰道:“此至昭平,仅此一路,咬住秦逆,可捉洪贼。两侧绝无贼兵,如有,昨日平冲谷内,血流成河,以贼秉性,决不袖手旁观。”

说话间,四周战鼓咚咚,喊声震天动地,万余太平军银装素裹,泣呼杀杀杀。

乌兰泰半晌无语,胸中忽起一缕暖流,直至口腔喷出。

“大人!大人!大人!”董光甲急呼。

乌兰泰稳住身形,厉喝“:江忠源可在?”

董光甲道:“恙病回乡。”

“向军门向荣,现在何方?”

“暂无消息。”

乌兰泰无奈而喝:“吾令,全军齐力,杀出谷口,与向军门汇合。”

但,乌兰泰已无机会,万余太平军先用滚木巨石砸毕,又呐喊着冲向谷底……

向荣闻知,摆脱胡以晃纠缠,拼死杀开一条血路,救得乌兰泰溃部。

此战,乌兰泰坠涧重伤,邵鹤龄、董光甲、长瑞、长寿四总兵战死,四千清军亡于谷底。

向荣谓达洪阿道:“此局已失,发逆必犯桂林。都统速去平乐,扼守大道;吾循小路,驰奔桂林,防敌偷袭。桂林失,你我人头掉矣。”

4月18日凌晨,罗大纲着清军服装,驰至桂林城下,欲扮向荣骗取城门,不料,向荣早已立于城头。罗大纲架炮强轰,不克。改挖地道,地下多石,难掘。

广西巡抚邹鸣鹤道:“画地为牢,囚城待殴,不为长远计。吾率五百勇士,出城一探逆情。”

向荣道:“切勿轻出,出城必败。”

邹鸣鹤不听向劝,出进两时辰,五百兵士所剩无几。

乌兰泰歇息半晌,不顾伤痛,亲选三百精骑,拔刀划臂,滴血入酒,曰:今贼犯桂林,吾再无面目觐见圣上!公等与吾同饮此酒,寻得洪毛贼子,割厮狗头,祭吾死难弟兄!

20日,乌兰泰抵桂林南溪山口。

洪秀全道:“此乃妖魔!戕吾两千兄弟姐妹,今送其入十八层地狱,炮手枪手弓箭手!可在!”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乌兰泰嘶哑悲嚎,急于一战。

秦定三道:“两军交战,死生平常,都统切勿急火攻心。结营筑垒,以待后军。”

乌兰泰不听,打马冲锋,枪炮响处,中弹落马;退至阳朔,伤重而殁。

江忠源听闻桂林被围,出私财增募千人,与贡生刘长佑,驰来救援,扼守桂林城北鸬鹚洲,连胜太平军三场。

提标游击邓绍良率部疾驰,夜行三百里,猛攻桂林城西,胜,屯西门。

秦定三代领乌兰泰军,力克花硚。

泗城知府李孟群,领兵勇千余,于北门外、古牛山、五里墟、夹山口、睦临村等地大战太平军,胜多负少。

镇篁镇标游击瞿腾龙,率苗兵一千,炮击文昌门,逼退攻城之军。

太平军攻城不得,守地屡失,硬撑月余,难以为继,只得退兵。

桂林围解,咸丰帝喜,擢升李孟群道员,署理浔州知府,擢升江忠源知府,自领一军;秦定三带军有方,着即优叙。邓绍良御敌功大,擢楚雄协副将;瞿腾龙亲开巨炮,扼贼攻势,朕之莽阿巴图鲁,擢永绥协副将。又谕:匪必北犯湖南,赛尚阿须严令诸将,或有间道绕越贼前,或紧迫跟踪,使贼无暇喘息。全州与湖南水陆兼通,水路尤其要紧,设法阻其行舟,于要害地方密置兵船,暗藏枪炮,截击尾追,俾匪船不能顺流直下,方为万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