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坏了,我成汉末魅魔了 > 第88章 只叹,吾尙幼

三国:坏了,我成汉末魅魔了 第88章 只叹,吾尙幼

簡繁轉換
作者:宸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3 16:26:43 来源:源1

第88章只叹,吾尙幼(第1/2页)

如今诸葛玄以车水马龙形容羊氏门前之象,这在诸葛珪听来,隐有几分暗讽之意。

左右并无外人,诸葛玄叹息着出声道。

“泰山公子之才可谓八斗,或是少年得志自矜,今揽财物而无度,非是长久之道也。”

“吾所忧者,乃是泰山公子安于享乐,沉于奢靡……”

说到最后,诸葛玄不复言语,眉眼隐有忧色。

此前,诸葛玄对于羊耽的印象极好,对于羊耽的大恩也是没齿难忘。

只是近来听闻泰山羊氏对于各家所赠财货来者不拒,这隐有几分贪婪无度之象,属实是让诸葛玄有些担忧。

作为郡丞的诸葛珪,对于这些坊间都传遍之事自然不会不清楚。

不过,尚未等诸葛珪开口,那坐在车厢内一角读书的诸葛亮就忍不住说道。

“叔父何必因些许风闻,就急于一时下了定论?”

“泰山公子绝非安于享乐,贪婪奢靡之人,这般揽收财物,以孩儿拙见必有隐情,不妨拭目以待,自有分晓。”

诸葛亮的语气尤是坚定,甚至声音还有着些许不快,就像在诸葛亮看来,诸葛玄如此评价羊耽有侮辱之嫌。

刘备与羊耽昔日于黄昏下棋之时,所说的话语仍时时在诸葛亮的脑海里回荡。

如此心怀天下的仁德高洁之士,又岂会轻易为钱帛所动?

诸葛亮是断然不信的。

诸葛珪见状,有些奇怪地问道。“亮儿何以如此肯定?”

面对父亲的询问,不可能说出刘备与羊耽私下交谈内容的诸葛亮,稍作思索后,迅速就发现了一处疑点,那小脸满是认真地说道。

“回禀父亲,须知泰山羊氏历来有清正之名,以耕读传家,今羊府君更有悬鱼太守之美称,然否?”

诸葛珪点了点头,表示确是如此。

作为泰山郡郡丞,诸葛珪不说对泰山郡各个世家豪强都是了如指掌,但大体了解也是有的。

如泰山羊氏这般的清正世家,很难不被诸葛珪注意到。

至于羊续那“悬鱼太守”的清廉美称,之所以能够这么迅速地跟着传遍天下,甚至就连身为小儿的诸葛亮都能有所耳闻,很大程度上还是托了羊耽的福。

时有《洛神赋》传世,泰山公子为世人所诵,自然不免提及家世,自然是连带着羊续也是名声大噪。

诸葛亮接着说道。

“如此,可见泰山羊氏有家学如此,必不乏清正之士,而坊间传出羊氏门前车水马龙,泰山公子来者不拒。”

“然,若如流言,则泰山羊氏族人必然会对泰山公子再三劝阻,又岂会举族相助揽取各方厚礼?”

“前后矛盾,则必有缘由,请父亲、叔父明鉴。”

诸葛珪与诸葛玄听罢,一时只觉得茅塞顿开之余,看向诸葛亮的目光也多了几分诧异?

如此条理清晰之言,可不是寻常八岁孩童还能道出的。

“亮儿当真聪慧之极。”

诸葛珪忍不住夸赞了诸葛亮一句,然后对着诸葛玄说道。

“亮儿适才所说不无道理,这传言未必是假,但其中或许另有缘由,否则泰山公子又怎么能得举族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8章只叹,吾尙幼(第2/2页)

“且泰山公子于我有救命之恩,不可不报。即便泰山公子当真一时陷于奢靡,我等也当全力劝诫,引回正道,这也是我匆匆踏上此行的缘由。”

“难怪大哥病体初愈,官署内的政务都没有梳理妥当就安排南行了……”

“说来也是有趣,因官署多有流传我与泰山公子私交甚密之事,非但那徐荡不再插手官署政务,已是数日不知去向,就连一众属吏对我也是恭敬有加,一场麻烦消弭于无形……”

听着身旁诸葛珪与诸葛玄的交谈,手捧着竹简的诸葛亮侧目朝着马车外看去,不自觉回忆起昔日羊耽与刘备于黄昏下对弈,笑谈天下大势,意欲力挽天倾。

这让诸葛亮隐隐有种感觉,刘备即将前往青州平乱,羊耽也是准备以名声为器,正式踏上匡扶汉室的道路。

名声于旁人而言,或许毕生之追求。

可在诸葛亮看来,那一位泰山公子可能仅仅将名声当做达成志向所需的趁手工具罢了。

否则,那一夜,羊耽面对奉高城内陆续赶来拜谒的士人,就不会选择悄然离开,而会是乐在其中。

不过,诸葛亮仅仅是失神了一阵,就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到手中的农书竹简,认真地研读了起来。

‘只叹,吾尙幼……’

小小年纪的诸葛亮,发出了一声小小的叹息。

引得半靠着诸葛亮,且正在犯困的诸葛均有些疑惑。

这一路南下,即便考虑到诸葛珪的身体问题,选择了缓缓而行,抵达南城也没有花上多少时间。

而诸葛珪原本还以为需要进入南城打听一番羊氏族地所在,可随着越来越接近南城,道路上往着同一处方向而去的车轮印子却是越来越密。

“看来无须问路了,沿着车轮印子多的方向而行,必是泰山公子所在。”

诸葛珪笑道了一句,便让车夫改换方向,不再特意进城一趟。

然而,让诸葛珪怎么都没想到的是,过南城城池而不入,未多时,居然在前方看到有士卒正在设卡检查同行的马车。

诸葛珪目露疑惑之色,然后朝着诸葛玄递了个眼神。

当即,诸葛玄下了马车,上前去打探消息。

正当诸葛珪还在猜测,是不是南城官吏胆大妄为到了在这里拦截前往羊氏的马车,继而设法搜刮钱财。

不料,片刻后诸葛玄带着几分古怪的表情走了回来,开口道。

“大哥,这是徐荡带来的士卒,在此处设卡检查来回车马,倒也没有收取什么钱财,只是单纯的检查来往人士身份,言及是为了避免有匪贼混入其中对泰山公子不利。”

诸葛珪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徐荡这是在找由头向泰山公子献媚呢。

这也还真亏徐荡还能想起自己是主管泰山郡军事的都尉,此前徐荡可未曾有过这般积极,更别说特意去剿匪除寇什么的。

不过,泰山郡不至于说是匪贼横行,但也确实在许多偏僻的地方有贼子占山为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