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坏了,我成汉末魅魔了 > 第7章 刺史王芬

三国:坏了,我成汉末魅魔了 第7章 刺史王芬

簡繁轉換
作者:宸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9 16:08:55 来源:源1

第7章刺史王芬(第1/2页)

刘备闻言,猜测道。

“此前在司隶听闻孟德兄不仅辞去了济南相一职,还拒绝了东郡太守的任命,莫不是因此惹恼了十常侍那些阉党?”

反正有锅就往阉党身上甩,这几乎成了大汉的政治正确。

因此,刘备第一时间也是联想到了十常侍的身上,甚至有几分同仇敌忾的感觉。

曹操摇了摇头,道。

“此事有些复杂,为避免将诸位也无端牵扯其中,就不细说其中缘由。”

张飞见状,冷哼一声,道。

“你这厮真不痛快,我们兄弟三人见那些贼子凶恶,有意相助,你却在这遮遮掩掩的,莫不是做了的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所以不敢直言?”

刘备有些不悦地喝道。

“三弟不得无礼,孟德兄曾立五色棒震慑不法,又参与黄巾平乱,担任济南相期间也多有清平之象,所作所为可谓国之栋梁,怎么能如此妄加猜测中伤?”

这一番真诚的维护,不禁使得曹操高看了刘备几眼,甚至暗生了三分知音的感觉。

旋即,刘备又朝着曹操拱手道。

“孟德兄不愿直言,或是自有缘由,不过若是为国为民之处,用得上我们兄弟三人的,不妨直言,我兄弟三人定当鼎力相助。”

曹操稍加沉吟后,叹息了一声,道。

“也罢也罢,既然各位遇上了,此番又合力杀散了那些贼子,说不得会被其背后之人所嫉恨,知悉内情也能多些防范。”

“而曹某之所以认为那些伏兵乃是冲着我来的,皆因不久前冀州刺史王芬遣一心腹给我送来了一封密信,欲以清君侧之名行废立之事,请我助其一臂之力。”

“操不愿从之,在严词拒绝后,便辞官退隐打算返回家乡,但王芬想必是担心我会将此事禀报朝廷,所以不惜在官道上布下埋伏。”

短短的三言两语,其中的信息量之多,却是让刘备久久没能回过神来。

羊耽倒是想起了王芬此人,在史书确实有所记载,只言此人与许攸、陈逸、周旌等人合谋叛乱,打算废灵帝而改立合肥侯为帝,还试图邀请过曹操入伙。

最后,王芬事败身死,合谋之人也是处死的处死,逃亡的逃亡。

记载的字很少,背后的事却是很大。

这等谋反叛逆大事,多少人被牵连其中,无从得知,但曹操显然是不想蹚浑水,所以在拒绝王芬后,不惜辞官归隐避祸。

而性子直率的张飞反应过来后,下意识地开口质问道。

“如此谋逆之贼,你既然知悉,为何不把此事上禀天子?”

曹操瞥了张飞一眼,冷冷道。

“王芬胆敢如此从事,朝中难道就没有别的内应,更何况天子耳目俱被十常侍所蒙蔽,欲禀天子之事就绕不过十常侍。”

“操何尝没有揭发之心,但又如何敢信那十常侍?又如何知十常侍中有没有勾结王芬之人?”

“稍有不慎,曹氏上下将因此而灭,我曹操一人身死是小,又怎敢轻易将曹氏上下族人尽数置于险地?”

这一番话,让刘关张三人尽数有些无言以对。

只是,羊耽深深地看了曹操一眼,并不觉得这些就都是实话,曹操必然还隐瞒了什么关键信息,这才是导致曹操宁可辞官避祸,也不打算揭发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章刺史王芬(第2/2页)

无他。

以曹操的地位与家世,十常侍再如何权倾朝野,曹操无疑是有机会能直面天子的。

曹操宁可避祸,也不揭发的做法。

羊耽暗自思索了一阵,认为仅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即便揭发了王芬,天子也处理了所有乱党,事后仍会有曹氏一族难以承受的报复出现。

也就是说,王芬背后还有人……

欲以清君侧之名行废立之事的人,区区一个六百石的冀州刺史王芬未必就是主谋,反倒像是推出台前的棋子。

会是谁呢?

羊耽根据两世记忆迅速地筛选一个又一个目标,隐隐有了几分方向,但在没有实质证据的情况下,却明白这种猜测并无太大意义。

这大汉的天……太黑了。

这也不是现在的泰山羊氏所能碰的。

不过,坐拥先知先觉的羊耽往深里想,却也明白这何尝又不是一次类似于春秋时期的箭射周天子?

只是,这一次的目标不是周天子,而是汉天子罢了。

王芬不过一地刺史,并非掌握军政实权的州牧,哪里的资格与底气行废立之事?

再者,当今天子有两个子嗣,怎么轮也轮不到合肥侯被拥立登基。

这事一成,怕是旨在试探朝堂的反应,试探各地州郡的反应。

合肥侯只要不是被天下共讨之,那么朝廷仅剩的威望将彻底坍塌,各地出现割据自立,甚至对大汉取而代之都是顺理成章的。

而历史中参与其中的同伙,除了王芬外,羊耽能记住的人物主要有两个,一人是故太傅陈蕃之子陈逸,一人则是许攸。

这两人背后代表的是……

直至刘备推了推愣神的羊耽,羊耽方才从沉思之中猛然回过神来,伸手往发凉的额头一摸,竟有大片汗渍。

“叔稷何故走神?可是有哪里不适?”刘备关切地问道。

“一时思家,失态了。”

羊耽故作轻松地道了一句。

只不过,年轻的“羊”做出的这些反应,在已然有几分老辣的曹操眼中反倒显得有些欲盖弥彰。

‘难不成这羊氏小儿看出来了?’

曹操心中又是怀疑,又是惊讶。

顿时,曹操觉得手中的肉反倒是不够嫩不够香了,真正的美味羊羔子原来就在自己的眼前坐着。

‘若这羊氏小儿当真是个奇才,当收为己用才行……’

‘并且泰山羊氏虽说因党锢之祸没落了许多,但清正之名却是广受世人认可,能得泰山羊氏的鼎力支持,于名声大有裨益。’

一念至此,曹操有心试探一番,悠悠叹息一声后,开口道。

“唉,并非是我曹某惧死,贪图苟活而置天下人不顾,实则却是有心报国平乱,却是无有一计可施。”

顿了顿,曹操转而看向羊秘与羊耽,问道。

“久闻泰山羊氏之名,以诗书经学传家,以清正立足于世,三代为官皆是人人称颂的朝堂栋梁,不知两位公子可有妙计教我平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