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向东流[重生] > 37、三十六

向东流[重生] 37、三十六

簡繁轉換
作者:江一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0 16:10:16 来源:源1

三十六.

在禤景宸的梦中,她奔向了被烈火包围的奉先殿,救出了差点葬身火海的钟离朔。澜州援军跨过了凉水,擒住了叛军之首宛州刺史李明成,与现实中一般,她将楚国根深蒂固的李家连根拔起,把李明成斩于东门大街。

楚国恢复了生机,她与钟离朔携手,将那个被权臣把控的朝廷在战乱之后一一整肃。年轻的帝王为了庆祝她在北方的大胜,特意巡游两岸以示国威。她与皇帝携手同游两岸,一路看遍了风景。梦里的楚国,正如昭帝所想的那般,是一个宁静祥和,富饶美丽的楚国。

这样的梦宁静美好,令禤景宸欢欣不已。梦境的最后,钟离朔乘着一叶扁舟在凉水岸边作别,她说要顺着河水向东海而行。

“再会,梓潼。”留在耳畔的,是昭帝含笑的道别。禤景宸站在岸边,目送着那一叶扁舟载着昭帝逐渐远去,低低应了一句:“一路走好,陛下。”

在梦里,她们将曾经憧憬之景一一看遍,最终做了道别。

一梦醒来,已是清晨。

躺在云梦殿中的禤景宸,睁开了双眼,撑起身子,看着仍旧亮着的蜡烛,只觉得胸腔中灌入了无边的暖意。又酸又涩,却又倍觉温暖。她伸手,将右掌抵在胸口,轻叹了一声。

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低低回响,透着艰涩的味道。

在女皇醒过来的那一刻,钟离朔亦从梦中苏醒。她睁开眼后,脑海里浮起的是关于梦境里的一切。她一定是太希望结局是如此的,才会做这样的美梦。钟离朔在心里回味了好一会,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躺在了床上。

她昨夜不是应了大司命的请求,前去云梦殿助她完成仪式吗?之后呢?之后就是梦到了梓潼,关于后来的一切事情她都宛如梦中了。她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钟离朔掀开被子,只觉得脑袋有些发胀。她撑起身子从床上下来,在床边看到了自己的鞋子穿好,取下挂在一旁的厚重青袍套上,赫然看到不远处的茶几上压着一张信笺。

钟离朔走了过去,取下一看,却是大司命项斯年留下来的。

信里将钟离朔的疑惑都解答了,原来是昨夜安神香放多了,导致阵中的钟离朔也跟着入梦了。项斯年怕她着凉,便命人将她送了回来,安置在她住下的客房里。

钟离朔见完一叹,难怪她昨夜里,能将关于梓潼的一切都梦得如此清晰了。

将项斯年的信笺就着灯火烧掉,已经起身的钟离朔洗漱完毕之后前往观中食堂用个早饭,才收拾行李返回家中。

正当她收拾包裹之际,房门就被人敲响了。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项斯年。

“昨夜的事情,多谢小师兄了。不过,小师兄这就归家了?”项斯年站在小桌旁,看着忙碌收拾包裹的钟离朔,小心地看着她的神情,轻声问道。

“是啊,准备回去了。昨夜之事,你不用谢我的,不过举手之劳罢了。”钟离朔应道,手脚利索的收拾自己的东西。

项斯年见她脸上并无异样,轻咳了一声,言道:“昨夜是我经验不足,闹得师兄也如梦了。入梦之人有好有坏,不知师兄昨夜可否梦到奇怪的事情?”

奇怪的事情?并没有。钟离朔想着梦里皇后如昔的容颜,微笑道:“并无甚奇怪的事情,不如说托了师妹的福,我昨夜做了一个好梦。”

一个,藏在她心中终于被完整描绘出来的好梦。

项斯年见她愉悦的神色,心中的担忧终于淡了些。只钟离朔又问:“不过昨夜送我回来的人是谁?”

“师兄放心,此人是我师姐,乃监天司的风伯。”

项斯年话音落下,便钟离朔的眉头皱了起来。据她所知,在刺帝时期,监天司便无风伯河神两位守卫皇帝的司命。后来青岚担任大司命,一直说要给她找到风伯与河伯,如今竟然真的找到了吗?

说是师姐,那么应该是刺帝之后的风伯继承人了。

钟离朔思考了片刻,问道:“如今监天司又有风伯了吗?那么河神呢?”掌管河泽,万物之水的河神呢,可否归来?

项斯年摇摇头,说道:“风伯与河神在刺帝在位期间失踪已久,师傅后来只找到风伯的传人,并没有找到河神。对了师兄,你怎么知道风伯与河神之事,是我师傅告诉你的吗?”

钟离朔心下一惊,监天司贴身守卫帝王的风神与河伯失踪一事,乃是前朝秘闻,她之所以知道,是因为自己登基后大司命亲率监天司众人参见她时,一一说出来的。

于是钟离朔稳了稳心神,应了一个嗯。

项斯年露出料想也是如此的神情,在钟离朔留下一句“替我好好谢谢风伯师姐”后,便将她送出了太一观。

她望着钟离朔逐渐远去的身影,心里却想,钟离朔若是知道昨夜那个呆子为了执行贴身保护东皇,不理寸步的信条。而抱着她眼里碍事的你在楼顶吹了半夜的风,直到自己好说歹说,呆子才将你抱回去的事情,你只怕不会真心实意地想谢她的。

项斯年送走了钟离朔,又回想起今早女皇清醒之后望着她的感激神情,还有那一句留诏,只觉得头疼得厉害。

巫山云梦,巫山云梦,多少人想着沉睡在梦里不愿清醒呢?她竟想不到,原来昭帝在皇后的心中分量竟然有如此之重。那么小师兄这个天选之人,应该在什么时候提出来比较合适。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年轻的大司命叹了一口气,于日落之后的掌灯时分,步入了女皇的寝殿。

“陛下。”始一迈入殿后,大司命见到小榻旁披着长袍捧书阅读的女人,恭敬地行了一礼。

“大司命请起。”禤景宸放下了手里的书,招手示意大司命走近些,“坐下吧。”

“诺。”大司命落座,看着女皇温婉的面容,轻声问道:“陛下为了何事召臣?”

“也没什么,只是想听你讲讲经。”禤景宸的目光落在对面稚嫩的少女身上,言道:“昨夜得大司命相助,我受益颇多。如今我想为昭帝祈福,每日念经焚香,只这《太一本纪》于我而言着实晦涩,故而特请大司命为我讲解一二。”

想当初在弘文馆时,对太一教派完全不感兴趣的禤景宸是靠着死记硬背才考过了经义这门。如今因昭帝动念,在一梦之后仿若释怀的禤景宸,愿意以此生的信念为钟离朔的来世祈福。

大司命项斯年闻言,心里掀起了波涛海浪。此前对太一门无动于衷的女皇,在巫山云梦之后竟然起了如此心思,这让大司命又惊又喜。

她的脑内泛起了无数波涛,可面上仍旧维持着原先的平静,沉吟一番,方才缓缓言道:“陛下愿意听微臣讲解太一门的经义,乃是微臣与天一门监天司共同的幸事。而昭帝之灵,亦会感念陛下深情。”

“只在此之前,陛下可否听臣几句不敬之语?”大司命凝眸,将自己宛若星辰般璀璨的双眼直直地望着禤景宸。

禤景宸拾起了案上的《太一本纪》,微笑道:“卿,但说妨。”

项斯年咬着唇瓣,犹豫了一会言道:“陛下可否记得楚灵帝?”

楚灵帝,刺帝的父亲,那个闻名天下的修道之君,她当然知道。

禤景宸点点头,便听少女清脆的声音响起:“楚灵帝初继位时,因在东皇祭上偶见神女之姿,一见钟情后便陷入了痴妄。他求问了当时的大司命,向其问询问灵之法,好寻求与神女会面。在大司命拒绝了他之后,当时太一观观主为了太一门的繁荣,却主动为灵帝问灵。”

禤景宸仔细地听着,稚嫩的少女接着言道:“问灵之后,灵帝大喜,在观主教唆下进入了太一门,一心修道不顾国政。观主乃当时源州贵族李家出身,李家因此得益,一跃成为权贵,与当时外戚杨家并称李杨双虎。”

“为了巩固权柄,李家与观主合并挑唆灵帝,言说凡间女子有神女的化身,灵帝便一一按照观主的测算将无数民间女子娶回宫中。”这其中,便有刺帝的母亲,时称宛州双姝之一的苏妃。

“不仅如此,灵帝膝下的儿女在出生之后,也被送到观中抚养,在成人之前也跟着灵帝修道,好让灵帝在死后能升上神国与神女在一起。”

项斯年看了女皇一眼,言道:“灵帝修道多年,没有立下太子。而李杨两家为了争权,在立储一事上争得你死我活。李观主便提议陛下向东皇大祭,问询太子之选,最终测出了一位国君,那便是刺帝。”

接下来的事情,禤景宸便全都知道了。

时有忧国忠君之士,在太子人选出来之后尽力辅佐,这里面的然还包括当时的大司命,也就是青岚的师傅。

在抗衡李家之势时,大臣们选择了杨家的公子作为皇夫,威逼刺帝大婚。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一系列悲剧。

在大司命去世之后,荏苒接受监天司,于刺帝生产当日,发起了最为凶狠地屠杀。当时太一观李观主一系尽数斩杀,而杨李两家被定下谋反大罪,诛尽九族。

此后,刺帝钟离尘励精图治八年,将朝纲一一整顿好。却在将皇女钟离朔送往云州后,开始了一系列亡国之举。

人们都说,刺帝屠杀太一门人触怒东皇,惹来了亡国之祸。可这一系列的源头,却是她那个妄想神女一心向道的父亲。

项斯年望着女皇认真的神色,诚挚言道:“以楚灵帝之事为例,还望陛下能记在心中。陛下,在东皇的眼里,为君者,应该以百姓为重。为天下百姓者,才是东皇最好的信徒。”

禤景宸闻言,只微微一笑道:“大司命多虑了。朕的心中,自然有分寸。不说东皇,便说是昭帝,也不允我荒废朝政的。朕只是想听听经义,为陛下每日黄昏焚香祈福罢了。如此,大司命可还愿教我?”

项斯年松了一口气,欣然应之:“这是微臣之幸。只陛下真要好好学经义,臣却觉得除了我陛下还有一更好人选。”

“哦,监天司还有谁比你还好?”

“不是监天司的,是我的一位师兄。”项斯年微微一笑,心想终于等到的机会不能白白浪费了,于是真切说道:“她自小熟读经义,又有师傅指点,在这方面,我不如她。且她每日都很空闲,能日日来为陛下解惑。如此人选,再好不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太一本纪:想不到会是我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