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 第102章 如今的篡位者,不仅要皇帝的宝

第102章如今的篡位者,不仅要皇帝的宝座,还要皇帝的命!!(第1/2页)

赵匡胤虽知赵光义是在说场面话,但还是点了点头,心中多少有些慰藉。

司马家落得这般田地,也是理所应当。

咱赵家子孙,怎么也不至于那般没骨气吧?

而就在他们思忖之际,天幕上又一段新视频出现!

【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

【司马德文的登基,纯属偶然。】

【东晋末年,权臣刘裕已掌控大权,取代晋室只是时间问题。】

【原本皇位根本不该落在他头上。】

【但因为民间流传的“晋有二帝”预言。】

【所以刘裕杀掉当时的帝王司马德宗,改立司马德文为帝,只为凑足人头数。】

【这位皇帝的继位充满了荒诞色彩,他本人也并无称帝之志,更谈不上救国之心。】

【最终,刘裕觉得时机已到,亲自拟好禅让诏书,送至宫中。】

【司马德文面对诏书并未抗拒。】

【他反而对随侍说道:晋室气数已尽,能多延二十年,已是刘裕之功。愿将皇位拱手相让。】

【但禅让之后,刘裕却命人带毒酒入宫。】

【司马德文见状,拒绝自尽,只因佛门戒律,认为自杀者不能投胎转世。】

【于是,他吩咐军士用被子将其闷死。】

【至此,刘裕杀帝六人,完成“六帝成就”,东晋画上终点。】

晋室虽也分东西,但和大汉的荣耀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西晋的末主被羞辱而死,东晋的末帝则浑浑噩噩地被杀。

此时,诸位帝王的心中,都升起一个明显的感受:

时代,变了——!

过往的末代皇帝,纵有禅位,也往往还能善终。

至少名义上的尊重,体面的结局还是能保住的。

可自从司马懿父子杀皇弑君开始,世风变得愈发险恶。

如今的篡位者,不仅要皇帝的宝座,还要皇帝的命!

刘裕便是这新风气的典型代表——

他的“六帝之路”,每一个皇帝都死于非命!

……

贞观时期!

太极殿中,房玄龄摇头叹息。

“自此以后,禅位者鲜有善终矣。”

他说的,正是司马德文的遭遇。

从这一刻起,皇位之争彻底失去了底线。

过往虽有篡位之举,却多保皇命。

而今,禅让只是行过场,杀戮才是真实。

李世民神情微动,却并未多言。

弑君杀子,他自己也不好多加评论。

“父皇……”

李承乾低声提醒:“似乎……快轮到我们大唐了。”

他按着记忆默默推演历史——

魏晋之后是南北朝,随后隋朝一统,而后便是唐。

“嗯。”

李世民轻轻嗯了一声。

马上就能看到自家王朝末代皇帝的“风姿”。

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一起看。

李世民心情还是有些忐忑的。

尤其是这些开创一个盛世的帝王们,此刻心情都颇为凝重。

有种像是参加完大考,现在轮到主考官当众念分数的感觉。

谁有荣耀,谁被嘲讽,高低立现,毫无遮掩。

大秦的命运,自不必细说。

嬴政虽雄才大略,功盖古今,但二世即亡,成为千古笑柄。

大汉则绵延数百载,文景之治、武帝盛世,勉强算是中规中矩。

哪怕到了末代天子,也算保住了几分体面,没有太过狼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2章如今的篡位者,不仅要皇帝的宝座,还要皇帝的命!!(第2/2页)

反观魏晋,就颇为尴尬了……

紧接下来,该轮到隋唐两朝接受审判了。

隋朝的结局几乎是“速朽”,仅仅两代人就土崩瓦解。

如此成绩,甚至还不如短命的秦朝。

而大唐——他们的大唐,又会以何种方式谢幕?

这份“历史考卷”的最后答卷,又写了些什么?

李世民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他这份不安,也同样在赵匡胤和朱元璋心中泛起。

都是曾经的中兴之主、开国之君,自然更希望子孙后代别太拉胯。

即便国家要亡,也希望亡得有尊严、有节骨眼,有气节!

【他是史书中争议最大的一位天子!】

【他杀兄弑父,欺娘霸嫂——】

【有人称他暴虐无道,骨肉相残,是史上罕见的暴君。】

【也有人为他鸣不平,认为他虽失德于一时,但立功于后世。】

【他就是大隋的末帝——隋炀帝杨广!】

天幕之上,忽然响起一段慷慨激昂的旁白!

在场众人立刻打起精神。

此前那些视频介绍,没有一位皇帝能获得如此高调的开场。

显然,天幕也认为这位隋末帝王,不同凡响。

……

大秦!

“罪责累累,竟还能称千秋之功?”

秦始皇嬴政听着那句评语,眉头紧锁。

这天幕居然能给一个弑兄弑父、荒淫无度之人如此评价?

简直与先前对那“唐太宗”的罪责如出一辙。

这位隋炀帝,究竟做了什么,竟能让天幕这样“宽容”?

秦始皇不禁来了兴趣,身子坐得更挺了些。

“扶苏,仔细听着。”

“看看这位末帝,究竟是罪多还是功高。”

秦始皇低声道。

身边的扶苏立即应声,顺便揉了揉酸麻的脖颈。

连日仰望天幕,他都快僵成石像了!

……

大汉!

刘邦、刘彻等汉室宗主也来了精神。

“隋炀帝”这三字已足够让他们警觉。

这个“炀”字,是贬义词的巅峰代表——

贪图安逸曰“炀”,放纵享乐曰“炀”,疏于政务曰“炀”,听信奸佞曰“炀”。

任何皇帝冠上此谥,都是身败名裂之意。

可天幕居然说他“功过可抵”?

连弑亲都能原谅?

“这人………”

刘彻靠在椅背上,冷笑一声。

“我倒要看看,他做了什么能让天幕如此袒护。”

……

大唐!

李世民自然不陌生这位前朝之主。

那“炀”字的谥号,正是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亲自定下。

“杨广手握国祚,承文帝之治,原本可成大业。”

“可他不守本分,听不进忠言,一味征伐劳民,终致天下反乱。”

李世民眼神微冷地说道。

当年,隋文帝打下的基础可谓雄厚。

可杨广却将好局亲手摧毁,弄得天崩地裂。

不到四十年,江山拱手让人。

“承乾。”

“身为帝王,得知民意,顺应天命,方可长治久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一边凝视天幕,一边教诲道。

李承乾默默点头,虽心中忐忑,却也知道此刻父亲说的字字沉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