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 第253章 承乾,你若若学杨广,怕是会令

第253章承乾,你若若学杨广,怕是会令江山毁于你手——!!(第1/2页)

大秦!

“后世有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这合与分的开端,正是由朕开启!”

始皇帝低沉开口。

“父皇席卷**,一统华夏。”

“论功绩,自是超越隋文帝。”

扶苏自然是称赞自家父皇。

他对始皇的钦佩与孝心,从未虚假,否则也不会因一封伪诏而含恨而死。

听到儿子的夸赞,始皇帝脸上终于浮现笑意。

“那是当然。”

然而笑容背后,却藏着隐忧。

“只是……朕究竟能排在第几位?”

始皇看似神情冷静,实则心头暗暗发愁。

如今榜单已盘点到第六位,过半在前。

而前方只余五个名额。

难不成,自己竟会无缘?

“唐太宗、汉武帝、明太祖,那几位自然都在榜单之上。”

“难道……朕反倒要被排除在外?!”

想到这里,他心头一紧。

这份排名的竞争,比想象中还要激烈。

他的眉宇间,难掩一丝忧色。

扶苏瞧着父皇的神情,心知他在担心。

只是这种事,他却无从宽慰。

……

汉武帝时期!

“凡是能终结分裂局面的帝王,历来都能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

“宋太祖、隋文帝皆属此列。”

“朕开疆拓土,丰功伟业,岂会逊色?”

刘彻此刻的心境,和始皇帝如出一辙。

毕竟历史十大帝王的盘点已过半,自己理应现身了吧?

“父皇功在千秋,必为后世铭记。”

刘据在一旁低声安慰。

汉武帝神情未见太大波动,但仍点了点头。

……

大隋!

杨广在宫女服侍下抬首凝望天幕。

“父皇确实有功绩,但朕何尝没有?!”

“修筑大运河,讨伐高丽,健全科举,这些都是利国之举!”

“为何这十大帝王榜中独缺朕的名字?!”

杨广本性极为自信,甚至带着几分自恋。

在他心中,从未觉得自己有错。

这些事若能办成,岂不皆是利国利民?

奢华些又如何?

身为皇帝,天下还养不起朕一个人吗?

那些民众根本不懂朕的远见,只会造反!

一群刁民,皆该诛!

在他眼里,天下百姓越多,只会添乱。

……

贞观时期!

“天幕对隋文帝的评价,颇为全面客观。”

李世民安静看完视频,心中认同大半。

“杨坚的功绩,的确足以名列十大帝王。”

“若非隋炀帝昏聩无度,大隋绝不会二世而亡。”

“立储太子,关乎社稷安危,我大唐必须以此为鉴。”

李世民言辞听似平淡,实则是真心感悟。

隋朝覆亡,不就是因为杨坚将皇位交给了杨广?

而玄武门之变,他为何要亲手清除兄长?

不也是因李渊想左右平衡,险些动摇储位?

选择太子,至关重要。

李世民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意味深长:

“承乾,你是大唐储君。若学杨广,怕是会令江山毁于你手。”

李承乾听得面色骤白,慌忙跪下:

“父皇,儿臣不敢!必以父皇和历代明君为师,勤勉治国!”

见儿子如此诚惶,李世民这才露出几分满意。

孩子稍敲打敲打就够了,不必吓得太狠。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3章承乾,你若若学杨广,怕是会令江山毁于你手——!!(第2/2页)

大宋!

赵匡胤看着隋文帝,心生共鸣。

两人都是一统乱世的开国皇帝,可偏偏后代名声都不怎么样。

他望着屏幕中的杨坚,竟有几分唏嘘与惺惺相惜。

“文帝仁德,只恨后继者过于暴虐,致使二世而亡。”

话落时,赵匡胤瞥了赵光义一眼。

意思不言而喻。

赵光义装作听不见,垂目端坐。

……

洪武时期!

朱元璋对杨坚的评价,多是称赞。

但他这人向来口是心非。

嘴上说得敬佩,心里却未必当回事。

他在南京设立历代帝王庙,

以祭祀三皇五帝及历代一统王朝的开国之主。

总计十六人,其中却缺了三位——

始皇帝、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

理由是:

“秦、晋、隋三帝,视其功德,难免有愧,故斥而不列。”

意思就是,朱元璋觉得他们功绩或德行不足。

后来的皇帝延续此庙祭祀之制,

名单几经调整扩充,但杨坚始终未被列入。

结果还是没有始皇帝、晋武帝和隋文帝的身影。

始皇帝的缺席还能理解,毕竟两千年来被骂作暴君不绝于耳,连后世的帝王都把他当作反面教材。

至于司马炎与杨坚,那就更直接了。

他们的皇位,本就是篡得的!

要说本事和政绩,他们并非一无所有。

可惜篡位触了皇家大忌,更要命的是,他们的王朝都短命而亡。

这等皇帝,谁敢供进祭祀之列?

……

康熙时期!

康熙倒不甚在意杨坚的功过。

毕竟不过是过眼云烟。

何况杨坚的皇位,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

清朝的帝王庙里,自然也没有杨坚的名字,这足以看出清朝对他的态度。

“如今榜单过半,朕的名字却仍未出现?”

康熙心里盘算的,全是自己上榜的时机。

他有绝对的自信,以自己的功业,定能稳居历史十大帝王。

“若说千古一帝或许稍显夸张,但前五必有朕位!”

想到这里,康熙眼底的忧虑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信。

……

乾隆时期!

“杨坚和明成祖,不过是篡位之辈。”

“竟也能跻身十大帝王,还能排到如此靠前?”

乾隆摇头冷笑,显然不甚服气。

“如今只剩五位未出。”

“朕必然占据其一,甚至极有可能是头名。”

他摇着折扇,心中暗自推算。

五个位置,自己必得一席。

唐太宗文皇帝,位子也是稳妥的。

再加上父皇雍正,以及皇祖康熙,这样算来,就只剩下最后两个名额了。

“皇考排名第十,皇爷爷极可能就在前五。”

乾隆心中默道,甚至推测康熙或许排在第五。

念及此,他抬头静待天幕显现。

漆黑一瞬后,天幕浮现出新的字句:

【历史十大帝王,第五位!】

【汉高祖,刘邦!】

刘邦!

硕大的名字一经出现,诸帝王皆神色微变。

“刘邦?!”

乾隆愣了愣,虽然猜错,但并无恼意。

不过刘邦能排到第五,倒是令他暗自惊讶。

在乾隆眼中,刘邦能成事,全凭天时地利人和。

开创大汉固然功绩不俗,可仅凭这一点,便能压到如此高位,他颇为质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