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秦汉传奇 > 102王莽篡汉

秦汉传奇 102王莽篡汉

簡繁轉換
作者:洪刘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13 15:55:37 来源:源1

却说王莽把刘婴当作傀儡,凡事都由自己决断。帮他登上假皇帝宝座的王舜、甄丰、甄邯等心腹均提升了官职。但王莽摄政,也遭到了一部分皇族的反对。

安众侯刘崇首先起兵讨莽。刘崇系长沙定王刘发六世孙,刘发系景帝子。听说王莽为假皇帝,遂与丞相张绍商议道:“王莽必危刘氏,天下共知莽奸莫敢发难,我当为宗族倡义,号召天下同诛此贼!”张绍很是赞成,刘崇不顾利害,率部下百余人进攻宛城。宛城守兵却有数千,一经对仗,任你刘崇如何忠勇也是多寡不敌。刘崇及张绍都死于乱军中。刘崇族父刘嘉,张绍从弟张竦未被杀死,只恐王莽追究,反诣阙谢罪。王莽欲牢笼人心,下诏特赦。

偏东郡地方又有义兵崛起,传檄讨逆,为首的乃是郡守翟义。翟义表字文仲,居官正直,见王莽势将篡汉,不由义愤填胸,遽谋起义。他外甥陈丰年只十八,却生得胆力兼全。翟义召入陈丰议道:“新都侯王莽摄天子位,故意择定幼主号为孺子,将来必篡汉家。今宗室衰弱外无强藩,没人敢抗国难,我父子受国厚恩义当讨贼,汝意如何?”陈丰扬眉抵掌朗声应诺。

翟义恐陈丰一人不能济事,再约东郡都尉刘宇,严乡侯刘信,及刘信弟刘璜共同起事。推立刘信为天子,自称大司马柱天将军。刘信系东平王刘云子,所以将他推戴以便号召。当下传檄郡国,略言王莽鸩杀平帝,摄天子位欲灭汉室,今天子已立,当恭行天罚等语。远近义士见他名正言顺,却也慨然乐从。

翟义克日兴师,自东郡行至山阳,约得十余万众。警报传到长安,王莽不觉心惊,几乎食不下咽。慌忙召集党羽决议迎敌,拜轻车都尉孙建为奋武将军,成都侯王邑为虎牙将军,明义侯王骏为强弩将军,城门校尉王况为震威将军,忠孝侯刘宏为奋冲将军,震羌侯窦况为奋威将军,尽发关东兵甲,分道攻击翟义。

正在陆续进兵的时候,槐里人赵鹏、霍鸿自称将军,杀死官吏聚众相议道:“今王莽尽遣猛将精兵东向防敌,京师空虚,我若进攻长安一鼓可破。”众人都赞成,相从者有十余万人,一齐杀奔长安。霎时烟尘冲天喊声震地,火光直射入未央宫前殿。王莽闻讯愈加恐慌,急命王级、阎迁诸人为将军,前往堵击赵鹏等众。王莽同时不断调动大军镇压翟义的部队。

七将军会齐陈留,与翟义等大战一场,先斩刘璜,后获翟义,刘信逃得不知去向。翟义被捕后被磔死。七将军班师西行移攻三辅,赵鹏、霍鸿力战而死,余人四散逃命。

王莽连得捷报大喜过望,当即大封诸将颁爵五等。王太后已知王莽奸诈百出,但权在莽手不能不从。期门郎张充颇怀忠义,密邀同志五人刺杀王莽,改立楚王刘纡为帝。不幸谋泄都被杀死。

戊辰三年,王莽自谓威德日盛,大获天人之助,便诏苏献等人共议即位之事。王莽道:“汉室已倾,吾假子婴为帝,今枉受一虚名,将何如耶?”苏献道:“吾主威鸣海外声震京都,天下吏民全都畏服。子婴乃汉朝枝叶,不可久立为君。不如乘此灭之,自取天下岂不全乎?”王莽欣然答曰:“将军所言甚当。”时十一月,将居摄三年改为新始元年,王莽即真天子之位,定国号“新”。文武百官悉封赠讫,各个谢恩而退。

王莽篡位以后,传国御玺尚在太皇太后手中,便想向她索取,于是召王舜入内嘱咐数语。王舜直至长乐宫中向王太后取玺。王太后骂道:“汝父子兄弟蒙汉厚恩尚无报答,今受人托孤,反乘机篡夺,如此过去,恐狗彘将不食其余。天下有象你等兄弟的么?且王莽托言金匮符命自作新皇帝,尽可自去制玺,还要这亡国玺何用?我是汉家老寡妇,死且旦夕,欲与此玺俱葬,你等休得妄想!”说着涕泣不止,侍女统皆下泪,王舜也俯首唏嘘。过了片时,王舜又仰头申说道:“事已至此,臣等无可挽回;若王莽必欲得玺,太后能始终不与么?”王太后沉吟半晌,竟取出御玺狠命摔在地上,且大骂道:“我老将死,看你兄弟能不灭族否?”王舜也不答言,拾玺即出缴与王莽。

王莽见玺上已缺一角,问明王舜,知道被太皇太后掷碎。不得已用金修补,终留缺痕。这御玺乃秦朝遗物,由秦子婴献与汉高祖,汉高祖留与子孙,这时暂归王莽。王莽改称太皇太后为新室父母皇太后,孝平皇后为定安太后,一是姑母,一是女儿,所以仍然留居深宫。

未几废孺子婴为定安公,命孺子婴即日移居住所。王莽恐刘氏诸臣与他相亲,特设门卫使者多人把守其宅,不准诸臣往来,并禁乳母与孺子婴说话。可怜孺子婴遭此软禁,长大以后竟成了一个呆子,连六畜都不知其名。更始之时,平陵人方望想立之为帝,刘玄遣兵将孺子婴杀死,这是后话。

却说王莽杀死王获、王宇之时,妻子王氏痛子情切,终日啼哭,遂至两眼失明。

此时王莽还有王安、王临两个儿子。王安为人心地不明,终日恍恍惚惚。王临人颇乖觉,甚为王莽所爱,立之为太子。王莽见其妻得病,便命王临住在内宫奉侍其母。

王临既住宫中,遂与其母侍女原碧私通。王临得知原碧曾经受过王莽宠幸,怕王莽知道此事后不肯饶恕,便与原碧共议欲杀王莽。恰好此时其妻刘愔前来告诉道:“妾猜宫中将有白衣会。”王临闻之大喜。原来王临之妻乃是国师刘歆之女,能通星学。夜观天象时见木星与金星会在一处,名为白衣会,主有丧服。王临以为凶兆肯定应在王莽身上,谋弑之事必能成功。真是奸臣生贼子,王临与侍女私通便欲杀父,天道昭彰报应不爽。

王临正欲与原碧实行谋弑,谁知天上忽然起了大风,刮得屋瓦皆飞,大木尽被拔起。王莽遭此风灾无可解说,于是下了一道诏书,说是阴阳不和风雨为灾。其咎在于王临有兄却被立为太子,名称不正之故。王莽便将王临贬为统义阳王迁出宫外。王临出宫之后既不得见慈母,又不得会情女,满怀怅望愁极无聊,乃寄书与母,略言父皇待遇子孙很是严酷,前次兄侄壮年早死,臣恐母后不测,儿也不知命在何时。王氏见书伤感掷置案上,正巧王莽入宫问疾看见此书,顺手取来一阅,王莽见王临说他虐待子孙,心中十分愤怒。不过妻子病危不便发作,便将临书藏入袖中忿然趋出。

到其妻死时,王莽不准王临前来临丧;王莽将妻收殓,葬于渭陵西边的一个场地。因为王太后死后葬在渭陵,王莽将妻葬在此地,以为可以永远侍奉王太后。

王莽葬妻已毕,再将王临追究,心想王临住在内宫,如有不法举动应当瞒不过原碧。遂命执法官吏将原碧拿去严刑拷问。原碧受不过酷刑,却供出与王临通奸欲谋害王莽等情。王莽大出意外,立命捶死原碧。他怕此事传出去后惹人笑话,又命人将审案官吏全部杀死埋在狱中。可怜此班问官无辜被杀,家中尚不知其人死活。

王莽杀了问官,即赐药与王临命其自尽。王临宁可自刭不肯服药,拔刀刺胸须臾毕命,王莽赐谥曰缪。

王临死后,王莽又下诏告知国师刘歆,说王临不明星学,听刘愔说宫中有白衣会所以才犯罪,刘歆接到此诏慌忙将女儿召去责备。刘愔服药自尽。当月王莽之子王安及王宇之子公明、公寿皆得病而死。王莽至此妻亡子丧孙儿又死,虽然篡得大位,只剩得孤寡一身。

在对外关系上,西汉王朝经过百年来的文治武功,四方少数民族都已经驯服,连最强劲的对手匈奴也彻底认怂,不敢南下牧马。王莽上位后,四方各国本着“有奶就是娘”的务实精神,纷纷向他表忠心,求包养,没有一个敢为老刘家叫屈。

可王莽还嫌不够。在他的宏大构想中,这些四方部落应当像周朝时的属国一样,他们不配称“王”或者“单于”这些名称,现在的名称和所用器物已经“僭越”了,要给他们改改规矩。

称帝第一年,王莽派出五路使者奔赴各地,目的是送去新皇的符命和印信,换回汉朝的旧印信。这五路使者称为“五威将”,每将配属五个元帅,一路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排场搞得挺大。

辞旧纳新,对于这些小国来说根本无所谓,给谁进贡不是进贡?可在王莽亲自授意下,这场本来只是走走过场的外交秀,却搞得天怒人怨狼烟四起。

南行的一路使者到了益州四川,把云贵高原上的句町王改成了句町侯;西行的一路使者到达西域,将沿途各国国王一律降为侯爵;东行的一路使者到达辽东、朝鲜半岛,因高句丽王不服,就动用军队攻打,并恶作剧般地将“高句丽”改为“下句骊”。

造成最严重后果的是北行匈奴的使者。汉朝授给匈奴单于的印信上刻的是“匈奴单于玺”五个字,而这次送来的新印内容却是“新匈奴单于章”六个字。加了个“新”字,意思是匈奴是“新朝”的属国,“玺”改为“章”,意思是你个吃生肉的,不配跟我一样使用帝王的专属词汇。

五威将王骏等人心里有点打鼓,觉得这趟差事不好办,他们商量后决定采用欺瞒战术。先是给单于送了份大礼,哄得单于挺开心,趁着单于眼花缭乱之时,告诉他要换新印,让他先把旧印交出来。

单于已经被珍珠宝物弄得两眼迷离,想也不想就将旧印从身上解下来。旁边的大臣提醒他:没看见新印文字,先别急着交旧印。单于大大咧咧地说:印文还能变更吗?伸手就递给了王骏。

粗心的单于拿到新印也不开启,挂在身上就开心地与王骏他们大吃大喝。喝完大酒回来,新朝使者右帅陈饶说,如果单于明天发现印文有变,肯定要回旧印,不如现在就将旧印砸烂!王骏犹豫不决,陈饶一把抢过旧印,用斧子砸破。

单于次日酒醒后果然派人来索要旧印,并表达强烈不满:新印把我降格为新朝的属国,又用“章”不用“玺”,太不尊重人了,我还是喜欢旧印。

王骏将旧印碎碴捧给匈奴人:按规定,我们已经销毁旧印,这堆碴子单于要的话就留下做个纪念吧。

单于开始怨恨新朝,开始找碴儿集结军队南下。而好大喜功的王莽却认为“五威将”宣扬了国威,将他们全部封为子爵,所属元帅都封为男爵,陈饶因“破玺之功”,破格封为子爵。

这一轮外交活动,王莽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恶果随即纷至沓来——

被降为侯爵的句町首领“邯”发怒不肯服从,被新朝柯郡大尹周歆诱骗处死,其弟“承”起兵杀死周歆,不断内扰;

高句丽侯“驺”因发表不满言论,被新朝地方长官严尤诱杀,首级传送长安,当地的貉等部族大举侵犯边境,辽东大乱;

西域车师王气不打一处来,谋划逃归匈奴,西域都护但钦将他斩杀,其部落归降了匈奴。随后焉耆诸国纷纷叛乱,杀死但钦,存在百余年的西域都护府土崩瓦解。而驻扎西域的新朝将领史陈良等人看到西域大乱处境危险,竟杀死校尉刁护,裹胁二千人投奔匈奴;

新朝对实力最强的匈奴全面开战。心理有点变态的王莽先过足嘴瘾,亲自将“匈奴单于”的称号改为“降奴服于”(意思是投降的奴隶,臣服于我),在全国范围内动员数十万部队向边境集结。

颇具浪漫主义气质的王莽下令,各路兵马和物资从全国各地运往北方边郡,必须全部到齐后才能同时出击,目标要穷追匈奴,直打到西伯利亚(丁零部落)后才准许收兵。

但匈奴不等他摆好架势就动手了,他们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往来如风,抢了就跑,边郡百姓损失惨重,雁门、朔方两郡太守都被斩杀。

而不断集结到边境的新朝部队,不敢自行攻击匈奴,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泄,开始在地方上滋事扰民,百姓不堪愁苦,纷纷流浪逃亡,成为所谓的“盗贼”,并州、平州一带动荡不安。北疆自汉宣帝以来,数代人都看不见烽火警报,人口繁殖牛马遍野,经过这番折腾,几年间就变得一片荒凉,白骨无收。

长期以来,王莽篡汉而取得帝位,所以被视作逆臣贼子。不过近代胡适为其平反,认为王莽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之后傅乐成、吕思勉、韩复智也都认为,王莽的人格是没有问题的,他博学、礼贤下士这些都不是假的,虽然改制失败,但绝非一无可取之处。

王莽的姑母是当时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外戚的地位在汉朝一直举足轻重,像王莽这种出身一般都会在朝中身居要职。但是王莽年轻时是以贤能谦逊而闻名的,在众多世家子弟之中,王莽的品格、能力和作风,是非常独树一帜的。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废除奴隶制度的人,杜绝人口贩卖,直接让无数出身卑微的奴才和小妾有了自己的人格和人生自由。他讲究科学,亲自动手解剖尸体,宣扬人人为本,人人平等。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游标卡尺”,至今成谜。

王莽把土地收归国有,重新分配,没有土地的佃农,由政府分给土地;一切天然资源,为国家所有,只能由政府开采;实行酒、盐、铁专卖制度,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人民婚丧嫁娶,可向政府贷款,不收利息。从事农商事业贷款,政府只收取纯利十分之一的本息,这一制度可以说比现在的银行还人道;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食粮布帛之类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照成本收买,求过于供时,政府即行卖出,以阻止物价上涨;等等。王莽的初衷无疑是善良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社会矛盾就是“贫富不均”,而历次农民起义提的最多的口号就是“均贫富”、“打土豪分田地”。但王莽的政策触动了财产私有的利益,在实施过程中引起了强烈的抵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