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秦汉传奇 > 6焚书坑儒

秦汉传奇 6焚书坑儒

簡繁轉換
作者:洪刘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13 15:55:37 来源:源1

却说秦始皇自博浪沙受惊回京,一连三年都未远出。但始皇生性好动,不肯安居宫中,便时常微服出游。又因前回博浪沙之事,常恐遭人暗算,遂挑选精壮武士四人怀着兵器,随侍左右保护。

秦始皇三十四年,天下无事。一日始皇在咸阳宫中排下筵宴,大会群臣。博士七十人亦在其列,随例向前举杯献酒。始皇正在开怀畅饮,旁有仆射周青臣上前奏道:“往时各国并立,秦地不过千里。托赖陛下神圣统一天下,设立郡县驱逐蛮夷,人民得以安生乐业,永无战斗之患。国祚久远传于万世,陛下功德巍巍,自古帝王皆不能及也。”始皇听此一片谀词,语语正合其意,不觉大悦。谁知却恼了一位博士。

其人复姓淳于,名越,系齐国人。见周青臣极口奉承始皇,忍耐不住便发言道:“臣闻殷、周两朝所以能传国久远者,皆由大封子弟功臣得其辅助之故。今陛下富有四海,而子弟无尺寸之地,假使将来奸臣专政,并无亲藩保卫皇室,其势甚危!大凡作事不学古人,断难长久。!”秦始皇闻言自然不快,但面上仍不发作,却问群臣意见如何?此时李斯已由廷尉升为丞相,听了淳于越之言出席奏道:“博士所言犹是战国习气。只因战国时代诸侯厚待游学之士,所以百家并起,各夸学问,讥刺时政,毁谤君上,实属目无法纪。此种恶习若不严行革除,必至号令不行是非倒置,为害甚大!臣之愚见,请将一切史书非记秦事者,全部烧毁,民间所藏诗书及诸子百家书籍也一律烧毁。此后人民有敢谈起诗书者,即行正法。如敢引证古典讥笑时政,诛及三簇。似此办法方可尊重朝廷,屏除浮议。”

始皇暗想:“此法甚好,不但可绝许多谤言,且与自己愚民政策相合。”遂下诏依议办理。于是民间所有古书尽付一炬。

光阴迅速,又过一年。始皇求仙心切,按捺不住。遂起驾东游碣石,使燕人卢生入海,寻求仙人踪迹。自己复往北边游行一番。

卢生奉命前往,心想:“大海中一片汪洋,何处有仙人踪迹?但若空手回报,重则贬官罚罪,轻则失宠见疏,如何是好?”左思右想,正在为难之际,忽然思得一计,便乘船向海中空走一回。却暗地写成一书回奏始皇道:“仙人虽未遇得,已将仙书私下抄来。”说罢将书呈上。始皇披阅书中言语,大抵是虚无缥渺之谈。惟其中有一语道:“亡秦者,胡也!”始皇读到此处暗吃一惊!心想:“胡是匈奴别号,现在国内一统,人民无力造反,内乱可保无虞。将来与我子孙为敌者,定是胡人。不如趁此时将他逐出塞外,就中外交界地方筑起一座城墙,遣兵把守方免后患。”始皇想罢,即命蒙恬带兵三十万人,往伐匈奴去了。

说起匈奴人种,相传为夏氏苗裔,常居中国西北一带地方。其人以牧畜为生,所居之处张设毡帐,并无城郭房屋,也无文字。其人自少学习射猎,无事时牧养兽畜,有事时皆出当兵。战胜则奋勇轻进,战败便四散逃走,各不相顾。其俗重少轻老,精美饮食皆让少年人享用,若有剩余方给老者。凡父死,则儿子娶其后母为妻。兄弟死,亦各娶其妻,其野蛮如此。

此次蒙恬奉始皇命令,带领三十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将北去。匈奴出其不意,未及防备,望风逃循。蒙恬遂收河南地,分为四十四县,将内地犯人移往居住。再将从前燕、赵、秦三国所筑长城首尾联络起来。西自临洮,东至辽东,共长万余里。

蒙恬一面筑城,一面又率兵北渡黄河,取阴山地。自己常驻上郡指挥调度。

秦始皇削平六国之时,每破一国,即命画工将其宫室绘成图样,就咸阳北坂上照样建筑。南临渭水,西自雍门,东至径、渭二水合流之处,一路楼阁连绵,复道贯通。又将所掳各国妃嫔、子女、宝器、珍玩安置其中。

当时宫殿不为不多。除咸阳正宫外,所有离宫,在关内者三百所;在关外者四百余所。

秦始皇有如此多的离宫别苑,已是游玩不尽。今又想起:“咸阳正宫乃是先代建筑,当时不过是一国诸侯,规模自然狭隘。今我既为天子,所有文武官吏以及随从人等增加甚多。每遇正式朝会宴享人众拥挤不开,必须另外建造一个极大宫殿,以壮观瞻。”

始皇便将渭水当作天河,就水上建筑一桥。桥阔六丈,长二百八十步。渡过渭水建一宫殿,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名曰“阿房宫”。唐人杜牧有《阿房宫赋》,其文大意如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人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此赋形容阿房宫之大,淋漓尽致,可谓古今中外第一大宫矣!

一日始皇驾到梁山宫登山游玩,忽见一队车马由山下经过,前呼后拥十分显赫。始皇问是何人?左右回奏道:“是丞相。”始皇对左右说:“我从未见过丞相出门,原来如此威风啊!”言下露出不悦之气。其时丞相不知始皇就在山上,安然过去。始皇身边一个近侍素与丞相亲密,见始皇不喜,暗地遣人飞报丞相。丞相得知后吃惊不小。过了数日始皇又一次遇见丞相,觉得随从人马比以前减少许多,心想必是近侍泄漏吾言。遂立唤近侍至前逐一诘问,大众皆不承认。始皇大怒,叱令武士将前日随从、近侍一概缚出斩首。余人吓得胆战心寒不敢多口。

以后始皇游行所在无人得知。

却说一日卢生与侯生等人密议道:“主上天性刚戾喜用严刑,又贪恋权势,不肯恬淡无为。我辈不能为之求仙寻药,不如弃之而去。”二人议定,遂结伴逃走。

事后有人将两人逃走的消息并临行言语报与始皇。始皇闻知拍案大怒道:“我平日希望求长生,致太平,费钱无数,对于卢生诸人尤加礼貌优给赏赐。现在竟敢出言诽谤!必须拿获处以重刑,方泄我忿!”于是通令各地严密查捕。各地官吏奉命四出访拿,竟未寻获。

始皇心中痛恨卢生诸人,偏偏被他逃脱无处泄忿。忽想起二人本是儒生,遂迁怒到一班儒生身上。便下诏命御史将在京儒生一律传到,逐人究问,有无造言惑众?一班儒生中有平日喜发议论者,便坐以诽谤之罪。辗转牵引连累之人不计其数。御史将案情供词复奏,始皇自行按名定罪,共有四百六十余人定了死罪,一律正法咸阳市上。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刚毅勇武,素有仁爱之心,当时所有的大臣包括秦始皇都对这个公子扶苏很是满意,曾经的扶苏是离秦朝二世皇帝最近的人,如果扶苏能够继位成帝,或许秦朝的国祚不会只有短暂的十余年。

扶苏居心仁厚。每遇始皇残暴行为常行谏阻。今见始皇杀死无数儒生,便进言道:“现在天下初定,远方人民尚未归心,一班儒生不过是诵法孔教,而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秦始皇大怒,不但不听,反厌扶苏多言。于是将他发配到上郡监督蒙恬的大军,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

始皇怒犹未息,因见此次所杀儒生仅限咸阳一地。便想:“此等人各处都有,平日最喜摇唇鼓舌讥刺时政。如今闻我杀死多人,正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诸人心中必然不服,不如趁此一律剿除。但若通令地方官究治,恐天下骚动或生变乱。且风声一露,狡猾者先期逃避,反多漏网。惟有用利禄诱之使来,然后不动声色一网打尽。”始皇想定主意,托词招致贤才,命各郡县征集儒生限期送京,听候录用。此诏一下,遂有许多贪图富贵之人如蚁慕膻,如蛾投火,纷纷来京。

待得到齐,已有七百人。始皇一概召见,假意温言慰谕,都拜为郎官。诸生受职谢恩,各自欢喜。

始皇乃密唤亲信之人近前嘱咐道:“汝可前往骊山,寻温泉近旁之地,栽下瓜种,须要他冬月结实。待得瓜实成时,使人来报,不可有误,亦不可泄漏于人。”其人奉命前往。就马谷地方依言栽下瓜种。瓜得了温泉暖气,寒冬时候居然发芽引蔓,结子成实。于是使人上书报告此事。始皇假作惊异,召集诸生问道:“近日如此严寒,竟有人报称骊山地方瓜为结实,不知是何原因?”诸生见问各陈意见。有说是祥瑞者,有说是灾异者,议论不一。始皇因对诸生道:“汝等未曾目睹真瓜,各自悬想揣测,所以意见不同。可即亲往其地看个明白,再行议决复奏。”

诸生奉诏一齐前往。到得谷中看见瓜实,人人指天划地大发议论,各执一说互相辩驳。始皇已预先遣人在四围埋伏。诸生兴高采烈引经据典,争议未决。忽见土石如雨雹一般,从四面山上飞坠下来,慌得四下乱窜。无奈穷谷之中出路已断,无处逃避。一时呼号之声震天动地,惨不忍闻。军士们只顾将土石填下,直压到大众无声方才罢手。可怜七百人全数活埋在内!至今骊山马谷西岸尚有高坑。父老相传,即秦坑儒之处。

却说骊山华清池,是西安著名的风景区。多少年来,许多帝王都在这里修筑汤池,至今留下了九龙汤、贵妃池、飞霞阁等名胜古迹。华清池的温泉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在很多年很多年以前,女娲补天在骊山留下了一块石头,于是人们便在那里修了一座娘娘庙。多少年来,娘娘庙的香火一直很灵,吸引着远远近近的信徒来这里拜佛烧香。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一天来骊山游玩。他见娘娘庙香火很旺,也要去朝拜。卫士们赶走了众信徒,秦始皇进了娘娘庙。娘娘庙并不大,秦始皇转了转便停在女娲娘娘的神像前不动了。秦始皇看女娲娘娘的神像塑得很美,心想自己如能找到一个象女娲娘娘这样美的姑娘作妃子,该有多好哇!想着想着,不觉向前走了几步,离神像越来越近。猛听“呸”地一声,女娲娘娘吐了秦始皇一脸唾沫。

秦始皇摸着自己的脸,吓了一大跳,女娲娘娘是泥塑的,怎么还能吐唾沫,莫非她当真活了?秦始皇越想越害怕,急忙带着卫士匆匆地离开了娘娘庙。

说也奇怪,秦始皇回去以后,被唾的地方竟然生起疮来。又痒又痛,而且越烂越厉害。他急忙召来太医,太医看了他脸上的疮都说这种烂疮没有办法治,秦始皇心里很不是个滋味。那天陪他去娘娘庙的大臣叫项平,是秦始皇的心腹。他见秦始皇脸上的疮越烂越厉害,便秘密地出主意说:“陛下是人间皇帝,富有四海,就是偶尔不恭,神女也该原谅。”

听了项平的话,秦始皇脸上的愁云并没有消散,他皱着眉头没精打彩地说:“可神女并没有原谅我!”

项平抬起头来说:“陛下可虔诚地去庙里焚香,女娲娘娘见您确有诚心,就会宽恕的……”

秦始皇没有办法,只好去娘娘庙焚香。这样一连七七四十九天,女娲娘娘终于被感动了。

这一天,秦始皇刚刚拜完,桌上签筒里就跳出一只竹签,秦始皇接过一看,上面写着“汤泉洗痂”四个字。正在思索,一卫士进来禀报说,骊山下出现了许多热气腾腾的汤泉。秦始皇听了心中大喜。

原来,女娲娘娘恼怒秦始皇轻薄无礼,所以用生疮惩罚了他。但见秦始皇能改正错误,于是就显神通帮他治疗。女娲娘娘从怀里取出一个瓶子,用树枝蘸了些瓶里的水向骊山洒去,骊山下便出现了热气腾腾的温泉。

秦始皇用温泉冲洗疮痂,时间不长,脸便渐渐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