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62江南水畔的守望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62江南水畔的守望

簡繁轉換
作者:七情本舞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4 04:14:48 来源:源1

62江南水畔的守望(第1/2页)

知府领了旨意,即刻转身安排人手快马加鞭往京城传信,又让人去召集附近的工匠,脚步匆匆不敢有半分耽搁。风澈跟着慕容冷越与风染霜走进安置点,脚下的泥土还带着雨后的湿黏,偶尔能看到积水倒映出灰蒙蒙的天空,与草原上澄澈的蓝天截然不同。

一个穿着打补丁粗布衣裳的小女孩,正蹲在帐篷边,手里攥着半块干硬的窝头,小口小口地啃着。看到风澈一行人,她怯生生地往后缩了缩,大眼睛里满是警惕。风澈停下脚步,从怀里掏出之前***没吃完的江南点心,那是用绵白糖和桂花做的,还裹着一层油纸,拆开时能闻到淡淡的甜香。他轻轻递到小女孩面前,笑着说:“给你吃,这个比窝头软。”

小女孩抬头看了看风澈,又看了看他身后的慕容冷越和风染霜,见他们神色温和,才慢慢伸出小手,接过点心小口咬了起来。那小心翼翼的模样,让风澈心里一阵发酸。他想起在草原上,自己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牛羊肉和香甜的奶制品,可这里的孩子,连一块软和的点心都吃得这么珍惜。

“你叫什么名字呀?”风澈在小女孩身边蹲下,轻声问道。

“阿……阿雅。”小女孩含着点心,说话有些含糊。

“阿雅,你家里还有其他人吗?”

提到家人,阿雅的眼眶瞬间红了,她低下头,声音带着哭腔:“爹爹和娘亲……都被洪水冲走了,现在我跟着奶奶住。”

风澈的心猛地一沉,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能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风染霜走过来,从随身的锦袋里拿出一块玉佩,那玉佩是暖白色的,雕着一朵小小的莲花,触手温润。她把玉佩放到阿雅手里:“好孩子,拿着吧,以后要是遇到困难,或许能帮上忙。”

阿雅紧紧攥着玉佩,对着风染霜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跑回了不远处的帐篷。风澈看着她的背影,轻声对风染霜说:“娘亲,我们一定要快点帮他们重建家园,让他们能早点过上安稳的日子。”

风染霜点点头,摸了摸他的头:“会的,我们和所有将士、百姓一起努力,一定会的。”

往前走了没几步,就听到一阵咳嗽声。帐篷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正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有些急促。她身边的老伯伯,正用一个破了口的陶碗,一点点给她喂着稀粥。慕容冷越走上前,问道:“老人家,身体好些了吗?太医马上就到了。”

老伯伯看到慕容冷越身上的衣着,知道他身份不一般,连忙放下陶碗,想要起身行礼,却被慕容冷越按住了。“不必多礼,先照顾好老人家要紧。”

老伯伯眼眶泛红,叹了口气:“唉,这洪水来得太突然了,我们家的房子瞬间就被冲垮了,要不是乡亲们帮忙,我们老两口早就没了。现在老婆子又染了风寒,这荒郊野外的,连个正经的大夫都没有……”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太医带着药箱赶来了。太医立刻给老奶奶诊脉,然后从药箱里拿出药材,让侍从去旁边的临时灶房煎药。“老人家只是受了风寒,加上连日劳累,身子有些虚弱,喝几副药就能好转。”太医一边收拾药箱,一边对老伯伯说,“我再给您开个方子,平时多给老人家熬点小米粥,补补身子。”

老伯伯连连道谢,嘴里不停地说着“陛下圣明”。风澈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父皇肩上的担子好重。以前在京城,他只知道父皇每天要处理很多奏折,却不知道这些奏折背后,都关乎着百姓的生死安危。

安置点的角落,几个工匠正围着一张图纸讨论着什么。慕容冷越走过去,问道:“重建家园的方案,你们有眉目了吗?”

为首的工匠连忙上前回话:“回陛下,我们打算先把被洪水冲垮的房屋清理干净,然后选用结实的木料和砖石,按照之前的村落布局重建房屋。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木料都被洪水泡坏了,附近的山林里能砍伐的树木也有限,恐怕不够用。”

慕容冷越皱了皱眉,沉思片刻后说:“从邻省调运木料,让驿站做好衔接,务必尽快把木料送过来。另外,重建房屋时,要考虑到防洪,地基一定要打牢,屋顶的排水也要做好,避免下次再遇到水灾时,房屋还会被冲垮。”

工匠们连忙点头,把慕容冷越的叮嘱记了下来。

风澈看着工匠们认真的样子,忽然想起自己怀里的木剑。那木剑是父皇亲手为他做的,上面刻着“守土”二字。以前他以为“守土”就是守护好国家的土地,不让外敌入侵,可现在他明白了,“守土”不仅仅是守护土地,还要守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让他们能有安稳的家,能吃饱穿暖。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安置点里升起了几堆篝火,百姓们围坐在篝火旁,有的在缝补衣服,有的在给孩子讲故事,还有的在讨论着重建家园后的生活,脸上渐渐有了笑容。风澈和慕容冷越、风染霜坐在篝火旁,听着百姓们的交谈,心里也渐渐踏实了下来。

“父皇,你看,他们好像不那么难过了。”风澈指着不远处正在说笑的几个百姓,小声说道。

慕容冷越点点头,目光温柔:“百姓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要能有安稳的家,有饭吃,他们就会很满足。我们做的这些,都是应该的。”

这时,一个手里拿着笛子的少年,走到篝火旁坐了下来。他拿出笛子,吹起了一首悠扬的曲子。那曲子带着江南水乡的温柔,又有着一丝坚韧,在寂静的夜晚里,格外动人。百姓们都安静了下来,静静地听着曲子,脸上满是向往。风澈也听得入了迷,他想起在草原上,***曾给他唱过草原的歌谣,那歌谣充满了力量,而这首笛子曲,却有着不一样的温柔。

曲子吹完后,少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这是我阿爹教我的曲子,他说这曲子能给人带来希望。以前每次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一吹这首曲子,心里就会好受很多。现在我把这首曲子吹给大家听,希望大家也能快点好起来。”

百姓们纷纷鼓起掌来,篝火旁的气氛变得更加温暖。风澈走到少年身边,说道:“你吹得真好听,我能跟你学吹笛子吗?”

少年愣了一下,然后笑着点头:“当然可以,等明天我教你。”

第二天一大早,风澈就去找少年学吹笛子。少年名叫阿泽,他耐心地教风澈怎么拿笛子,怎么运气,怎么吹出不同的音调。风澈学得很认真,虽然一开始吹出来的声音断断续续,很难听,但他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62江南水畔的守望(第2/2页)

到了中午,从京城调运的粮食和衣物终于到了。百姓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地领取粮食和衣物。风澈也跟着帮忙,他把粮食递到百姓手里,看着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阿雅也在队伍里,她领到粮食后,特意跑到风澈面前,笑着说:“谢谢你,风澈哥哥,我和奶奶有粮食吃了。”

风澈摸了摸她的头:“不用谢,以后我们都会好起来的。”

下午,邻省调运的木料也送了过来。工匠们立刻开始清理废墟,搭建房屋的框架。百姓们也主动过来帮忙,有的搬木料,有的和泥,有的递工具,大家齐心协力,干劲十足。风澈也想帮忙,可他年纪太小,搬不动沉重的木料,只能帮着递递工具,或者给大家送点水。

慕容冷越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心里十分欣慰。他对风染霜说:“你看,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风染霜点点头:“是啊,百姓们的心齐了,重建家园就指日可待了。”

接下来的几天,安置点里每天都充满了忙碌的身影。房屋的框架一点点搭建起来,百姓们的脸上也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笑容。风澈每天早上跟着阿泽学吹笛子,下午就去帮忙,晚上则和慕容冷越、风染霜一起,听百姓们讲述江南的故事。他知道了江南的春天有漫山遍野的桃花,夏天有亭亭玉立的荷花,秋天有金黄的稻田,冬天有飘落在白墙黛瓦上的雪花。他暗暗下定决心,等重建工作完成后,一定要好好看看江南的四季。

这天下午,风澈正在帮工匠们递钉子,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他好奇地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两个百姓在为一块木料争吵。一个百姓说那块木料是他先看到的,应该给他家盖房子用;另一个百姓则说那块木料是他先搬过来的,应该给他家用。两人互不相让,吵得面红耳赤。

风澈连忙跑过去,说道:“你们别吵了,木料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再去搬,没必要为了一块木料吵架。”

其中一个百姓瞪了风澈一眼:“小孩子家家的,别多管闲事!这木料是我先看到的,就该是我的!”

另一个百姓也附和道:“就是,这跟你没关系!”

风澈没有生气,他耐心地说:“我知道你们都想早点盖好房子,早点有个家,可是吵架解决不了问题啊。如果你们一直吵下去,不仅盖不好房子,还会伤了大家的和气。我们现在应该团结起来,一起把房子盖好,这样大家才能早点住进去。”

这时,慕容冷越和风染霜也走了过来。那两个百姓看到慕容冷越,立刻停止了争吵,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慕容冷越说道:“大家都是受灾的百姓,应该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争抢。木料足够大家盖房子用,工匠们会根据每家的情况,合理分配木料,保证每家都能盖起安稳的房子。”

两个百姓连忙道歉,说自己不该太自私。风澈笑着说:“没关系,只要你们以后不吵架,一起帮忙盖房子就好。”

两个百姓点点头,拿起木料,一起去搭建房屋了。风染霜走到风澈身边,笑着说:“澈儿,你做得很好,知道用道理去说服别人,而不是用哭闹解决问题。”

风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娘亲,我只是觉得大家应该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快点把家建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江南的天气渐渐暖和了起来。安置点里的房屋也一栋栋建好了,白墙黛瓦,整齐排列,看起来十分漂亮。百姓们陆续搬进了新家,有的开始整理家具,有的在院子里种上了蔬菜,有的则开始准备春耕。整个村落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阿雅和奶奶也搬进了新家。阿雅特意邀请风澈去她家做客,还拿出奶奶做的桂花糕招待他。那桂花糕香甜软糯,带着浓浓的桂花香味,风澈吃得十分开心。阿雅拉着风澈的手,指着院子里刚种上的小树苗,说道:“风澈哥哥,这是我和奶奶一起种的桃树,等明年春天,它就会开花了,到时候我请你来看桃花。”

风澈点点头:“好啊,等明年春天,我一定来看桃花。”

阿泽也搬进了新家,他的新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柳树,风吹过的时候,柳枝随风飘动,十分好看。阿泽把笛子拿出来,吹起了那首充满希望的曲子。风澈坐在柳树下,静静地听着,心里满是温暖。他想起了草原上的***,不知道***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也在草原上骑马,是不是也在想念他。

慕容冷越看着江南的重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百姓们也都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便决定带着风澈和风染霜返回京城。离开的前一天,风澈去跟阿雅和阿泽告别。

阿雅拉着风澈的手,舍不得放开:“风澈哥哥,你以后还会来江南吗?”

风澈点点头:“会的,等明年春天,我会来看你种的桃树,还会来听阿泽吹笛子。”

阿泽也说道:“风澈,我会把笛子吹得更好听,等你下次来,我吹给你听。”

离开江南的那天,百姓们都来送行。他们手里拿着自家种的蔬菜、做的点心,非要塞给风澈一行人。慕容冷越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马车缓缓行驶,百姓们跟在马车后面,不停地挥手,嘴里喊着“陛下保重”“风澈小公子保重”。风澈掀开马车的窗帘,看着百姓们的身影渐渐变小,心里满是不舍。

风染霜看到风澈有些难过,便拿出一本书,递给风澈:“澈儿,这本书里有很多江南的诗句,你可以看看,就像还在江南一样。”

风澈接过书,翻开一看,里面有很多描写江南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每一句诗,都让他想起在江南的点点滴滴。

马车一路前行,朝着京城的方向驶去。风澈坐在马车里,手里拿着笛子,吹起了阿泽教他的那首曲子。虽然吹得还不是很熟练,但那悠扬的旋律,却带着他对江南的思念,对草原的思念,也带着他对未来的期待。他知道,不管是广袤的草原,还是温柔的江南,都是祖国的土地,都是需要守护的家园。而他,会带着“守土”的信念,慢慢长大,成为一个能守护这片土地和百姓的人。

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江南的水乡,变成了中原的平原,又变成了京城的繁华。风澈看着熟悉的京城城门,心里满是感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