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71风澈:江南行与新局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71风澈:江南行与新局

簡繁轉換
作者:七情本舞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4 04:14:48 来源:源1

71风澈:江南行与新局(第1/2页)

江南的春天总来得早。三月的苏州城,细雨如丝,将青石板路润得发亮,岸边的柳树垂下嫩黄的枝条,随风轻拂着碧波荡漾的河水。风澈牵着马,苏墨坐在马背上,两人沿着护城河边的小路缓缓前行,鼻尖萦绕着空气中的湿润水汽与隐约的花香。

“原来这就是江南啊。”苏墨掀开马车窗帘,伸手接住几滴飘落的雨丝,眼中满是惊叹。他从小在京城长大,虽在画中见过江南的模样,却远不及亲眼所见的灵动——白墙黑瓦的民居错落有致,乌篷船在河道里缓缓划过,船娘的吴侬软语顺着风飘来,像极了书中描述的“人间天堂”。

风澈抬头看了眼天色,细雨没有要停的意思,便说道:“前面有座茶馆,我们去避避雨,顺便尝尝江南的茶。”

两人走进茶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小二很快端来一壶碧螺春,茶叶在热水中舒展,茶汤泛起淡淡的黄绿色,清香扑鼻。苏墨抿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这茶好香,比京城的茶更清甜。”

风澈看着他欢喜的模样,嘴角不自觉上扬:“江南的茶讲究‘鲜’,这碧螺春是明前采的,最是珍贵。等过几日,我们去太湖边的茶农家里看看,还能亲手采茶。”

正说着,邻桌传来一阵低低的交谈声。两个穿着青色长衫的书生模样的人,正皱着眉讨论着什么,语气中带着焦虑。

“你听说了吗?最近太湖边上的几个渔村,好多人突然得了怪病,浑身无力,还会咳嗽出血,找了好多大夫都治不好。”

“我也听说了,官府已经派人去查了,可查了半个月,连病因都没找到。听说昨天又有两个渔民没了,再这样下去,怕是要闹瘟疫了。”

苏墨听到“怪病”“治不好”,手中的茶杯顿了顿,抬头看向风澈,眼中满是担忧:“风澈,我们去看看吧?说不定我能帮上忙。”

风澈自然明白苏墨的心思。这半年来,苏墨跟着张远学医,不仅精通草药,还在北境瘟疫中积累了经验,早已不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少年。他点头道:“好,吃完茶我们就去太湖边的渔村。”

两人喝完茶,冒着细雨赶往太湖边的望湖村。刚到村口,就看到几个穿着官服的人正围着一个老妇人劝说,老妇人坐在地上哭个不停,身边放着一个盖着白布的担架——想来是家里有人因怪病去世了。

“大娘,节哀顺变。官府已经请了京城的太医,很快就能找到治病的法子。”一名捕快模样的人劝道,语气却没什么底气。

老妇人抹着眼泪:“太医要是有用,我家老头子也不会走了!这病都传了一个月了,死了十几个人,再等下去,我们全村人都要没了!”

苏墨快步上前,蹲在老妇人身边,轻声道:“大娘,我是大夫,能让我看看您家老爷子的情况吗?或许能找到病因。”

老妇人抬起泪眼,看着苏墨年轻的模样,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苏墨掀开白布,仔细检查着死者的遗体——皮肤没有异常,瞳孔也无涣散迹象,但按压胸腔时,有少量黑血从嘴角渗出,闻起来带着淡淡的腥气。

“死者肺部应该有损伤,而且血液里有异常。”苏墨站起身,对风澈说道,“得找个活着的病人看看,才能确定病因。”

这时,村口的一个院落里传来一阵咳嗽声,一个中年男人扶着门框,脸色苍白,咳得直不起腰。苏墨立刻跑过去,为男人把脉,又查看了他的舌苔和眼睛,眉头渐渐皱起:“脉象紊乱,舌苔发黑,眼睛里有血丝,症状和死者差不多。你最近有没有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者接触过什么?”

男人喘着气,断断续续地说:“没……没吃什么特别的,就是前阵子太湖里的鱼特别多,我们天天捕鱼吃,还喝了湖里的水……”

“湖水?”苏墨眼睛一亮,“你能带我们去你们取水的地方看看吗?”

男人点头,带着两人来到村边的一个取水口。这里的湖水看起来清澈见底,可苏墨蹲下身,用随身携带的银针测试了一下,银针立刻变黑了。

“水有毒!”苏墨惊声道,“这水里有重金属,长期饮用会损伤内脏,导致咳血、无力,最后死亡。”

风澈皱起眉头:“太湖是江南的主要水源,怎么会有毒?而且只有望湖村出现了怪病,其他村子却没事,这不对劲。”

两人又去了其他几个渔村,发现只有望湖村的取水口水质异常,其他村子的湖水都很干净。风澈心中起疑,便带着苏墨沿着望湖村的取水口向上游走去,想要找到毒源。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了一个隐蔽的码头,码头上停着一艘大船,几个穿着黑衣的人正从船上往下搬东西,包裹得严严实实,看不清里面是什么。更奇怪的是,船边的水里飘着一些黑色的粉末,顺着水流往下游的望湖村飘去。

“那些黑色粉末肯定有问题。”风澈压低声音,拉着苏墨躲到旁边的芦苇丛里,“我们先看看情况,别打草惊蛇。”

只见一个戴着斗笠的男人从船上下来,对黑衣人们吩咐道:“快点搬,天黑前必须把货卸完。记住,不能让任何人发现这里,尤其是官府的人。”

黑衣人们应了一声,加快了搬货的速度。苏墨看着那些黑色粉末,突然想起了什么:“风澈,我之前在医书上见过,有一种叫‘铅丹’的东西,是黑色粉末,有毒性,长期接触会让人得怪病。而且铅丹是炼制兵器的重要材料,那些人搬的,会不会是兵器?”

风澈心中一凛:“炼制兵器?江南太平已久,谁会在这里偷偷炼制兵器?而且还用毒污染水源,这背后肯定有阴谋。”

就在这时,一个黑衣人的包裹不小心破了,里面的东西掉了出来——竟是一把把锋利的弯刀,刀柄上刻着一个熟悉的图案,和风澈之前在影阁人身上见过的图腾一模一样!

“是影阁!”风澈低声道,“安王虽然被抓了,但影阁的残余势力还在,他们竟然在江南偷偷囤积兵器,还污染水源,是想在这里制造混乱,趁机作乱!”

苏墨脸色发白:“那望湖村的人……他们是被影阁当成了试验品?”

风澈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怒意:“我们必须尽快阻止他们,否则不仅望湖村的人会遭殃,整个江南都可能陷入危机。”

两人悄悄退了回去,决定先去苏州府衙报案。苏州知府是个清正廉明的官员,听说了影阁的阴谋和望湖村的怪病后,立刻召集了府兵,跟着风澈和苏墨前往隐蔽码头。

等他们赶到时,黑衣人们已经卸完了货,准备开船离开。风澈一声令下,府兵们立刻冲了上去,将黑衣人们包围。

“你们是什么人?敢拦我们的船!”戴斗笠的男人厉声喝道,拔出腰间的弯刀。

“我们是苏州府衙的人,你们私藏兵器,污染水源,残害百姓,还不束手就擒!”苏州知府喊道。

黑衣人们见状,立刻挥舞着弯刀反抗,双方展开了一场混战。风澈手持长剑,直扑戴斗笠的男人,几个回合下来,便将他的斗笠挑掉——竟是之前在云城逃脱的影阁二把手!

“又是你!”影阁二把手眼中满是恨意,“风澈,上次你坏了安王的大事,这次我绝不会放过你!”

风澈冷笑:“安王已经被打入天牢,影阁也即将覆灭,你以为你能逃得掉?”

两人缠斗在一起,影阁二把手的武功虽不如安王,却比影阁头目高出不少,而且招式阴狠,处处透着杀意。风澈渐渐摸清了他的路数,故意卖了个破绽,引诱他攻来,随后反手一剑,将他的弯刀挑飞,剑尖抵住他的咽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71风澈:江南行与新局(第2/2页)

“说,影阁在江南还有多少据点?你们的目的是什么?”风澈厉声问道。

影阁二把手咬牙道:“我们要让江南大乱,让慕容冷越首尾不能相顾,到时候,自然有人会救我们出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支骑兵飞快地赶来,为首的竟是秦峰!

“小公子!属下奉陛下之命,率骑兵前来支援!”秦峰翻身下马,抱拳道。

风澈心中一暖,没想到父皇竟这么快就收到了消息,还派了秦峰来支援。有了骑兵的加入,黑衣人们很快便被全部制服,船上的兵器也被悉数缴获。

“知府大人,麻烦你派人清理水源,给望湖村的百姓发放解毒的汤药,另外,加强对太湖周边的巡查,防止影阁的人再来作乱。”风澈对苏州知府说道。

苏州知府连忙点头:“公子放心,下官一定办好。”

苏墨则带着府衙的医官,前往望湖村为百姓诊治。他根据病人的症状,调配了解毒的汤药,还教百姓们用艾草和金银花煮水喝,预防中毒。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向苏墨磕头道谢。

忙完这些,已是深夜。风澈和苏墨回到客栈,两人都累得瘫坐在椅子上。

“没想到影阁的残余势力还这么顽固,竟然跑到江南来了。”苏墨揉着酸痛的肩膀,叹道。

风澈端来一杯热茶递给苏墨:“安王经营影阁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想要彻底清除,还需要时间。不过这次我们找到了他们的据点,缴获了兵器,也算是一次大胜。”

苏墨喝了口热茶,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影阁二把手说‘自然有人会救我们出去’,你说,他们背后是不是还有人支持?”

风澈点头:“肯定有。安王虽然倒了,但他在朝中还有不少旧部,而且江南的一些富商可能也与影阁有勾结,否则他们不可能在这里偷偷囤积兵器。接下来,我们要查清楚这些人是谁,彻底切断影阁的后路。”

次日清晨,秦峰带来了一个消息:在影阁的船上,搜出了一封密信,上面写着“三月十五,苏州码头交货”,落款是“吴”。

“‘吴’?江南姓吴的富商不少,会是谁呢?”风澈皱起眉头。

苏墨想了想,说道:“我记得张伯伯说过,江南最大的盐商就是姓吴,叫吴世昌,他不仅有钱,还和官府的人来往密切,势力很大。会不会是他?”

风澈眼睛一亮:“很有可能。盐商富可敌国,而且控制着盐的运输,正好可以帮影阁运送兵器。我们先去查查这个吴世昌。”

两人换上便服,来到苏州城的盐市。盐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不少盐商在这里交易。风澈和苏墨找了个茶馆坐下,听着周围盐商的交谈,很快便听到了关于吴世昌的消息。

“听说吴老爷最近一直在收购铁器,不知道要做什么。”

“何止啊,我还听说他偷偷派人去了太湖边的码头,好像在和什么人接头。”

“你们说,吴老爷会不会是想造,反啊?最近太湖边不太平,官府都在查呢。”

风澈和苏墨对视一眼,心中更加确定吴世昌与影阁有关。他们立刻回到府衙,将消息告诉了苏州知府。苏州知府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去调查吴世昌的行踪。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吴世昌果然在偷偷为影阁提供资金和运输渠道,而且他还买通了一些官府的人,为影阁的活动提供便利。三月十五的交货,就是吴世昌要将一批盐和铁器交给影阁的人,用来换取兵器。

“三月十五就是明天,我们得提前布置,抓住吴世昌和影阁的人。”风澈说道。

苏州知府立刻召集府兵和秦峰的骑兵,在苏州码头周围设下埋伏。风澈、苏墨和秦峰则躲在码头附近的仓库里,等待吴世昌和影阁的人出现。

次日傍晚,一艘大船缓缓停靠在苏州码头,正是吴世昌的商船。吴世昌带着几个亲信从船上下来,很快,一群穿着黑衣的影阁人也出现了,双方开始交接货物。

“动手!”风澈一声令下,府兵和骑兵们立刻冲了出来,将码头团团围住。

吴世昌见状,脸色骤变,想要坐船逃走,却被秦峰拦住。影阁的人则挥舞着弯刀反抗,可他们根本不是府兵和骑兵的对手,很快便被制服。

“吴世昌,你勾结影阁,私藏兵器,残害百姓,还有什么话说?”风澈厉声问道。

吴世昌吓得腿都软了,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公子饶命!是影阁的人逼我的,他们威胁我说,要是不帮他们,就杀了我的家人!我也是被逼无奈啊!”

“被逼无奈?”风澈冷笑,“你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望湖村百姓的死活,污染水源,害死了十几个人,现在说被逼无奈,晚了!”

苏州知府上前,命人将吴世昌和影阁的人押下去,关进大牢。随后,府兵们在吴世昌的商船上搜出了大量的盐和铁器,还有几封他与影阁往来的密信,上面详细记录了他为影阁提供资金和运输的情况。

“终于抓住主谋了。”苏墨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风澈点头:“这次多亏了你,要是没有你,我们也找不到吴世昌。”

秦峰这时走过来说:“小公子,陛下传来密旨,让您在江南安定后,立刻回京。京城那边,好像有新的情况。”

风澈心中一紧:“新的情况?父皇没说是什么事吗?”

秦峰摇头:“密旨上只说让您尽快回京,具体情况,还得等您回去才知道。”

风澈沉吟片刻,对苏州知府说道:“知府大人,江南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吴世昌和影阁的人要严加审讯,务必查清他们的所有同伙,另外,继续加强对太湖周边的巡查,确保百姓的安全。”

苏州知府躬身道:“公子放心,下官一定办妥。”

次日清晨,风澈和苏墨收拾好行李,与秦峰一起踏上了回京的路。马车缓缓驶离苏州城,苏墨掀开窗帘,看着渐渐远去的江南景色,眼中满是不舍。

“等京城的事情结束了,我们还来江南好不好?”苏墨问道。

风澈握住他的手,笑着点头:“好,到时候我们去杭州看西湖,去扬州吃早茶,把江南的美景都看遍。”

苏墨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眼中满是期待。他知道,京城的新情况或许又是一场挑战,但只要和风澈在一起,他就有信心面对一切。

马车在官道上飞驰,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江南的青山绿水,渐渐变成了北方的平原旷野。风澈靠在车厢上,心中思绪万千——京城的新情况会是什么?是影阁的残余势力在作乱,还是有其他的阴谋?不管是什么,他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能守护好大靖的江山,守护好身边的人,再大的挑战,他也能克服。

苏墨靠在风澈的肩上,渐渐睡着了。风澈看着他熟睡的脸庞,轻轻为他盖上毯子,眼中满是温柔。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苏墨在身边,有父皇的支持,有百姓的信任,他就不会孤单,也不会退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