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海战新思与巷战巧计(第1/2页)
深秋的阳光透过基地图书馆的玻璃窗,在泛黄的古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王玲指尖划过《筹海图编》的书页,里面记载的古代战船阵型和火攻战术让她眼前一亮。林薇抱着一摞关于城市巷战的史料走过来,轻轻放在桌上:“组长,我找了《武备志》里关于巷战的记载,里面提到‘巷战宜用短兵,忌用长械’,还说要‘依托房屋,设伏制敌’,这和现代城市巷战的特点特别像。”
王玲抬起头,接过史料翻了几页:“太好了!现代城市巷战里,高楼和小巷错综复杂,长武器确实不方便,古代的短兵战术刚好能用上。赵阳那边怎么样了?他研究的巷战格斗术有进展吗?”“我刚从训练场过来,”陈凯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赵阳正在测试新的格斗动作,结合了古代的‘短刀术’和现代的‘近身擒拿’,在狭窄的巷子里特别实用,我拍了视频,你看看。”
视频里,赵阳和队员模拟在小巷里遭遇“敌人”的场景——“敌人”手持长刀扑来,赵阳没有硬挡,而是借着巷子墙壁的掩护,快速绕到“敌人”侧面,用短刀缠住对方的手腕,再用膝盖顶住对方的腰腹,轻轻一推,“敌人”就失去平衡倒在地上,长刀也掉在了一旁。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不到五秒就制伏了“敌人”。
“这个动作太适合巷战了!”王玲忍不住赞叹,“狭窄空间里,利用地形借力,比硬拼省力多了。陈凯,你分析一下巷战的数据分析,看看哪些地形最容易发生冲突,咱们好针对性地设计战术。”陈凯点开平板上的图表:“我统计了全国基地的巷战演练数据,发现十字路口、小巷拐角和居民楼楼道是冲突高发区,这三个地方视线受阻,容易遭遇伏击。咱们可以在这些地方设计埋伏点和撤退路线,比如在十字路口的商铺里布置狙击手,在小巷拐角放***,在楼道里设置路障。”
正说着,赵阳满头大汗地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把模拟短刀:“组长,巷战格斗术的基础动作已经编好了,一共八套,都是针对狭窄空间设计的,队员们测试后都说好用。不过我觉得还能加一些古代的‘暗号’,比如拍手为号,不同的拍手次数代表不同的指令,在巷子里声音传播远,比手势信号更实用。”
王玲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好!古代巷战里,士兵们就是用敲锣、拍手来传递信号的,咱们可以改良一下,比如一次拍手代表‘发现敌人’,两次拍手代表‘请求支援’,三次拍手代表‘撤退’,这样队员们在巷子里不用说话,就能快速沟通。”
接下来的两周,小组分成两组,一组由王玲带领研究海战战术,另一组由赵阳带领完善巷战战术。王玲带着林薇和陈凯,去了邻市的海军基地调研。站在海边的码头,看着停泊的军舰,林薇兴奋地说:“古代的战船虽然没有现代军舰先进,但阵型战术很有借鉴意义。《筹海图编》里提到的‘鸳鸯阵’,战船两两一组,互相掩护,既能进攻又能防御,咱们可以用在现代的小型舰艇协同作战里。”
海军基地的教官听完,忍不住点头:“这个思路可行!现代小型舰艇在近海作战时,容易受到敌方快艇的袭击,如果采用‘两两协同’的阵型,一艘舰艇负责吸引火力,另一艘负责迂回攻击,能大大提高作战效率。你们还研究了古代的火攻战术,能不能用在现代海战里?”
“当然可以!”王玲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方案,“古代的火攻是用火箭和火船,现代可以改成***和无人机。比如在海战中,先用无人机携带***攻击敌方舰艇的甲板,破坏他们的武器系统,再派舰艇迂回包抄,发起进攻。而且古代火攻讲究‘顺风放火’,现代海战中,我们可以通过气象卫星监测风向和洋流,选择最佳的进攻时机,提高火攻的成功率。”
教官接过方案翻了几页,眼里满是赞赏:“你们的方案考虑得太周全了!下周我们基地有一场近海防御演练,要不要一起参加?正好测试一下你们的海战战术。”王玲立刻答应:“太好了!我们回去后就准备,到时候派队员配合你们的演练。”
回到基地,王玲立刻召集小组开会,安排海战演练的准备工作。林薇负责整理古代海战阵型的详细资料,标注出适合现代舰艇的协同方法;陈凯负责和海军基地对接,获取演练场地的海图和气象数据,用VR设备模拟演练场景;赵阳则挑选了几名动作灵活的队员,培训他们使用***和无人机,确保在演练中能准确执行火攻战术。
与此同时,巷战战术的研究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赵阳带着队员在模拟巷战场地反复训练,调整格斗动作和信号系统。林薇则整理出了巷战的“伏击战术手册”,里面详细写了在十字路口、小巷拐角和楼道设置埋伏的方法,比如在十字路口的商铺二楼布置狙击手,用窗帘遮挡身体,只露出枪口;在小巷拐角的垃圾桶后面放***,等“敌人”被烟雾干扰时,从两侧冲出制伏;在楼道的台阶上设置绊索,绊倒“敌人”后再发起进攻。
一周后,王玲带着队员去了海军基地参加近海防御演练。演练场地设在一片近海海域,模拟敌方快艇袭击我方港口。按照王玲设计的战术,海军基地的两艘小型舰艇组成“鸳鸯阵”,一艘在前方吸引敌方火力,另一艘则绕到敌方快艇的侧面。陈凯操控着无人机,携带***飞向敌方快艇,精准地投在了快艇的甲板上。火焰瞬间燃起,敌方快艇的武器系统被破坏,失去了进攻能力。
“太好了!火攻成功!”王玲对着对讲机大喊。前方的舰艇立刻发起进攻,用机枪扫射敌方快艇,很快就“击沉”了两艘快艇。剩下的敌方快艇见势不妙,想要撤退,却被绕到侧面的舰艇拦住。经过半小时的激战,所有敌方快艇都被“击沉”,演练圆满成功。
海军基地的司令握着王玲的手,激动地说:“你们的海战战术太有效了!比我们之前的硬防战术节省了一半时间,还减少了‘伤亡’。以后我们近海防御,就用你们的战术!”王玲笑着说:“这都是古代海战智慧的功劳,我们只是把它和现代装备结合了起来。以后有机会,我们还想研究远海作战的战术,把古代的‘远洋舰队阵型’改良后用在现代远海演练里。”
回到基地,巷战战术也迎来了测试。队长组织了一场巷战演练,模拟“****”在居民区劫持人质。按照赵阳设计的战术,队员们在十字路口的商铺里布置了狙击手,在小巷拐角放了***,在楼道里设置了绊索。潜入小队的队员们用拍手信号沟通,一次拍手代表“发现****”,两次拍手代表“请求支援”,配合得十分默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10海战新思与巷战巧计(第2/2页)
演练开始后,正面牵制小队在居民区门口喊话,吸引“****”的注意力。潜入小队则从侧面的小巷进入,在拐角处点燃***。“****”被烟雾干扰,想要冲出小巷,却被埋伏在两侧的队员制伏。另一队队员则冲进居民楼,在楼道里用绊索绊倒了两名“****”,顺利进入人质所在的房间,解救人质。
演练结束后,队长满意地说:“巷战战术比之前的硬攻战术高效多了!零伤亡解救人质,还‘抓获’了所有‘****’。赵阳,你编的格斗术和信号系统太实用了,以后要在全队推广。”
随着海战和巷战战术的成功,王玲小组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基地都发来邀请,希望他们能去做战术培训。总部也发来通知,让他们在年底组织一次全国性的古代战术培训,把海战和巷战战术教给更多的队员。
为了做好培训准备,王玲小组开始整理培训资料。林薇编写了《古代海战战术培训手册》,里面有详细的阵型图、火攻战术要点和舰艇协同方法,还附了海军基地演练的视频二维码;赵阳编写了《巷战战术与格斗术培训手册》,里面有格斗动作分解图、信号系统说明和伏击战术手册;陈凯则制作了VR培训课程,队员们戴上VR眼镜,就能模拟在海战和巷战中执行任务,熟悉战术流程。
培训开始的那天,来自全国各个基地的队员齐聚一堂。王玲站在讲台上,对着台下的队员们说:“古代战术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能在现代实战中发光的智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海战和巷战战术,就是从古代战术中改良而来的。希望大家能把这些战术学好用好,在实战中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接下来的十天里,王玲小组的成员轮流授课。王玲讲解海战战术的理论和案例,带着队员们在VR模拟室体验海战演练;赵阳教授巷战格斗术和信号系统,在模拟巷战场地指导队员们训练;林薇和陈凯则负责解答队员们的疑问,帮助他们理解战术要点。
来自新疆基地的队员小李,在学习巷战战术时遇到了困难,总是在小巷拐角处被“敌人”伏击。赵阳耐心地指导他:“在小巷拐角处,不能直接冲过去,要先扔个***,再贴着墙壁慢慢移动,用耳朵听‘敌人’的脚步声,判断他们的位置后再发起进攻。”小李按照赵阳说的方法反复练习,终于在最后一天的考核中,成功制伏了“敌人”,还解救了“人质”。
“太感谢你了,赵阳老师!”小李激动地说,“以前我们巷战演练,总是伤亡惨重,学了你的战术,我觉得以后肯定能减少伤亡。”赵阳笑着说:“这都是古代巷战智慧的功劳,我只是把它教给你们而已。以后在实战中,要灵活运用战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培训结束时,总部给每个队员发了《古代海战战术培训手册》和《巷战战术与格斗术培训手册》,还组织了一场联合演练,测试大家的学习成果。演练中,来自不同基地的队员们配合默契,用学到的海战和巷战战术,成功“击退”了“敌人”,解救人质。
看着队员们的出色表现,王玲心里满是成就感。她走到玄铁剑坠前,轻轻抚摸着上面的云纹,仿佛看到了慕容冷越的笑容。“我做到了,”她轻声说,“我把你教我的智慧,传给了更多的人,让它们在现代实战中发挥了作用。”
培训结束后,王玲小组又投入到了新的研究中。这次,他们把目标放在了古代的“情报战术”上。林薇从《孙子兵法》里找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记载,还找了《史记》中关于古代间谍侦查的故事:“古代的间谍会伪装成商人或农民,潜入敌方阵营收集情报。现代虽然有卫星和无人机,但在一些信号屏蔽的区域,还是需要人员侦查。咱们可以改良古代的间谍战术,培训队员伪装侦查,比如伪装成快递员或清洁工,潜入敌方区域收集情报。”
王玲点点头:“这个想法很好!现代反恐和人质解救中,情报特别重要。如果能像古代间谍一样,近距离收集情报,就能更准确地了解‘敌人’的位置和人数,制定更精准的战术。陈凯,你分析一下情报侦查的数据分析,看看哪些区域最需要人员侦查。”
陈凯打开平板上的数据分析报告:“根据全国基地的演练数据,信号屏蔽的地下室、密闭的仓库和人员密集的商场是最需要人员侦查的区域。这些地方卫星和无人机无法穿透,只能靠人员近距离侦查。咱们可以针对这三个区域,设计不同的伪装方案,比如在地下室伪装成维修工人,在仓库伪装成搬运工,在商场伪装成导购员。”
赵阳也补充道:“我可以编一套‘伪装侦查格斗术’,如果队员在侦查时被发现,能用简单的动作制伏‘敌人’,还能快速撤退。古代的间谍都学过‘脱身术’,咱们可以把它和现代的擒拿术结合,让队员既能侦查又能自保。”
新的研究开始了,王玲小组的成员们又忙碌了起来。林薇整理古代间谍战术的资料,标注出现代可借鉴的要点;陈凯收集情报侦查的演练数据,设计伪装方案;赵阳则编写“伪装侦查格斗术”,培训队员在侦查时自保。
一天下午,王玲收到了妈妈的电话,妈妈说:“玲子,你爸最近在看你编的教材,还说要跟你学几招战术,以后在小区里遇到小偷,也能制伏他。”王玲笑着说:“妈,等我有空了就回家,教你们几招简单的防身术,都是从古代战术里改良的,简单好学,还很实用。”
挂了电话,王玲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暖暖的。她想起了古代的黑石岭,想起了慕容冷越,想起了那些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也想起了现在的队友,想起了全国各个基地的队员,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她知道,这条传承之路没有终点,古代战术的智慧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
她拿起玄铁剑坠,贴在胸口,轻声说:“慕容冷越,我会继续带着你的智慧走下去,把它传给更多的人,让它在现代的战场上永远闪耀。我相信,只要我们一直努力,古代的智慧就会永远不会过时,永远能为保护他人、守护和平贡献力量。”
夕阳的余晖洒在王玲的身上,也洒在桌上的古代战术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