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112古智新用:反恐宣传的新路径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112古智新用:反恐宣传的新路径

簡繁轉換
作者:七情本舞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4 04:14:48 来源:源1

112古智新用:反恐宣传的新路径(第1/2页)

陈凯则制作了交互式反恐知识小程序,里面包含虚拟演练、知识问答和紧急求助功能。王玲看着团队成员的初步方案,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攻心为上’的核心是争取主动,让群众从被动避险转为主动参与。咱们的宣传战术要接地气,既要让老人小孩看得懂,又要让年轻人愿意传播。”

办公室的窗台上,一只通体墨黑的鹰正梳理着羽毛,锐利的目光不时扫过桌面。它叫黑龙,是三年前王玲在边境执行任务时救下的雏鹰,当时它翅膀受了重伤,王玲将它带回基地悉心照料,伤愈后便一直留在她身边。黑龙通人性,每次团队讨论时,总会安静地守在一旁,偶尔发出低沉的鸣叫,像是在回应王玲的话。

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小组召开宣传战术研讨会。林薇将《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的相关章节打印出来,铺在会议桌上:“古人通过舆论造势瓦解敌方士气,咱们可以借鉴这个思路,先做一批真实的反恐案例宣传。但不能只讲惊险过程,要重点提炼群众能用到的知识点,比如遇到可疑人员如何识别、发现危险物品后怎么正确报警。”她边说边翻开笔记本,里面贴着各地反恐案例的剪报,旁边用红笔标注着关键信息:“你看这个商场反恐案例,最初是一名导购员发现顾客携带的包有异常,悄悄通知了保安,才避免了危险。咱们可以把这类‘群众立功’的故事放大,让大家知道普通人也能为反恐做贡献。”

赵阳摩挲着下巴,提出自己的想法:“光有案例还不够,得让群众有实操能力。我设计的防身术课程分了三个等级,基础级教‘摆脱纠缠’,比如被人拉扯时如何利用关节发力挣脱;进阶级教‘环境避险’,比如在地铁里遇到危险怎么快速找到安全出口;高阶则针对安保人员,增加格斗技巧训练。但普通群众可能觉得防身术太难,咱们得把动作拆解成‘三步法’,比如‘手肘顶击’就简化成‘站稳脚跟—曲肘蓄力—对准腹部顶出’,配上线条漫画,一看就懂。”

陈凯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出小程序的雏形:“这个‘全民反恐小卫士’小程序,首页是每日反恐小贴士,点击就能看短视频讲解。中间是虚拟演练模块,模拟超市、地铁、校园三种常见场景,用户可以选择‘群众’‘安保’‘志愿者’等身份参与互动,比如在超市场景里,用户需要找出携带可疑物品的‘顾客’,正确识别就能获得积分,积分能兑换急救包、防狼喷雾等实用物品。最下面是紧急求助功能,一键就能联系当地反恐部门,还能自动发送定位。”

王玲逐一翻看方案,黑龙突然从窗台上飞起,落在她的肩膀上,用脑袋蹭了蹭她的脸颊。她抬手轻抚黑龙的羽毛,眉头渐渐舒展:“思路很清晰,但有两个关键点要完善。第一,宣传要贴近不同群体,比如给老年人的宣传册要用大字体,配手绘插图;给学生的可以做成漫画手册,融入校园生活场景;给上班族的则做成短视频,方便在通勤时观看。第二,要建立反馈机制,在小程序里加一个‘线索上报’板块,群众发现可疑情况可以拍照片、写描述上传,后台安排专人审核,一旦核实给予奖励,这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分工很快明确:林薇负责案例整理和宣传材料撰写,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内容;赵阳负责防身术课程的拍摄和简化,联合当地社区和学校开展线下培训;陈凯负责小程序的优化和维护,对接反恐部门搭建线索上报通道;王玲则协调媒体资源,联系地方电视台、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

林薇泡在档案馆和图书馆里,筛选出近五年适合普及的反恐案例。她发现有个小区反恐案例特别典型:一位退休老人在晨练时,发现有人在垃圾桶旁鬼鬼祟祟放置包裹,他没有贸然上前,而是用手机悄悄拍下照片,记住嫌疑人的衣着特征,然后假装散步到物业办公室上报,最终警方及时排查了可疑包裹,避免了意外发生。林薇以这个故事为原型,改编成图文故事,标题定为《退休大爷的“反恐小举动”》,配上手绘的老人晨练、拍照、上报的插图,文字用加粗的大字体,还在文末总结了“三不三做”原则:不惊慌、不围观、不触碰,做观察记录、做及时上报、做配合调查。

针对学生群体,她创作了漫画《校园反恐小课堂》,主角是初中生小宇。漫画里,小宇在放学路上遇到陌生人搭讪,对方试图让他带路去学校仓库,小宇想起老师讲过的“陌生人求助多警惕”,以“要找老师报备”为由离开,并立刻告诉了班主任。漫画还融入了校园安全检查、紧急疏散演练等内容,每一页都有“知识小贴士”,比如“遇到可疑包裹,远离并告知老师”“紧急疏散时不推挤,弯腰捂鼻贴墙走”。

赵阳带着两名队员,在社区活动中心搭建了临时训练场。第一次线下培训吸引了三十多位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赵阳没有直接教动作,而是先播放了一段模拟视频:一位阿姨在菜市场被人强行拉扯,她慌乱中用手肘顶向对方腹部,趁机挣脱跑向人群。“大家看,这个动作不需要太大力气,关键是找对发力点。”赵阳边说边示范,让队员扮演“歹徒”,自己扮演“受害者”,一步步拆解动作:“首先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稳重心;然后左臂弯曲,手肘对准前方;最后借助身体转动的力量,快速顶向对方腹部或肋骨处。”他特意强调:“这套动作只用于自保,目的是争取逃跑时间,千万不要主动攻击对方。”

居民们跃跃欲试,赵阳耐心指导每个人的动作,纠正发力错误。62岁的张大爷学得格外认真,他说:“以前总觉得反恐离我们很远,现在学会了这些技巧,出门心里更踏实了。”针对年轻人,赵阳将防身术拍成15秒短视频,配上动感音乐,标题起得简洁直观,比如《地铁遇袭?三招快速脱身》《被人尾随?这样找帮手最安全》,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后,短短三天就有几十万播放量。

陈凯在小程序里增加了“线索上报”的匿名功能,用户可以选择不公开个人信息,后台收到线索后,会在10分钟内转交给对应区域的反恐部门,处理结果会通过小程序消息反馈给上报人。为了提高参与度,他还和当地商家合作,积分可以兑换便利店优惠券、电影院门票等。上线一周,小程序注册用户就突破了一万人,收到有效线索23条,其中一条关于“可疑人员在公交站徘徊”的线索,经警方核实,成功排查了一起潜在的安全隐患。上报线索的是一位上班族,他拿到奖励后在小程序留言:“原来随手拍一张照片,也能为反恐出份力,太有成就感了!”

王玲对接了十多家地方媒体,将整理好的宣传材料分批次推送。地方电视台在晚间新闻后播出《全民反恐小剧场》,用情景剧的形式演绎案例;本地公众号推出“反恐知识连载”,每周更新一篇图文;短视频平台发起“#我的反恐小技巧#”话题,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经验。为了让宣传更有感染力,她邀请了之前在案例中立功的群众拍摄采访视频,退休的李大爷在镜头前说:“反恐不是警察的事,是咱们每个人的事,多一份警惕,就多一份安全。”这段视频被广泛转发,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闲暇时,王玲会带着黑龙在基地的山林里散步。黑龙展开翅膀在她头顶盘旋,不时俯冲下去叼起一根树枝,再飞回她身边放下。队员们常说,黑龙就像王玲的家人,形影不离。一次训练结束后,林薇看到王玲正在给黑龙梳理羽毛,笑着走过去:“组长,黑龙现在越来越有‘保镖’范儿了,上次我在办公室整理史料到深夜,它还守在门口,看到陌生的维修人员,立刻警觉地叫了起来。”王玲嘴角扬起笑意:“它跟着我这么久,早就把基地当成家了,你们也是它认可的‘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12古智新用:反恐宣传的新路径(第2/2页)

四月初,总部组织全国反恐宣传工作调研,王玲小组的“古智新用”宣传战术成为重点考察对象。调研组成员走进社区,看到宣传栏里贴着大字体的案例海报,几位老人正围着海报讨论;进入学校,学生们拿着漫画手册,在课间互相考问反恐知识;打开小程序,虚拟演练界面里有上千人在线参与。一位调研专家感慨道:“你们把古代‘攻心’智慧和现代传播方式结合得太巧妙了,让反恐宣传从‘被动灌输’变成了‘主动参与’,值得全国推广。”

调研结束后,总部下达通知,要求各地反恐基地借鉴王玲小组的经验,开展“全民反恐宣传月”活动。王玲小组承担起指导任务,林薇整理出宣传材料模板,分发给各地;赵阳制作了防身术教学视频合集,供线下培训使用;陈凯开放了小程序的基础版本,支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内容。

五月中旬,“全民反恐宣传月”正式启动。在北方的小镇,志愿者们带着漫画手册走进乡村,用方言讲解反恐知识;在南方的城市,商场里循环播放着《全民反恐小剧场》,LED屏上滚动着小程序二维码;在西部的牧区,工作人员将案例改编成民歌,骑着马走村串户传唱。王玲收到各地发来的反馈照片:菜市场的摊位上贴着“识别可疑物品”的小贴士,工地的工棚里放着防身术教学视频,就连社区的广场舞队伍,都把防身术动作编成了舞蹈,边跳边学。

六月初,宣传月活动总结会上,数据显示全国反恐知识普及率较去年提升了42%,群众上报的有效线索增长了37%。总部领导在会上特别表扬了王玲小组:“你们不仅创新了侦查战术,还开辟了宣传新路径,真正做到了‘全民参与反恐’。接下来,希望你们继续深挖古代智慧,结合现代需求,研发更多实用的反恐战术。”

会后,王玲小组召开新的工作会议。林薇翻着刚找到的古籍《百战奇略》,眼睛发亮:“里面提到‘疑兵之计’,通过制造假象迷惑敌人。咱们可以把这个思路用在‘反恐谈判’上,比如在解救人质时,用无人机投放假情报,分散敌人注意力,为谈判争取时间。”

赵阳点头附和:“我在训练中发现,队员们在谈判现场的应变能力还需要提升,古代‘随机应变’的战术思想可以借鉴,咱们可以设计‘谈判场景模拟’,让队员扮演不同类型的敌人,比如冲动型、理智型,针对性训练应对策略。”

陈凯提出技术层面的想法:“现在的谈判设备比较单一,咱们可以研发‘智能谈判辅助系统’,结合古代‘知己知彼’的思路,提前录入敌人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数据,系统实时分析对话内容,给出应对建议,就像古代谋士在旁出谋划策一样。”

王玲将这些想法一一记下,黑龙落在会议桌上,用喙轻啄她的笔记本。她抬手摸了摸黑龙的头,指尖在笔记本上画出框架:“谈判战术的核心是‘攻心’与‘应变’,既要用假象迷惑敌人,也要精准把握对方心理。接下来,林薇负责整理古代谈判战术史料,提炼可借鉴的策略;赵阳搭建谈判模拟场景,设计不同类型的敌人角色;陈凯联合技术部门,研发智能辅助系统。咱们争取在年底拿出初步方案,明年进行实战测试。”

七月的基地,烈日炎炎,训练场上的汗水与斗志交织。王玲站在模拟谈判室的监控屏前,看着队员们进行初步的场景演练:一名队员扮演“冲动型敌人”,情绪激动地挥舞着武器;另一名队员按照“缓兵之计”的思路,耐心沟通,逐步稳定对方情绪。林薇坐在旁边,手里拿着《百战奇略》,不时在笔记本上标注:“这里可以加入‘示弱’策略,就像古籍里说的‘示敌以弱,麻痹对方’。”

陈凯的电脑屏幕上,智能谈判辅助系统的界面逐步完善,输入“敌人情绪暴躁”的关键词后,系统立刻弹出三条建议:“1.用熟悉的话题转移注意力;2.降低语速,保持温和语气;3.提出对方关心的条件,拖延时间。”他调试着数据算法,笑着说:“等系统完善了,队员们谈判时就像多了个‘古代谋士’当助手。”

傍晚,王玲带着黑龙在基地的操场上散步,队员们正在进行体能训练,看到她便热情地打招呼。赵阳擦着汗跑过来:“组长,今天的模拟训练效果不错,队员们对‘疑兵之计’的运用越来越熟练了。”林薇和陈凯也跟了过来,手里拿着刚整理好的资料:“古代谈判策略整理得差不多了,明天就能开始和系统研发对接。”

黑龙在众人头顶盘旋一圈,发出一声清亮的鸣叫。王玲看着身边的队友们,又看了看空中的黑龙,心里满是温暖。对她而言,基地就是家,队友和黑龙就是她最亲的人。

秋风渐起时,智能谈判辅助系统完成初步研发,林薇整理的古代谈判策略形成完整方案,赵阳设计的模拟场景涵盖十余种不同类型的敌人。王玲小组带着新的研究成果,前往西北基地进行测试。在模拟解救人质的场景中,队员借助系统的实时建议,用“疑兵之计”投放假情报,成功分散“敌人”注意力,谈判专家趁机稳定对方情绪,最终顺利解救人质。西北基地的谈判专家握着王玲的手说:“这套战术太实用了,既懂心理,又有策略,解决了我们很多实战中的难题。”

测试结束后,队员们在西北基地的草原上露营。夜晚,大家围着篝火坐在一起,赵阳讲起训练时的趣事,林薇分享古籍里看到的奇闻,陈凯展示新研发的无人机功能。黑龙落在王玲的肩头,安静地听着大家的笑声。王玲看着跳动的火光和身边的队友,轻声说:“每次完成新的研究,我都觉得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林薇笑着接话:“咱们可是最默契的团队,还有黑龙这个‘特殊成员’帮忙呢。”

年底,总部召开年度反恐工作表彰大会,王玲小组再次获得“先进集体”称号,他们研发的谈判战术被纳入《古代智慧与现代反恐实战融合手册》,成为新增的重要章节。领奖台上,王玲接过证书,目光扫过台下的队友和特意被林薇带来的黑龙,嘴角扬起坚定的笑容。

春节前夕,基。地,组,织了一场小型联欢会。队员们各自表演节目,赵阳展示了新编排的防身术舞蹈,林薇朗诵了改编的反恐题材诗词,陈凯用小程序制作了互动游戏。王玲抱着黑龙,坐在观众席上,看着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归属感。联欢会结束后,大家一起在食堂包饺子,黑龙站在旁边的架子上,盯着滚动的饺子,不时发出好奇的叫声。

“组长,明年咱们还要研发什么新战术啊?”包着饺子的林薇问道。王玲咬了一口刚煮好的饺子,笑着说:“明年咱们可以研究‘城市巷战侦查战术’,结合古代‘巷战突围’的智慧,再融入现代的智能侦查设备。”赵阳和陈凯立刻来了兴致,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窗外的雪花轻轻飘落,食堂里的笑声温暖而明亮。对王玲来说,没有血缘关系的羁绊,却有并肩作战的情谊;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家,却有充满热血与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