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让大明重新伟大 > 第二十章:演都不演了

让大明重新伟大 第二十章:演都不演了

簡繁轉換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0 16:23:11 来源:源1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朱佑樘之前的那两次召见起了作用。

总归,这几日之内,朝堂上倒是消停了些,没怎麽闹腾。

但是,没人闹腾,不代表事情就结束了。

相反的,在事情没有解决之前,越是平静的局面,越酝酿着激烈的风暴。

随着除服的日子越来越近,朝堂上的暗流涌动也越来越强。

原本天子守孝二十七日,除服之后,便会恢复正常的朝会秩序。

但是,因为李东阳的一道奏本,朱佑樘允准了他的请求,将丧期延长到了成化皇帝下殡的时日。

所以,各处正殿仍旧不得启用,日常的早朝,还是依照丧期的礼制,在西角门视事。

此时天方拂晓,西角门外,锦衣卫早已将卤簿仪仗陈设周全,宽大的御座上,黄罗曲盖高举。

一切准备就绪后,百官具朝服而进,待文武分阶而立,一声清脆的鞭响,朱佑樘头戴素色翼善冠,着麻布袍,乘舆而出,在御座上安坐。

这已经不是朱佑樘第一次上朝了,但是,几乎是在坐下的一瞬间,他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这次朝会的氛围和以往有所不同。

尤其是底下一些年轻的科道官员,或是眉头紧皱,或是脸色微寒,总之,都明显是憋着一股劲儿的样子。

果不其然的是,待得六部奏事结束之后,六科序列当中,立刻便有一个年轻官员走上前来,道。

「臣礼科给事中韩重,具本弹劾政司掌司事礼部左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韦兴,陈喜,外戚万喜,万达,万祥,太常寺卿邓常恩,少卿赵玉芝,锦衣卫千户顾玒,百户顾经,曾克彰,黄大经,江怀,李成等九十二人。」

「启奏陛下,礼部左侍郎李孜省本奸邪小人,逋逃赃吏之徒,先以潜藏京中,以书符咒水蛊惑人心。」

「太监梁芳等人援引之谋,附外戚万喜等人,以通幸进之路,得蒙圣宠,蛊惑先帝滥授亚卿。」

「太常寺卿邓常恩等四十五人,俱市井庸流,阿附之辈,或假金丹为射利之策,或作淫巧为进身之阶。」

「又有太医院掌院事施钦,任义,胡廷寅,仲兰,刘文泰等官,俱以庸医误国。」

「先帝不豫之时,彼辈偏执方药之术,勾结李孜省等人,致使旬日之间,宫车晏驾,罪恶深重,法所难容。」

「伏望皇上独断乾刚,大彰天讨,下各官于狱,明正典刑以为左道害正之戒。」

洋洋洒洒一道弹劾章奏,几乎一气呵成。

其中心思想也很简单,就是从李孜省方士的身份入手,将先帝驾崩的罪责,归咎在这些曾经因丹药方术而晋身的传奉官身上,进而以此作为理由,要求严惩所有因方术而受到重用的官员。

随着他的这番话说完,底下群臣当中,顿时掀起一阵议论。

紧跟着,又有一人闪身出列,道。

「臣监察御史谢秉中启奏陛下,近年先帝抱病,奸佞作祟,幸门大开,或由异端方术,或以奇技淫巧而进者,皆多寅得中旨升授官职,糜耗国用,滥污名器。」

「更有番僧多至千馀人,得传旨授僧道官,百姓逃避差役,多令子弟从学番教,诸佛子,法王,大国师私铸金印,供用拟于勋贵,又交通内侍,搜刮奇玩进入内府,支价百倍,币帛钱物,车载而出,虚耗府库,臣请悉追究治罪,严惩不贷。」

御座之上,朱佑樘微微眯眼,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丝异常。

和韩重一样,谢秉忠的这道奏章,仍旧是弹劾方士僧道,但是,他列出的罪状却又有不同,主要以后者勾结内侍,盗用府库为主。

所以谁说这帮言官都是直肠子的,这不是挺有脑子的吗?

很明显,这二人的奏章,都是早有准备的。

他们提出的切入点也非常的巧妙,韩重用成化帝驾崩来做藉口,是要借孝道这个大义。

而谢秉忠的这道奏章,虽然没有这麽锋锐,但是,却提到了另一个敏感的问题,那就是内帑流失的问题。

二人一个讲情理,一个说利益,其核心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重启对传奉官的弹劾。

韩重的那份奏章还不算明显,但是,到了谢秉忠这,却就已经直接说出了幸门大开,中旨传升这样的话。

待他们说完之后,朱佑樘却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停了片刻,似乎是在等待着什麽。

见状,科道当中,又有不少人站了出来,纷纷道。

「臣附议,请陛下严惩李孜省一党。」

眼瞧着没有人再提出新的弹劾,朱佑樘也不再等待,开口道。

「卿等所言,朕已知晓,此事涉员众多,需详加查探,其盗用内库,私进丹方之辈,如若属实,当付有司严加惩处。」

「既事涉内宦,便交由司礼监会同锦衣卫详查,根究清楚,再行禀明。」

话音落下,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戴义和锦衣卫都指挥使,各自上前领命。

与此同时,底下的科道言官们,则是再次掀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

尤其是最初上奏的韩重和谢秉忠,二人对视一眼,皆是看到对方脸上皱起的眉头。

要知道,他们这两份奏章的重点,可不在这些具体的事情上,而是在操办这些事情的人身上。

结果现在,天子不说怎麽处置这些人,甚至都不提查处,反而揪着事情不放,着实是让他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他们既然打算今天上奏,自然不会这麽简简单单,便就此罢手。

很快,又有一名年轻官员上前,道。

「臣吏科给事中王质,奏陈四事,曰斥异端,罢进献,汰冗官,礼大臣。」

「恳请陛下允准,将近年传奉所升僧道官员尽数罢黜,逐出京师,有进献宝石玩物,蛊惑圣心之徒,通行察究,追夺赏赐,官秩,俸禄。」

「另有文职不由铨选,武职不由军功者,通行裁革,返回原籍,不许潜住京师为害。」

「臣闻治乱之道,在于用人,故乞陛下朝参之后,仍召见端方谨厚之文武大臣,谘询治道,其有年老不职者,许令自陈,迁延不去者,许科道官指名劾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