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玉儿,不知你意下如何?
林如海猜测,贾环这会子来,必定是有事情无疑。
并且,还不是银钱上的事情。
因为林如海也知道,贾环在外面和人做着一桩生意,并不缺银子用的。
林如海猜测,他此次前来,不是为了薛蟠的案子,便是因为在贾府里面受了委屈,因而来寻自己,求自己能够帮他的。
而对林如海来说,贾环不但对他有救命之恩。
并且他文采斐然,在荣国府里,也十分照顾玉丫头。
因而,只要贾环所求之事他能帮得上忙,就断不会拒绝的。
不料,贾环被这麽一问,一时间支支吾吾,却是难为情起来,半响没说出话来。
哪怕他再是后世之人,思想再开放。
但是亲自上门提亲这等事情,于他而言,也着实难为情了些。
林如海见状,不由笑道:「环哥儿,倒是没有料到,你也有难为情的时候。」
「在我面前,并不需如此,你有什麽难事,只管说出来便是,只要我能帮的上忙的,必不会推辞。」
林如海哪里料到贾环此来的目的?
且说话已经说到这份儿上了,也容不得贾环退缩。
因,贾环忍不住咬说道:「林姑丈,我知道我此来,十分孟浪。」
「然则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侄儿也实在别无良策,才只好出此下策!」
「林姐姐贤良淑德,聪慧过人,正所谓窈窕淑,君子求之!」
「因,侄这一次登门,是特为求亲而来。」
听到贾环这番话,林如海险些被气歪了鼻子。
他没料到,世上竞还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竞然自己亲自上门求亲,这世上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虽说林如海并不迂腐,相对而言还十分开明。
然则这世上有几个男子不是女儿奴呢?
而贾环所做的事情,正是上门提亲。
因而,贾环的举动,不由让林如海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差一点就准备叫,将这个混帐家伙打出门去了。
林如海深吸一口气,才压下内心的怒火,忍不住质问道:
「环哥儿,你也是读过书的,大家门出身的子弟,难道不知,婚姻之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岂有己登门求亲的道理?不知这是谁家的礼数?」
贾环听了,开口说道:「林姑丈,我也知道,这般登门,难免孟浪。「
「本应该求家里老人出面,遣媒婆上门提亲的。」
「然荣国府的情况,姑丈想是也略知一二,我若求到老祖宗那儿,她必然不允。」
「她心里大约只有宝玉,觉得宝玉才是林姐姐良配,因而,只会为宝玉上门提亲,断轮不到我的。」
「而宝玉毫无担当,也没有进取之,实非林姐姐良配。」
「若定下这门亲事,实在是误了林姐姐一生。」
「因而我思来想去,最终这才冒昧登门,还望姑丈原谅则个。」
林如海差点被气笑了,忍不住问道:「你就是良配,宝玉就不是?」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别的不说,你这脸皮倒是够厚的!」
闻言,贾环不由说道:「姑丈谬赞了,我对林姐姐这份情谊,天地可鉴!」
林如海被贾环气笑了,忍不住说道:「你觉得我这是在夸你?你脸皮之厚,若自认第二,怕无人敢认第一!」
不过虽如此说,林如海对贾环的这份痴情,也是认可的。
甚至林如海心里,也未尝没有动过要招贾环为婿的打算。
只是,这家伙自己登门求亲,实在太过孟浪,让林如海心里十分不喜。
因最终说道:「这件事情,我有理论,你先回去吧!」
贾环听了,并没有继续再求,而是对林如海深深一揖,转身离开。
贾环知道,对林如海这等大儒来说,他若是已经做出了决定,便是再苦苦哀求,也是无法让他改变主意。
并且听他话语,答应下面的面极大。
当然,就算他不答应,贾环也不会就此罢休,必定想方设法逼迫他答允下来。
贾环的行事原则,可和这个世界之人截然不同。
老丈人不认同?
大不了领着林姐姐私奔,又或者偷偷将林姐姐藏起来。
将生米煮成熟饭,他就不信最后林如海最终会不答应。
而等贾环走后,林如海却忍不住哑然失笑起来。
环哥儿倒是有些意思呢!
除了他,这世上大概找不出第二个大家门子弟能做出这等事情的来了吧?
不过,林如海对贾环的品性,倒还是蛮欣赏的。
林如海又吩咐人,等明儿将林黛玉接回家里来。
林如海本就不是墨守成规之人,而在扬州,他也算是死过一次的人。
因而,越发没有将礼教规矩放在眼里。
这件事情,可是事关玉儿的终身大事。
林如海让人明儿将林黛玉接回来,却是要问问林黛玉的想法。
若玉儿果真对那小子有意思,便便宜他了。
而若玉儿对他没什麽心思,那倒也不急。
如今向他提亲之人,却也不在少数。
到时候慢慢挑选一番,还愁挑不出一个乘龙快婿来不成?
却说到了第二日傍晚,林如海下值之后,果然已经将林黛玉接了回来。
林黛玉请安问好之后,林如海便自问道:「玉儿,有件事情,我却是要问着你的主意。」
林黛玉听后不由说道:「不知爹爹要问什麽事情?只管问来便是。」
林如海便说道:「是这样的,昨儿环哥儿来了咱们家,竟是亲自上门提亲来了。」
「还说了一句诗:说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说此生非你不娶,希望我能成全你们。」
「如今我把你叫回来,便是想问问你,你是怎麽想的?」
听到这个问题,林黛玉一颗芳心砰砰跳动得厉害。
她不由羞红了脸说道:「爹爹,你怎麽能问人家这等羞人的问题?」
说罢,她便转身欲。
林如海不由叹息道:「玉儿,若你娘在的话,这等问题,自然是让你娘去问着你是最好的。」
「而如今你娘不在了,这又事关你的终身大事,因而为父少不得叫了你来,仔细问着你,看你是作何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