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是真的中意袭人,袭人不但生的和她有几分相似之处。
更是沉稳可靠,又是她在宝玉身边的耳目。
因而,王夫人已经取中了袭人,准备将她放在宝玉身边做姨娘的。
只是宝玉执意要撵走袭人,甚至不惜以出家相威胁,打了王夫人一个措手不及。
好好儿的,只是因为一件极小的事情,宝玉为什麽要撵走袭人?
王夫人觉得,这里面,必定有阴谋。
而最有可能使坏的人,便是庶子贾环无疑。
若被她查出果真是贾环使坏,她必定不会轻饶过这个小庶子的。
周瑞家的无奈说道:「太太,我也是这麽想的呢!」
「在元宵节之后,环哥儿便再没去见过宝玉。」
「连他屋里的丫鬟子,也没和宝玉屋里的丫鬟子说过话呢。」
「若说是环哥儿使坏,似乎说不通呢!」
王夫人和周瑞家的,都是后宅内斗的行家里手。
对内宅各种阴私手段,自然娴熟的很。
她们自然知道,若果真是环哥儿使坏,那麽他必定要接近宝玉。
或者他身边人接近宝玉的丫鬟,暗中挑拨离间。
少了这等手段,也难以成事。
如今并没有查到丝毫痕迹,只能说明,这件事情,和这个小庶子无关。
又或者说,他的手段,已经高明到让她们都察觉不到的地步。
王夫人自然不相信是后者。
她自然不相信,一个小小的庶子,会有如此高明的手段。
因而,王夫人不由说道:「或许,只是宝玉不知为何,嫌弃了那丫头,果真和那个庶子无关。」
「这件事情,倒是强求不得,且过一二年再看看吧。」
「看看宝玉会不会回心转意,若是不能,也只能说袭人那个丫头,没这个福分了。」
周瑞家的听了,也随着点头说道:「是啊,我看着袭人那丫头,却也是个好的。」
「说不定过个三二月,宝玉就回心转意了也未可知呢!」
……
时间不知不觉中,便是进入了二月。
而县试考试,就在二月初八日。
距离县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而随着考试的临近,太爷贾代儒,却是停止了题海战术。
最后几日,让贾环每日只随意看看书,写写字即可。
最后几日工夫,让整个人放松下来,静下来,安心等待县试。
不得不说,太爷的这一手段,倒是值得称赞的。
正所谓文武之道,张弛有度。
考试之前,也是需要必要的放松的。
而贾代儒,又开始给贾环讲解大夏朝县试的规矩。
大夏朝,承接明朝。
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帝吊死在煤山。
接下来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放清军入关。
这些进程,都和贾环所熟知的历史一模一样。
而接下来,历史便走入拐点。
太祖张思进,率四王八公,一路征战,集结更多义军。
最终成功驱逐胡虏,重复汉家江山,建立大夏朝。
而跟随太祖打下江山的四王八公,也一一获得厚封,成为大夏朝立国勋贵。
而大夏朝到了今日,已传四代。
太上皇健康帝,本有一个仁名远播的太子。
而在十年前,不知为何,太子造反,最终兵败自刎。
太子造反一事,疑点重重,内情究竟如何,外人也不得而知。
而作为太子伴读的贾敬和贾赦,因为受太子造反牵累。
一个不得不出家当了道士,一个只能蜗居在家,每日只能吃酒淫乐。
贾赦长子的身份,虽然袭了爵位,但却是二房在管家。
其中固然有一部分是贾母偏心的缘故,但是大部分缘故,还是受到太子牵累。
而五年前,太上皇病重,最终竟是将皇位传给不争不抢无欲无求的五皇子——
也就是当今的永隆帝,也就是当今圣上。
不过,在传位之后,太上皇的病情,竟然神奇般地好转。
三个月后,竟基本恢复了大半下来。
而永隆帝虽然继承了皇位,但是太上皇依然牢牢掌控着朝堂。
所幸当今圣上重孝道,喜诗词。
如今二圣临朝,当今圣上事事请示,两位帝王,倒也相得益彰。
而大夏朝的科举,和明朝又稍稍有所不同。
大夏朝的太祖皇帝,优化了科举流程。
大流程依然继承自明朝,童子试依然分县试丶府诗丶院试,考过三关之后,可获得秀才功名。
其后通过乡试获得举人功名,通过会试获得进士功名,最后殿试分出三甲,考生都成为天子门生。
这些大的流程,都和明朝一般无异。
不过,当朝太祖,却是优化了小考的流程。
比方说,在明朝,一个县试,考生就要参加四五轮考试。
一轮轮录取下来,最多五轮定成绩。
而这第五轮考试,通常以第一轮考试占据的比例最重。
而第五轮,基本就是走个过程。
繁琐不说,后面的场次,用处也不大。
因而,当朝太祖,乾脆将县试丶府试丶院试的考试,优化成一场定名次,大大简化了考试流程。
而县试内容,也有所变革。
县试考的,更多是记忆性的东西。
若是没有背熟四书五经,必定是无法通过县试的。
而县试的八股文,甚至并不需要写全篇,只需要写好破题就可以了。
而同时,在大夏朝,诗词也占据一定的分值。
这也是因为大夏朝的皇帝,一向都很喜欢诗词的缘故。(红楼书中有提及)
而对于诗词,贾环自然是有一定自信的。
毕竟,诗词他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是文学界的搬运工。
不觉中,时间便是来到了二月初七日。
也就是县试的前一日,太爷贾代儒早早就放了三日假。
东小院里,小吉祥丶彩霞和晴雯三个丫鬟,反倒是贾环更加紧张。
进出都踮着脚儿,做事小心翼翼,并不敢大口喘气,唯恐惊扰到三爷。
若是因此而致使三爷没有考好,那她们可就罪大恶极了。
原本贾环也颇为紧张的,毕竟是第一次。
不过三个小丫鬟小心翼翼的样子,倒是让他觉得好笑,反倒是一下放松下心情来。
这一日,他并没有读书写字,而是在放松身心,准备迎接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