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 > 第一卷 第29章 沈夫子的决断

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 第一卷 第29章 沈夫子的决断

簡繁轉換
作者:炫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6 04:17:09 来源:源1

第一卷第29章沈夫子的决断(第1/2页)

林氏的目光重新落回信上,柳眉微蹙。

“只是,信里说,各地报上的神童,不下百余?”

“这是怎么回事?”

老爷长长地叹了口气,将其中的关键细细道来:

“还不是因为当朝那位内阁首辅,宴居大人。”

林氏的眼神微微一凝。

宴居。

这个名字,在大夏朝堂,几乎无人不知。

当朝内阁首辅,圣眷正浓,可谓权倾天下。

“去岁听闻,咱们当朝首辅在圣院另辟蹊径,建了座太学,对外宣称,专收天下神童。”

“上行下效,下面的人自然是削尖了脑袋投其所好。”

“这一年里,各地的神童,便如那雨后春笋,一个个都冒了出来。”

“我们这次,倒像是误打误撞,一头扎进了这趟浑水里。”

林氏冰雪聪明,瞬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秀丽的脸上浮现出忧色。

“这么说来,往后神童这两个字,反倒会因宴居的名声所累,成了个烫手山芋?”

“何止是烫手山芋。”

柳老爷的脸色沉了下来。

“宴居此人,圣眷正浓,行事却霸道无比,早已树敌无数,已是烈火烹油之势。”

“一旦他倒台,那些被他捧起来的所谓神童,必定首当其冲,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到那时,‘神童’二字,恐怕就要彻底沦为笑柄。”

林氏心中一凛,最后一丝疑惑也烟消云散。

自家公公与那宴居,在朝中向来政见不合,是出了名的死对头。

自然是厌恶透了这股子歪风邪气。

也难怪公公收到丈夫的书信这般火大。

“其他地方神童是真是假咱们不清楚,可咱们卢璘确是做不了假!”

“连沈夫子都对卢璘另眼相看了,沈夫子什么人,前任内阁次辅,他的眼光还能有错?”林氏开口道。

老爷闻言,摇了摇头,眉头越发紧皱。

他当然也清楚卢璘做不了假。

光是这几天府里新增的读书种子,就是最好的明证。

可坏就坏在时机不对,居然阴差阳错和宴居扯上了关系。

“宴居独揽大权多年,朝野上下,心怀不满者大有人在。”

“他一旦失势,迎来的必然是雷霆万钧般的清算。”

“那些被他捧上天的神童,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

屋内的灯火,不知何时,也跟着黯淡了些许。

老爷才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这卢璘……往后的路,怕是难走了。”

..........

柳老爷收到了柳太爷的回信,沈春芳同样也收到了。

静心堂内,烛火摇曳。

沈春芳摊开一封回信,信纸上熟悉的字迹如刀劈斧凿,力道依旧。

可他的脸上,却是哭笑不得的神情。

开头没有半句寒暄。

只有两个大字,几乎要从纸上跳出来,指着他的鼻子骂。

“胡闹!”沈春芳的嘴角抽了抽。

信里的内容,更是让他无语。

大意是让自己这把老骨头安分一点,既然已经致仕了,就别再折腾。

好好在柳家养老,帮着带带孙子,发挥一下余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29章沈夫子的决断(第2/2页)

柳拱甚至在信里信誓旦旦地保证,将来一定在朝堂上,为他沈春芳挣一个风光体面的谥号。

看到这里沈春芳忍不住破例,爆了句粗口。

“这老东西,我还没死呢,要你挣什么谥号。”

对于卢璘,柳拱倒是提了一句,说相信他沈春芳的眼光,那孩子或许真有些过人之处。

但话锋一转,又让他务必低调行事,切莫过分张扬什么神童之名。

沈春芳久不在朝堂,直到看了这封信,才知道缘由。

原来宴居在圣院之外另起炉灶,大张旗鼓地要网罗天下神童。

“这个老犟驴……”

他骂的,自然是自己的挚友柳拱。

因为政见不合,就将宴居所行之事一概视为歪门邪道,连带着对神童二字都厌恶至极。

何其不知变通。

如果说之前,沈春芳对卢璘那妖孽般的天赋,还存着一丝疑虑。

那这几天的相处,则彻底打消了他所有的怀疑。

就在两天前,卢璘主动找到他,希望能加快学习的进度。

“夫子,学生的底子薄,但还请您加快些进度。”

沈春芳活了六十余载,还是头一次听到有蒙童主动要求加课业的。

他当时只当是童言无忌,甚至有些好高骛远。

于是,他存了心要考校一番,甚至可以说是刁难。

“三日之内,通读《大夏礼典》、《山河堪舆志》、《百家经义》,三日后,我来问你。”

这三本书,任何一本,都足以让一个成年儒生皓首穷经,钻研数年。

他要一个六岁的孩子,在三日内通读。

这根本不是教导,而是惩戒。

让卢璘脚踏实地,把基础打扎实。

然而,三日之后。

当他将卢璘叫到书房,随意抽查《大夏礼典》中关于“郊祀”的章节时。

卢璘不仅对答如流,甚至还能一字不差地背出原文。

这已经让沈春芳足够震惊。

可接下来,卢璘的一番话,才真正让他感到了遍体生寒。

“夫子,学生以为,此章节所述祭祀之法,源于前朝末年,实为当时方士为媚上所创,其仪轨繁复,耗费巨大,于国无益,于民有损,乃是礼崩乐坏之兆,而非盛世之典。”

一针见血,直指核心。

这番见解,已经超出了理解的范畴,而是站在了更高层面。

这哪里是一个六岁的孩子。

分明是一个浸淫经史百年的大儒才能说出的话。

沈春芳闭上眼,脑海中尽是卢璘那张平静的脸。

璞玉?

不。

这根本就是一块藏于深山的神石。

而自己,不过是恰好路过,拂去了上面的尘土罢了。

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宴居网罗的那些所谓神童,不过是些追名逐利的沽名钓誉之辈。

如何能与卢璘相提并论。

想到这里,沈春芳眼中不再犹豫。

重新拿起笔,蘸饱了墨。

这一次,他不再是写信。

而是为卢璘重新制定了一份符合他的天资的学习章程。

柳拱啊,你个老顽固,且在京城好好看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