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抱歉,我也是皇帝! > 第148章 现在你们再看,朕错了吗?!

抱歉,我也是皇帝! 第148章 现在你们再看,朕错了吗?!

簡繁轉換
作者:映山时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7 16:13:17 来源:源1

第148章现在你们再看,朕错了吗?!(第1/2页)

李世民看完李靖的密报,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

赵仙罴。

又是赵仙罴。

这个名字为什么总是阴魂不散?

这些天他本来已经心情大好,可以平静的全身心投入到处理朝中各项大小事务上面。

这才多久,赵仙罴的名字又出现在他眼前。

最可笑的是李靖竟然在密报中说,赵仙罴已经成了吐谷浑的新首领,还要请求暂停攻打吐谷浑的计划,从长计议?

李世民拿着密报走到房玄龄长孙无忌二人面前。

他将密报捻在半空,眼神冷笑看着两人道:

“一个被朕赶出大唐的罪民,拖家带口,十五岁,成了吐谷浑数十万人的首领?

是慕容伏允和他手底下的十万大军全是纸糊的,还是他李靖当朕是三岁小儿?”

见房玄龄长孙无忌两人不说话,李世民冷哼道:“简直是一派胡言。”

“即刻拟旨,免去李靖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一职,由李道宗接任掌管大军一切行动。

再命李靖回京,朕要亲自问问他,写这样一封密报究竟出自什么目的!”

房玄龄长孙无忌两人闻言脸色一变,忙道:“陛下不可,临阵换帅,乃是大忌!”

李世民眯眼看着两人,脸色冰寒:“所以这封密报,你们信了?”

房玄龄长孙无忌两人神色一愕,没有回答。

他们当然难以相信这封密报中说的内容。

可是他们同样不信,李靖敢欺君。

见房玄龄长孙无忌两人对于密报上所奏的事情,只是半持怀疑态度,李世民皱起眉头神色很是不悦。

他不知道一向精明的两人,怎么会在这种事情上犯糊涂。

这种荒谬到三岁儿童听了都不会信的事情,两人竟然还有所犹豫?

反正他是不信。

说破天也不信。

李世民来回踱了几步,突然站定,眼睛直瞅着房玄龄长孙无忌两人道:

“凭什么?”

“凭什么吐谷浑有十万大军,要听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

就因为他武艺高强?

好。

就算赵仙罴一个人孤身潜入吐谷浑王宫,融合运气种种可能,擒住了慕容伏允,使得慕容伏允不得不听命于他。

那吐谷浑的十万将士呢?其中有不少性格跋扈的名王,这些人会心甘情愿听从一个汉人少年差遣?”

长孙无忌分析道:“这件事听起来确实极为不合理,可问题是依照赵德楷的说法,还有之后派去两名使者的说法,吐谷浑境内目前确实就是这样的情况,包括慕容伏允在内,十万大军现在对赵仙罴唯命是从。”

砰!

李世民把脸一沉,将手里的密报拍在伏案上,眼睛直盯着长孙无忌道:

“无忌,你连这都看不出来?”

“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你,还有李靖李道宗他们,竟然看不出来?”

“这分明是慕容伏允联合赵仙罴做出的假象,说直白点,就是赵仙罴已经投靠了慕容伏允!”

“他嘴上倒是说的好听,绝不会投靠敌国,绝不会帮助敌国对付大唐。

现在呢,不还是出了边境,就直奔吐谷浑都城,像一条狗一样对敌国首领溜须拍马献上忠诚?

铮铮傲骨赵仙罴,不过如此!”

想起赵仙罴往昔在大唐百姓心中建立的完美形象,李世民不屑的嗤之以鼻。

紧接着他充满失望看着长孙无忌房玄龄两人道:

“朕对赵仙罴投靠慕容伏允并不觉得意外,但朕没有想到的是,堂堂用兵如神的李靖,竟然连这点诡计都看不明白,竟然向朕请求先撤军,从长计议?

他是被赵仙罴当初那么迅捷的杀死高家兄弟还有那个外邦使臣,吓破胆了吗?

还有你们两个,竟然会觉得吐谷浑发生这种荒谬的事,有几分可能是真的?”

房玄龄终于忍不住开口道:“陛下,按信中内容,先有赵德楷言之凿凿,后有两名使者去伏俟城亲身经历回军证实,由此可见卫国公并非是看不出这种伎俩,而是…”

李世民脸色阴沉:

“所以你是信了赵仙罴一个势单力孤,被朕赶出大唐的十五岁少年,一转眼真成了吐谷浑之主?

好,那你说说,他是使了什么妖术能做成,天下没有任何人,包括朕在内,能做到的事情?”

房玄龄看了眼李世民很是冰冷的眼神,知道李世民一直对他当初曾为赵仙罴说话很是不满。

他把头低下说道:“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意思是,不管吐谷浑境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按卫国公所言,至少眼下攻打吐谷浑并非是最好的时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8章现在你们再看,朕错了吗?!(第2/2页)

所以不妨先让卫国公将吐谷浑境内发生之事查探清楚,再做具体的攻打计划。”

李世民正要开口,长孙无忌接话道:

“房相言之有理,还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深深看了眼长孙无忌,又看了眼房玄龄。

他沉着脸不悦的思索了许久,道:

“既然你们执意相信李靖的判断,那就传旨,命魏王前往叠州督战,命李靖在今年年底,务必拿下吐谷浑。

还有,既然赵仙罴已经投靠吐谷浑,为慕容伏允出谋划策对付大唐,此等言而无信的乱臣贼子,必须将其罪行昭告于天下!”

李世民现在很后悔当初让赵仙罴,带着那些亲人一起离开了大唐。

他现在才反应过来,赵仙罴原来是早就打算带领全族投靠敌国,知道有一天他这个皇帝会龙颜大怒,牵连到赵家这些亲人,所以提前做了这些筹备。

见房玄龄站着没动,李世民眉头一皱:

“怎么还不去拟旨?”

房玄龄抬头看了眼李世民。

“陛下,咱们是否应该先确认赵二郎是否真的投靠敌国,然后再为其顶罪,昭告天下?”

李世民大怒。

“确认??确认什么?事实就摆在眼前,你还要替这个乱臣贼子说话!

拟旨,现在就去拟旨!房玄龄,你不要让朕说第三遍!”

房玄龄看着李世民杀气腾腾的眼神,心头一震。

这时,旁边的长孙无忌又拉了他一下。

他连忙惶恐的躬身应道:“臣…即刻去办。”

然后,房玄龄快速离开了御书房。

“陛下息怒。”

长孙无忌能理解李世民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

一切的的一切都因为赵仙罴。

无论是哪个君王,被一个无关紧要的平头百姓反复惹恼、困扰,都不可能保持平静。

他在劝了李世民一阵后,也离开了御书房。

房玄龄长孙无忌两人离开后,李世民脸色冰寒站在大殿上,渐渐平静下来。

不管吐谷浑那边究竟使了什么阴谋诡计,他绝不信赵仙罴真成了吐谷浑之主。

他坚信这是赵仙罴投靠慕容伏允,替慕容伏允献上的一出虚虚实实迷惑大唐的计策。

他也打定主意,等将赵仙罴已经投靠敌国这件事昭告天下,等大军攻破吐谷浑都城,他要将赵仙罴还有赵仙罴的那些亲人,全部抓到长安,一一当街问斩,永世钉在耻辱柱上!

什么大唐天之骄子,百年难得一出的天才?什么圣人之姿?

什么心灰意冷,被迫带着族人离开大唐,自此大唐错失天降的机缘?

一想起自己曾让金吾卫暗中调查,听到的一些民间的流言,李世民心里就感到极度愤怒和可笑。

他这次要让所有大唐百姓,以及那些对赵仙罴怀有好感的官员看清楚,从始至终他这个皇帝就没有做错。

长安大街。

“赵仙罴,赵二郎,投靠敌国了!”

随着一道道揭露赵仙罴叛国投敌罪状的告示,张贴在公布墙上,本来平静已有半月之久的长安,再次沸腾起来。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那个曾经轰动一时,带来无数惊喜,也让无数人深深记在心里的赵二郎,竟然违背诺言,一离开大唐就投靠了吐谷浑,还开始替吐谷浑出谋划策对付大唐。

一群群百姓围在大街上,脸上布满震惊、疑惑、愤怒、还有伤心。

“这是真的吗?赵二郎真的投靠吐谷浑王室了?”

“赵二郎不是说不会投靠敌国,帮助敌国对付大唐吗?”

“唉,人都已经举族离开大唐了,不投靠别的国家怎么生存?只是我没有想到,他这么快就帮着别的国家对付咱们大唐,他连自己的根,自己的祖宗都忘了…”

“赵公子,他怎么会投靠敌国?我不信,他连面对皇帝都能那么的坚定不屈,在境外找个地方隐居直至老死,这才应该是他最好的结局…”

难以形容的压抑情绪,弥漫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

同一时间,长孙皇后、李承乾、孔颖达、虞世南这些曾对赵仙罴怀有好感,曾经替赵仙罴说过话的人,也知道了正在长安城中大肆流传的消息。

他们的内心情同样无比复杂。

曾经那个惊艳了整个大唐,一身傲骨,承诺不会投靠敌国帮助敌国对付大唐的赵仙罴,竟然食言了…

赵仙罴,真的投靠了吐谷浑,真的做了遗臭万年的叛贼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